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切除術後發生重症肌無力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2023-01-25 19:24:04 字數 3642 閱讀 5883

[摘要] 目的分析胸腺瘤切除術後發生重症肌無力的相關危險因素。方法選取我院2023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胸腺瘤切除術患者65例為研究物件,並按照是否術後發生重症肌無力分為危象組(11例)和無危象組(54例),比較兩組患者的相關因素。結果術後共發生重症肌無力11例(16.

7%),這與患者osseman分型、病程過長、術前嗅吡斯的明 >360mg/d、術前出現肌無力危象、術後發生肺部感染、術後未早期應用血漿有關,而與年齡、性別、apacheⅱ評分、術後masaoka分期、術後早期應用免疫球蛋白等因素無關;經過logistic分析發現,術前osseman分型(or=2.978,p=0.015)、術前嗅吡斯的明>360mg/d(or=137.

151,p=0.0001)、術後早期未應用血漿(or=0.102,p=0.

033)三個因素是患者術後發生重症肌無力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術前osseman分型、術前嗅吡斯的明>360mg/d、術後早期未應用血漿是患者術後發生重症肌無力的獨立危險因素,胸腺瘤切除術後,早期應用血漿、合理採用抗膽鹼酯酶藥物劑量**、積極進行圍術期呼吸道干預及**,是降低患者發生重症肌無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胸腺瘤;重症肌無力;危險因素分析

重症肌無力(myasthenia gr**is,mg)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病機制為:由抗乙醯膽鹼受體抗體對神經肌肉接頭突出後膜產生作用,導致介導乙醯膽鹼受體不再具有傳導作用,進而引發肌肉疲勞無力。該症主要臨床症狀是骨骼肌無力且易疲勞。

研究資料顯示,10%-27%的mg患者合併有胸腺瘤,而10%-30%的胸腺瘤患者也合併有mg,可見,mg與胸腺瘤具有密切相關性[1]。目前,臨床上**mg的方法主要是胸腺切除術,不過,研究者發現,mg患者行胸腺切除術後,能夠併發mg。為了進一步**影響胸腺瘤切除術後發生重症肌無力的相關因素,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65胸腺瘤切除術患者,回顧性分析患者臨床資料,並總結術後發生重症肌無力的相關危險因素。

1物件與方法

1.1 研究物件本組研究物件為我院2023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胸腺瘤切除術患者,共65例,術前均診斷為重症肌無力伴胸腺瘤,均在我院行胸腺瘤切除術**,其中術後發生重症肌無力患者11例,為危象組,術後未發生重症肌無力患者54例,為無危象組。

1.2 診斷標準及分型分期 ①重症肌無力伴胸腺瘤診斷標準:胸部ct或mri和x線胸片見前縱隔腫塊;具有典型肌無力症狀,血清抗乙醯膽鹼受體抗體滴度增高;病肌疲勞試驗呈陽性;抗膽鹼酯酶藥物試驗呈陽性;②採用masaoka進行胸腺瘤病理分期[2]。

ⅰ期:肉眼所見,包膜完整,顯微鏡下包膜未受浸潤;ⅱ期:肉眼所見周圍脂肪組織或縱膈胸膜受侵,或顯微鏡下見包膜受侵;ⅲ期:

肉眼所見鄰近器官受侵犯,含大血管、肺、心包;ⅳ期:胸膜或心包散播,或淋巴、血行轉移。③按照osseman分型標準進行重症肌無力分型[2]:

ⅳ型(晚期嚴重全身型);ⅲ型(暴發型);ⅱb型(中度全身型);ⅱa型(輕度全身型);ⅰ型,又稱眼肌型。

1.3 蒐集資料蒐集所有患者的臨床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osseman分型、masaoka分期、mg病史及既往**史;統計患者術中手術和麻醉情況;統計術後apacheⅱ評分、早期是否給予免疫球蛋白或血漿、肺部感染、術後鎮痛、是否出現肌無力危象等。

1.4資料處理方法本研究資料採用excel2013整理分析,連續性資料採用均值±標準差表示;分類資料採用構成比(%)描述,組間資料比較採用卡方檢驗或t檢驗,以p<0.05判定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2.1術後發生重症肌無力單因素分析術後共發生重症肌無力11例(16.7%),這與患者osseman分型、病程過長、術前嗅吡斯的明>360mg/d、術前出現肌無力危象、術後發生肺部感染、術後未早期應用血漿有關,而與年齡、性別、apacheⅱ評分、術後masaoka分期、術後早期應用免疫球蛋白等因素無關,見表1。

表1術後發生重症肌無力單因素分析 [n(%)]/(±s)

2.2 術後發生重症肌無力logistic 危險因素分析經過logistic危險因素分析發現,術前osseman分型(or=2.978,p=0.

015)、術前嗅吡斯的明>360mg/d(or=137.151,p=0.0001)、術後早期未應用血漿(or=0.

