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複習題

2023-01-20 05:27:04 字數 4737 閱讀 2258

關稅壁壘:是指進出口商品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所設定的海關向進出口商所徵收的稅收。

財政關稅:是指以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為主要目的而徵收的關稅。

進口附加稅:是指除了徵收一般關稅外,根據某種目的再加徵額外的關稅。

選擇稅:是指在從量稅、從價稅中選擇稅額較高的一種徵稅。

有效關稅:是指對某個工業每單位產品「增值」部分的從價稅率,代表著關稅對本國同類產品的真正有效的保護程度。

國家競爭優勢指:乙個國家的競爭優勢就是企業與行業的競爭優勢,一國興衰的根本原因在於它能否在國際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而競爭優勢形成的關鍵在於能否使主導產業具有優勢,產業的競爭優勢又源於企業是否具有創新機制。

海關稅則(customs tariff)又稱關稅稅則。海關稅則是關稅制度的重要內容,是國家關稅政策的具體體現。其分類如下:

(1)根據關稅稅率欄目的多少,海關稅則可分為單式稅則和複式稅則。(2)根據制定者的不同,海關稅則可分為自主稅則和協定稅則。

關稅同盟(customs union)是指在自由**區的基礎上,兩個或兩個以上成員方通過簽署協議,彼此之間減免關稅,並對非成員方實行統一的進口關稅或其他**政策措施的一種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復出口**:對外國商品買進後,未經加工有輸入到國外的**活動、出口信貸國家擔保制指國家為了擴大出口,對於本國出口商或商業銀行向外國進口商或銀行提供的信貸由國家設立的專門機構出面擔保,當外國債務人拒絕付款是,這個國家機構即按照承保數額給予補償。

進口替代戰略,又稱向內看戰略,是指試圖通過保護處於比較劣勢的國內產業實現工業化和經濟增長戰略。具體而言,指一國廣泛運用**壁壘保護國內產業免受進口競爭,用本國的商品生產替代進口。

技術**壁壘是指一國以維護****或保護人類健康和安全、保護動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護生態環境、或防止欺詐行為、保證產品質量為由,採取一些強制性或非強制性的技術性措施,對其他國家商品自由進入該國設定障礙。

進口附加稅是對於進口商品除徵收一般進口稅之外,還出於某種特定的目的而額外加徵的關稅。它通常是一種臨時性的特定措施,又稱特別關稅。

絕對配額: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對某些商品的進口數量或金額規定乙個限度,達到這個限度後,即不准進口。絕對配額可分為全球配額和國別配額。

特種進口許可證:是指進口商向**有關當局提出申請,經有關當局逐筆審查批准後才可進口的許可證。

混合性外匯管制:是指同時採用數量性和成本性的外匯管制,對外匯實行更為嚴格的控制,以影響控制商品進出口的外匯管制措施。

進口最低限價制:是指一國**規定某種進口商品的最低**,凡進口貨價低於規定的最低**則徵收進口附加稅或禁止進口以達到限制低價商品進口的目的。

國別配額:是指將在總配額內按國別或地區分配給固定的配額,超過固定的配額就不能進口的進口配額制。

最惠國待遇。指wto成員方給予任何第三方的優惠或豁免,將自動的給予成員方對方。

國民待遇。指對其他成員方的產品、服務或服務提供者及智財權所有者和持有者所提供的待遇,不低於本國同類產品、服務或服務提供者或智財權所有者和持有者所享受的待遇。

市場准入。指一國允許外國貨物、勞務與資本參與國內市場的程度。

專門**體系:是以貨物經過結關作為統計進出口的標準,說明一國作為生產者和消費者在國際貨物**中所占有的地位。

總**體系:是以貨物通過國境作為統計進出口的標準,說明一國在國際貨物流通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對外**地理方向:是一定時期內各個國家或國家集團在一國對外**中所占有的地位。

對外**商品結構:是一定時期內一國進出口**中各類貨物的構成。

國際分工:指世界上各國之間的勞動分工。是社會分工發展到一定階段,國民經濟內部分工超越國家界限發展的結果。

水平型分工:指處於同一經濟發展階段的國家之間的分工。

垂直型分工:指處於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國家之間的分工。

對外**依存度:指一國對外**額(出口額加進口額)在該國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

經濟一體化:從廣義上講指世界經濟一體化,即世界各國經濟之間彼此相互開放,形成乙個相互聯絡、相互依賴的有機體。從狹義上講,經濟一體化指地區經濟一體化,即區域內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在乙個由**授權組成的並具有超國家性的共同機構下,通過制定統一的對內對外經濟政策、財政與金融政策等,消除國別之間阻礙經濟**發展的障礙,實現域內互利互惠、協調發展和資源優化配置,最終形成乙個政治經濟高度協調統一的有機體的過程。

**自由化原則。**自由化原則。是指在世界**組織框架下,通過多邊**談判,實質性削減關稅和減少其他**壁壘。

自由**區:是指區內各國簽署自由**協議,組成經濟**集團,在成員國之間廢除關稅與數量限制,使區域內各成員國間的商品可自由流動,同時每個成員國保持對非成員國的**壁壘。

影響對外**政策制定的因素有哪些?

