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兒童的認知心理的特點

2023-02-04 11:09:05 字數 3575 閱讀 7071

孤獨症兒童的認知心理與正常兒童有著很大的不同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認知方式上,孤獨症兒童認知能力差,大多數孤獨症兒童是場獨立型的,對外部事物的認知是有限的、被動的,外部世界在他們看來與自己毫無關係,他們所感知的事物有限。他們認知的方式表面上看與正常兒童沒有區別,都是通過人的感知覺器官來認知的,但是許多東西在他們看來沒有什麼意義,儘管事實上不是這樣,因此他們所認知到的事物不是事物原來所應具備的一些屬性,而是他們自身賦予事物的。例如積木,他們不能用來搭建一些模擬建築,而是把它們當成陪自己解悶的一些東西。

他們對玩具的玩法並不是原來玩具的玩法。

(2)在認知興趣上,細心的家長和老師不難觀察到,孩子的興趣是對物體的某些特**興趣,反覆觸控某些「光滑」物體的表面,如光亮的家具、雪白的牆壁、光滑的書刊封面、質地滑軟的衣料、柔軟的皮毛製品等,甚至產生依戀,但是對親人卻不產生依戀。由於缺乏變化與想象力,患兒常常堅持重複刻板的遊戲模式,重複一些身體工作,重複相同的生活,如反覆給玩具排隊,總要玩弄自己的腳趾,穿衣順序相同,堅持某些物件的擺置形式,不能變動。一旦有所變化,他們會極為沮喪,別人變動,患兒便大吵大鬧。

對自己房間的任何變化也都會表示反對和不安,如家具的移位、裝飾品的變化等。他們不肯改變其原來形成的習慣和行為方式,難以適應新環境,多數患兒同時還表現無目的活動,活動過度,單調重複地蹦跳、拍手、揮手、奔跑旋轉,也有的甚至出現自傷自殘,如反覆挖鼻孔、摳嘴、咬唇、吸吮等動作。

(3)在認知水平上, 70%左右的孤獨症兒童智力水平低於同齡兒童,但這些兒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較強能力;20%智力在正常範圍;約10%智力超常;多數患兒記憶力較好,尤其是在機械記憶方面。大多少孤獨症兒童的認知能力發展嚴重不足,無法對周圍事物進行合理的分析、綜合、歸納、整理,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是極度缺乏,許多兒童對人際交往、溝通中的最基本的語言都無法理解。患孤獨症的孩子有時會聾,對聲音沒反應。

正常孩子會被聲音例如狗叫驚嚇,而孤獨症小孩會無動於衷。他們對疼痛、冷熱也不太敏感,不愛交朋友,寧肯獨自一人,很少會接觸別人的眼睛。對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低下,無法理解稍微複雜一點的句子,不會用手勢表示「再見」。

不會理解和運用面部表情、動作、姿態及音調等。缺乏想象力和社會性模擬,不能像正常兒童一樣去用玩具「做飯」、「**車」、「造房子」。有的患兒語言刻板,代詞錯用,如「我要」說成「你要」,或將自己稱為他。

與外界交流困難,不能將生詞與其含義相聯,用手勢而不是語言與人交流。當然,以上所說的都是未經系統訓練的孤獨症兒童。

(4)在認知時間上,對於自身感興趣的事會長時間的不轉移注意力,但是對於家長或老師要求他們學習的東西則較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尤其是一些不注重教育方法的家庭的孩子的訓練很難進行,而且極容易使孩子更孤僻。孤獨症兒童要認知一些事物的屬性要比正常的兒童更久。尤其是一些抽象的屬性,他們根本無法理解。

三、孤獨症兒童認知心理干預

雖然訓練不能讓孤獨症患兒徹底痊癒,但訓練對於孤獨症兒童的矯治作用卻是不容忽視的。孤獨症兒童由於本身的發育障礙失去了正常健康發展的內在能力,但並不意味著只能眼看他們陷在自閉狀態中而無可奈何。國內外幾十年的研究和實踐證明,孤獨症兒童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教與不教,教得是否得當,他們的發展方向是完全不同的。

「好的方向」就是他們能夠逐步具備社會適應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與人交往能力、甚至在接受培訓後從事某項工作而達到生活自立。否則聽之任之,孤獨症兒童是很難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步好轉的,相反往往會發展出愈加嚴重的情緒、心理、行為等障礙,使得他們周圍的人甚至家人都感到越來越不能忍受他們。而由於被他人排斥,孤獨症兒童的挫折經歷就會越來越多,這將進一步把他們推向更加自閉的狀態。

由此,他們將終身成為家庭的痛苦和社會的負擔。本人認為對孤獨症兒童認知心理干預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認知功能訓練

認知能力一般泛指認識事物的能力、感知的能力、思維的能力等等。而孤獨症兒童從嬰幼兒時期起,認知能力發展就嚴重不足,無法對周圍事物進行合理的分析、綜合、歸納、整理;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是極度缺乏,許多兒童對人際交往、溝通中的最基本的語言都無法理解。

(1)發展感知能力。孤獨症兒童的感知覺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主要體現在個體之間及個體自身的差異性。因此,訓練孤獨症兒童的感知能力是促進兒童認知能力發展的首要環節。

