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與可持續發展

2022-10-17 18:09:06 字數 3347 閱讀 5792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達城市的發展十分迅速,幾乎可以媲美世界頂尖城市,但大量的農村人口湧入城市,給城市造成了很大的負荷,與此同時,農村的數量也在逐年遞減。這是否是乙個正確的道路,隨著許多農村的減少,民間的風俗文化也隨之消亡。

而對於城市,人口數量急劇增加,對城市的資源、環境、經濟都是乙個很大的考驗,這就要求我們未雨綢繆,提前做好城市的規劃,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城市、環境、可持續、發展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問題。如今已經深入人心,時刻指引我們的發展。成為我們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指路明燈。

首先,應該知道,為何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呢?

我國地大物博,各種資源都比較豐富,但我們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蒙蔽,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就顯得十分貧瘠。土地資源、水資源、能源、礦產資源都相對不足,生態環境承載能力還很薄弱。我國的經濟的增長方式還停留在比較粗放的模式,科學技術含量不高。

正是由於這些基本國情,我們定下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這一綱領。施行節約型城市發展戰略,構建節約型社會。從而保證城市能夠全面、協調,可持續地健康發展。

城市作為社會的乙個主體,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也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

城市發展是乙個比較複雜的過程,包含了自然、經濟、社會等各方面要素彼此消長的過程。可持續發展要求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實現環境保護,達到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乙個城市不斷追求其內在的自然潛力得以實現的過程,其目的是建立乙個以生存容量為基礎的綠色花園城市。

城市要想可持續發展,必須合理地利用其本身的資源,尋求乙個友好的使用過程,並注重其中的使用效率,不僅為當代人著想,同時也為後代人著想。

對於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城市的環境綠化方面。作為乙個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不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系統、較低的環境汙染、良好的城市綠化,還要有完善的自然資源可迴圈利用體系。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人們對自然環境認識的提高,我們對於生態環境的態度也隨之轉變。從之前的「人定勝天」到現在的「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也正體現了人們認識的提高。城市發展第一必須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城市治理中嚴格執法,標本兼治、增加投入,讓居住在城市裡的人能享受到較好的待遇,而且努力為子孫後代留下發展的空間。

由於人們對於環境的過度汙染,人們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這種案例屢見不鮮。比如英國,倫敦的倫敦煙霧事件,倫敦的泰晤士河也曾發黑發臭、魚蝦絕跡。後來,通過制定嚴格的大氣和水質保**,大力加強環境保護工作,並採用先進的環保技術,使倫敦的環境有重新恢復成原來的樣子。

不過這種「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是不足取的。在這方面也有比較成功的典範,比如「花園城市」新加坡,新加坡曾經環境也不是很好,但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新加坡制定了「總體規劃,合理布局,統籌兼顧,節約能源」的環境經濟政策,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新加坡市民也很好的貫徹了這一條例,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也逐步提高,這種良性迴圈,使如今的新加坡城市環境幾乎沒有汙染,廢水、垃圾都得到了很好的處理。

有前車之鑑,我們就應該意識到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人的活動不能超越生態系統的涵容能力,不能損害支援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統。發展一旦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發展本身的意義也就不復存在了。

當今社會,人們十分注重效率,僅僅關注經濟效益的增長,是的人們越來越浮躁,完全忽略了環境的保護,一味的探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正是這樣的社會風氣,導致了我們環境的日益惡劣。比如一些企業,沒有合格的廢水、廢物處理體系,把工業廢水、廢渣、廢氣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到環境中去,對周邊的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直接影響了周圍人民的身體健康。這樣的不法企業就應該取締,勒令停業,直到符合國家標準才能重新開工。

可是現實卻不是這樣的,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不符合環境指標的的企業依然完好地執行著,在向環境中排放汙染物,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加緊制定嚴格的法律政策並且加強監管力度。

比較合乎科學的方法是,企業加強防治汙染的能力,新增消煙除塵裝置,汙水處理裝置。加強城市對於汙染的治理能力,並把工廠的遠離住宅區,集中在工業園區。要求產業結構合理、產業布局合理、要低投入,高產出,低汙染、高迴圈。

提高經濟活動的環境效率,以經濟活動為基礎,支援社會可持續性。開展經濟空間規劃,協調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之間的關係,做到整體最優。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促使城市職能更新,提高城市經濟的活力。

