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複習知識點

2023-01-14 15:30:04 字數 4309 閱讀 5583

2023年中學初二地理總複習

4月6日-7日地球和地球儀

1、地球的形狀:(1)是乙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證據:麥哲倫環球航行;站在海邊看遠處歸來的船先看到船的上半部分,再看到船的下半部分。

2、地球的大小:(1)地球的平均半徑6371千公尺;(2)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公尺;

(3)赤道(0緯線)周長約4萬千公尺。

3、地球儀:(1)地球儀:人們為了認識地球,更好地研究地球而製作的地球模型。

(2)地軸:是人們假象的地球自轉軸,通過地心和地球儀表面交於南北極點。

(3)極點: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叫兩極。其中北極表示地球的最北端,與北極對應的點叫南極,表示地球的最南端。

4、經緯線、經緯度、經緯網:

4月8-9日地球的運動

1、自轉和公**

2、二分二至日

3、地球上的五帶:

熱帶: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有太陽直射現象,

獲得熱量多,氣候終年炎熱;

南北溫帶:回歸線和極圈之間,無太陽直射,

無極晝極夜,四季變化明顯;

南北寒帶:極圈和極點之間,有極晝極夜現象,

獲得熱量少,氣候終年寒冷

4、地球自轉從北極上空觀察地球自轉,呈逆時針方向旋轉,

從南極上空觀察地球自轉,呈順時針方向旋轉。

4月12-13日地圖

1、 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和註記

2、 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又叫縮尺

三種表現形式:文字式、數字式、直線式。

比例尺是個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圖幅相同的兩張地圖,所畫的範圍越小,應選用大比例尺,表示的內容越詳細;反之,所畫的範圍越大, 應選用小比例尺,表示的內容越簡單。

小範圍地區的地圖多選用較大的比例尺。如學校平面圖

3、方向:一般定向法:面對地圖,通常是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指向標定向法:根據指向標定向。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圖中的正北方。

經緯線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4、圖例和註記:圖例:地圖上用來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

註記:地圖上的文字說明,以及標明山高水深的數字。

5、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求兩地的相對高度,就是求兩地的海拔之差。

6、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線成線,叫做等高線。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的海拔相等。

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上坡難度大;

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上坡難度小。

山脊:等高線彎曲部位指向低處; 山谷:等高線彎曲部位指向高處。

鞍部:兩個山頂中間的低地。 陡崖:等高線重疊的地方,一般用鋸齒狀表示。

山頂:等高線閉合,海拔周圍低中間高。 盆地:等高線閉合,海拔周圍高中間低。

4月14日世界的海陸分布

1、世界海陸分布:

地球表面總面積是5.1億平方千公尺,海洋佔71%,陸地佔29%。「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基本概念:

大陸:面積廣大的整塊陸地。 亞歐大陸——世界最大

島嶼:面積較小的陸地。 格陵蘭島——世界最大

半島: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阿拉伯半島——世界最大

群島:若干島嶼的總稱。馬來群島——世界最大

大洲:大陸與它周圍的島嶼的合稱。最大的洲——亞洲最小的洲——大洋洲;

洋:大洋的主體部分,面積較大。 最大的洋——太平洋最小的洋——北冰洋

海:大洋的邊緣部分,一般面積較小,靠近大陸由半島和島嶼同大洋大致隔開。

海峽: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3、七大洲:

緯度最高、位置最南、跨經度最廣的洲:南極洲,

緯度最高、位置最北、跨經度最廣的洋:北冰洋。

全部位於北半球的大洲:歐洲和北美洲。

跨東西半球的大洲:亞洲跨南北半球的大洲:大洋州。

赤道橫穿的大陸:南美洲和非洲大陸

赤道經過的大洲:南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

4、四大洋:

太平洋:面積最大(將近佔世界大洋的一半)、水溫最高、水體最深、島嶼最多

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呈「s」形

印度洋:熱帶海洋面積比例大,全部位於東半球

北冰洋:最小、緯度最高、水溫最低

5、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北美洲和亞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

