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各地高考語文試題古典詩歌鑑賞試題解析

2023-02-08 17:36:05 字數 5665 閱讀 1346

【全國卷】

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關河令周邦彥①

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淒冷。佇聽寒聲②,雲深無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聲:指秋聲,如風聲、落葉聲、蟲鳴聲等。③雁:古人認為雁能傳書。

(1)從上、下兩闋的首句看,這首詩是以什麼為線索來寫的?請簡要說明。

(2)簡要分析作者在這首詞中所表現的心情。

【參***】

(1)此詞以時光的轉換為線索,表現了深秋蕭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淒切孤獨感。

(2)作者意在寫心境、寫情,但主要筆墨卻是寫環境,而白日蕭瑟清寒的環境浸透了主人公的淒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環境更浸潤了主人公的孤獨感。

【鑑賞】

周邦彥是「負一代詞名」之人,其詞自然渾成。善寫羈旅情懷,此詞就是這方面的重要作品。

上片寫黃昏時的羈愁。開頭「秋陰時作漸向暝」一句點明了羈旅在外的季節──秋季,時間──傍晚,天氣特點──時晴時陰。蕭殺的秋天常是古代文人抒**落、傷時、懷人、思鄉情感的觸**。

或雲「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或雲: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杜甫《秋興八首》),或雲:「秋月顏色水,老客志氣單」(孟郊《秋懷》),故劉禹錫曰: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詞》)。詞人一生仕途不暢,浮沉州縣,漂零不偶,無怪《清真詞》中多羈旅、離別之詞,多傷秋感時之作。或雲:

「楓林凋晚葉,關河迥,楚客慘將歸」(《風流子·秋景》)或雲「綠蕪凋盡台城路,殊鄉又逢秋晚」(《齊天樂·秋思》)。在他筆下的秋,常是「哀柳」、「亂葉」、「啼鴉」、「孤角」等意象,而本詞卻以簡敘之筆開章道:「秋陰時作漸向暝」,這是以白描手法勾出秋天時陰時晴、陰冷、黯淡的特點,這似乎是客觀事物的直敘,然而一句「變一庭淒冷」,就將詞人的感情突現出來。

「一庭」即滿庭。著一「變」字,將「淒冷」與上句聯絡起來,揭示了「淒冷」之因。同時將自然與人的感受融在一起,表現了景中情。

在這「淒冷」的庭院中,詞人「佇聽寒聲」。這久久的佇立,靜聽寒聲,可見出人之心寒、孤寂。這寒聲是秋風颯颯,秋葉瑟瑟,秋雁哀鳴,這寒聲加濃了羈旅「淒冷」的況味。

歇拍「雲深無雁影」一句,提示讀者,詞人不僅在滿庭淒冷的環境中佇立,靜聽秋聲,而且還在寒聲中追尋那捎書的鴻雁,然而望盡雲霄,只聽哀鴻長泣,不見孤鴻形影。這無影的雁聲更觸發了詞人思鄉念親之情。詞人善於以雁來表達思鄉之親,如「亂葉翻鴉,驚風破雁,天角孤雲縹緲」(《氐州第一·秋景》)「望一川暝靄,雁聲哀怨」(風流子·秋怨》)「此恨音驛難通,待憑徵雁歸時,帶將愁去。

」(《解蹀躞》)不管是哀雁、徵雁、雁聲、雁形都起了很好的表情作用,因此「雁」這一意象,實是因情設景也。

下片寫深夜的羈愁。過片「更深人去寂靜」點明旅居時間的推移。地點已由庭院轉入室內,然而人還是那淒冷孤寂之人。

傍晚,一人佇立庭院,聽寒聲陣陣,雁鳴淒厲;夜深,隻身獨處室內,見孤燈熠熠,形影相弔。在這難耐的羈愁中,他只能以酒消愁,然而「酒已都醒」而愁未醒,又如何消磨這漫漫長夜呢?

本詞自然渾成主要表現在語言平易無雕琢,而意象鮮明,人與物、情與境,渾然融為一氣。故戈載評曰:「其意淡遠,其氣渾厚。」(《宋七家詞選序》)

【全國新課標卷】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春日秦國懷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銷魂②,涇水縈紆③傍遠村。

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

雲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

數里黃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樸,吳興(今屬浙江)人。②銷魂:這裡形容極其哀愁。③涇水:渭水支流,在今陝西省中部,古屬秦國。縈紆:旋繞曲折。

8.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5分)

9.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是如何處理情景關係的?(6分)

【參***】

8.表現了懷古傷今之情。詩人春日眺望涇水,不見春草,只見古碑,行客之路盡是黃沙,想當年秦國何等強盛,看如今唐王朝國勢日衰,眼前一片荒涼,於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①觸景生情;②寓情於景;③寫哀景抒哀情。

