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幹警考試申論熱點 地名修改不可搞「文化強拆」

2023-01-24 13:27:05 字數 1393 閱讀 7451

【練習題】

地名,是最能體現乙個城市人文底蘊的地理資訊,可如今,改地名似乎成了一種流行現象。有些地名崇洋,比如「曼哈頓」、「威尼斯」等洋地名扎堆;有些地名古怪,例如某地把「土橋」和「八公里路」合併後命名「土八路」。2023年3月22日,***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將重點清理整治 「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

請談談你對「地名修改」這一現象的看法。

【參***】

地名是基本的社會公開資訊,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態和載體,承載著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是國家和民族歷史的見證、文化的記憶、情感的寄託。規範地名就是留住文化根基和歷史傳承,切不可因長官意志或眼前經濟利益而「任性」修改。

【評析——開頭部分:指出文章的核心觀點,規範地名是是留住文化根基和歷史傳承,不可因長官意志或經濟利益而任性修改。】

我們國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裡惟一乙個文明沒有斷層的。地名是星光燦爛的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一部分,蘊含著豐富的文化、風土、人情、環境變遷。乙個地名,往往就是一部源遠流長的歷史。

但是如今,翻開一些地方地圖,「大、洋、怪、重」的地名隨處可見。「普羅旺斯花園」「威尼斯水城」「紐西蘭小鎮」,一些城市建築以起「洋地名」為時尚。一些地方地名保護意識淡漠,隨意更改延用千百年的地名,導致許多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地名消失。

如旅遊熱引發改名熱,「蘭陵」「蒼山」來回換、「襄陽」「襄樊」反覆改。還有一些地方傍上熱門影視劇,伺機更名拉動地方經濟。這些假借旅遊景點名、爭打「名人故里」牌的做法,既丟掉了傳統,也割斷了文脈,是捨本逐末的短視之見。

據民政部統計,近30年來,我國有6萬多個鄉鎮名稱和40多萬個村子名稱被廢棄。

地名是一地的文化符號,凝聚著當地群眾的歸屬感。隨意換地名,無異於一種「文化強拆」,會引起一系列後續問題。例如,大量改名換牌,必然耗財費力;耳熟能詳的地名一夜之間從地圖上消失,不僅給群眾的出行和生活帶來不便,也會丟失乙個時代的群體記憶。

【評析——第2、3段,現狀闡述:當前地名修改中的種種現象以及帶來的影響,丟掉傳統割斷文脈,耗財費力,給出行和生活帶來不便。】

從根源上分析「任性」的改名舉動,暴露出一些地方**用權上的「霸蠻」。一些地方秉持「圖響亮傍大款」的心態,受短期經濟利益驅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名人吃名人」,肆意修改延續千年的地名;有些地方**甚至把改地名當作搞封建迷信的手段,如某地因「駱馬湖」有「落馬」的諧音而要求改為「上馬湖」。在缺乏認真分析和科學論證的情況下,領導大筆一揮,想怎麼改就怎麼改,根本不考慮地域文化的傳承和群眾的意願。

【評析——原因分析:受經濟利益驅動二大肆修改地名。】

地名管理應當從我國地名的歷史和現狀出發,保持地名的相對穩定。地方**部門應該依照法規辦事,以嚴格的制度剛性杜絕亂改地名的現象,絕不能為迎合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隨意破例。

地名是承載歷史和凝聚認同感的「容器」。誠然,對於那些帶有歧視性的地名,在改名的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法規操作,重視民主決策的程式,尊重民意吸納民智,絕不能讓地名遺產被「文化強拆」。

2023年政法幹警考試申論熱點

中國政通教育 汪巨集燕 事件概述 正在制定中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令個人所得稅調整再次成為關注的熱點。北京市政協建議,應提高個人所得稅免徵額。廣東將向 申請建立與地區物價水平 通脹係數相掛鉤的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浮動機制,提高廣東個人所得稅起徵點。而在15日的搜狐經濟學人月度論壇上,多位財稅專家建議,個...

政法幹警考試申論熱點 微博入考題

背景鏈結 7月22日,微博實名認證使用者浙江省台州市委宣傳部部務會議成員 辦公室主任陳永淵發微博稱,浙江台州市天台縣今年在幹部選拔考題中,把微博寫作列入試題中。最終,310份答卷中,約60 的考生在微博寫作時超過140個字有3人竟然不知從何下筆,交了白卷。標準表述 中公觀點 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

2019江蘇政法幹警考試申論熱點公告 農民冒死攔火車

2014年政法幹警考試即將開始,考試公告暫時未出。為方便廣大政法幹警考生備考政法幹警考試申論考試,掌握申論熱點的基礎和前提。現中公教育政法幹警考試網為大家收集了最新最熱的申論熱點解讀,供廣大考生學習參考。背景鏈結 2014年7月15日下午,河北淶源縣山區大雨傾盆而下,山上衝下來的巨大泥石流淹沒了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