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設計

2023-01-25 09:18:01 字數 5070 閱讀 3217

和平街小學周露

【教材分析】

《飲湖上初晴後雨》該詩作於熙寧六年(2023年),當時蘇軾36歲,擔任杭州通判。一天他和朋友們在西湖遊宴,起初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蘇軾為西湖所陶醉,揮筆寫下了這首詩。作者通過大膽的想象,生動傳神的筆墨描繪了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的不同風姿,又用西施來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麗和奇妙。

此詩是他杭州風景詩中傳誦最廣的絕唱之一。學習這首詩應從抓住詩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入手,發揮韻文形式利於朗讀的優勢,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於古詩的學習已有一定的基礎,有了一定的學詩經驗,這樣會對本詩的學習、理解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兒童擁有豐富的想象力、有著強烈的表現慾都有利於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同時,學生具有一定的蒐集資料的能力,這對於感悟詩文的內容,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進行課外的拓展有很大的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①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詩句的意思。

②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讀出自己的感悟,並能背誦。

③訓練學生自我感悟詩句意思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方面:

①通過對古詩的學習,讓學生學會對古詩學習方法的引導與掌握,鞏固學習方法,豐富學習經驗,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②抓住詩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通過想象,走入詩中的意境,感悟詩情,讀出詩的韻味,進行詩意的理解與體會,達到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③把描寫西湖的相關古詩整合起來,通過相同資訊的互補,加強學生對事情的感悟,擴充套件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學生的文化儲備。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①體驗詩句情感, 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②通過理解詩句意思,感受西湖之美,自然之美,語言文字之美,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提高鑑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背誦詩句。

難點:體會詩句的情感,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蘇軾、杭州西湖的資料,

教師製作西湖風光**、詩句意境圖等多**課件、**。

【學科與德育有效融合點】

1.中國是乙個詩的國度,國家教育部頒發試用的「課程標準」,十分強調古詩文的教學與古詩文文化的傳承。在我們的教材中,收有大量的優秀古詩文。

教學時,重在引導學生在了解中華優秀文化的同時,積累語言,增加文化底蘊。

2.我就通過多**課件向學生**了美麗的西湖新舊十景風光**,讓學生對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觀的感受,營造了閱讀期待。首先我從詩題入手,通過指導學生的朗讀來進一步理解題意。

在此我還花了較長的時間讓學生練習讀出詩的韻律,使學生在情感輪廓上有個大致的方向。隨後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指導後於學生交流讀懂詩意的好方法,引導學生在接下來的過程中滲透使用學法,學會學習。

3.在突破詩歌的教學難點,理解「瀲灩」、「空濛」這個詞時,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閃閃的畫面和雨中的西湖雲霧迷濛的樣子,讓學生通過直觀的畫面來理解這兩個詞的意思,並發現它美,並能用自己的詞彙來描繪**中的畫面,在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使其在情感上得到昇華。隨後,引導學生在理解單個字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來概括詩句的意思。

通過一系列的鋪墊,學生漸漸進入了詩歌的情境,西湖時晴時雨的美麗畫面浮現在了他們的腦海之中,這對詩歌後兩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理解,對詩人情感的領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教學中善於運用評價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積極性高漲,在感受美育的同時,自信心和表現慾均得到很好的提高!

【教學策略】

1. 以學生學習和活動方式結構課堂教學是本設計突出的理念。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積極進行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的實踐。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自主的潛能。

抓住兒童心理,發展學生個性,注重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體驗、積累。「古詩文教學的精髓在於誦讀,把握這一點,也就意味著掌握了孩子們引入詩景的密鑰匙。」教學中應從抓住詩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感悟。