主要應做到增進感知覺的反應能力,擴大感知的範圍,記住感知的內容。

(2)提高思維的運用能力。盡量讓孩子對相同的物體進行歸類,在家長和老師的指導下完成連貫的動作,會尋找丟失的東西,能夠記住地點、物品的名稱,能夠求別人幫助,能夠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

2.增進基本技能的學習

對孤獨症兒童進行學習能力的訓練,不僅能起到有效促進智力發展和豐富語言的作用,還能很好的加強他們的認知能力。例如我們可以讓孩子學會認識方位、大小、多少等等。

3.豐富生活常識

同正常兒童一樣,孤獨症兒童的認知發展也是從認識身邊的事物開始的,只是被動些,應加以引導,使他們能認識自己及身邊的人和事物,如知道自己姓名、性別、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家庭住址、家人的姓名及工作單位等等。這些都是最基本的一些東西。作為家長在陪孩子出去玩的時候應走到哪,教到哪。

4.具體的幾種訓練方法

(1)結構化教學法(teach),是根據兒童的學習特點,有組織,有系統的安排學習環境、學習材料及學習程式,讓兒童按照設計好的結構從中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把教學空間、教學裝置、時間安排、交往方式、教學手段等方面做系統的安排,形成一種模式,使教學的各種因素有機的形成一體,全方位的幫助孤獨症兒童進行學習,teach計畫的特點主要是採用視覺清晰、視覺重整、有規律的工作慣性及視覺指令等方法,使孤獨症兒童能夠進行有效的學習。學校和家庭都可根據孤獨症兒童的具體情況採用結構化教學。

(2)關係型發展干預,這是一種專門由家長來做的,有詳細活動方法和評估方法的社交訓練方法。它鼓勵分享經歷,強調父母的參與。它的目標是理解並欣賞多層次的經驗分享;在共同管理的分享經驗交流中成為平等夥伴;理解並評估其他人的獨特性──他們的觀點、意見和感覺;評估並努力保持持久的關係;在社交和非社交的問題的解決上,變得有適應力和靈活性;認識他們自己的能持續成長和發展的獨特性。

(3)自然情景教學法,是在訓練中創設一段情景,使幼兒處於生動、具體而有趣的情景中,去感知所訓練的內容,從而獲得知識、調節情緒或改變不良行為。

四、孤獨症兒童認知心理理論應用中應注意和強調的方面

1.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1)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合理利用家庭資源

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合理利用家庭資源。孤獨症兒童的訓練的操作者首先是家長,訓練成功與否,首先取決於家長是否對患兒有愛心、耐心,與孤獨症患兒交往,使患兒先對訓練者感興趣,雙方能相互溝通,這一階段往往是最困難的階段。尤其在早期階段,把孩子交給「保姆」、「阿姨」是起不到**作用的,甚至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其次,把要學的技能分成若干個細小步驟來完成,而不是一下子就全部教給他們。如教患兒正確使用筷子,先要把自己拿筷子的姿勢展示給他;讓他從數隻筷子中撿出兩隻並粗細端對齊;用手握住他的手保持在正確握拿狀態;反覆進行直到他自己掌握握拿技術。當完成時便給予患兒適當的物質獎勵(多為孩子喜歡的食品或玩具)。

這種方法可能因患兒煩躁或放棄學習,所以在訓練中要邊教邊做邊鼓勵。第三,訓練時要動作)——言語——獎勵有機結合起來,這種方法實際上是行為**中的「陽性強化法」。在教他們某一技能時,要不斷講解以增加孩子對訓練的興趣和減少不愉快情緒的發生。

最後,在教育訓練過程中,切忌操之過急,要有恆心。不可期望孩子在短時間內就能掌握一種技能。例如,「上廁所」對正常發育的兒童來說,可能在很短時間內便學會了蹲馬桶、擦屁股、洗手等一系列動作,並理解每一步的意義,但對孤獨症患兒可能要半年、一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去掌握和運用。

孤獨症兒童目光對視訓練的方法

目光對視訓練 不僅要在 一對一 的課堂上訓練,還要注意在集體活動中,更要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練,避免孩子只形成 一對一 課堂目光對視的偏執反應模式。建立 目光接觸 是孤獨症兒童注意力訓練的第一步。這種訓練通常被叫做 目光對視 訓練。目光對視 孩子的眼睛與訓練者對視 訓練須貫穿在每乙個訓練中和日常生活中。...

孤獨症兒童注意力的訓練

注意力不集中,是孤獨症兒童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對他們進行 訓練時,通常會有以下四種現象 一 目光漂遊,不能持續性注視。二 視覺靈活度差,不能夠跟著大人的手工去追視。三 孩子的眼神會習慣性地向上看。四 孩子的眼神會習慣性地向下看。根據各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施以不同的解決方案。遵循孤獨症兒童訓練中以...

孤獨症兒童的家庭教育探析

作者 佟海蘭汪飛雪 讀與寫 下旬刊 2016年第12期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 1578 2016 12 0396 02 隨著特殊教育的發展,相關的研究領域越來越寬,孤獨症 這一名詞被提到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這類兒童群體及他們的家庭相繼受到人們的關注。孤獨症兒童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