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學課件重點整理 朱玉賢

2023-01-18 11:27:02 字數 5021 閱讀 4934

分子生物學複習題

第二章染色體與dna

染色體(chromosome)是細胞在有絲**時遺傳物質存在的特定形式,是間期細胞染色質結構緊密包裝的結果。

真核生物的染色體在細胞生活週期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以染色質(chromatin)的形式存在的。

染色質是一種纖維狀結構,叫做染色質絲,它是由最基本的單位—核小體(nucleosome)成串排列而成的。

原核生物(prokaryote) :dna形成一系列的環狀附著在非組蛋白上形成類核。

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蛋白質由非組蛋白和組蛋白(h1,h2a,h2b,h3,h4)

dna和組蛋白構成核小體。

組蛋白的一般特性:p24

①進化上的保守性②無組織特異性③肽鏈氨基酸分布的不對稱性:鹼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條鏈上。④組蛋白的可修飾性:

甲基化、乙基化、磷酸化及adp核醣基化等。⑤ h5組蛋白的特殊性:富含賴氨酸(24%)(鳥類、魚類及兩棲類紅細胞染色體不含h1而帶有h5)

組蛋白的可修飾性

在細胞週期特定時間可發生甲基化、乙醯化、磷酸化和adp核醣基化等。h3、h4修飾作用較普遍,h2b有乙醯化作用、h1有磷酸化作用。

所有這些修飾作用都有乙個共同的特點,即降低組蛋白所攜帶的正電荷。這些組蛋白修飾的意義:一是改變染色體的結構,直接影響轉錄活性;二是核小體表面發生改變,使其他調控蛋白易於和染色質相互接觸,從而間接影響轉錄活性。

2、dna

1) dna的變性和復性

■變性(denaturation) dna雙鏈的氫鍵斷裂,最後完全變成單鏈的過程稱為變性。

■增色效應(hyperchromatic effect)在變性過程中,260nm紫外線吸收值先緩慢上公升,當達到某一溫度時驟然上公升,稱為增色效應。

■融解溫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 ) 變性過程紫外線吸收值增加的中點稱為融解溫度。 生理條件下為85-95℃

影響因素:g+c含量,ph值,離子強度,尿素,甲醯胺等

■復性(renaturation)熱變性的dna緩慢冷卻,單鏈恢復成雙鏈。

■減色效應(hypochromatic effect) 隨著dna的復性,260nm紫外線吸收值降低的現象。

2) c值反常現象(c-value paradox) c值是一種生物的單倍體基因組dna的總量。

真核細胞基因組的最大特點是它含有大量的重複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編碼蛋白質的非功能dna所隔開,這就是著名的「c值反常現象」。

(四)核小體(nucleosome):用於包裝染色質的結構單位,是由dna鏈纏繞乙個組蛋白核[(h2a、h2b、h3、h4)*2的八聚體】構成的。

1、原核生物基因組結構特點

● 基因組很小,大多只有一條染色體

● 結構簡鍊

● 存在轉錄單元(trnascriptional operon)

●多順反子(polycistron)

重疊基因由基因內基因、部分重疊基因、乙個鹼基重疊組成。

2、真核生物基因組結構特點

●真核基因組結構龐大 3×109bp、染色質、核膜

●單順反子

●基因不連續性斷裂基因(interrupted gene)、內含子(intron)、 外顯子(exon)

●非編碼區較多多於編碼序列(9:1)

● 含有大量重複序列

■ 不重複序列/單一序列:在基因組中有乙個或幾個拷貝。真核生物的大多數基因在單倍體中都是單拷貝的。如:蛋清蛋白、血紅蛋白等功能:主要是編碼蛋白質。

■ 中度重複序列:在基因組中的拷貝數為101~104。如:rrna、trna

一般是不編碼蛋白質的序列,在調控基因表達中起重要作用

■ 高度重複序列:拷貝數達到幾百個到幾百萬個。

●衛星dna:at 含量很高的簡單高度重複序列。

1、 dna的一級結構:指4種脫氧核苷酸的連線及其排列順序, dna序列是這一概念的簡稱。鹼基序列

2)特徵:

