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生態破壞

2023-01-19 12:30:03 字數 4415 閱讀 4945

【試做題】26.(10分)環境保護

分析該區域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並提出此類地區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措施。

原因:經濟增長嚴重依賴(地下)水資源(2分),地下水水位下降導致生態環境惡化。(2分)

主要措施:節約用水(提高水資源的利益效率);(2分)發展節水型經濟(調整產業結構);跨流域調水,增長水資源供給。(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評分,但本題部分總分不超過6分)

【練習題】貴州省某喀斯特山區石漠化嚴重。農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種玉公尺,當地農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發大水,土全被沖走了,玉公尺也被沖走了。

石頭越來越多,最後連玉公尺也無法種了,生活越來越困難。

簡述為改善環境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當地**應採取的具體措施。

嚴格管理,恢復自然植被:將農業生產活動限制在適宜的地方;不適宜的地方實行嚴格保護措施,避免人類活動擾動土層,以逐步恢復自然植被。

產業結構調整: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如選擇免耕的農作物,改牲畜放養為圈養等,以避免農業活動過多擾動山地很薄的土壤層。

合理規劃,控制人口數量:按環境承載力規劃人口,將超過環境承載力的人口轉移到適宜的地區。

經濟補貼措施:給農民適當經濟補貼(包括糧食、商品能源等),解決農民的生活用糧、用柴等問題,幫助農民開闢新的生計(如手工業、第三產業等),或以經濟手段鼓勵農民主動保護和恢復植被。

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力度:通過實際情況的對比,使農民認識保護山坡、石間土層的重要性,提高農民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吸引社會力量:以優惠的政策鼓勵個人和企業參與保護和治理環境。

客土移植:將土壤資源豐富地區的土壤轉移至該地區。

35.(24分)根據材料和圖13,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圖9為巴音布魯克地區示意圖。巴音布魯克濕地發育於天山山脈中部大、小尤爾都斯盆地中。盆地內河流蜿蜒,流向區外,年平均氣溫-4.7℃。

巴音布魯克濕地內有國家級天鵝自然保護區,棲息著大量的野生天鵝。濕地周圍草場廣闊,是傳統的畜牧業區。20世紀中後期,出現過牧現象。

同時,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進入自然保護區,嚴重干擾了天鵝的生存與繁殖。

圖9(3)請你對巴音布魯克天鵝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提出建議。(10分)

(3)合理放牧,防止草場退化,恢復天然植被,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加強對自然保護區的管理,保護濕地,嚴禁人類活動對天鵝棲息地的干擾和破壞;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

2.1.1土地退化

答題思路:

土地退化主要指土地資源的質量的降低,自農耕地上通常表現為農作物產量的下降或農產品品質的降低。

主要表現:土地侵蝕、過度放牧導致草場退化、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鹽鹼化和澇漬、汙染造成的土地質量下降。

防治措施:(1)生物措施:因地制宜,退耕還林,還草,恢復生態林,營造經濟林,加強對栽樹種草的科學管理;

2)工程措施:水利工程(修建水庫、灌渠等)和水土保持工程(修梯田、淤地壩)

3)農牧業措施:登高耕作,施用有機肥,適時耕作等;發展舍飼養畜,把牧草栽培納入農田耕作範圍

形成原因:物質基礎→氣候乾旱、降水稀少、植被覆蓋率低;動力條件→大風天氣多;誘發條件→氣候變化、不合理的人為行動(過度放牧、過度樵採、過度農墾、水資源利用不當、工礦和交通建設部注意環保等)

治理措施:可以參考上面土地退化措施,也可以依據教材,不同地方治理措施要依據形成原因特別是人為原因來進行列舉。

【試做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 分

材料一圖21 為庫布齊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庫布齊沙漠東北部分布著大面積的裸岩,這種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較大,沙粒間膠結程度差,結構強度低,遇雨即潰, 學.科網逢風即散。

材料三在2015 年巴黎氣候大會上,內蒙古庫布齊沙漠生態治沙模式引起了世界關注。圖22 為庫布齊沙漠生態治沙模式示意圖。

(1)裸岩對當地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影響有 、 。(2 分)

(2)與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庫布齊沙漠治理的有利條件有 、 。(2 分)

(3)庫布齊沙漠生態治沙模式的核心環節是,該模式在促進當地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有4 分)

(4)適合當地開發利用的新能源是 、 。(2 分)

(1)岩石容易風化侵蝕,成為沙漠形成的物質**易發沙塵暴沿河地帶易產生水土流失

(2)降水量略多,植被易成活離黃河近,引水灌溉方便

(3)甘草種植促進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當地經濟(製藥業、農牧業、旅遊業)的發展帶動就業,消除貧困,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4)風能太陽能

【練習題】

甘肅民勤是我國沙塵暴多發地區之一。1998-2023年間平均每年發生沙塵暴11次

分析甘肅民勤沙塵暴多發的地理因素

民勤周圍沙漠廣布(沙漠豐富製備少),春季公升溫快、降水少,地表乾燥,易起沙;氣旋與冷空氣活動頻繁(恰位於寒潮南下的路徑上),多大風天氣。受地形影響(狹管效應),地面風速增強。

【練習題】灌叢荒漠往往呈帶狀分布於山麓地帶和綠洲邊緣。灌叢植物能夠阻擋風沙,並將之固定在周邊形成灌叢沙灘;但乾旱加劇或者地下水位下降時,灌叢植物根系無法再獲取水分就會死亡,最終形成流動沙丘。下面左圖示意某區植物分布,右圖為灌叢沙堆景觀。

