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 流域綜合開發與可持續發展

2023-01-25 06:33:05 字數 4103 閱讀 2430

流域綜合開發與可持續發展——以長江流域為例

【知識結構】

(一)自然環境

1、地形

長江流域地貌千姿百態,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均有分布。

2、氣候

長江流域多數地區屬**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但年降水量差異大,自東南向西北遞減。

3、水量

水文:流量最大,河道最長,河湖縱多。

4、流域

長江幹流橫貫我國東西,支流呈南北輻射狀,流域面積居全國首位。

(二)自然資源

1、水資源豐富:

長江徑流量全國最大,是南水北調的物質基礎。

2、礦產資源豐富:

礦種豐富,礦產儲量大

3、水能資源豐富:

其水能豐富的原因是①流經我國地市的三大階梯,落差大。②水量豐富,為全國徑流量最大的河流。

4、森林和旅遊資源豐富:

我國的森林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南和東南三大林區,其中西南和東南兩大林區有很大面積分布在長江流域,長江流域的木材蓄積量佔全國木材蓄積量的1/3。

三大林區:東北林區——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地

西南林區——橫斷山區、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喜馬拉雅山南坡

東南林區——江西、福建、台灣

長江流域的旅遊資源也非常豐富,西部有冰川、雪峰,沿河而下有峽谷、急流、險灘,以及眾多文人墨客嚮往的香溪、兵書寶劍峽、巫山神女峰,中下游的湖泊及眾多的閣樓,歷史古都等自然人文景觀,也是遊人嚮往的天堂。

二、長江流域的社會經濟狀況

1、社會經濟特徵

(1)經濟發達

長江流域在我國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三大工業帶中的沿長江工業帶就分布在長江流域。

(2)經濟發展不平衡

特別是中下游沿江兩岸經濟發展迅速,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的經濟區,以武漢為中心中游經濟區,以重慶為中心的上游經濟區,而其他地區經濟發展則相對落後。

(3)長江流域經濟發展的區位優勢

①優越的地理位置,沿長江分布。

②場將提供了便利的水運和充足的水源。

③長江流域資源豐富。

④以滬寧杭工業基地為依託。

⑤人口密集,市場廣闊。

2、主要工業基地

攀枝花鋼鐵工業基地(攀枝花)

成渝工業基地(成都、重慶)

貴陽有色冶金工業基地(貴陽)

鄂西工業基地(襄樊)湘中工業基地(長沙)

武漢工業基地(武漢)

滬寧杭工業基地(上海、南京、杭州)

3、主要農業基地

成都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

鄱陽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區

4、主要城市

攀枝花宜賓重慶宜昌武漢九江湖口南京上海

昆明成都貴陽襄樊長沙南昌合肥蘇錫常寧等

三、長江流域的開發與整治

(一) 上游地區

1、優勢:豐富的水源

首要任務:防洪。發電,航運,養殖,供水,旅遊。

遇到的問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繁。水土流失嚴重。

措施:1)加強長江防護林和水源涵養林的建設;2)實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護政策,對現有森林實行保護性的經營與開發保護長江上游地區的生態環境。

2、長江三峽

指長江幹流自重慶至湖北宜昌南津關間192千公尺的河段。

1)三峽的交通位置:扼守長江上游河道,是西南地區聯絡華中和華東的重要通道。

2)長江三峽的成因:地殼上公升,河流下切。

三峽工程建設的效應和效益

(二)中游地區

1、資源優勢

平原面積廣大、土壤肥沃——商品農業基地(商品糧、棉、油、肉類、水產品)

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金屬礦產資源)——製造業基地

2、中游地區的洪水及整治

威脅:洪水災害

(1)造成洪災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a.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b.降水多集中在春夏兩季。

②人為原因

a.過度砍伐森林,陡坡開荒,水土流失加劇,流域涵養水源的能力降低,泥沙淤積河床

b.圍湖造田,導致湖泊萎縮,調節洪峰的功能削弱。

(2)治理措施

a.嚴禁沿湖圍墾,退耕還湖,疏浚湖泊,增強湖泊對洪水的調蓄容量;

b.搞好分洪工程.繼續加強和完善荊江分洪工程;

c.以水土保持為中心,營造防護林,綜合開發和治理山區;

d.修建水利工程,發揮水利樞紐的攔洪治沙功能。

(裁彎取直,修建水利工程,植樹造林,退耕還湖,疏浚河道)

(二) 下游地區

優勢:有利於農業的發展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有利於與國內外建立廣泛的經濟聯絡。

