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錢流向了哪裡

2023-01-15 16:12:03 字數 2703 閱讀 2755

據zerohedge報道,法興銀行經濟學家姚偉發表報告研究了中國信貸增長和gdp增速的差距越來越大的問題,以及中國消失的金錢流向了**,以下為內容翻譯:

消失的金錢

第一季度,中國總信貸增長(包括銀行貸款、影子銀行信貸和企業債券)加速到同比增長20%,超過了名義gdp增速的兩倍。總信貸增長和名義gdp增長的差距在2023年初開始就不斷放大。

的確,2023年這個差距一度高達接近30個百分點,在過去十年來的大部分時間裡,信貸增長看起來都是經濟增長的領先指標。然而,我們仍然認為,最近差距的放大是特別值得擔憂的。

(藍線為名義gdp增長、棕線為總信貸增長、灰線為銀行貸款增長)

自從2023年以來,中國信貸增長在所有季度中(除了11年四季度)都超過了名義gdp的增長。然而,在之前的幾年超過一半的時間裡,經濟增長的表現要好於信貸增長。發生在2023年的超量借貸一直都沒有被實體經濟所吸收,而現在也越來越多的借貸堆積在實體經濟的表面。

此外,2023年的信貸狂潮,其實就是****一手策劃的,外生性政策干預的產物。

在金融危機爆發以後,****在幾個月內快速地鼓吹了信貸**,這遠早於企業重拾內生性信貸需求。然而,現在經濟降速和信貸**更大部分是內生性因素造成的。至今,信貸需求的增長與投資衝動的**是嚴重不成比例的。

這不禁讓人質疑,信貸增長是否真的會帶來經濟活動的增長,如果能,幅度又是多少?

影子銀行的角色

現在的經濟情況與2023年的另乙個重要不同點是,非銀行信貸變得更大了,重要性也不斷增加。在2023年,銀行貸款佔了信貸增長的絕大部分,但從2023年開始,影子銀行系統和債券市場就已經開始支援了新增信貸的增長。去年,銀行貸款僅僅只增長了15%多一點,而進入2023年,銀行貸款還甚至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萎縮。

相反,信託貸款在過去12個月翻了一番還要多,企業債券也增長了接近50%。

從影子渠道借貸(比如說信託渠道)的市場行為,幾乎不能說是乙個自願的選擇,因為借貸成本一般會更高,而且期限非常短。因此,這存在逆向選擇的問題。正是那些不能獲得貸款展期的企業,不得不進入影子銀行市場,以需求方市場的條件實現再融資。

而自2023年以來,地方**的融資平台也加入了這個行列,因為銀行監管者對融資平台獲得傳統銀行貸款設定了越來越多的限制。

非銀行融資在中國信貸迴圈的歷史上,從沒有扮演今天這麼重要的角色。這明顯增加了中國本來已經負擔沉重的金融系統的脆弱性。

債務的雪球

乙個經濟體債務負擔的快速增長,要麼說明了經濟增長效率的惡化,要麼說明了高企的利息成本還在不斷上公升,要麼是這兩者的結合。有明顯的跡象證明,中國正受到這兩個因素的同時影響。我們過去已經多次分析中國經濟下滑,原因總結如下:

1.過去低效的投資導致產能過剩;

2.私營部門變得越來越邊緣化。

這裡,我們關注的是債務問題。

(中國償債率估算值,資料源於人民銀行、銀監會、中國經濟資料庫、法興銀行跨資產研究中心)

採用2023年國際清算銀行乙份報告的方法,我們從巨集觀的角度估算了中國的還債率(debt service ratio)水平,結果非常值得警惕。

第一,把債券,傳統銀行貸款和影子銀行信貸放在一起,我們發現在2023年年底,非金融企業和地方**融資平台的債務負擔為中國gdp規模的145-150%。我們把地方**融資平台和企業放在一起考慮,因為它們都在尋求相同的融資**,而且所面對的融資成本也越來越接近。

第二,平均利率水平和期限的估算值為7.8%和6.3年。

應該注意,這是相當粗糙的估算,因為具體的貸款資料很難獲取,特別是影子銀行的信貸。當資料不足的時候,我們選擇採用更為寬大的前提假設,作為統一的準則。因此,真實的信貸期限可能比計算中使用的各個分類的期限更長,而且實際影子銀行系統中普遍的利率水平也可能更高。

第三,通過假設分期還款貸款的還款安排(也就是,比如說普通的抵押貸款),我們在估算中得到乙個高得嚇人的償債比,為gdp規模的29.9%,其中有11.1%(145%的gdp*7.