簡述綠洲邊緣的灌叢沙堆在其不同發育時期對綠洲的影響,並提出灌叢荒漠生態保護措施。

影響:灌叢沙堆早期具有固沙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綠洲;(3分)但如果灌叢死亡,則其早期固定的沙成為沙源,為沙漠化提供物質基礎,威脅綠洲。(3分)

措施:保護山地植被,增強水分供養;合理利用水資源,保證生態需水;禁止採伐灌木;採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叢沙堆。(每答出l項得2分,答出其中2項即可得4分。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評分,但總分不超過4分。)

【作業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湖面海拔3 196公尺。湖區全年風力較強,冬、春季節多大風,主導風向為西北風。圖1為青海湖流域略圖,圖2為圖1中甲區域沙地分布圖。

圖3為湖區某地氣候統計圖。

材料二下表為環青海湖區域1977~2023年部分土地利用型別面積變化(單位:平方千公尺)。

(1)指出甲區域沙地的主要沙源地,分析甲區域沙地的成因。

(1)沙源地:河谷及三角洲;湖岸。

成因:河谷寬廣,三角洲面積大;冬、春季節湖泊面積不斷縮小,裸露的湖岸帶變寬,沙源物質豐富;西北風經過湖面,尤其冬季湖面結冰,使風力增強,有利於風沙輸送;受甲區域以東山地(日月山)阻擋,風速減小,有利於風沙堆積。

(2)說出21世紀以來青海湖水面變化的特點,分析引起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3分)

(2)特點:湖面擴大。

原因:湖水補給主要來自發源於北部山地(祁連山)的河流:全球變暖使高山冰雪融水增加,河流補給量增大。

(3)近年來,環青海湖區域由生態破壞引起的自然災害加重。說出該自然災害的型別,並從土地利用變化的角度分析該自然災害加重的原因。(4分)

(3)風沙(沙塵暴),土地荒漠化。

草地被開墾為耕地,草原遭到破壞;冬春季節裸露地表增多;建設用地增加,風力侵蝕增強。

2-1-1-2.水土流失

答題思路:

形成原因:地形起伏狀況,坡度陡緩;表層土壤性質;降水量與降水強度;植被覆蓋狀況;

治理措施:①生物措施:退耕還林還草,植被種草,營造經濟林

工程措施:修建水庫,修梯田,淤地壩

農牧業措施:等高耕作,使用有機肥,適時耕作,舍飼養畜

政策法規,環保意識

【試做題】坡耕地上的切溝是由流水侵蝕而成。圖10為切溝景觀。

指出切溝對坡耕地的危害,並提出防治措施。

危害:切溝分割土地,損壞耕地,妨礙耕作(嚴重時可阻斷交通)(2分)加大土壤侵蝕量(切溝形成後,水流集中,沖刷能力增強,水土流失加劇)(2分)

防治措施:調整耕種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間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設施(如修建排水溝等);(在水流集中區域)設定障礙(如草地、灌叢等);在切溝中修建攔水壩(穀坊);切溝填埋。

【練習題】近年來,我國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護環境,喀斯特地區土層薄,保護土壤尤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區修建公路,開挖石料和堆放棄料前後需採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結束後,仍在原地維持土壤的生產功能。

指出為達到保護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區開挖石料和堆放棄料後應採取的措施,並簡述理由。

措施:之前,將土壤移走,集中堆放並作保護措施(四周圍擋,表面覆蓋)。(3分)之後,將土壤再覆蓋在石料開挖場或棄料堆放場的表面,並採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3分)

理由:喀斯特地區土層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區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護。(4分)

【練習題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美國西部森林頻發山火。檢測顯示過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劇。圖10示意美國西部部分地區2013-2023年山火的分布。

圖10分別指出該地區山火與水土流失易發的季節,並分析過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劇的原因。

該地區山火易發生實踐集中在夏季。(2分)水土流失易發生在冬季。(2分)

原因:過火林地地表植被覆蓋低,植被對地表保護能力減弱;(3分)地表徑流增大,加劇地表侵蝕。(3分)

【作業題】我國南方紅壤丘陵地區因受人為干擾,地表植被遭到破壞,土壤侵蝕嚴重,出現「紅色荒漠」(圖8).為治理這一環境問題,20世紀80年代,當地採用人工種植松樹和自然恢復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觀。

0527 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 背景鏈結 生態文明是價值觀的革命,是黨對執政規律認識的昇華。與長期以來所提倡的環境保護 汙染防治 清潔生產等概念相比,生態文明具有更深刻 更豐富的內涵,不能將生態文明建設簡單化。科學發展觀要求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這體現著保護環境 保護生態 以人為本的現代思維,是人類對自己行為的深刻反思的...

專題5生態工程

一 選擇題 1 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 通過生物技術手段,轉化澱粉生產可再生能源 b 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保證糧食穩產 c 發展生態農業,實現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利用 d 大力開墾濕地,擴大糧食種植面積 2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某地通過新建沼氣池和植樹造林,構建了新型農...

2019生態學綜合實習報告

在本學期,我們進行了為期乙個月的生態學綜合實習,地點主要位於嶗山北九水和學校校園。通過本次實習,我們基本把握了野外實習考察 實驗資料的收集 室內分析和資料處理分析等技能和知識。此次生態學綜合實習的野外實習地點位於嶗山北九水景區,風景娟秀,天氣宜人。2013年5月11日,我們在柳新偉老師和楊洪曉老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