102,p=0.033)三個因素是患者術後發生重症肌無力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3。

表2多因素分析變數賦值表

表3 術後發生重症肌無力logistic危險因素分析

3討論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前臨床osseman分型、病程、術前嗅吡斯的明>360mg/d、術前出現肌無力危象、術後發生肺部感染、術後未早期應用血漿等因素均是術後發生重症肌無力的影響因素。其中術前osseman分型、術前嗅吡斯的明的大劑量使用。術後早期未應用血漿是患者術後發生mg的獨立危險因素。

以上這三個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嚴重程度。

研究在資料顯示,術前臨床osseman分型中ⅱb型及以上分型合併胸腺瘤是術後發生重症肌無力的高危因素[4]。韓琦等[5]研究發現,胸腺瘤術後發生mg者多數在osseman分型ⅱb型及以上,且masaoka病理分期均在ⅲ期及以上,以混合細胞、上皮細胞型為主。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後發生mg患者中的72.

7%屬於osseman分型ⅱb型,同時90.9%發生mg的患者屬於masaoka病理分期ⅱ期,這可能與本次研究中病例選取中osseman分型ⅲ型及以上和masaoka病理分期ⅲ期及以上所佔比例較小有關。不過,本次研究也提示,病情越重患者發生術後mg的風險越高。

mg患者術後早期均易發生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及肌無力症狀加重。因此,患者術後圍術期進行早期呼吸道管理和干預非常重要。劉宇等[6]研究顯示,mg患者胸腺瘤切除術後極容易發生肺部感染,而肺部感染則又可反過來誘發並加重mg危險。

本研究結果亦證實了該觀點。這可能與患者術前長期應用激素、術後咳痰無力而導致大量痰堵塞呼吸道有一定關係。多數研究者認為,mg進行胸腺瘤手術切除後,多數患者均應採用抗膽鹼酯酶藥物**,而該藥物應用不足也是引發術後mg危象的重要因素。

同時研究者指出,抗膽鹼酯酶藥物應用過量會引發膽鹼能危象。因此,合理採用藥物使用劑量是有效**並防止術後發生mg的關鍵。

資料顯示,免疫球蛋白是輔助**重症肌無力的一種安全、有效方式,其具有中和自身抗體並調節自身反應性b細胞轉殖、減輕補體介導損傷、誘導抗炎性細胞因子生成的作用,也能夠與淋巴細胞及抗原遞呈細胞發生相互作用。不過,免疫球蛋白**高,不便於臨床上大量使用。血漿是免疫球蛋白的替代品,能有效減少術後發生重症肌無力的機率。

本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了上述觀點。

綜上所述,胸腺瘤切除術後,多種因素均會影響患者發生重症肌無力,術後早期應用血漿、合理採用抗膽鹼酯酶藥物**、積極進行圍術期呼吸道干預及**,是降低患者發生重症肌無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錢昆傑,張力為,李德生,等.重症肌無力胸腺切除術後發生肌無力危象危險因素的metaeta分析[j].2015,16(7):788-794.

[2]劉曉青, 桑嶺, 陳思蓓, 等. 重症肌無力患者胸腺切除術後危象的分析[j]. 廣東醫學, 2014, 35(23): 3667-3669.

[3]張捷, 李雙玲, 王東信等. 重症肌無力伴胸腺瘤患者術後發生肌無力危象的危險因素分析. 實用醫學雜誌, 2013, 29(10): 50-52.

[4] 李瑾,尚珂.重症肌無力患者胸腺切除術後發生肌無力危象的危險因素分析[j]. 內科急危重症雜誌 ,2016,22(4):297-299.

[5]韓琦,沙鵬,王雲甫.重症肌無力患者手術切除胸腺療效相關機制**[j].內科急危重症雜誌,2015,21(4) : 305-307.

[6]劉宇,束余聲.胸腺切除術後發生肌無力危象危險因素的 meta 分析[j]. 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2015,31(11) : 660-664.

膽囊切除術後的患者應注意事宜

正常情況下,人體肝臟產生的膽汁並不能直接由膽道流入十二指腸。人們在未進食時,膽汁可經膽囊管進入膽囊,在膽囊內濃縮並貯存起來,進食後,膽囊開始收縮,使膽汁排入膽總管,然後進入十二指腸,參與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這是適應人類分餐進食習慣的一種生理反應。這種生理反應就是依靠膽道的協調運動來控制膽汁的貯存和排出...

喉癌喉部分切除術後發音錄影效果的初步評估

作者 孫學榮谷京城 中國實用醫藥 2014年第31期 摘要 目的通過錄取喉癌喉部分切除術後患者發音資料,有效評價各種術式術後發音效果。方法喉癌喉部分切除術後患者122例為病例組,其中喉裂開聲帶切除術30例 喉垂直部分切除術31例 喉聲門上水平部分切除術31例 3 4喉切除術30例。半年後錄取發音資料...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後膽漏的防治體會

作者 蔣志勇 中國實用醫藥 2010年第15期 摘要 目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 術後膽漏的原因分析及總結防治措施。方法對本院2004年8月至2009年10月22例lc術後膽漏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22例膽漏病例中有10例在術後24 h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