實施交通規劃,促使城市經濟執行流暢。城市通過均衡地分布農業、工業、交通等城市活動,促使城市新的結構、功能與原有結構、功能及其內部的和諧一致。

對於公眾來說,要有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提倡節約和可持續發展。當代人必須放棄傳統的消費觀念,不應該把所有的自然資源消費掉,要給下一代留有一定的資源。公眾不亂扔垃圾,節約用水,植樹造林等等都是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手段。

不過,對於目前的中國來說,還有乙個問題也不得不重視,那就是城市化比率越來越高,造成了城市的人口過於密集,而農村的數量在逐漸消失,農村的消失,也代表了很多農村裡的人文歷史,風土民俗,消失的是文化,這一點已經引起了專家們的重視。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城市,城市的承受能力也收到了很大的考驗,就拿上海倆說,上海的人口十分密集,對於很多公關設施來說,所面對的壓力很大。比如,逢年過節,五

一、十一,人口流動量大,公共運輸人滿為患,公交、地鐵、鐵路,都擠滿了人。這就是大批鄉村人口進入城市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雖然城市的工資待遇相對高一些,但是消費也同樣的提高,外來打工人數的增多,造成了那些留守兒童沒有父母看管,缺少了父母疼愛的兒童,他們的童年是不完整的,也會對他們的心裡造成很多影響,這也可能會對社會造成不穩定因素。

所以**部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拉近農村城市的距離,不要一味的城市化,而本末倒置,其實農村才是人口居住的整體,是中國構成的主要部分。今後的發展方向是,在發展城市的同時,大力發展農村,使得許多優秀的人才願意在農村工作,而不是像現在一樣一味的湧入城市,使人才分散化,到需要的地方去,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人才的作用。這樣既拉近了城市與農村之間貧富的差距,又緩解了城市人口密集,農村數量的消減。

不過要想真正的實現這一理想,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城市規劃是對城市土地和空間資源科學合理地進行開發利用和保護的統籌安排和綜合部署。它的宗旨就是以人為本,努力創造舒宜人居居住的生存條件和活動空間。

當今社會,環境問題是我們共同面臨的問題,保護環境是我們共同的責任,環境保護不僅僅是乙個地區的職責,全球有很多大範圍的全球環境問題,如地球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生物多樣性消失和危險廢物在全球範圍轉移等等。全球變暖使得海平面上公升,嚴重危害了沿海城市的安全。臭氧層空洞則使得人們所照射的紫外線大大增多,患**癌的機率大大提高。

酸雨則破換了莊稼、建築物。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則影響了食物鏈的穩定性。

綜上所述,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乙個自然、社會、經濟、文化等多因素構成的復合系統,人類和其他物種是乙個相互聯絡、相互依存的整體,都屬於大自然這個體系。所以我們全世界各國人民要共同擔負起保護環境的責任,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我們的子孫後代造福。所以世界各國人民在開發利用本國自然資源的同時,也要時刻記得不應該危害其他地區的人類和環境。

因為地球只有乙個,是我們共同居住的環境。保護地球,人人有責。只有這樣,人類才可以和諧、穩定的發展下去。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課程簡介 課程名稱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英文名稱 課程 76301020學分 學時 32學時,2學分課程類別 科學技術授課物件 全校本科生開課單位 動力工程學院授課教師 張力教授,彭嵐教授,朱恂教授,王廣軍教授,楊晨教授,冉景煜教授,廖強教授,蒲軻副教授,劉朝教授課程簡介 課程涉及自然...

綠色設計與可持續發展

如果說19世紀末的設計師們是以對傳統風格的揚棄和對新世紀的渴望與激情,用充滿生命活力的新藝術風格來迎接20世紀。那麼20世紀末的設計師們則更多地以冷靜 理性的思維來反省乙個世紀以來工業設計的歷史程序,展望新世紀的發展方向,而不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創新。實際上,進入20世紀90年代,風格上的花樣翻新似乎已...

利用 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摘要 經濟發展是人類社會的主旋律,隨著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 環境承載能力嚴重失衡,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索取和不合理利用,對環境的汙染日益嚴重,保持生態環境,使之與經濟發展規模的基本平衡,才能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關鍵詞 環境汙染環境保護資源利用新能源經濟發展可持續發展 生活在這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