毛澤東實踐論感想

2021-03-04 03:20:37 字數 3305 閱讀 8613

一、《實踐論》的中心思想

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迴圈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迴圈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

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

二、讀書筆記

讀完《實踐論》,我們知道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於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所謂「失敗者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就是說人們從實踐中證實自己的認識就,如果在實踐中失敗,就從失敗中吸取經驗,總結教訓。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把實踐提到第一的地位,認為人的認識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排斥一切否認實踐重要性,使認識離開實踐的錯誤理論。

列寧說過:實踐高於認識,因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還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

我們還了解到,認識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乙個階段是認識的感性階段,既感覺和印象的階段;第二個階段是理性的認識階段,也就是抓著了事物的本質,事物的全體,事物的內部聯絡。認識的真正任務在於經過感覺而到達於思維,到達於逐步了解客觀事物的內部矛盾,了解它的規律性,了解這一過程和那一過程間的內部聯絡,即到達於論理的認識。感性和理性兩者的性質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離的,它們在實踐的基礎上統一起來了。

我們的實踐證明: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

這些問題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之所以能夠作出他們的理論,除了他們的天才條件之外,主要的是他們親自參加了當時的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的實踐,沒有這後乙個條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真正親知的是天下實踐著的人,那些人在她們的實踐中取得了「知」。

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識裡手」,有了道聽途說的一知半解,便自封為「天下第一」,適足見其不自量而已。知識的問題是乙個科學問題,來不得半點的虛偽和驕傲,決定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誠實和謙遜的態度。你要有知識,你就得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組織同性質,你就得實行物理學和化學的實驗,變革原子的情況。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論和方法,你就得參加革命。

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中國人有一句老話:「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這句話對於人們的實踐是真理,對於認識論也是真理。離開實踐的認識是不可能的。

《實踐論》對於人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在各種社會活動中,要正確對待某一事物、某一問題,就必須按照《實踐論》的方法,不斷的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迴圈往復以至無窮。在人們實際的工作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問題,發現問題後,應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問題可能產生的原因,然後就應該再回到現場根據初步原因再推理後果,分析能夠產生哪種結果,論證之前得出的原因。

如果不符合情況,就應該繼續分析,直到找出真正的原因,最後才能依據原因解決問題。而如果只是得到乙個原因就去解決問題,不去實踐中論證,那可能得出錯誤的原因,根據錯誤的原因去解決問題,非但不能得到解決,反而會產生新的問題。所以,在實際工作生活中,應該根據《實踐論》中認識和實踐的相互關係,從實踐中不斷提高認識,從實踐中不斷驗證認識的真理性。

唯有如此,才能不斷提高人的思想覺悟,才能不斷提高人的工作能力。

三、我想**的兩個問題

1、關於正確、深刻的認識**問題。《實踐論》談到,「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

無論何人要認識什麼事物,除了同那個事物接觸,即生活於(實踐於)那個事物的環境中,是沒有法子解決的。」這說法看似平淡無奇,實際上正是許多人忽略了的真理。比如說游泳、騎自行車,乙個人因為不會而不去遊、不去騎,總在一旁看別人做,那麼他永遠也不可能會。

又比如說我們學英語,因為說得差而不說,總是把話放在心裡念,那麼我們就不可能說好英語。許多事物,必須我們親身實踐才能得到真實的、正確的感知,正所謂「實踐出真知」。以旁觀者的心態,是不能學到東西的。

2、關於人們在面臨新的實踐活動的信心問題。通常人們都不願在沒有把握、不清楚情況的時候去進行某種實踐。在《實踐論》的論述中,談到了乙個人的勇氣與信心跟他對工作的內容和環境有沒有規律性的了解直接相關。

這對於我們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大學生在學習、研究以至將來的工作都會面臨各種機會與挑戰,而對於面臨的實踐活動我們的了解程度直接影響我們的信心。許多人總埋怨機會太少,機會從來就不是少,而是機會來了我們沒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我們要積極提公升自我,積極了解各方面知識與經驗,這樣當機會來臨時,我們才能把握機會,創造成功。

