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語文教學反思用冰取火 北師大版

2023-01-28 19:36:02 字數 1241 閱讀 4614

《用冰取火》教學反思

《用冰取火》這篇課文是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講讀課文。講的是一支探險隊到南極去考察,在乙個孤島上,他們的打火器找不到了,探險隊員用冰做成「冰透鏡」,點燃了火。故事表現了探險隊員頑強的意志品質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聰明與智慧型,教學時,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重點理解探險隊員是怎樣用冰取火的,並了解其中的道理,從整堂課的教學效果看,對本課進行了以下反思。

一、從課題入手,啟用學生思維,提高學習興趣。

課堂是學生的,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和合作的精神。文中所講的故事,離學生的實際比較遠,因此,創設情境激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至關重要,匯入新課時,我先讓學生說說火有什麼作用,然後讓學生看南極的**資料,說說給你的感覺是什麼?這時我趁機介紹了有關南極的氣候特點(南極常年刮大風,最大風速每秒可達百公尺左右,比每秒33公尺的12級大風還高出近3倍,烈風能輕而易舉地把200多千克的大油桶拋起來,可拋到幾千公尺以外。

掀翻停機場上的飛機更是舉手之勞。)聽了這些具體的事例,學生進一步了解了南極環境的惡劣,教師接著引導: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最需要什麼,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學習乙個與火有關的故事:

用冰取火,此時,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盎然。板書課題後,,讓學生進行質疑,提出的問題很有意義:(1)、「冰」怎麼能取火?

(2)、怎樣用冰取火?(3)、冰遇到火就化了怎麼能取火?帶著這些問題學習課文,收到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從而啟用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充分閱讀,以讀代講,加深理解和體驗。

《課標》提倡「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字,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從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學習課文時,我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朗讀,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創設了一種輕鬆、和諧的、向上的學習氣氛。比如:

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體會火的作用之大,重點指導學生朗讀第三和最後一自然段,先從整體入手,自由朗讀,找一找文中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火的作用非常大,讀後說說自己的理解,再採取評讀、表演讀等方式,體會、感悟。最後,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讀最後一段,採取有感情讀、範讀等方式,引導學生體會「他們歡呼、跳躍,像在歡慶乙個重大節日」這句話的作用,從而更好的體會探險隊員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聰明與智慧型。

葉聖陶先生說:「學語文要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在語文教學中,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讀能讓老師減少不必要的講解;讀更能引發學生獨立的去思考,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

語文教學,既有知識的傳授,又有方法的指導、能力的培養,更有做人的指導、情感的體悟,各方面應靈活交融、不著斧鑿,才能達到知、情、德、行的完美統一。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熊英惠從去年九月我擔任了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至現在已有一年。與高年級教學相比,三年級的教學有許多不同之處,值得好好反思。三年級是乙個過渡年級,有時會存在一些 尷尬 的地方。比如,從三年級開始由鉛筆轉換為鋼筆 從三年級開始識字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 閱讀應該逐...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金色的草地 的教學反思 金色的草地 這篇課文充滿了童真童趣,特別是課文中描寫 我 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真實生動,讀著課文描寫孩子的天真和調皮的語句,使人會不自主地產生會心的微笑 課文結尾又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講了蒲公英顏色晝夜發生的變化及進一步抒發了作者對蒲公...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三年級 李裕傑 今年我再次擔任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三年級是乙個由低年級向高年級過渡的階段,也是乙個在小學階段較為關鍵的乙個年級。因為三年級是個過渡時期,從低年級到中年級的轉變,教學目標也有了新的變化。如何來上好三年級的語文課,我在摸索中前進 在實踐中反思。一 鑽研教材 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進行教學 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