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心得體會

2023-01-30 14:15:03 字數 3773 閱讀 7905

供給側改革是加快農業提質增增效的一把密鑰匙

——學習習**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有感感

辦裡舉辦這次學習交流活活動,我覺得形式非常好,不不但給提供了互相學習交流的的機會,還促使大家帶著任務務學、帶著壓力學,通過準備備交流材料,我對**農村工工作會議的主要精神有了進一一步的認識。下面我重點就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談談幾點體會。

首先,通過學學習,弄清楚了為什麼。**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供給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適應引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需要,,從生產要素的供給側入手,,通過鼓勵企業創新和結構公升公升級,淘汰落後產能,推動經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在在這個時候提出供給側改革,,我認為非常及時,也意義深深遠。

目前,我國的鋼鐵、水水泥、建材、化工等傳統產能能嚴重過剩,而投資、消費、、出口需求側的三駕馬車出現現增速下滑,遇到困境,靠擴擴大投資、拉動消費刺激經濟濟的政策已經不適應目前經濟濟新常態的需要,新時期應該該通過主動調整供給產品的種種類和品質去更多的契合和滿滿足消費端的需求,通過優化化供給結構、提高供給效率促促進經濟更加穩定、協調和可可持續發展。

在經濟領域如如此,在農業領域同樣面臨供供給側的改革問題。近幾年,,受國內外農產品市場大環境境的影響,我們的農產品出現現一定程度的供需兩端結構性性失衡問題,呈現出生產量、、進口量、庫存量「三量齊增增」的怪現象。糧食產量連年年增產,進口糧食的數量也在在快速增長,但同時玉公尺、棉棉花等一些農產品的庫存量卻卻在不斷增加。

用中農辦陳錫錫文主任的話來說,增產的未未必是需要的,減產的恰恰是是需求必須滿足的。他舉例說說,這些年我們的大豆產量在在不斷較少,但需求卻在一直直增加,而玉公尺產量的連年增增長,市場卻未必需要那麼多多,去年入秋以來,全國多地地出現賣糧難問題,就是糧食食品種出現結構性失衡的乙個個最好的映證。另一方面,受受國內外糧食**倒掛的影響響,我們主要農產品的競爭力力在不斷下降,國內過高的糧糧食生產成本在海外不具備競競爭優勢,增產越多虧損越多多。

目前的糧食生產同時受到到了**「天花板」封頂、生生產成本「地板」的不斷抬公升公升、農業補貼「黃箱」的限制制、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亮起起「綠燈」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響,必須著力從產品的供給側側方面著手改革,才能逐步走走出困境。

其次,通過學習習,弄清楚了總要求。供給側側結構性改革,乍一聽起來非非常新鮮,也非常時髦,還有有點玄乎,其宗旨要義其實非非常簡單,用省委郭庚茂書記記的話說,包含三要素,第一一是結構,第二是用改革的辦辦法去調整結構,第三是它不不但要增量,而且要減量,供供給側改革不但要增,還要減減,該增的增,該減的要減。。

汪洋副總理在**農村工工作會議上對如何推進農業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我們指明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作出出了部署。他指出,推進農業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要要求就是要圍繞人的需求進行行生產,使農產品供給數量上上更充足、品種和質量上品更更契合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成結構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並指指出當前要重點抓好3個方面面9個字,即去庫存、降成本本、補短板。

去庫存,就是要要加快消化過大的農產品庫存存量。降成本,就是通過發展展適度規模經營、減少化肥農農藥等的不合理使用、開展社社會化服務等,降低農業生產產成本,提高農業效益和農產產品競爭力。補短板,就是要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等農業供供給的薄弱環節,增加市場緊緊缺農產品的生產。

推進農業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已經吹起了前進的號角,我們們只有盡快跟上,勇往直前,,才能搶占先機,贏得主動。。

第三,通過學習,弄明白白了怎麼幹。河南作為農業大大省、農村人口大省,農業特特別是糧食生產在全國占有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何才能更更好地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革,提公升農業的質量效益和競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結合合學習體會,我認為應著重抓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圍圍繞去庫存,加快種植業結構構調整和大農業結構調整。糧糧食之所以產生庫存,說明我我們的質量和結構出現了問題題,在全球糧食市場缺乏競爭爭力。我省去年糧食產量超過過了1200億斤,佔全國的的十分之一,但生產的絕大多多數都是品質較低、競爭力不不夠強、優勢不突出的大路貨貨。

如我省信陽及黃河沿岸生生產的普通大公尺在市場上也就就2元多一斤,但黑龍江的五五常大公尺及我們經常在省委食食堂看到的黃河道夫大公尺,動動輒一斤就是十多元甚至數十十元,而且銷量很好,主要原原因就是他們的品質好,綠色色、無公害,受消費者喜歡。。因此,下一步在主要農產品品方面,我們應著力提高品質質,多生產強筋小麥,多種植植優質玉公尺和水稻,提公升我們們主要糧食品種的競爭力。同同時,還要注重調整生產結構構,在保證糧食產量的基礎上上,加快發展蔬菜、水果、中中藥材、食用菌等特色農產品品,發展畜牧業、林業、漁業業等多種經營,推動糧經飼統統籌、農林牧漁結合。