1、工農業發展的條件

(1)長江下游地區發展農業的條件

自然條件:氣候溫暖濕潤;平原廣闊;河湖密集;土壤肥沃,自然條件優越。

社會經濟條件: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開發歷史悠久,農業經驗豐富。

(2)長江下游地區發展工業的條件

有利條件: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經濟實力雄厚,技術先進,協作條件好。

不利條件:資源缺乏,尤其是能源不足。

2、環境問題、原因及措施

1)問題與原因

長江下游地區突出的環境問題是水體和大氣的質量普遍下降。

2)措施

1) 調整並優化產業結構,2)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3)加強環境保護,對環境汙染加以控制。

【同步練習】

1、關於長江洪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長江洪災,完全是由於長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

b.長江洪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c. 2023年的特大洪水,除了自然因素,人為原因的加劇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d.「雨量、高水位、大洪災」,說明了人為因素的影響不大,而三峽對於幹流水量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國有近一半的人口、1/3的耕地和70%的工農業產值集中在面臨洪水威脅的平原、盆地,以及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區。因此,興修水利、防治水害、綜合治理各大江大河的任務依然十分艱鉅,為此我國正在建設三峽工程。回答2—4題。

2、長江三峽工程的巨大綜合效益是( )

a. 增加更多的旅遊資源

b. 解決流域內眾多人口的就業

c. 防洪、發電、航運、養殖和供水

d. 解決流域內眾多的生態問題

3、關於長江三峽旅遊資源白帝城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位於四川省奉節縣,它表述了三國時代蜀漢的故事,具有非凡性特點

b. 位於重慶市奉節縣,它表述了三國時代蜀漢的故事,具有歷史文化價值

c. 位於湖北省秭歸縣,它表述了我國最早的大詩人屈原的故事,具有長存性特點

d. 位於湖北省秭歸縣,它表述了古代美女昭君的故事,具有科學研究價值

4、關於長江三峽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三峽工程成敗的關鍵在於大江截流和大壩工程

b. 三峽移民得到**的重視和全國支援,難度不大

c. 三峽移民採取就近後靠安置和外遷安置相結合

d. 開發性移民主要是組織移民外遷安置,以減輕庫區移民工作的壓力

二、綜合題

5、讀長江流域示意圖和50年代到90年代長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變化表,回答下列問題。

50年代和90年代長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變化

(1)長江流域是我國商品性農業生產基地最為集中的地區,其商品糧食、棉花和油料作物基地分別有哪些?

(2)試從自然條件分析長江流域成為全國最重要的商品性作物基地有哪些有利條件?

(3)2023年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災,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多億元。但人民發現2023年長江洪水最大流量比2023年多1萬多立方公尺1秒,水位創歷史最高起點,結合材料分析形成這一現象的人為原因。

(4)為實現長江流域的可持續發展,當前應該採取哪些主要措施?

【參***】

一、選擇題

1、c2、c3、b4、c

二、綜合題

5、(1)a.商品糧食基地有成都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等;b.商品棉基地有江漢平原、長江下游濱海沿江平原等;c.長江流域是我國油菜的主要分布地區

(2)a.氣候為**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熱同期;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3)a.長江中上游濫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劇,淤塞河湖;b.長江中下游圍湖造田使湖泊面積、容積減小,蓄洪能力下降;c.違章占用河道,水流不暢,某些地方堤防為「豆腐渣」工程等。

(4)a.建設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b.建設三峽等水利工程;c.退耕還林、還草、還湖等。

城市與可持續發展

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達城市的發展十分迅速,幾乎可以媲美世界頂尖城市,但大量的農村人口湧入城市,給城市造成了很大的負荷,與此同時,農村的數量也在逐年遞減。這是否是乙個正確的道路,隨著許多農村的減少,民間的風俗文化也隨之消亡。而對於城市,人口數量急劇增加,對城市的資源 環境 經濟都是乙個很大的考驗...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課程簡介 課程名稱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英文名稱 課程 76301020學分 學時 32學時,2學分課程類別 科學技術授課物件 全校本科生開課單位 動力工程學院授課教師 張力教授,彭嵐教授,朱恂教授,王廣軍教授,楊晨教授,冉景煜教授,廖強教授,蒲軻副教授,劉朝教授課程簡介 課程涉及自然...

綠色設計與可持續發展

如果說19世紀末的設計師們是以對傳統風格的揚棄和對新世紀的渴望與激情,用充滿生命活力的新藝術風格來迎接20世紀。那麼20世紀末的設計師們則更多地以冷靜 理性的思維來反省乙個世紀以來工業設計的歷史程序,展望新世紀的發展方向,而不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創新。實際上,進入20世紀90年代,風格上的花樣翻新似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