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管理九大困惑

2021-03-04 02:54:04 字數 4813 閱讀 4101

世界性難題:績效管理九大困惑

在績效管理中,績效考核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最困難的工作。因此,它被稱為是「世界性」的難題。

績效考核之所以難,首先表現為在績效工作過程中,經常有許多疑難雜症使人們困惑不解。

我們可以預料,在我們的客戶的績效考核中,可能也會出現一些困惑與困難。如果我們能預先了解這些困惑與困難及產生的根源、估計可能產生的問題、吸取他人的經驗與教訓、提前做好準備、拿出相應的對策、策劃設計更加完備的措施與實施方案;將可以減少績效考核***,少走彎路,最終戰勝困難,真正使我們的績效考核能達到,改進工作與業績,全面提公升員工的任職能力和企業競爭力的目標。

下面,我們對績效考核中常見的困惑之處作一些介紹與原因分析,有針對性地進行簡單地答疑。

困惑之一:為什麼許多企業的績效考核已經做了大量工作,但結果依然不如人意,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我們的研究與實踐顯示,困惑之一可能與下面的因素有很大關係:

一、可能目的定位錯了——即績效考核的理念出了問題。例如,我們了解到一些企業主要是為了發獎金而考核。甚至一些企業是為了扣罰而考核,在這類企業,考核往往成了罰款的代名詞。

這樣的考核,十有**要失敗,因為這種理念是錯誤的,它使考核成為企業懲罰員工的工具,使員工對考核產生抵制與厭惡的情緒,將考核工作匯入了死胡同。績效考核目的不明確或者錯位,必然導致整個績效考核工作全盤皆錯,最終事與願違。

二、方法不對。之所以方法錯了,大多數原因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能力不足。其中,集中反映了人力資源部門人員的能力不足。

如:乙個企業自己摸索做kpi(關鍵績效指標)體系,組織乙個團隊,按照某些書中的方法花費一二年時,做了一大本績效考核標準,但結果無法推廣。究其原因是這些人第一次做,摸著石頭過河,明顯經驗不足。

方法不對,即使願望再好,也達不到目的。

三、可能做錯了或做變了。之所以如此,要麼是態度問題,不認真,不負責所致;要麼是想走捷徑,不肯下功夫所致;要麼是理解問題,即理解發生了偏差所致。如現在很多企業都在用的平衡記分卡,但50%的企業都用錯了,究其原因是很多人把平衡記分卡不是作為一種方法,而是機械地將其作為一種工具。

結果,近50%的企業採用平衡記分卡做出來的績效指標都是千篇一律,無法有針對性地評價不同部門、不同職位的業績。

四、hr部門可能想做好的,也有能力,但得不到領導的支援。有些企業的領導一心撲在業務上,把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僅作為「錦上添花」的工作,可有可無。

這樣,一旦人力資源管理遇到困難,由於得不到高層支援,馬上便會潰不成軍,敗下陣來。

五、碰到困難退縮屈服。績效考核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難免會碰到一些困難和挫折。如果一遇到困難就退讓,就放棄原則,就降低要求,其結果必然大打折扣。

即使像ibm、華為這樣的國內外一流管理水平的企業,在績效考核中也遇到大量困難。如ibm公司提出的績效結果「正態分佈」的方法,就是想解決有些部門領導不按規定評價員工、員工業績都是「高分」級的問題。他們在困難面前不是退縮而是不斷改進方法,使其績效考核成為世界標桿。

六、未能持續改進。有不少人以為績效考核工作可一勞永逸,不思改進。結果許多問題積壓下來,阻礙了績效考核的順利進行。

例如:乙個kpi使用一段時間後,但由於認識的原因,或者是企業組織的變化,或是企業目標與需求發生變化,都可能要求修改kpi.如果不改進,績效考核的有效性將受到影響。

以上幾個方面,是困惑一產生的主要原因,要解決這些困惑,必須解決這些問題。

困惑之二:為什麼績效考核常常是「走形式」?

