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實驗大全 已整理好A4

2023-02-07 19:15:05 字數 4255 閱讀 1037

實驗高中生物

(必修)

周華光必修一《分子與細胞》

實驗一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實驗二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

實驗三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

實驗四用高倍鏡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

實驗五通過模擬實驗**膜的透性

實驗六**影響酶活性的因素

實驗七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

實驗八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實驗九**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實驗十觀察細胞的有絲**

實驗十一模擬**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係

必修二《遺傳與進化》

實驗十二觀察細胞的減數**

實驗十三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

實驗十四調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

必修三《穩態與環境》

實驗十五**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

實驗十六模擬尿糖的檢測

實驗十七**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的動態變化

實驗十八土壤中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

實驗十九**水族箱(或魚缸)中群落的演替

實驗一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p26)

【實驗原理】

甲基綠使dna染上綠色,吡羅紅使rna染上紅色。

【實驗步驟】

【實驗結果】

細胞核呈綠色,細胞質呈紅色。

【結果分析】

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線粒體和葉綠體內也含有少量的dna;

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

【作業】

1、完成實驗報告

2、完成實驗指導叢書相關習題

3、預習下一節的教學內容

【實驗反思】

1、該實驗效果不理想,估計與染色時間與濃度有關。

2、烘乾操作對於絕大部分學生是難關。

實驗二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p18)

【實驗原理】還原糖溶液中加斐林試劑(水浴加熱)產生磚紅色沉澱,

脂肪被素檀ⅲ染液染成橘黃色(蘇丹染液染成紅色)小顆粒,

蛋白質溶液中加雙縮脲試劑呈現紫色。

【實驗過程與結果】

1、還原糖的檢測

還原性糖:

有還原性基團(游離醛基或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麥芽糖、乳糖。

非還原性糖: 澱粉、纖維素、蔗糖、糖元。

材料的選取:還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於白色,如蘋果,梨,白蘿蔔。

試劑:斐林試劑(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現配現用。

步驟:取樣液2ml於試管中→加入剛配的斐林試劑1ml(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勻後再加入)→水浴加熱2min左右→觀察顏色變化(淺藍色→棕色→磚紅色)

2、脂肪的檢測

材料的選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組織越好,如花生的子葉。

步驟:製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將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載玻片**

染色(滴素檀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後吸去染液→滴體積分數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餘的酒精)

製作裝片(滴1-2滴清水於材料切片上→蓋上蓋玻片)

↓ 鏡檢鑑定(對光→低倍鏡觀察→高倍鏡觀察染成橘黃色的脂肪顆粒)

3、蛋白質的檢測

試劑:雙縮脲試劑(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步驟:試管中加樣液2ml→加雙縮脲試劑a液1ml,搖勻→加雙縮尿試劑b液4滴,搖勻→ 觀察顏色變化(紫色)

【作業】

1、完成實驗報告

2、完成實驗指導叢書相關習題

3、預習下一節的教學內容

【實驗反思】

1、實驗時間較長,部分學生不能完成。

2、脂肪觀察,要求較高,部分學生不能得到理想切片。

實驗三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p7)

【實驗原理】

學會使用顯微鏡。

【實驗過程】

1、顯微鏡的使用:

取鏡→安放→對光→壓片→觀察→收放。

低倍鏡使用:

(觀察任何標本都必須先用低倍鏡,且標本應透明)

高倍鏡使用:

先使用低倍鏡確定目標→移動裝片,使目標位於視野**→轉動轉換器,

換用高倍鏡→調焦**動細準焦螺旋)(視野較暗,可調反光鏡或光圈)

2、顯微鏡使用注意事項:

成像特點:

放大倒立的虛像。

放大倍數計算:

物鏡的放大倍數×目鐿的放大倍數。放大倍數指的是物體的長或寬。

物像的移動方向與裝片的移動方向相反。

低倍鏡下成像特點:

物像小、細胞數目多、視野亮。高倍鏡(物像大、細胞數目少、視野暗。)

物鏡和目鏡的判斷方法:

物鏡有螺紋,目鏡無螺紋。

放大倍數的判斷方法:

目鏡:鏡頭長放大倍數小,鏡頭短放大倍數大。物鏡:鏡頭長放大倍數大,鏡頭短放大倍數小。

物鏡與裝片之間的距離:距離近放大倍數大,距離遠放大倍數小。

顯微鏡的有關效能引數。最重要的效能引數是解析度,而不是放大倍數。

高倍鏡的使用時注意:

低倍鏡使用過程中,下降鏡筒時必須雙眼側視鏡筒,防止鏡頭撞到玻片。

低倍鏡找到物像後,換上高倍鏡時,觀察過程中只能使用細準焦螺旋。

【作業】

1、完成實驗報告

2、完成實驗指導叢書相關習題

3、預習下一節的教學內容

【實驗反思】

準確操作顯微鏡,是學習生物學的一項基本技能。

實驗四用高倍鏡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p47)