【作者簡介】

周朴(?—878),字見素,一作太樸,福州長樂人。【《全唐詩》作吳興(今湖州)人。

此從《唐才子傳》】生年不詳,卒於唐僖宗乾符五年。工於詩,無功名之念,隱居嵩山,寄食寺廟中當居士,常與山僧釣叟相往還。與詩僧貫休、方幹、李頻為詩友。

周朴,唐末詩人,生性喜歡吟詩,尤其喜歡苦澀的詩風。

【北京卷】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13題。

示秬秸張耒

北鄰賣餅兒,每五鼓未旦,即繞街呼賣,雖大寒烈風不廢,而時略不少差也。因為作詩,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頭月落霜如雪,樓頭五更聲欲絕。捧盤出戶歌一聲,市樓東西人未行。

北風吹衣射我餅,不憂衣單憂餅冷。也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閒。

注釋:秬秸:張耒二子張秬、張秸。張耒,北宋著名文學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分)

①下列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前小序交代了本詩寫作的起因和目的,凸顯了詩作內容的真實性。

b.「歌一聲」,是說賣餅兒沿街呼賣時有腔有調,生動形象並富於童趣。

c.賣餅兒衣著單薄,凜冽的寒風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卻擔憂餅冷難賣。

d.作者在詩的最後,對兩個兒子提出了諄諄告誡,點明了本詩的題旨。

②這首詩的寫景敘事,平實而富有韻味,請結合具體詩句作簡要分析。(4分)

13.這首詩是張耒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請對其中的教育內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並聯絡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不少於)(10分)

【參***】

12.①(3分)b ②(4分)

要點一:平實,沒有華麗辭藻,明白如話,通俗淺顯。舉例:「捧盤出戶」、「市樓東西」等等,均無任何修飾之語。

要點二:有韻味,寫景、敘事,蘊含豐富。舉例:

開篇兩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描畫出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對賣餅兒生活際遇的同情和關懷,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憂餅冷」的心態表露,均語淺而意深。

13.(10分)

第一問:

教育內容:

要點一: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要意志堅定,不畏艱辛。

要點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恆,勤勉而不懈怠。

教育方式:

要點一:藝術性,以詩誡子,而不是枯燥說教。

要點二:形象性,以賣餅兒為榜樣,激勵自己的孩子。

第二問:(略)

張耒(2023年-2023年),字文潛,號柯山,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亳縣),生於楚州淮陰(今江蘇清江)。北宋詩人。神宗熙寧進士,歷任臨淮主簿、著作郎、史館檢討。

哲宗紹聖初,以直龍閣知潤州。徽宗初,召為太常少卿。後被指為元佑黨人,數遭貶謫,晚居陳州。

他與黃庭堅、秦觀、晁補之三人一同被時人譽為「蘇門四學士」。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捲、《宛邱集》、詞有《柯山詩餘》。

張耒詩學理想倡導的「肆口而成」、「不待雕琢而麗」的自然美學思想,是道家哲學所倡導的「自然無為」觀念在詩學中的體現。宋代的自然美學思想強調心靈的自然,主張思想感情的自由表達,在藝術創作上,「平淡自然」風格作為一種理想風格得到確立並形成了理論上的自覺。這影響著張耒詩學理想體現出淡泊平易、至誠純心的「自然」特點。

此觀念分布和滲透在張耒詩學思想的各層面。張耒「自然」詩學理想對南宋的詩學思想和美學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在實踐和理論兩方面都得到了發展。

張耒的詩歌創作成就卓著,汪藻稱其詩「體制敷腴,音節疏亮,則後之學公者,皆莫能彷彿」(《柯山張文潛集書後》)。《宋史》本傳也說他至晚年,詩風益務平淡,效白居易體,樂府效張籍。詩歌取材廣泛,在很多詩篇中反映了當時下層百姓的生活,像《倉前村民輸麥行》、《勞歌》、《和晁應之憫農》諸篇,無論是題材,還是表現風格,都與唐代新樂府詩極為相近。

張耒詩以平易流麗明快見長,很少使用硬語僻典,蘇軾稱讚他「氣韻雄拔,疏通秀明」(《曲洧舊聞》卷五引),晁補之亦謂「君詩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風花自開」(《題文潛詩冊後》)。他作詩喜歡學習唐人,在集中有很多模仿杜甫、李白、韋應物的篇章,開北宋詩人學習唐調風氣之先。他注重鍊句,呂本中《童蒙詩訓》雲:

