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

2023-01-15 12:03:02 字數 3932 閱讀 6450

四年級數學《小數與單位換算》評課稿

4月15日聽了王老師講的《小數與單位換算》,王老師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明確單位換算過程,教學效果良好。

優點:一、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數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教師採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匯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課伊始,王老師用現在迎接學校運動會排練的方陣,幫助體育老師解決排隊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是為生活服務,在樂於幫助張老師的情境中,投入到學習中。

二、教學中,教師注重學生為主體。

教師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嘗試解答,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換算方法,在做完題以後的方法交流,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教師對學生的活動進行補充,精講,老師起到了組織、引導的作用,教學效果良好。

三、教師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單位換算不僅要用到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還用到單位的進率,教學中,教師適當的進行鋪墊,回憶單位進率,明確高階單位和低階單位,然後進行新課教學,老師對學生的換算進行指導,低階單位到高階單位除以進率,要想進率,移動小數點,這一系列的教學注重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改進建議:

一、加強鋪墊,為新課打基礎。如新課前可以加上高階單位化低階單位的練習,當學生熟練掌握此類題,並熟悉進率,這樣會更好的為新課教學打基礎。

二、將單名數化單名數和復名數化單名數分開教學,這樣效果會更好。

陳老師的課堂,非常重視對學生的評價,如:「你的聲音真響亮!」「說的真清楚!

」「老師相信,接下來小朋友的表現會更棒!」「會提問題的孩子是聰明的孩子!」「我們把這個了不起的辦法一起來說一說!

」像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哪位小朋友能說的更好?」「誰能說的更響亮?「「說的很有道理,誰聽清楚了,能再來說一說?」激勵孩子們朝著更高的目標努力,讓自己做的更好。

學生回答錯誤或是一時回答不上來,老師沒有迫不及待的幫助,更沒有放棄,而是安慰鼓勵孩子:「不要著急,接著說!」「是不是需要重新說一遍?

」「想不想自己改一改?」消除了緊張畏難情緒,讓他在心理上覺得是安全的,然後引導他思考,獲得了成功和自信。

「跟他一樣想的點點頭!」「和他們想法一樣的小朋友起立,我們一起來說一說!」「臉微笑看老師,老師就知道你已經好了!

」雖然形式簡單,但非常實用。這樣的做法比「對不對?」「做對的舉手!

」更能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數學語言的正確使用,是學生內部語言發展、思維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現,因此,課上數學語言的訓練也是至關重要的。

「根據這兩個數學資訊,哪位小老師來提出乙個用加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小松鼠有30粒,小熊有20粒,請問:一共有多少粒?」

「要算一共有多少粒,可以怎樣列式?」「30+20等於多少?」

「來介紹一下,你是怎樣算的?」「我是這樣算的,因為3+2=5,所以30+20=50。」

驚嘆於孩子回答問題時,用語的完整、用詞的精準,很難想象才一年級。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規範的數學用語,離不開老師平時每一節課的指導,在這節課上,陳老師也是一直在這樣做著。實踐證明,通過適當的指導,學生是完全能夠完整地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的。

內容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它位於新課標實驗教材蘇教版第二冊第三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第四節。我先進行簡單的單元分析,再就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第一課時進行說課。

學情分析:

在這之前,我覺得很有必要剖析學生現有的認知基礎:

①學生已經掌握了100以內數的讀法、寫法和數的組成;

②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③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順序的掌握。

這也正是本單元教材編排的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

說教材分析: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是在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只是計數單位不同,這裡以十為計數單位。教學內容的編排,分三個層次:一、以實際情景提供計算題。

比如花卉展、小貓釣魚等,並呈現演算法的多樣化;二、讓學生動手操作(如擺小棒、撥計數器等)、理解、掌握演算法;三、脫離直觀手段,讓學生思考演算法。通過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計算,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多種不同的演算法,進一步培養計算能力。這樣安排,有助於學生加深對相同單位的數可以直接相加、減的認識,為後面學習任意兩個數相加、減打基礎。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屬於計算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之一,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總之,教材的編排是由直觀操作等依靠實物思考到脫離實物思考,遵循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有利於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為進一步提高計算速度、培養計算能力,解決實際問題打基礎。

