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標準化手冊下冊 混凝土施工工法

2023-01-13 02:06:04 字數 4528 閱讀 2582

21 混凝土施工工法

1施工準備

1.1 機具準備

1.1.1 混凝土拌和裝置:混凝土拌和站、裝載機。

1.1.2 混凝土運輸裝置:混凝土罐車。

1.1.3 澆築機具:導管、串筒、流槽、插入式振動器、表面振動器、附著式振動器、鐵鍬等。

1.1.4 配套裝置:混凝土輸送幫浦、吊斗、吊車等。

1.1.5 安全裝置:安全帽、安全護攔等。

1.1.6 通訊裝置:手機、對講機。

1.1.7 其他裝置:發電機組等。

1.2 材料準備

1.2.1 原材料:拌製混凝土所使用的各項材料及拌和物的質量應經過檢驗,符合規範要求。

1.2.2 水泥和外加劑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並附有製造廠的品質試驗報告等合格證明檔案。

1.2.3 袋裝水泥在運輸和儲存時應防止受潮。

不同強度等級、品種和出廠日期的水泥應分別堆放。散裝水泥的儲存,採用水泥罐或散裝水泥倉庫。水泥如受潮或存放時間超過3個月,應重新取樣檢驗,並按其複驗結果降級使用。

1.2.4 骨料應按品種規格分別堆放,不得混料。

1.3 拌和站作業條件

1.3.1 場地應完成三通一平。場地規整,場地硬化,完成臨時排水系統,臨時用電等安全設施已完成。施工配合比等標識標牌應清楚齊全。

1.3.2 安裝並檢驗通過有關砼降溫的各種設施(如冷卻水管、取水幫浦等)。

1.3.3 落實溫度控制措施,埋設溫控儀器

1.3.4 試驗室提供相應工程部位已獲批准的砼施工配合比。

1.3.5 人員配備及技能培訓

1.3.5.1 人員配備:混凝土拌和站站長一名,操作手二名,試驗人員一名,專職安全員一名;混凝土澆築班班長一名,

模板工一名(專職護模),鋼筋工一名(專職校正鋼筋),振搗工人若干,現場試驗人員一名,安全員一名。

1.3.5.2 技能培訓:

(1)培訓方式:採用會議、授課、**影像資料及考察觀摩的形式。

(2)培訓內容:拌和裝置操作維護方法、技術要求,混凝土運輸、澆築施工工法,安全文明環保施工要求。

2施工工藝、工法

2.1 工藝流程:配料→拌和→運輸→澆築→振搗→養護

2.2 混凝土拌合物配料

2.2.1 施工前,每班次必須測定砂含石、石含砂、集料的含水量指標,據此下達混凝土施工配料通知單。雨天、高溫天氣,應增加集料含水率測定次數。

2.2.2 混凝土原材料的計量

2.2.2.1 拌合每一工作班應先對計量裝置進行零點校核,(零點校核:將電子稱上清理乾淨,校核系統自動歸零)保證稱量準確。

2.2.2.2 每批次集料進場應進行篩分試驗,校核本批次集料與配合比設計時集料試樣的一致性。

2.2.2.3 拌合物的配合比用質量法計量。外加劑為粉劑時應按比例稀釋為溶液,並調整拌合用水量。混凝土原材料的每盤稱量允許偏差見表1

表1配料數量允許偏差(以質量計)

2.3 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制

2.3.1 混凝土攪拌機,混凝土必須使用帶有自動稱量、進料裝置和控制拌和時間的強制式攪拌機攪拌。

強制式攪拌機的軸上裝有葉片,通過葉片強制攪拌裝在攪拌筒中的材料使物料沿環向、徑向和豎向運動,拌和成均勻的混合物。

2.3.2 拌和機的工藝引數:

(1)每盤可拌和的混凝土體積(出料容量);(2)每次可裝入拌和材料的體積(進料容量)(3)攪拌筒內的容積(幾何容量)。(4)攪拌機攪拌筒每分的轉數,生產率(m3/h)。了解攪拌機主要的工藝引數,便於我們掌握操作方法。