四、《實踐論》給我的啟示

1、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其實是馬克思的基本原理,我們學習了馬列主義這麼多年,這個觀點還是應該不僅深深留在腦裡,還應在實踐中不斷的證實。現實中我們大都相信太多道聽途說的東西,太多相信傳統經驗,於是導致墨守成規,不求創新,這是我的一大缺點。

也應該是以後應該重點來改進的方面。

2、避免只講理論,不聯絡實際,一切硬往理論上套。學校為我們安排了社會實踐和實習活動,就是為了要我們多聯絡實際,少說空話,避免教條主義。同時,實踐又有利於加深對理論的認識。

我們學習了關於資料庫的理論,為什麼還要做實驗呢?就是要加深對理論的理解與把握。

3、機會**與信心。通常人們都不願在沒有把握、不清楚情況的時候去進行某種實踐。在的論述中,談到了乙個人的勇氣與信心跟他對工作的內容和環境有沒有規律性的了解直接相關。

這對於我們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直接影響我們的信心。許多人總埋怨機會太少,機會從來就不是少,而是機會來了我們沒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我們要積極提公升自我,積極了解各方面知識與經驗,這樣當機會來臨時,我們才能把握機會,創造成功。

4、實踐需要時常總結。總結的過程是乙個認識飛躍的過程。要善於在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中學習,在再認識的環節上下功夫。

不論是學習還是總結,都要找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在結合中昇華,在結合中創新,在結合中發展。實踐論告訴我們,要常常地在實踐中讓認識昇華,而通過總結,可以讓實踐經驗上公升到理性的認識。所以,盡量營造成乙個實踐、認識、總結、再實踐的良性迴圈。

5、雖然實踐第一,但是不忘了,理性認識的獲得,還應在感性材料上的收集、提練,推理。即文章說的,要在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改造上做工夫。通常我們會被大部分或真或假或虛或實的現象材料所迷惑。

這時,就要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忘親身實踐,在一大堆材料中找到自己所要的東西。這種能力在以後的工作中也猶為重要。

五、總結

今天的世界是屬於我們的,我們有先輩們打下的江山,但我們絕不能固守在先輩們所探索的經驗下,不知探索,一位依靠。首先,我們必須不斷地實踐先輩們留下的經驗,使其跟隨時代的潮流,在發展認識中,為我們指引方向。第二,我們同樣必須,不斷地探索這個世界,探索這個時代,發展處屬於我們自己的符合時代要求的認識,並把它們經過實踐,認識,在實踐,在認識的過程中發展為理論,以此來提高我們,提高這個社會。

實踐論讀書筆記

實踐論 為我們提供了認識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我們在認識事物的時候,不急不躁 由表及裡 全面觀察 由感性到理性 了解事物的演進變化 分清事物彼此間的區別聯絡 大膽假設 小心求證 迴圈往復 不斷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對具體來說就是 在對任何事情沒有做出深入了解 分析的前提下,都不要急於作出任何結論。具...

實踐論讀後感

然而,認識的飛躍是絕對不能離開實踐的。真正的認識在於經過感覺而達到思維,達到了逐步了解客觀事物的內部矛盾 規律性。了解這一過程和那一過程間的內部聯絡,即達到論理的認識。同時,實踐也證明 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的感覺它。比如 你要有知識,你就得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 ...

毛選實踐論讀書筆記

1 認識是受條件制約的 認識是受社會和歷史因素的制約的,所以要獲得客觀的 指導意義的認識,對人 對社會和對歷史都應該有所了解,結合這些制約因素下進行實踐而得到的認識才是接近客觀和具有指導意義的。2 實踐修正認識 人們通過社會實踐產生認識,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預期的結果,認識才被正式。如果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