同時發揮韻文形式利於朗讀的優勢,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我在引導學生多讀原文解決疑難問題時,採用多種學生喜歡的方式讀,自由讀、齊讀、默讀、小組分解色讀、找夥件讀、表演讀等有目的進行,把讀貫穿教學的始終,一節課書聲朗朗。但讀的訓練不要在乙個平面上,做到每讀必有要求,每讀必有收穫,讓學生在充裕的時間裡進行自主探索,把讀與語言感知、情感感悟、積累語言有機結合一起。把學生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學生的生命活力和豐富個性得到展現,充分落實了主體地位。

2.滲透學習方法,促進學習實踐,激發求知慾望,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飲湖上初晴後雨》是一首寫景詩,描繪了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的不通風姿。本詩的難點應該是重點詞的理解及對詩描繪的意境的把握上。因此,課堂上,我通過多種方式創設情境,力圖讓學生真正「入境」。

首先,上課一開始,我先與學生一起回憶了上節課學過的《望天門山》,指名學生朗讀,全班同學齊讀,營造上古詩課堂的初步氛圍。接著我激情匯入新課:「同學們,滾滾的長江水已經漸漸地離我們遠去,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是一泓含情的西湖水。

」教師即時呈現出一張西湖的配樂**,並給予較長時間的欣賞,再進行下面環節的教學。

然後,再通過多**課件向學生**了美麗的西湖風光**,並且用優美的語言作旁白,讓學生對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觀的感受,營造了閱讀期待。在突破詩歌的教學難點,理解「瀲灩」一詞描繪的西湖畫面時,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閃閃的畫面,並且讓學生盡情發揮想象「晴天的西湖除了波光閃閃的湖面,還會有哪些美麗的景象?」在讓學生感受雨中西湖畫面時,我又讓學生閉上雙眼在雨聲中冥想:

「雨中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通過一系列鋪墊,學生漸漸進入了詩歌的情境,西湖時晴時雨的美麗畫面浮現在了他們的腦海之中,這對詩歌後兩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理解,對詩人情感的體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課題,激發熱愛祖國山河之情

詩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你們一定會背不少古詩吧,你願意背詩給大家聽嗎?從古到今令多少文人墨客為之動情,把祖國壯麗秀美山河描摩於筆端。還記得上節課我們所學的一首古詩《望天門山》嗎?

出示圖:天門山的詩配樂畫面 1、浩瀚東流的長江衝破天門奔騰而去,詩人李白寫下豪情萬丈的詩句: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這首詩中的山美在何處?(有氣勢的高山)這首詩中的水美在何處?

(奔流不息的水)

小結: 祖國的這一處山水是雄偉壯闊的,多麼啊!今天,我們將會去領略祖國另一番山山水水!

(設計意圖:展示課內積累,又已知的知識匯入新課,一則在檢測學生背詩情況,激發學生對古詩的熱愛,一則想讓孩子們溫故而知新。借助讚美天門山的雄偉,引出西湖的另一番景象,為突顯西湖的柔美做鋪墊,這一剛一有柔的組合,更好的體現祖國山河多姿的迷人風采。

)二、揭示題目,介紹作者及寫詩背景

1、 介紹西湖及詩人的寫作背景。(**西湖的風光**並作介紹。)

西湖位於「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稱的杭州市內,聞名中外!那美麗的湖光山色,秀麗的景色吸引了無數文人默客!相傳,在距今900多年前,北宋大詩人蘇軾遊歷到此,頓時被西湖的迷人風光吸引住了,於是他便約了幾位好友到西湖邊一邊飲酒,一邊欣賞西湖的美麗風光,寫下了這樣的一首千古流傳的詩篇,題目是《飲湖上初晴後雨》。

那就讓我們伴隨著美妙的**帶給我們的感受,把這首詩的題目寫一寫吧!(板書:飲湖上初晴後雨)

看看這詩的名字,真讓人舒服。就好像我們感受這**一樣,來讓我們把這樣的感受送到詩中來。

讀出了**的委婉,指3名同學讀。(**朗讀)

2、釋題:再讀讀題目,你從題目中知道什麼?(請生自由說)