攪拌機裝料數量(裝入粗骨料、細骨料、水泥等松體積的總數)不應大於攪拌機標定容量的110%;

2.3.3 拌合物投料順序:

(1)首先將砂、石通過配料器後由傳送帶送入攪拌筒;(2)然後由安裝在水泥罐上的螺旋輸送器將水泥通過計量裝置注入攪拌筒,與砂、石幹拌5秒鐘左右。(3)用水幫浦從水池吸入拌和水後,通過計量稱注入攪拌筒,進行攪拌。

2.3.4 攪拌時間:

2.3.4.1 放入拌和機內的每工作班第一盤混凝土材料,應含有適量的水泥、砂和水或直接拌和一盤水泥砂漿,以覆蓋攪拌筒的內壁而不降低拌合物所需的含漿量。

2.3.4.2 自全部材料裝入攪拌筒至開始出料的最短攪拌時間應按裝置出廠說明書的規定,並經試驗確定,且不得低於表2的規定。

表2 混凝土最短攪拌時間

注:①攪拌細砂混凝土或摻有外加劑的混凝土時,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1~2min;②攪拌時間不宜過長,每一工作班至少應抽查兩次;③表列時間為從攪拌加水至開始出料止;④當採用其他形式的攪拌裝置時,攪拌的最短時間應按裝置說明書的規定或經試驗確定。

2.3.5 混凝土拌和過程中,應經常從拌缸的觀察孔目測檢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勻性。

混凝土拌和物應拌和均勻,顏色一致,不得有離析和泌水現象,同時,每一工作班應按《混凝土拌和機技術條件》(gb9142)規定,不少於兩次檢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勻性,均勻性檢查應在拌和機卸料過程中,從卸料流的1/4至3/4之間部位分別取樣,進行試驗,其檢測結果應滿足:混凝土中砂漿密度兩次測值的相對誤差不大於0.8%,單位體積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兩次測值的相對誤差不大於5%。

2.3.6 混凝土攪拌完畢後,應按下列要求檢測混凝土拌和物的各項效能:

2.3.6.

1 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的控制。每一車都應測定其坍落度,攪拌運輸車出場前及到場通過自身攪拌均勻後,應取樣進行試驗,比對坍落度的損失。到場坍落度檢測合格的方可澆注。

最小取樣量,應多於試驗所需量的1.5倍,並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效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0-2002)規定評定。

2.4 混凝土運輸

2.4.1 應通過試驗工程確定混凝土運輸車輛的配置,確保混凝土的運輸能力適應混凝土凝結速度和澆築速度的需要,使澆築工作不間斷並使混凝土運到澆築地點時仍保持均勻性和規定的坍落度。

2.4.1.

1 梁廠、預製場可採用無攪拌器的運輸工具運輸,但運輸工具應採用不漏漿、不吸水且能直接將混凝土傾入澆築位置的容器。混凝土拌和物從攪拌機出料起至澆築入模的時間不超過15min 為宜。

2.4.1.2 其他結構物工程用砼罐車運輸,用砼罐車運輸混凝土時,途中應以2~4轉/min的慢速進行攪動。

2.4.2 運輸時間不宜超過表3的規定。

表3 混凝土拌和物運輸時間限制

注: ①摻用外加劑或採用快硬水泥拌製混凝土時,應通過試驗查明所配製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後,確定運輸時間限制; ②表列時間係指從加水攪拌至入模時間。

2.5 混凝土澆築

2.5.1 澆築前的準備工作

2.5.1.1 模板工隨時檢查模板和支撐系統、鋼筋工隨時檢查鋼筋和預埋件,做好記錄,符合設計要求並通過監理工程師驗收方能澆築混凝土;

2.5.1.2 高溫天氣應對模板外側澆水降溫。

2.5.1.3 幫浦送混凝土時,先幫浦送一盤水泥砂漿,以潤滑輸送管。

2.5.2 混凝土澆築要點:

2.5.2.1 控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混凝土自高處傾落的自由高度不應超過2m,如超過2m,應採用減速裝置如溜槽或串筒澆築,在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積高度不得超過1m。

2.5.2.

