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爬山虎的腳

2023-01-30 00:51:02 字數 4184 閱讀 1435

1.認識生字,會寫生字,學習新出現的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理清文章的層次,概括各段段意。

1.同學們,你們猜猜這是什麼植物?長長的藤,綠綠的葉,爬在牆上一片片,大街小巷都能見。

(爬山虎)你注意到爬山虎還有哪些特點嗎?(全國各地都有,也叫巴山虎、地錦、常春藤。夏天開黃綠色的小花,莖和根可以入藥,是綠化和美化環境的常用植物。

)2.今天我們學習葉聖陶老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腳》,讀課文題目,你知道了什麼?(主要寫爬山虎的腳。)

1.讀課文,看課文哪幾自然段寫爬山虎的腳的特點。(第3~5自然段。)

2.看其他兩個自然段又寫什麼,按提取中心段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3.討論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爬山虎生長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爬山虎的葉子的特點。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1.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借助拼音讀準確。

2.根據字的組合規律記憶字形。

3.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不懂的可以查查字典。

4.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1)讀音。

注意「莖」讀jīng,不讀jìng。

多音字:

(2)字形。

①虎的筆順:。

②「逐」與「家」形近,與「啄、琢」有區別。  ③「痕」與「很、狠」形近,與「狼、糧」有區別。

④「莖」的第四筆是橫撇。  ⑤「疊」,注意「冖」應寫寬些。

(3)理解詞語。

①均勻: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數量相同,時間的間隔相等。

②拂過:風輕輕地吹過。  ③葉柄:葉子的組成部分之一,連線葉片和莖,長條形。

④蛟龍:古代傳說中指興風作浪、能引發洪水的龍。

⑤觸角:昆蟲、軟體動物或甲殼類動物的感覺器官之一,生在頭上,一般呈絲狀。也叫觸鬚。

常言道:「學貴有疑。」世界上的一切創新和發現均由疑而生,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勇於探索的精神,將會使學生終生受益。

因此,新課伊始,教師可首先引導學生讀課文題目質疑並交流。如有的會說:「我們人和動物有腳,爬山虎怎麼也有腳呀?

」有的會說:「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麼地方呢?它的腳長什麼樣?

」還有的會說:「爬山虎的腳能走路嗎?」……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後,教師順勢提出自學要求。

1.學習課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2.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和興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回憶本文分段,想想每段都寫了什麼。

2.課文題目是「爬山虎的腳」,作者為什麼先介紹爬山虎的生長地和葉子呢?(這是必要的交代。

先介紹爬山虎生長在哪兒,它的各部分的特點是什麼樣,這樣才自然引出爬山虎是怎樣用腳一步步向上爬的。)

1.學習課文的第1、2自然段。

(1)思考:爬山虎生長在什麼地方?(牆上)按什麼順序來介紹葉子?

重點介紹了什麼時期的葉子?特點是什麼?(剛長出的長大了的,重點介紹長大了的葉子。

色:綠得新鮮;排列:葉尖朝下,均勻;動態:

漾起波紋。)

從中你學到什麼?(觀察細,按順序,抓特點等。)

(2)再讀第1、2自然段,想象畫面。

(3)出示投影,按課文內容填空。

(4)練習背誦這部分。

2.學習課文的第3自然段。

(1)匯入:爬山虎的葉子如此美麗,那麼它靠什麼巴在牆上呢?(腳)本課哪幾個自然段介紹了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2)質疑:關於爬山虎的腳,你想知道什麼?

①爬山虎的腳長在哪兒,什麼樣,什麼顏色?

②爬山虎的腳是怎麼爬的?

(3)先來解決爬山虎的腳長在哪兒的問題。

①請讀第3自然段,你能用一句話告訴大家爬山虎的腳長在哪兒嗎?

(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長葉柄的地方的反面。或者說爬山虎的腳是在莖上長葉柄的地方的反面長出來的。)

②老師出示畫有爬山虎葉子和莖的圖畫,讓學生指圖再說。

(4)學習爬山虎的腳什麼樣,什麼顏色。

①讀第3~5自然段,畫出有關的句子,然後學生回答,同時老師出示幻燈片:

②請一部分學生畫出剛長出的沒觸著牆的腳。(在事先準備的有莖葉的圖上畫。)

請另一部分學生畫觸著牆後的腳。

③討論畫的情況。

教師通過投影,展示出畫得有問題的圖畫,學生再說明出錯的原因。

④小結。爬山虎真是了不起!為了生存,它在不斷地改變著自己,使自己牢牢地巴在牆上。

而這一過程不是一天、兩天,可見作者是經過了認真而又持續不斷的觀察才看清的。這種做法真值得我們學習啊!