「文潛詩自然奇逸,非他人可及,如『秋明樹外天』,『客燈青映壁,城角冷吟霜』,『淺山塞帶水,旱日白吹風』,『川塢半夜雨,臥冷五更秋』之類,迥出時流」(《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一)。此類佳句可謂俯拾皆是。

但是張耒的詩過分強調「滿心而發,肆意而成」,因此部分作品顯得粗率質直,朱熹曾批評說「張文潛詩有好底多,但頗率爾」,又雲「張文潛詩只一筆寫去,重意、重字皆不問,然好處亦是絕好」(《朱子語類》卷一四〇)。

【上海卷】

(四)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4-16題(8分)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①還入房,淚下沾衣裳。

【注】①引領:伸頸遠望。

14.從題材上看,這是一首五言□□詩,(1分)

15.對本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明月何皎皎」這一句運用了比興手法。

b.「客行雖云樂」在詩中有以樂襯哀的效果。

c.詩人以時間推移、空間轉換來謀篇布局。

d.本詩語言淺顯,樸素自然,而餘味無窮。

16.本詩通過一連串的動作刻畫來傳達思想感情,從這一角度加以賞析。(4分)

【參***】

14.(1分)古體

15.(3分)a.

16.(4分)「我」攬衣而起,出門徘徊,伸頸遠望,回房落淚;這些動作寫出了「我」夜不能寐的狀態;流露出憂愁、孤獨的情緒,表達了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動作1分;狀態1分;情緒1分;情感1分)

【補充注釋】①羅床幃:羅帳。②寐:

入睡。③攬衣:猶言「披衣」,「穿衣」。

攬,取。④旋歸;回歸,歸家。旋,轉。

⑤引領:伸頸,「抬頭遠望」的意思。⑥裳衣:

一作「衣裳」。

【賞析】

這首詩是《古詩十九首》中的最後一篇。對於它的解說,文壇上歷來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說認為是思婦閨中思夫之辭;一說以為是遊子他鄉思歸之作。

而我們從全詩的情調與意蘊來看,從主人公的內心獨白及形象觀察,前者似乎更為妥切,當是一首思婦辭。

首聯「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羅床幃」,是用羅綺製作的床帳。這種羅綺質地輕薄,因而睡在床上能清楚地看到窗外的明月。

這是乙個晴朗的夜晚,一輪皎潔的明月掛在天空,將它那銀白色的輝光灑在思婦的床帳上。浩月高懸,千里同照。置身於寧靜的月夜,眼望清冷的月光,最容易觸動人的愁腸,更何況此時的思婦是乙個人孤單單躺在床上。

縷縷的柔情湧上心頭,倍感孤獨與寂寞,對丈夫的思念之情越發不能抑制了。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望月懷人,望月思鄉的詩作歷代不少。象人們熟悉的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寫的是月夜思鄉。

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寫的是望月懷人。

在我國詩歌史上,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詩經》時代,我們的先人就發現並揭示了自然的月色與人類情感之間的感應、觸發關係。《陳風·月出》開我國望月思鄉懷人詩的先河,可謂這類詩的鼻祖了。「日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糾兮,勞心悄兮。」寫的是乙個男子在月明星輝的夜晚,仰望著清澈明亮的月光,思念起他熱烈愛戀的一位漂亮嬌美的姑娘。由於詩人把所思的女子放在月色的背景下,少女美麗的姿容與明月的清輝兩者交相輝映,產生了一種朦朧的、令人著迷神往的藝術效果。

遂使男子的相思之情更為迫切,憂愁煩惱不已。可想而知,我們這首詩中的思婦,觸景生情,心頭該是怎麼的淒楚。

2019全國各地高考數列

一 選擇題 1.2012高考安徽5 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 的各項都是正數,且 16,則 a 1 b 2 c 4 d 8 2.2012高考全國文6 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則 abcd 3.2012高考遼寧4 在等差數列中,已知a4 a8 16,則a2 a10 a 12 b 16 c 20d 24 4.20...

2023年高考全國各地作文試題總匯

要求 選準角度,自定立意 自擬題目 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文體特徵鮮明。江蘇 話長話短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的文章 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俗話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有人卻說,有話則短,無話則長 別人已說的我不必再說,別人無話可說處我也許有話要說。有時這是個性的彰顯,有時則是創...

2023年全國各地高考語文作文題

以下為2016年全國卷i高考作文題。適用地區 河北河南山西江西廣東安徽湖南湖北福建 2016年全國卷高考作文題 適用於甘肅 青海 黑龍江 吉林 遼寧 寧夏 內蒙古 新疆 陝西 重慶 海南 今年全國卷高考的語文作文聚焦如何提高學習語文素養。作文題大意為 談如何學習語文,1,課上有效的學習,2,課外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