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該與誰相約

2023-02-07 00:30:02 字數 3398 閱讀 2931

高考前該與誰相約——2023年文綜歷史備考方略

2023年湖北高考文綜卷歷史試題以「脫教材考」為主導考查樣式,注重「新材料、新情境」的創設,以高考促新課程改革的趨勢更加明顯;依然站在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等的高度,從新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解讀歷史的主幹知識,回歸歷史本真、論從史出的傾向更加強烈;依然高度關注社會民生、文明間的交流與碰撞等現實熱點問題,人文關懷的意圖更加突出;較為成功地實現了「史實」(創設情景)、「學科能力」(能力測試的四個層次)、「史觀」(史學研究正規化)、「現實」(現實問題的歷史思考)四者間的有機結合。鑑於此,對於2011屆高三歷史複習備考,建議以人為本,科學備考、理性備考。

一、與命題人相約

高考複習時我們往往只注意到了要考查的內容細節,而忽略了考查的命題思想和命題過程。怎樣才能與命題人相約呢?那就是研究命題人、研究《考試說明》及近三年的高考真題。

高考試題一般是由相關部門抽調的一些學有專長的大學教授命制的,這些大學教授在命制試題時,往往會將自己研究成果中符合中學歷史教學實際的內容融入試題之中。近三年來參加文綜歷史命題(全國卷)的專家主要是北京師範大學的楊甯一教授、曹大為教授和武漢大學的何德坤教授。學術秘書暫時由楊甯一和劉芄兼任。

全國文綜卷命題組組長仍是北京師範大學的張亞男教授(地理學科)。劉芄的觀點是應重視考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把握,突出考查考生對重大歷史概念的掌握,關注考生的歷史學科能力,要求考生須善於從微觀的角度去發現歷史的大義;楊甯一教授是世界近現代史方面的專家,其學術專長是世界近代化問題、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美國史;曹大為教授的研究方向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他是嶽麓版高中歷史新教材的主編、中國長城研究會副理事長,其學術專長是先秦史;何德坤教授的學術專長是中國古代民族史。

近兩年的《考試說明》均是2023年版的延續,以中檔題和容易題為主體,比例在全書中不低於70%,較難題不超過30%。創新題的創新程度均符合中學教學實際與學生實際。關於這一點可以從《2023年、2023年湖北高考文綜卷歷史試題能力測試分布一覽表》中得到明證:

說一千、道一萬,高考不過一張卷,病急切忌亂投醫,研究真題最合算。真題考點准而信度好、方向明而內容精、成本低而效益高。因為命題人對真題多有「前期投入」,在根基上建樹易出成果,比「另起爐灶」省力。

那麼,真題能夠創新嗎?回答是肯定的,所有的考題都是「溫故知新」的結果!命題如製謎,解題如猜謎,製謎時用歷史學科思維轉換,猜謎時用歷史學科思維還原。

高考命題說到底就是在進行這種「真新變換」。

二、與指導教師相約

高考備考不要「崇名」:名人、名言、名校、名卷等等。你的老師就是名師!負責的老師,在告訴考生哪些要考的同時,還會說清哪些不考。

高考歷史主要考查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考查學科素養和學習潛力;注重考查在科學歷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命題不拘泥於教科書;運用新材料,創設新情景;古今貫通、中外關聯;把握歷史發展基本脈絡。因此高考複習要防止四貪:貪多——必然混入歧枝,偏離學科主幹;貪高——必然忽視基礎,偏離考生實際;貪快——必然陷入過場,造成消化不良;貪新——必然陷入形式,防礙深入內涵。

貪多的反面是求精,貪高的反面是求準,貪快的反面是求穩,貪新的反面是求實。你只有與你的老師相約,才能做到「精、準、穩、實」。

高考備考講整合,沉重教材要變薄。同學們一定要在老師的指導下以「文明史」為思路、以「現代化」為主線、以「全球化」為理念,狠抓歷史基礎知識(準確掌握重要的史實、概念和結論,理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階段特徵和內在聯絡,形成學科內容的主幹系統和知識網路):準確記憶基本史實(要明確記憶目標;力求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知識網路化);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和結論(形成歷史思維能力的基本途徑);理解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階段特徵和發展過程,從巨集觀角度去認識歷史;強化專題史複習,融會貫通,形成主幹(突出重點,適當關照非重點)。

如用不同史觀來理解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革命史觀:推翻了三座大山,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開闢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

文明史觀: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

現代化史觀:(1)民主政治的轉型:為國家走向社會主義民主奠定基礎。(2)為中國實現現代化(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基礎。

整體史觀:衝破了帝國主義東方戰線,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鬥爭。

三、與閱卷教師相約

考場答題也可視做是考生與閱卷人的對話,考生通過答卷向閱卷人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以期得到閱卷人的認同,繼而得分。

考場答題是用文字對話,想清楚了的結果不一定能說得清楚,能說清楚的東西不一定能寫得清楚。高考答題所用的表達工具是文字語言,它要求準確、簡明、得體。既然出題中有「考點」,那麼答題中就會有相應的「答點」!