(5)學習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爬的。

①自學第4自然段,明白了匯報,可以讀,可以說,可以表演。

②學生匯報。

③老師舉起幾張卡片,卡片上的這些詞都與爬山虎的腳有關:觸、變、巴、彎曲、拉、緊貼。全體同學按卡片上的詞的順序背誦第4自然段。

④讀了這段,你有什麼問題?

細絲為什麼變彎了?觸著牆的細絲頭為什麼又要變成圓片?細絲拉嫩莖是怎樣用力的?

⑤小組討論匯報。

(6)小結。

①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了爬山虎的腳的特點?(課文從三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了爬山虎的腳的特點:a.

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麼地方;b.它是什麼樣子的;c.它是怎樣在牆上爬的。

)②作者為什麼能將爬山虎的腳如此生動、具體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細緻觀察,連續觀察。)

大自然中有許多奧秘等待我們去發現、去探索,我們要像作者那樣,養成細心觀察、不斷觀察的好習慣,這樣才能抓住事物的特點,有順序地把事物介紹清楚。

1.課文前兩個自然段寫爬山虎的生長地和葉子,雖不是全文的主要內容,但對後面講爬山虎的腳有重要的輔助作用,所以教師可用提問的方式,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學習這部分內容,使學生領會爬山虎的一些外在特徵:攀緣在牆面等地,葉尖朝下,均勻排列。

學生很自然地會拿其他植物同爬山虎相比,進而產生一系列問題:爬山虎的葉子為什麼葉尖一順兒朝下,還鋪得那麼均勻?它為什麼能長在牆面上,還能往上爬?

下面講爬山虎的腳也就順理成章了。

2.常言道:「學貴有疑。

」世界上的一切創新和發現均由疑而生,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勇於探索的精神,將會使學生終生受益。因此,新課伊始,教師可首先引導學生讀課文題目質疑並交流。如有的會說:

「我們人和動物有腳,爬山虎怎麼也有腳呀?」有的會說:「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麼地方呢?

它的腳長什麼樣?」還有的會說:「爬山虎的腳能走路嗎?

」……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後,教師順勢提出自學要求。

3.小學生是通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在閱讀中,只有設法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鮮明形象,才能引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關注,才能入境生情,促進自悟。於是,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可讓學生通過解讀文字,拿起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爬山虎的葉子,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1.看拼音,寫詞語,畫出整體認讀音節。

整體認讀音節是yún、yè。

2.給下面的字換一部分組成新字,再分別組詞。

3.在括號裡填上恰當的量詞。

一(根)細絲一(陣)風一(片)葉子一(股)暖流一(節)車廂一(束)鮮花

4.課文圍繞爬山虎的腳先講了什麼,再講了什麼,最後講了什麼?

課文先講爬山虎生長在牆上,再講爬山虎葉子的特點,最後講了爬山虎腳的特點。

5.仔細閱讀課文,說說「爬山虎的腳」指的是什麼。

「爬山虎的腳」指的是一種具有吸附功能的細絲,它生長在爬山虎的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

這就是爬山虎的腳。

6.為什麼說「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

因為爬山虎不像動物那樣有幾隻**替著爬,而是長乙隻「腳」,巴住牆,要想再爬必須另長新「腳」,再巴住牆,想要一直向上,必須不斷地長出新「腳」,所以說「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

1.作者簡介

葉聖陶(1894~1988) 江蘇蘇州人,中國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會活動家。原名葉紹鈞,他2023年考入草橋中學,畢業後在乙個初等小學當教員。2023年被排擠出學校,閒居期間作文言**,發表在《禮拜六》等雜誌上。

2023年秋到尚公學校教國文,並為商務印書館編小學國文課本。2023年應聘到吳縣甪(lù)直縣立第五高等小學任教,他稱甪直為自己的第二故鄉。2023年參與組織文學研究會。

曾與夏丏尊合作出版了《閱讀與寫作》《文心》《文章講話》等。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人民**出版總署副署長兼編審局局長、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輯、**文史研究館館長等職,並當選為全國人大第五屆常委,全國政協第一屆、第五屆常務委員和第六屆副主席。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副主席、主席。

有《葉聖陶集》和《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等。

6爬山虎的腳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激發學生 的願望,以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強烈興趣。2.認識生字,會寫生字。正確讀寫生詞。了解爬山虎的特點。3.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重點難點 重點 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特點寫好片段的。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

6爬山虎的腳

朱楚鳳教學目標 1 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 引人注意 均勻 重疊 空隙 葉柄 觸角 痕跡 逐漸 休想 等詞語。2 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3 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4 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教學重點 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特點...

爬山虎的腳

巧用肢體語言鋪路架橋 爬山虎的腳 教學案例評析 教學片段 研討第四自然段。1 師 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找出能直接回答這個問題的句子。2 學生匯報 爬山虎是這樣一腳一腳向上爬的。質疑 這樣 究竟是怎樣?3 出示句子,用 畫出爬山虎爬牆的關鍵動詞。4 誰來當爬山虎演一演?借助直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