●雙鏈反向平行配對而成

●脫氧核醣和磷酸交替連線,構成dna骨架,鹼基排在內側

●內側鹼基通過氫鍵互補形成鹼基對(a:t,c:g)。

2、dna 的二級結構:指兩條多核苷酸鏈反向平行盤繞所產生的雙螺旋結構。

2)分類:

右手螺旋:a-dna,b-dna 左手螺旋:z-dna

3、dna的高階結構:指dna雙螺旋進一步扭曲盤繞所形成的特定空間結構。是一種比雙螺旋更高層次的空間構象。

2)主要形式:超螺旋結構(正超螺旋和負超螺旋)

(一)dna的半保留複製(semi-nservative replication)

1、定義:由親代dna生成子代dna時,每個新形成的子代dna中,一條鏈來自親代dna,而另一條鏈則是新合成的,這種複製方式稱半保留複製。

3、dna半保留複製的生物學意義:dna的半保留複製表明dna在代謝上的穩定性,保證親代的遺傳資訊穩定地傳遞給後代。

(二)與dna複製有關的物質

1、原料:四種脫氧核苷三磷酸(datp、dgtp、dctp、dttp)

2、模板:以dna的兩條鏈為模板鏈,合成子代dna

3、引物:dna的合成需要一段rna鏈作為引物

4、引物合成酶(引發酶):此酶以dna為模板合成一段rna,這段rna作為合成dna的引物(primer)。實質是以dna為模板的rna聚合酶。

5、 dna聚合酶:以dna為模板的dna合成酶

●以四種脫氧核苷酸三磷酸為底物

●反應需要有模板的指導

●反應需要有3-oh存在

●dna鏈的合成方向為5 3

聚合酶ⅰ主要是對dna損傷的修復;以及在dna複製時切除rna引物並填補其留下的空隙。

聚合酶ⅱ修復紫外光引起的dna損傷

聚合酶ⅲ dna 複製的主要聚合酶,還具有3→5』外切酶的校對功能,提高dna複製的保真性

6、dna連線酶(2023年發現):若雙鏈dna中一條鏈有切口,一端是3』-oh,另一端是5』-磷酸基,連線酶可催化這兩端形成磷酸二酯鍵,而使切口連線。

但是它不能將兩條游離的dna單鏈連線起來

dna連線酶在dna複製、損傷修復、重組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7、dna 拓撲異構酶(dna topisomerase):

拓撲異構酶:使dna一條鏈發生斷裂和再連線,作用是鬆解負超螺旋。主要集中在活性轉錄區,同轉錄有關。例:大腸桿菌中的ε蛋白

拓撲異構酶ⅱ:該酶能暫時性地切斷和重新連線雙鏈dna,作用是將負超螺旋引入dna分子。同複製有關。例:大腸桿菌中的dna旋轉酶

8、dna 解螺旋酶 /解鏈酶(dna helicase):通過水解atp獲得能量來解開雙鏈dna。 中的rep蛋白就是解螺旋酶,還有解螺旋酶i、ii、iii。

rep蛋白沿3 』5』移動,而解螺旋酶i、ii、iii沿5 』 3』移動。

9、單鏈接合蛋白(ssbp-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穩定已被解開的dna單鏈,阻止復性和保護單鏈不被核酸酶降解。

(三)dna的複製過程(大腸桿菌為例)