8%)為支付的利息,剩下的為償還的本金。在這個水平上,信貸增長並沒帶來真實gdp的增長,一點都不奇怪。

已經到達明斯基時刻?

作為參考,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估計,一些經濟體在陷入嚴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前,它們的還債率和中國今天是相似的,或者稍低。例子包括上世紀90年代的芬蘭,2023年的南韓、2023年的英國和2023年的美國。換債率這個新增的資料點,重新激起了中國經濟可能硬著陸的令人不安的想法。

然而,我們也承認,中國實際的還債率可能會低一些。分期還款貸款安排的假設,意味著展期不是乙個可選的選項,所有債務將在到期的時候全部還款。這明顯不是中國的情況。

要不然,中國傳統銀行系統只有1%的壞賬率就無法解釋了更不要說中國國內債券市場至今能保持零違約的紀錄,而且眾多地方**融資平台支援的低回報的基建專案也從未出現違約。

然而,很明顯,債務展期也不是一件好事;同時,債務展期也不能解釋債務負擔的上公升。因此,符合邏輯的結論應該是,中國企業中有不可忽略的比例,是沒有能力償還利息或本金的,這些企業符合在明斯基框架中旁氏融資的定義。仍在支援這些旁氏融資的機制是,**對傳統銀行體系的擔保,以及支援地方**這個不言而喻的默契。

我們認為,這個值得警惕的平衡可以持續一段時間,但不會太長,特別是如果****開始保持沉默。

令人感到鼓舞的是,中國新一屆的領導人至今仍能容忍經濟增速的下滑,也更大程度地拒絕了實施2023年「4萬億」刺激的**。這樣做至少有乙個好處,就是不會把已經很糟的情況弄得更糟。此外,針對中國影子銀行系統和債券市場的一系列金融監管措施,說明了****已經認識到金融風險的嚴重性。

不管如何,我們認為,更多的企業違約、不良貸款上公升以及一定程度的信貸緊縮,在未來三年是不可避免的,這導致了我們對中國中期(000996,股吧)的增長預期低於市場共識。

全國歷年房地產投資分析 錢都去哪裡了

全國歷年房地產投資分析 錢都去哪了?近兩年眾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融資困難 倒閉的原因,主要都表現在資金鏈斷裂,那麼一方面國家不斷的降息 降準,為什麼還會有眾多企業缺乏資金呢?錢都去 了呢?答案就是,都去了原來利潤最大的行業 房地產。本世紀初,房價比較穩定,溫和 但到2005年以後,中國出現了全國建...

熱錢流入中國的原因

這個問題我思考了一段時間了。你的這個問題倒很簡單,一句話,為了獲利。下面我簡單解釋一下。因為熱錢預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會公升值 比如由8 1變成4 1 比如,你現在就是美國乙個投資客,拿10萬美元換了80萬人民幣,等匯率公升值後剛好換20萬美元。你什麼都沒做,錢掙到了。前兩天我跟主任爭辯為什麼我國的外...

中國的教育問題就出在了根子上

那麼,中國教育到底是哪個方面出了問題?郭一平呀,說句實話,我看大家都是就著現象說現象,沒有幾個人真正說到了點子上。依我之見,中國教育的問題,就出在了根子上!今天晚上,一位費姓教育專家,打來 憂心忡忡地表達對目前中國教育問題的看法,郭一平將對方的談話 原汁原味 照錄如下。一 真正根源在於 立人教育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