這一天詩人在西湖遊宴,起初陽光明媚,(師板書:晴)後來卻下起雨(詩板書:雨)。

詩人在湖邊一邊飲酒,一邊觀賞西湖的湖光山色,多麼令人陶醉啊!讓我們一起來陶醉地再讀讀課題!(齊讀)(老師範讀整體感悟)

(設計意圖:講讀詩句之前讓學生對西湖的景色及詩人的寫作背景有個初步的了解,有利於學生品讀詩句時展開想象。)

三、讀出韻律,熟讀詩句

現在讓我們一起暢遊西湖,請同學們自己練讀這首詩,看誰能把這首詩讀的既準確又流暢。

1、 匯報檢測生僻難讀的字:

這首詩中有幾個較為難讀的字,同學們都讀準了嗎?誰來試試讀一讀。**出示:瀲灩濃妝豔抹 (指名讀齊讀)

2、匯報讀並評價

相信你們把這些詞放到詩句中,會讀得更好!誰願意給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讀?

(1)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a生讀。評價:你讀得真準。

b生讀。評價:你讀的真流暢,還有點詩人的氣質呢?

c生讀。評價:越讀越響,越讀越棒,!

d齊讀:現在,讓我們發揮集體力量,一起讀這首詩!(生齊讀詩)

(2)讀出節奏,熟讀成誦

古人讀詩,搖頭晃腦、手舞足蹈,可有趣了!

出示節奏1: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墨/總——/相宜/。

出示節奏2: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墨/總——/相宜/。

出示節奏3: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墨/總——/相宜/。

a.分別出示三種節奏:由教師領著學生讀

b.一起出示三種節奏:由學生挑自己喜歡的一節匯報讀(2名)。

怎麼樣?有趣吧!古人學習古詩的時候,就是這樣一遍一遍的吟誦,最後不知不覺就把詩給背下來了。

經過這樣反反覆覆的讀,你也能把詩背一下嗎?自己在座位上試試看。

(指2名背)大家瞧瞧,真能背了,給他最熱列的掌聲吧!

(全班齊背)評價:咱們的同學中真是藏龍臥虎啊!

(設計意圖: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先把書背下來,再想其意義,這是一種很好的誦讀古文的方法。

用各種形式的讀,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趣味的朗讀中,先把詩背下來,更有利於學生進行詩意的理解與體會。深入挖掘學生學詩經驗,幫助學生歸納梳理學詩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極大限度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的自主**提供時間和空間的保障。

)四、引導展開想象學生自我構建體會詩的意境美

古人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不信你看看,讀著讀著,我們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幅的畫面。

讀了詩句,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畫面,請用你最美的語言把你的所想的表達出來。咱們先在小組內交流交流。

1、品讀「水光瀲灩晴方好」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學設計

三 再賞晴雨西湖之美 師引讀,男女生合作朗讀。四 絕妙比喻,西湖之美 過渡語 面對晴天 雨天美好神奇的景色,詩人發出了怎麼樣的讚嘆?出示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一 西子是誰 1.詩人看著西湖的美景想到了乙個人,那就是 西子。2.根據注釋和資料袋認識西施。二 淡妝濃抹總相宜 大詩人蘇軾是用這...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學設計

在理解古詩的字 詞時,我幾乎把詩中所有的字 詞都拿來和學生分析了,在學生理解字詞的基礎上,很快就領會詩句的意思了。學生懂得詩句的意思後,就讓他們討論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然後一起分析,最後通過對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這首詩,體驗這首詩中的 美 在理解題目時,我用提出質疑的辦法,來激發學生思...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學設計之

黃達生組織學生自學討論 教材分析 飲湖上初晴後雨 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人教版 三年級上冊第21課的內容。該詩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同題 絕句 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動傳神的筆墨描繪了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的不同風姿。教學中應從抓住詩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同時應發揮韻文形式利於朗讀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