實事求是而論,沒有哪家企業希望績效考核是走形式。一般都是「迫不得已」,或「做法不當」而造成的。

一種原因是:方法不當,無法堅持既定的原則、程式與要求。例如:

某企業將末尾淘汰制與績效考核相結合;規定:連續三次考核業績在部門排位末尾的員工,將被淘汰。因為考核末尾淘汰本身就有不合理的地方。

在實操中很難執行,很難堅持。在績效考核中,有些部門的領導或不想得罪人,或變相抵制末尾淘汰制,便在部門搞「輪流坐莊」。導致考核完全「形同虛設」。

另一種常見的原因是考核結果沒有得到有效運用而造成的。有些企業考核是一套,各種激勵又是另一套。如考核結果與薪酬、福利都不掛鉤,久而久之,許多人感到績效考核沒有什麼價值與作用,也就不再認真去做,最後便是大家都「走形式」,做給上級看。

還有一種原因是要求不嚴造成的。有些企業開始做績效考核時,個個緊張,人人關注,但後來發現,做好做壞,做與不做沒有區別,便逐漸放鬆,把考核工作當作應付「差事」。要求不嚴表現在三個層面:

首先是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對績效考核要求不嚴,對於各部門的績效考核結果不聞不問。上行下放從面導致所有部門都不重視;第二個層面可能是人力資源部門只布置考核,卻不檢查、不指導、不控制,從而導致無人管局面;第三個層面是各門執行力差,違背公司的原則與要求,隨意考評,應付上級。

最令人注意的是一種十分普遍的原因:有些企業管理者根本沒有把績效管理當作一種有效的工具與手段,而是當作一項多餘的工作或者份外的工作。只要有這種想法,必然會 「走形式」。

「走形式」是績效考核的大敵,長期以往,績效考核失去意義,分配不公的現象更加突出,員工失去信心,工作無法改進,並且還會使企業養成一種不負責任、相互應付、上下應付的不良風氣。

因此,績效考核要麼不做,要做必須認真。否則做了比不做的危害更大。

困惑之三:為什麼越考核麻煩越多?

好多人都覺得迷惑不解:不是說績效考核很重要嗎?不是說績效考核是一種有效的考核工具與手段嗎?但是,為什麼在一些企業的績效考核實踐中,給人感覺是越考核,麻煩越多?

造成這種感覺和印象大概與以下幾方面有關:

首先是一些企業績效考核沒有做好,或沒有做對。例如:有些企業沒有搞計畫管理,也沒有搞目標管理,就開始搞績效考核,使績效考核失去了基礎與技撐。

沒有做好或沒有做對,都必然導致考核結果可能不公平,不合理;考核結果不公平與不合理又會帶來分配的不合理;分配不合理,就會造成更多的內部矛盾與衝突,影響員工的情緒;最終,必然會造成越考核,麻煩越多的結果。

第二、過去沒有做好績效考核。有些企業,過去不搞績效考核,分配不與業績掛鉤,大家習慣於平均主義大鍋飯;做好做壞、做與不做乙個樣或區別不大。在這種情況下,大家「相安無事」。

如果企業開始搞績效考核,打破了平均主義的鐵飯碗:有的人無法混日子了,收入與業績掛鉤了。當然,可能就會出現一些過去沒有的「麻煩事」。

第三、過去是把麻煩上交了。如果乙個企業不能把目標層層分解,便不可能將企業的壓力層層分解到每個部門,直至每個職位。這樣,重壓常常集中在高層,而中基層常常是責任不清,許可權不明,沒太大的業績壓力。

要做考核,必然有一定的矛盾與衝突。績效考核,一方面要看到優點,進行獎勵;另一方面,也要發現問題,找出不足,還要糾正錯誤,以利於改進業績與個人的行為。既然要找問題,就必然有批評,就必然與分配掛鉤。

而人的天性是樂於受獎勵,愛聽好話,不喜歡聽批評的話,抵制負向激勵;再加上對人的評價本身就是一項極其複雜而困難的工作,也難以避免失誤。因此,在績效考核過程中,常常會產生一些矛盾。

我們認為,衝突與矛盾並不可怕,甚至說這是自然的。沒有那個企業能避免和迴避矛盾與衝突。事實上,管理和被管理永遠就是一對矛盾體。

而企業的進步與發展,以及管理不斷完善,便是體現在不斷化解矛盾與衝突的過程之中。

困惑之四:為什麼一些員工不喜歡績效考核?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乙個事實,有一些員工對績效考核不太喜歡。在此,我們首先要分析這些員工為什麼產生「不喜歡」的心態與情緒呢?其次,再分析一下是不是由於有些員工一時不理解,我們就該放棄呢?