答:(1)本國經濟結構與比較優勢;(2)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3)本國與別國經濟、投資的合作情況;(4)本國國內物價、就業狀況;(5)本國與他國的政治關係;(6)本國在世界經濟、**組織中享受的權利與應盡的義務。

簡述絕對收益理論。

答:亞當斯密認為,分工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1)分工能提高勞動的熟練程度;(2)分工使每個人專門從事某項作業,可以節省與生產沒有直接關係的時間;(3)分工有利於發明創造和改進工具。

在分析分工作用的基礎上,亞當斯密進一步提出,如果各國按其絕對優勢進行分工和**,就可獲得**收益。每乙個國家都有其適宜生產某些特定產品的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如果各國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產條件進行分工和交換,將會使各國的資源、勞動力和資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會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增加物質財富。

如何確定出口產品的原產地。

(1)當商品是完全原產的產品時,商品的生產國就是商品的原產地。(2)當商品非完全原產時,可以通過三種方法來確定商品的原產地:①加工標準。

如果進口原料或零部件的稅則稅號和利用這些原料或零部件加工後的製成品的稅則稅號不同,則認為商品發生了實質性變化,商品的原產地即為其生產國。②增值標準。若進口的原料或半製成品的價值在最終產品價值中所佔的比例低於一定的額度,則認為商品的原產地即為其生產國。

③原產地累積制。把若干個或所有受惠國或地區視為乙個統一的經濟區域,在這個區域內進行生產、加工產品時所得的增值,可以作為受惠國的本國成分而加以累積。

wto的基本原則。無歧視待遇原則;最惠國原則;國民待遇原則;透明度原則;**自由化原則;市場准入原則;互惠原則;一般取消數量原則;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優惠和差別原則;公平平等處理**爭端原則。

簡述非關稅壁壘的主要種類

答: 從數量上限制進口的措施有:進口配額制、「自動」出口配額制、進口許可證制; 從**上限制進口的措施有:

進口押金制、外匯管制、最低限價和禁止進口、歧視性的產品歸類與海關估價; 還可以通過複雜苛刻的技術標準,包括技術標準、衛生檢疫、商品包裝與標籤規定等限制進口; 有些國家還以立法形式限制外國商品進口,如制定****條款、以國家立法限制進口、歧視性的**等。

**自由化的主要特點有: (1)美國成為戰後**自由化的積極推行者;(2)各國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為戰後**自由化建立了物質基礎;(3)戰後**自由化是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日益加強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因而帶有濃重的**干預色彩.(4)各種區域性**集團,關稅與**總協定的建立均以**自由化為宗旨.

(5)戰後**自由化發展不平衡,發達國家間**自由化超過它們對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的**自由化,區域經濟**集團內部的自由化超過集團對外的**自由化。

世界**組織的基本原則:非歧視性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原則和國民待遇原則;**自由滑原則;可預見的和不斷增長的市場准入程度;促進公平競爭原則;鼓勵發展和經濟改革。

為什麼社會生產力是國際分工形成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答:(1)國際分工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2)各國的生產力水平決定了其在國

際分工中的地位;(3)生產力的發展對國際分工的形式、廣度和深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4)生產力的發展決定了國際分工的產品內容。

人口、勞動規模和市場如何制約國際分工的發展?

答:(1)人口分布不均衡,會使國際分工和**成為一種需要;(2)勞動規模或生

產規模,也制約和影響著國際分工;(3)國際分工的實現受制於國際商品市場的規模。

服務**的四種形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費;商業存在;自然**動。

國際分工在哪些方面影響國際**商品結構?

答:(1)國際分工影響國際**發展速度;(2)國際分工影響國際**地區分布;

(3)國際分工影響國際**地理方向;(4)國際分工影響國際**商品結構;(5)國際分工

影響國際**利益;(6)國際分工依存對外**。

什麼是「里昂惕夫之謎」?。

答: h—o理論認為,一國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對富裕要素生產出來的商品,進口密集使用其希缺要素生產出來的商品。按照這一結論,作為世界上資本相對最富裕的國家,美國出口的應該是以資本密集型商品為主,而不是勞動密集型商品。

可是當經濟學家、投入產出經濟學的創始人里昂惕夫利用美國2023年等年份的資料對h—o理論進行驗證時,得出的結果卻與之相反:美國出口的是勞動密集型商品,進口的是資本密集型商品。也就是說,美國參加國際分工是建立在勞動密集型生產的專業化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資本密集型生產的專業化基礎上。

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悖論」。

簡述比較收益理論。

答:每個國家不一定要生產所有商品,而應集中力量生產那些利益較大或不利較小的商品,然後通過國際**,在資本和勞動力不變的情況下,生產總量將增加,如此形成的國際分工對**各國都有利。

產業內**說的含義和特點。

含義:發達國家間的**並不是按照要素稟賦理論進行的,即工業製成品和初級產品之間的**,而是產業內**的相互交換。

特點:(1)他與產業間**在**內容上有所不同。他是產業內同類產品的相互交換。

產業內**的場頻具有雙向性。(3)產業內**的產品具有多樣化。(4)產業內**的商品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在消費上能夠相互替代,二是在生產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產要素投入。

國際貿易複習題

一 名詞解釋 1 clean b l 2 force majeure 3 cif liner terms 4 offer 5 l c 6 接受 7 fob liner terms 8 光租 9 不清潔提單 10 國際 11 運輸標誌 12 指示提單 13 佣金 14 order b l 15 neu...

國際貿易習題

國際 試題庫 第一章練習題 一 填空題 1 具有可供交換的和存在各自為政的社會實體是國際 得以產生的兩個基本前提。2 工業革命以後,世界日益成為乙個經濟整體,由西歐 北美國家生產和出口其餘國家生產和出口初級產品的國際分工和世界 格局已經形成。3 剔除了 變動的影響計算出來的對外 額稱為 4 是否反映...

國際貿易複習

1.出口 是指本國生產或加工的商品輸往國外市場銷售。2.進口 是指將外國商品輸入本國市場銷售。3.轉口 指國際 中進出口貨物的買賣,不是在生產國與消費國之間直接進行,而是通過第三國轉手進行的 4.過境 是指甲國向乙國運送商品,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必須通過第三國,對第三國來說,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此項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