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受眾心理是辦好電視節目的關鍵

2023-01-21 21:48:03 字數 984 閱讀 3784

作者:冀年勇

**:《活力》2023年第01期

長期以來,由於未能把握準受眾心理、貼近性不強等原因,許多電視節目收視率不高,社會影響力不強,甚至在受眾中並不知道有某個節目。本文試圖以電視新聞中的典型報道為例,說明把握準受眾心理是辦好電視節目的關鍵。

作為我國新聞事業獨特而又傳統的報道形式,尋求典型,塑造典型,典型報道的傳播效果在一段時期內都能達到傳播者預期的目的。但是,「典型報道」本身存在的問題也逐漸成為影響其傳播效果的藩籬。甚至使受眾對主流**的典型宣傳不再像以前那樣篤信不疑,而是產生懷疑、厭煩甚至排斥的逆反心理。

一、逆反心理——影響典型報道傳播效果的心理屏障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受眾在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變化導致他們在接受典型宣傳時的心理特徵也發生變化,使他們不再滿足於以往的報道形式。

1.受眾「求新求異」心理與典型模式化的矛盾

典型報道自四五十年代萌芽,不斷發展至今,在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也摸索與總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經驗,提煉和歸納出來一套常用公式:先進=「犧牲、奉獻」+「虧待家人」+「幾十年如一日」+「最後累倒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說到如何奉獻,就是「忍著身體上巨大的疼痛也要把公事辦完」;說到如何「虧待家人」就是「妻子、孩子皆拋於腦後」;說到對典型的評價,也總是會有一位老人「挺身而出」,「老淚縱橫」地說:

「他從小就是乙個好孩子……」作為先進典型,許多人的成長途徑、行為舉止、為人處世或許有著共同的優秀品質,但是「千人一面,眾口一詞」地將人物從小學開始敘述至生命最後一刻,會使原來生動的形象大打折扣。

2.受眾「求近求同」性心理與典型「聖人」化的矛盾

在現今的許多典型報道中,記者唯恐打動不了受眾,將各種優美詞藻都堆砌在典型身上,塑造出許許多多的「聖人」、「神人」,人物形象「十全十美」,白玉無瑕。「受眾並不是不加區別地對待人和被傳播的內容,而是更傾向於選擇那些與自己既有立場、態度一致或接近的內容加以接觸」。這種強化優點,弱化缺點的做法常常使受眾覺得典型人物「只能天上有」,自身與其差距太大而失去學習的信心、動力,典型宣傳只能成為「空中樓閣」。

廣告受眾心理分析廣告受眾心理

廣告受眾的心理分析 想要做一則成功的廣告,首先要了解廣告受眾的心理。清楚了廣告受眾的心理,廣告也就成功了一半兒。首先,我認為我們要了解不同年齡段都有什麼樣的特點,什麼樣的廣告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達到記憶的目的。一 兒童接受心理 6 12歲 由於兒童年齡的特殊性,在給兒童做廣告時,要運用活潑的 ...

2019廣告受眾心理調查實習大綱

制定 修訂 人 張冰制定 修訂 時間 2010年4月審查人 陳卓審查時間 2010年5月 所在單位 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 一 實習基本資訊 二 實習地位 作用和目的 通過學生參與市場調查研究,理論結合實踐,深入分析 廣告受眾心理,進一步理解廣告傳播的基本規律,從而起到拓展學生知識視野,達到知識與能力並...

受眾心理需求視閾下的新聞寫作

作者 李南 新聞愛好者 2012年第10期 摘要 由於大眾傳播理論的引入,業界的新聞理念從 傳者本位 逐步轉變為 受眾本位 隨著傳媒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媒介的逐漸融合,受眾的主體意識進一步增強,其心理需求呈現出多樣化 多層次化。同時融合新聞生產模式初具形式。面對這一變化,新聞寫作要樹立融合的理念,並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