2 分層澆築:分全面分層和斜面分層兩種方式,應根據結構物高度和寬度,在分項工程開工報告中明示分層澆注方式。一般高度≤60cm的結構按斜面分層,>60cm的按全面分層方式澆築,梁體腹板、蓋梁等鋼筋密集全面分層不變的亦可採用斜面分層方式。

上下層同時澆築時,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完成上層混凝土的澆注,上層與下層前後澆築距離應保持1.5m以上。在傾斜面上澆築混凝土時,應從低處開始逐層擴充套件公升高,保持水平分層,每層斜面介面交叉處應插不同顏色彩旗區分振搗段落,每層振搗班組應協調施工,不得漏振。

混凝土分層澆築厚度不宜超過表4的規定。

表4混凝土分層澆築厚度

注:表列規定可根據結構物和振動器型號等情況適當調整。

分層澆注示意圖:

2.5.2.3 澆築混凝振搗應符合下列規定:

(1)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時,應快插慢拔,移動間距不應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型號的8~9倍,30棒r=240~270mm、50棒r=400~450mm);與側模應保持100mm的距離;澆注上層混凝土時應將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100mm;;應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鋼筋及其他預埋件。振動棒的插點要均勻排列,移動可採用「行列式」或「交錯式」。

振搗棒插入深度與作業半徑:

振搗棒的插點與移動:

(2)平板振動器的移位間距,應以使振動器底板能覆蓋已振實混凝土的邊緣為準。

(3)附著式振動器的布置距離,應根據構造物形狀及振動器效能等情況並通過試驗確定。施工時附著式振搗器應布置於腹板模板外側,左右對稱安裝。具體安裝方法為距端頭0.

5~1m處開始布設,上下安裝位置為預應力管道的外側;依次向橫隔板位置布置,間距布置宜為1.5m,延伸至起彎點處,在有管道豎彎的範圍內附著式振搗器的上下位置為管道位置外側且距底板底面距離不得小於50cm;無管道豎彎的範圍內附著式振搗器間距布置可為2m,距離底板底面距離宜為50~70cm。安裝採用螺栓緊固連線。

附著式振搗器應選用低頻高幅,功率在1.1~1.5kw範圍內。附著式振搗器不能取代常規插入式振搗器的使用,適用於正常振搗完成後開啟附著式振搗器5~10秒,禁止過振。

2.5.2.

4 混凝土的澆築應連續進行,如因故間斷時,其間斷時間應小於前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或能重塑的時間。混凝土的運輸、澆築及間歇的全部時間視採用水泥品種一般不超過表5的規定。當超過規定允許時間時應預留工作縫,工作縫應按規定要求處理。

橋梁標準化施工要點手冊

1材料的儲存方式 場地及保護措施 儲存原材料場地必須按 標準化工地建設要點手冊 規定標準進行硬化處理。原材料儲存要建立入庫 出庫臺帳,做到帳物相符。入庫 出庫 試驗 加工 使用記錄臺帳一一對應。1.1鋼材儲存要求 1 搭設鋼材儲存棚,棚內進行15cm混凝土硬化處理,設定高於地面50cm混凝土支墩。2...

工程標準化施工工藝手冊

淮安港洪澤港區工業園區通用碼頭工程 標準化施工工藝手冊 中交三航局淮安工程專案經理部 2012年3月15日 1 目的 明確鑽孔灌注樁的工藝流程 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指導 規範鑽孔灌注樁施工。2 編制依據 2.1 港口工程灌注樁設計與施工規範jtj 248 2001 2.2 港口工程地基規範jt...

小型混凝土構件標準化施工方法

摘要 隨著我國公路事業的快速發展,小型構造物早期破損非常嚴重,已引起業界普遍關注。建立一套健全 統 一 規範的施工體系,確保小型構造物工程質量,刻不容緩。採用標準化施工方法,高標準建設預製場 高強塑料定型模具 標準化工廠預製施工 精細化現場安裝,確保小型構造物耐久 經濟,在十天高速公路中實施取得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