【實驗材料】

新鮮蘚類葉、黑藻葉或菠菜葉,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實驗原理】

葉綠體在顯微鏡下觀察,綠色,球形或橢球形。

用健那綠染液染色後的口腔上皮細胞中線粒體成藍綠色,細胞質接近無色。

【實驗步驟】

【作業】

1、完成實驗報告

2、完成實驗指導叢書相關習題

3、預習下一節的教學內容

【實驗反思】

本實驗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提醒學生同時觀察到細胞質的流動現象(以葉綠體做參照)。

實驗五通過模擬實驗**膜的透性

【實驗裝置】

用帶有乙個小孔的隔板把水槽分成左右兩室,把磷脂分子引入隔板小孔,使之成為一層薄膜,水槽左室加人鉀離子濃度較低的溶液,右室加入鉀離子濃度較高的溶液。

【實驗操作】

在左、右兩室分別插入正、負電極,結果發現鉀離子不能由左室進入右室,

原因是:

若此時在左室加入少量纈氨黴素(多肽),結果發現鉀離子可以由左室進入右室,

原因是:

若此時再將電極取出,結果鉀離子又不能由左室進入右室,

原因是:

上述實驗證明:

答案: 磷脂膜上沒有載體,鉀離子不能通過主動運輸由左室進入右室。

鉀離子利用纈氨黴素載體,並由電極板提供能量,通過主動運輸由左室進入右室。

缺少能量,不能進行主動運輸。

主動運輸的特點是需要載體,消耗能量,物質從低濃度到達高濃度。

【作業】

1、完成實驗報告

2、完成實驗指導叢書相關習題

3、預習下一節的教學內容

【實驗反思】

本實驗不適宜給學生操作,可以做教師演示實驗。

實驗六**影響酶活性的因素

【實驗原理】

澱粉遇碘後,形成藍色的複合物。澱粉酶可以可以使澱粉水解成麥芽糖,麥芽糖遇碘後,不形成藍色的複合物。

【實驗材料】

新配置的澱粉酶溶液,新鮮肝臟研磨液,可溶性澱粉溶液,過氧化氫溶液等。

【實驗步驟】

**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在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的實驗中,三支試管的條件,除溫度外均相同。3號

試管處在60℃的溫度條件下,酶活性最大,試管中澱粉被分解,滴入碘液後不會變藍。2號試管的溫度條件是100℃,這樣高溫度條件下,澱粉酶已失去活性,1號試管的溫度條件是o℃,低溫抑制澱粉酶的活性。所以2號和1號試管中的澱粉都沒有被分解,滴上碘液後都會變藍,此實驗可以證明: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條件,溫度過高和過低都將影響酶的活性。

**ph對酶活性的影響

實驗1:過氧化氫(h2o2)在過氧化氫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氣,可以放入帶火星的木條,看能否復燃來檢測是否有氧氣產生。

2號試管內加入了鹽酸,溶液的ph較低,3號試管內加入了氫氧化鈉,溶液的ph較高,在過低或過高ph環境中,過氧化氫酶失去活性,不能使過氧化氫分解,沒有氧氣產生而1號試管沒有加入酸或鹼,溶液近似中性,過氧化氫酶將過氧化氫分解成水和氧氣,使木條復燃。

實驗2:澱粉在澱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麥芽糖,麥芽糖能與斐林試劑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

實驗現象記錄如下:1號試管有磚紅色沉澱生成,2號試管無磚紅色沉澱生成,3號試管無磚紅色沉澱生成。

高中生物實驗專項整理

驗證類實驗的解題步驟 1 審題,弄清實驗目的 是 還是驗證 例如 體會 某溶液中是否含有澱粉酶 與 驗證某溶液中含有澱粉酶 的區別 2 分析所給實驗材料確定實驗原理 如所給材料為澱粉溶液 斐林試劑 蒸餾水 試管等 a 澱粉可以被澱粉酶水解成還原性糖 b 還原性糖遇斐林試劑產生磚紅色沉澱。3 方法步驟...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實驗總結

實驗一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實驗原理 dna 綠色 甲基綠試劑 rna 紅色 吡羅紅試劑 分布 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線粒體和葉綠體內也含有少量的dna 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實驗結果 細胞核呈綠色,細胞質呈紅色.實驗二物質鑑定 還原糖 斐林試劑 磚紅色沉澱 脂肪 蘇丹i...

高中生物激素大全

名稱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腺素放素 性激釋激 化學性質多肽類 主要 下丘腦 作用部位垂體 主要作用 促進垂體釋放促甲狀腺激素 相應症狀 多肽類下丘腦垂體促進垂體釋放促性腺激素 抗利尿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生長激素促胰液素甲狀腺激素雄性激素 多肽類下丘腦分泌,垂體後葉釋放垂體 腎小管 集合管甲狀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