雙鏈的解開

rna引物的合成

dna鏈的延伸

切除rna引物,填補缺口,連線相鄰的dn**段

1、雙鏈的解開------ ftju制有特定的起始位點,叫做複製原點。 ori(或o)、富含a、t的區段。

從複製原點到終點,組成乙個複製單位,叫複製子

複製時,解鏈酶等先將dna的一段雙鏈解開,形成複製點,這個複製點的形狀象乙個叉子,故稱為複製叉

雙鏈解開、複製起始p44

大約20個dnaa蛋白在atp的作用下與oric處的4個9bp保守序列相結合

在hu蛋白和atp的共同作用下,dna複製起始複合物使3個13bp直接重複序列變性,形成開鏈

解鏈酶六體分別與單鏈dna相結合(需dnac幫助),進一步解開dna雙鏈

2、rna引物的合成

dnab蛋白活化引物合成酶,引發rna引物的合成。

引物長度約為幾個至10個核苷酸,

3、dna鏈的延伸

dna的半不連續複製(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dna複製時其中一條子鏈的合成是連續的,而另一條子鏈的合成是不連續的,故稱半不連續複製。

在dna複製時,合成方向與複製叉移動的方向一致並連續合成的鏈為前導鏈;合成方向與複製叉移動的方向相反,形成許多不連續的片段,最後再連成一條完整的dna鏈為滯後鏈。

在dna複製過程中,前導鏈能連續合成,而滯後鏈只能是斷續的合成53 的多個短片段,這些不連續的小片段稱為岡崎片段。

4、切除rna引物,填補缺口,連線相鄰的dn**段(複製終止)

當複製叉遇到約22個鹼基的重複性終止子序列(ter)時,ter-tus蛋白複合物能使dnab不再將dna解鏈,阻擋複製叉繼續前移。p47

在dna聚合酶ⅰ催化下切除rna引物;留下的空隙由dna聚合酶ⅰ催化合成一段dna填補上;在dna連線酶作用下,連線相鄰的dna鏈

(四)複製的幾種主要方式 p42

1、雙鏈環狀、θ型複製、雙向等速

2、滾環型:

(1)模板鏈和新合成的鏈分開;

(2)不需rna引物,在正鏈3『-oh上延伸

(3)只有乙個複製叉;

3、d環複製---單向複製的特殊方式如:動物線粒體dna

(五)真核生物中dna的複製特點

1、真核生物每條染色體上有多個複製起點,多複製子(約150bp左右);

2、複製叉移動的速度較慢(約50bp/秒),僅為原核生物的1/10。

3、真核生物染色體在全部複製完之前,各個起始點不再重新開始dna複製;真核生物快速生長時,往往採用更多的複製起點。

4、真核生物有多種dna聚合酶。

5、真核生物dna複製過程中的引物及岡崎片段的長度均小於原核生物。(真核岡崎片段長約100-200bp,原核岡崎片段長約1000-2000bp。)

(六)原核和真核生物dna的複製特點比較

1 複製起點(ori):原核乙個,真核多個;

2 複製子 :原核乙個,真核多個;

3 複製子長度:原核長;真核短;

4 複製叉:原核多個;真核多個;

5 複製移動速度:原核較快;真核較慢;

6 真核生物染色體在全部完成複製前,各起始點的dna 複製不能再開始。而在快速生長的原核生物中,複製起點上可以連續開始新的dna複製。

分子生物學

清道夫細胞 處理氧化修飾了的膽固醇,不具備膽固醇轉化作用,最終導致膽固醇細胞破裂。2 逆轉錄 以病毒rna為模板,指導含有全部病毒資訊的dna合成過程。3 細胞凋亡 在基因程式性控制下有別於細胞壞死的一種,有規律的自我消亡。4 dna的c值 同種生物基因組dna含量是恆定的,乙個單倍體基因組中的dn...

分子生物學

第一章緒論 一 dna的發現 1928年英國科學家griffith等人發現肺炎鏈球菌使小鼠死亡的原因是引起肺炎。首先用實驗證明基因就是dna分子的是美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 ery。1952年,美國冷泉港卡耐基遺傳學實驗室科學家hershey和他的學生chase從事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二 分子生物學簡...

分子生物學

一 名詞解釋 1 基因 能夠表達和產生蛋白質和rna的dna序列,是決定遺傳性狀的功能單位。2 基因組 細胞或生物體的一套完整單倍體的遺傳物質的總和。3 端粒 以線性染色體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組dna末端都有一種特殊的結構叫端粒。該結構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質形成的一種複合體,僅在真核細胞染色體末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