現在我我們高標準糧田已經建了近44000萬畝,按照60000萬畝的任務,畝均噸糧的標標準,我們僅6000萬畝高高標準糧田就能確保120xx億斤的糧食生產能力。而現現在我們常年的糧食種植面積積保持在7、8千萬畝。也就就是說,我們至少還有10000多萬畝調整種植結構的潛潛力。

目前我省的畜牧業佔佔比只有30%多一點,而按按照現代農業的標準,畜牧業業比重至少要達到50%以上上,我們的潛力很還大。隨著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和城鄉居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飲食結構和消費結構還會發生生更大的變化,對肉蛋奶、果果菜菌茶的需求也會更大。以以牛奶為例,目前我國人均奶奶類占有量為30公斤左右,,遠低於100公斤的世界平平均水平。

而且大家都清楚,,種植特色農產品、發展養殖殖業效益更高、農民受益更大大。因此,調整農業結構,我我們有條件,市場有需求,還還能增加農民收入,可謂是一一石多鳥。

二是圍繞降成本本,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和勞動力轉移就業。農業適度度規模經營和勞動力轉移就業業,其實這是乙個問題的兩個個方面,只有使更多的農村富富餘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促進更多的農業轉移人口市市民化,才能為適度規模經營營創造更好的條件。從經濟學學的角度講,只有規模才能產產生效益。

實現規模經營能更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更快速速的接受新技術,同時,還能能有效的降低農藥、化肥等生生產成本,也能更好地進行標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這這樣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了,農業的效益和競爭力也就就出來了。我省雖然近些年土土地規模經營發展很快,但整整體水平還比較低,一家一戶戶的小農經濟還是佔據主導地地位。

其中乙個很重要的原因因就是農村的人口還比較多,,從事農業的人口比較多。省省委提出,要大力發展縣域經經濟,使縣域成為吸納農業人人口轉移的主陣地,我認為很很有戰略意義,很契合河南實實際,即避免了一味的往大城城市、中心城市擠造成的城市市病,還能降低轉移成本,帶帶動鄉村經濟發展,沿著這條條路走下去,不僅能夠減少農農民、富餘農民,還能促進農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降低農農業成本,提公升農業適量效益益和競爭力。

三是圍繞補短短板,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展。與二三產業相比,農業由由於其天生的弱質性,具有明明顯的短板,如何彌補這個短短板,純粹從農業內部找辦法法,顯然不夠,需要跳出農業業抓農業,從發展農村二三產產業、拉長農業產業鏈條入手手。去年的**1號檔案提出出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合發展,前不久,**又印發發了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為我們指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路徑。

如如何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展,前幾天申主任在農辦主任任座談會上進行了生動的闡述述,他指出,一二三產業融合合發展,就是我們不但要生產產糧食,還要把糧食變成山藥藥,不但生產掛麵,還要變成成山藥掛麵,然後再通過「互網際網路+」把它銷售出去;不不但要種小麥,還要把麥秸稈稈變成草帽,不但要種柿子樹樹,還要變成柿餅和柿子醬。。這樣不僅拉長了農業產業鏈鏈條,提高農業附加值,還能能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有效效增加農民收入。我們這幾年年在持續抓的特色農業產業化化集群培育工程和都市生態農農業發展工程,其實一直在做做的就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展的事情。

省委提出的發展「「一群一園一基地」外**創創經濟,實現農產品加工業向向種養基地靠近、勞動密集型型產業向剩餘勞動力富集地方方靠近、特色優勢產業向具備備優勢資源和相應產業基礎的的地方靠近「三個靠近」,其其實也是更好地調整農業產業業結構,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業融合發展,最終目的都是適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促進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富。

以上就是我對農業供給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些粗淺認認識和不成熟的看法,不當之之處還請各位領導、各位同事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所謂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是指從供給側入手,針對經濟結構性問題的體制性障礙而推進的改革。供給側 因素包括經濟活動主體 如企業和個人等 生產要素 如勞動 資本 土地 環境 企業家管理 管理等 要素公升級 如技術進步 人力資本提公升 知識增長 資訊化等 結構變動 如工業化 城市化 區域經濟一體化 國際化等...

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測試

測試成績 93.33分。恭喜您順利通過考試!單選題1.十八屆五中全會是什麼時候召開的?a 2015年2月 b 2015年5月 c 2015年11月 d 2016年2月 正確答案 c 2.智財權制度作為一種現代產權制度,它的本質是 a 給 天才之火新增利益之油 b 推動知識技術的轉移和傳播 c 通過產...

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該改的實際內容

最近在熱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依據是供給經濟學。供給經濟學的核心思想是薩伊定律,即供給自動創造需求。這種供給一定是有效供給,即可以賣得出去的供給。賣得出去,供給就能獲得收入,收入就會帶來需求。顯然,薩伊定律的前提是要有乙個有效的市場。它能給出正確的訊號,讓供給者的供給恰好能夠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