一些員工之所以會對績效考核不喜歡,可能原因有多鐘,以下分析最常見的原因:

一、績效考核做得不好、不公平、不合理。例如,有些企業把什麼都納入績效考核,把計畫、考勤、態度、道德、能力、作風等等都納入考核範圍。結果是什麼都想考,什麼都考不好。

很多東西是拍腦筋拍出來,很多地方不近情理,員工當然不喜歡。

二、出發點錯了。就如前面所談,你把考核當作懲罰的工具,誰會喜歡,誰會舉手贊同呢?

三、可能是方式、工具不好。有的考核方式太複雜、太繁瑣,操作起來費時、費神又費力。有的考核方式不合理。

例如,有些企業所有部門、所有人一種考核方式,結果使許多考核工作不近情理,受到質疑乃至反對。殊不知,對於不同部門、不同職位類別,可以採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如中高層管理人員可用「述職」法;對於服務類職位可用「周邊」法;對於以天為工作週期的職位,可用「日清月核」法。

四、可能溝通不良導致員工反感。即使你前期工作做得如何好,方法工具也合理,但如果不能把結果與員工進行良好的溝通,不能讓員工充分理解,也會使人產生不良感覺。這就是許多企業提出來「績效溝通是績效考核的生命」、「績效考核的關鍵環節」的重要原因。

當然,任何一項管理工作,期望其一開始就人人敬仰、個個叫好是很好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道理很簡單,有時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理解了、等贊同了才去做;或者說,任何工作都有乙個從不成熟到成熟。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等乙個事物徹底成熟與完善了才開始,在理論上可行,事實上是行不通的。

原因也很簡單,好多的工作是在執行中、實踐中才能不斷改進完善的。從這種意義上說,我們在績效考核中,要正確地理解與處理員工的某些情緒。

困惑之五能不能使績效考核更加簡單呢?

對於這樣的困惑,首先要弄清楚,這裡提到的「簡單」是什麼含義。如果像一些人提出的:不增加時間、不增加收入、不動太多腦筋,舉手便可搞定。

這樣「簡單」想法,就如要求「天上掉餡餅」一樣,是不可能的。如果說將考核流程設計得更好,選擇快捷的工具,設計簡易而有效的方式等,從而使我們的考核更加「簡易」,這樣完全可以,也是可能的,也是我們所倡導所追求的;為此,我們提出以下的看法:

一、之所以有人希望不花力氣就可以做好績效考核,深層次原因大多是:

①績效考核是上級要求的,而不是自己希望去做的;②績效考核是多餘的工作;③績效考核是人力資源部的工作,是在幫人力資源部做事;④沒有認識倒績效考核是一項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是乙個牽引員工做好工作的有力手段。

從這些出發點要求的人,大多是希望將績效考核簡單化,盡量不投入精力與時間。

二、我們同意將績效考核簡易,而不是簡單,因為簡易不等於簡單。

簡易:是在科學方法的指導下把複雜的問題簡化,把繁雜的工作程式優化;

而簡單則是按一般的經驗和粗放的方法去處理問題與對待工作。前者追求的高效而精煉;後者則希望少投入或不投入而有回報。

解析績效管理的五大困惑

紅塔集團張潤彩 績效管理引入中國僅十來年時間,但其理論和方法已得到企業管理者們的廣泛重視和認同,並成為了推動企業管理精細化和解決分配 吃大鍋飯 問題的一貼良方。由於國情 地域 文化等因素的不同,企業遇到的困惑與難題,也不盡相同。筆者在推進績效管理的實踐中,也曾遭遇許多績效管理方面的困惑,在此摘選幾個...

解讀績效管理的九大誤區

引言 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實施績效管理,或請諮詢公司,或自己動手,基本上都有了績效管理的概念,但似乎許多的企業都走進了乙個同樣的誤區認識,就是績效管理的方案遲遲推行不下去,結果是企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做了一堆的無用功,員工害怕,經理反感,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傷透了腦筋。人力資源專家 華恆智信...

案例高績效團隊的困惑

最近生產管理部經理a先生越來越感到本部門的創新氛圍大不如前,現在部門成員對本職工作都非常熟悉,工作完成情況較好,但就是感到他們都有一種不思進取的態度。另外,部門成員對待其他部門的態度看法也與以前不同,平時言談中總是流露出不滿的情緒,諸如某某部門的人員如何如何沒有理念啊,沒有思路啊,自滿的態度在部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