備考按「考點」複習,考場按「答點」解題。所謂答點,就是答案的要點。對客觀題來講,就是簡單答案;但對主觀題講,卻是解與答的幾個「分點」。

評分標準就是「分點標準」。因為主觀題按「分點」計分,而閱卷人又在按「分點」判分。因此研究主觀題的答點分解,本身又成為一種「學問」。

「答點」是對「考點」的分解。歷史答點,短語詩行;答點明了,閱卷叫好。因為「詩行短語」容易顯示答點,而「散文大段」容易淹沒答點;如果一行短語含乙個「答點」,則閱卷人能一眼看清,因為他所關心的就是幾個「答點」是否到位!

閱卷人只在考生的答案上查詢關鍵的字、詞、句,並非在從頭到尾地「欣賞」考生的「大塊文章」,因此,我們要研究答案的聚焦點,與閱卷人「對光」!

把相關的東西寫上去,總比交白卷好。因為當題目很容易、滿分很多的時候,有的閱卷人是「拿著顯微鏡」在答案中找瑕點;當題目較難,白卷很多的時候,有的閱卷人是「拿著放大鏡」在答案中尋找亮點;當你對某道題無法準確把握的時候,請你把相關的東西多寫點上去,說不定能碰上幾分。

四、與答題人相約

考場應試,靠「答」得分,靠「猜」破題。猜想是解題時的一種期待,沒有期待就沒有目標,沒有目標就沒有行動。思維的啟動是從猜想開始的。

平常練習,志在求知,為了培養創新,要避免「解題套路」;而考場解題,志在求分,先行「套路」,越近越好!人才學說,「套路」是一種思想束縛;考試學說,「套路」是一種得分經驗!遇上了熟悉的傳統題型,考生要先考慮「套」「搬」「借」;遇上了生疏的創新題型,再考慮「試」「探」「猜」。

例如:中國古代文化發展原因的模式:政治原因(國家統

一、政治穩定、統治清明等);經濟原因(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民族因素(民族交流頻繁,民族和睦,民族融合等);外交因素(中外交流頻繁,互通有無);歷史原因(前代文化奠定了發展基礎);人民群眾因素(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積極性提高等);文化教育因素(統治者重視教育,教育發展較快等)。

對解選擇題要「不擇手段」。100分的歷史考卷,選擇題佔了48分。要想爭得全卷的主動權,就要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精力拿下這佔總分48%的選擇題。

所謂「不擇手段」,就是不要在表達上糾纏答案的來歷或理由,這樣考生就可以不囿於「傳統手段」解題,少問為什麼,多問怎麼辦,智則智解,力則力解!

對於主觀題應減小跨度,分割蠶食。主觀題給人以龐然大物之感,因此戰略上,要藐視它,敢於去碰它;戰術上,化整為零,分割蠶食。蠶食戰術,就是對其進行分分秒秒的爭奪!

真可謂是該出手時就出手,不能出手就開溜!

高考前幾天該如何複習

吾愛 教程網 隨著高考的臨近,考生們也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看著一疊疊的複習資料,考生們也愈發緊張,生怕自己在考試中發揮失常。高考前幾天該如何複習?考生考試時都要注意啥?語文 多讀報紙積累寫作素材 附中語文老師楊海燕告訴記者,對語文學科而言,考前幾天,考生每靜心複習一點,就會增加提分的可能性。考生複...

高考前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放鬆心情

大腦記憶的容量是有限的,長時間 高強度的學習後,大腦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空白來處理資訊。我有時候長時間思考或寫作也很容易出現思想停滯,這個時候我會起身喝口水,或下樓下去走動一下,大部分時候,靈感和思想就自動湧出來了。這就是所謂的磨刀不誤砍柴功吧!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每週安排一些體育運動,比如跑步...

考前月該怎麼備考SAT寫作

倒計時第20 11天,強化練筆 范文欣賞階段 在這10天裡,同學們需要將每個話題至少訓練一篇,常考話題可以適當多練。在剛開始寫作時,可以沒有太大的時間壓力,但也不要耗時過多,第 一 二篇文章大約在1小時內完成就可 隨著練習增多,一般速度自會提公升。按照筆者教學經驗,一般寫到第 四 五篇時,速度會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