4月15日世界的地形

1、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地殼變動、海平面公升降、人類活動 (填海造陸)。產生海洋變陸地、陸地變海洋的情況。

2、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地形。

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形態:

3、七大洲的地形特點:

亞洲:中間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大;海拔高,相對高度大

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均海拔最低

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被稱為「高原大陸」

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東部低矮高原和山地,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南美洲:西部山地、東部中部平原高原相間分布

大洋洲: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南極洲:冰雪覆蓋,平均海拔最高

4、海底地形:

大陸架:陸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較緩,深度不超過200公尺的海底。

大陸坡: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水深急劇增至數千公尺。

大洋底部:最深的是海溝,面積最大的是洋盆,大洋中脊是新海底誕生的地方

5、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的假說。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6、板塊運動學說的內容:

板塊學說認為:全球的岩石表層由板塊構成,各大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

六大板塊: 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

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喜馬拉雅山脈是由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紅海和東非裂谷帶是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拉張形成的。

澳大利亞、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位於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幾乎全在大洋上。

7、世界上兩大火山**帶:環太平洋火山**帶、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帶。

4月16日世界的居民和聚落

1、人口增長:速度加快,但存在地區差異。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人口增長較快,歐洲和北美洲的人口增長速度較慢。

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資源消耗太多、環境不斷惡化、生產趕不上需要、住房、交通、教育、就業困難。 解決的辦法:控制生育。

人口增長過慢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

解決的辦法:鼓勵生育。

人口的增長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人口增長的速度: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分布:人口的疏密可用人口密度表示。

公式:人口密度=人口數/面積單位:人/平方千公尺

稠密地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以及南、北美洲的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原因:這裡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展較早,歷史上人口多;工業發展較早,經濟發達。

世界人口稀疏地區:自然條件惡劣的地區(寒、熱、幹、高)

3、鄉村人口向城市遷移:多發生於發展中國家。

利與弊:為城市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同時給城市產生和加劇一系列問題。

4、世界的人種

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因紐特人是黃種人

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州;北非和西亞的阿拉伯人為白種人

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州、美國。

5、世界的語言與宗教

聯合國的六種工作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

6、世界三大宗教

**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藏族、蒙古族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伊斯蘭教的教徒被稱為穆斯林(西亞、北非的阿拉伯人多信仰)

在中國,維吾爾族、回族多信仰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 ;

7、世界的聚落

聚落有鄉村和城市兩種形式:。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

聚落形成和發展的因素:地形、氣候、水源、自然資源、交通等。

在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聚落的建築外貌、建築材料等因環境而異:

東南亞的高架屋北極地區因紐特人的冰屋

中國黃土高原的窯洞中國西雙版納的傣族竹樓北京的四合院

4月19-20日世界的發展與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些還沒有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屬地,叫做「地區」 。

2、世界上面積位於前六位的國家(按大小排列):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總複習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 知識點總結 一 解決問題 1 同級運算 連加,連減,連乘,連除,加減混合,乘除混合 按照從左向右的順序,依次計算。同級運算的型別 2 不同級運算 乘加,乘減,除加,除減 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有括號的先算括號內的。不同級運算的型別 帶小括號運算的型別 3 從總數中連續減去兩部分 ...

原電池總複習知識點

一 定義 將化學能直接轉變成電能的裝置。二 構成原電池的條件 電解質溶液 兩個導體做電極 形成閉合迴路 或在溶液中接觸 有能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 三 原理 四 原電池電極的判斷 1 由組成原電池的兩極材料判斷 一般來說,較活潑的或能和電解質溶液反應的金屬為負極,較不活潑的金屬或能導電的非金屬為正極...

模擬電路總複習知識點

1 模擬訊號和數碼訊號 模擬訊號 時間連續 幅度連續的訊號 圖1.1.8 數碼訊號 時間 幅度離散的訊號 圖1.1.10 2 放大電路的基本知識 輸入電阻 是從放大器輸入口視入的等效交流電阻。是訊號源的負載,從訊號源吸收訊號功率。輸出電阻 放大器在輸出口對負載而言,等效為乙個新的訊號源 這說明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