說教材和學法:

這一節課的教學物件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採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設計了色彩鮮豔的課件,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情境中學習。

課程標準認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我創設了有意義的問題情境和數學活動,激勵引導學生思考計算方法,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演算法。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看一看(看圖)、想一想(想問題、想演算法)、數一數、說一說、擺一擺(擺小棒)、撥一撥(計數器)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體現了「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呈現情境。

新學期開始了,小動物們要上學了。(課件呈現畫面:小松鼠揹著書包,手中拿著3串冰糖葫蘆,每串10個。在路上遇到了小狗,小狗的手中拿著2串冰糖葫蘆,每串10個。)

引導學生觀察: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手中拿著什麼東西?

2.提出問題。

根據小松鼠和小狗手中的冰糖葫蘆,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結合學生回答,在畫面下依次呈現:

(1)小松鼠有多少個糖葫蘆?

(2)小狗有多少個糖葫蘆?

(3)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串糖葫蘆?

(4)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個糖葫蘆?

這些問題你們能解決嗎?

評析 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提取資訊並提出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很多數學問題,增強了問題意識,激發了解決問題的慾望。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 嘗試解決問題。

讓學生試著獨立去解決這些問題,並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2. 班內交流。

誰先來向大家匯報,你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計算30+20時你是怎樣想的,結合學生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逐一板書:

(1)十個十個地數。

(2)3個十加2個十得5個十,5個十是50。

(3)因為3+2=5,所以30+20=50。

……那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在小組內相互說一說。

3.試一試。

你能算出30-20等於多少嗎?說說計算時你是怎樣想的?

評析 為學生提供探索的時空,讓學生自己嘗試解決這些問題,充分發揮了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討論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演算法多樣化的局面。教師的及時板書有利於學生對自己的演算法進行確認、理解和修正,然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演算法進行交流,並在「試一試」中進行演算法的有效遷移,從而幫助學生明確了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演算法。

三、綜合應用,拓展延伸

1、 幫鴨媽媽找孩子。

(結合畫面)幾個小動物路過鴨媽媽的家,發現4只鴨媽媽(身上有數40、50、70、80)可著急了,原來它們四家的孩子(小鴨的身上都有算式)跑到了一起。你能幫助鴨媽媽很快就找到它們的孩子嗎?指導學生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小組內說說自己是怎樣很快就幫鴨媽媽找到它們的孩子的。

2、 **車回家。

(結合畫面)幾個小動物坐上火車,準備回家,可火車沒有司機。小朋友你們誰願意當火車司機,把它們送回家?指導學生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評析:設計這兩道題意在激發學生思考、學習的求知慾,使學生樂於學習,享受到在學中玩,學中玩的樂趣,從而加深了對所學內容的複習與鞏固。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積極思考,並與小夥伴討論,學到了很多知識。誰來告訴大家你學到了什麼?

四年級數學

2012 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 四年級數學試卷 2012 11 6 一 填空。共20分 1 50300600讀作它是由5個 3個 和6個 組成的。2 三千九百七十六萬寫作五十九億五千二百萬寫作 3 40983657中,4在 位,表示 6在 位,表示 4 4010000萬 27490900...

四年級數學

四年級數學 下冊 第三單元檢測試題 班級姓名成績 一 我會填。20分 1 計算38 50 25 5時,應先算 法和 法,再算 法。2 東莞市在長安鎮的北偏西12 的方向上,長安鎮在東莞市的 偏的方向上。3 25 17 4 17 25 4 這個算式中,運用了和 這兩個運算定律。4 用字母a b c表示...

四年級數學

數學試題1月18日 1 填空 1 要使4 6 46的商是兩位數,裡最小可填 要使商是一位數,最大可填 2 從 到 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3 用圓規畫乙個直徑20厘公尺的圓,圓規兩腳步間的距離是 厘公尺。4 480 10 120 4 裡能填 5 在乙個直徑是8分公尺的圓裡,半徑是 厘公尺。6 畫圓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