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之死》學案

2023-01-12 11:30:02 字數 4038 閱讀 8759

一、課前預習

(一)作者

司馬遷(前145—前87年後),字子長,自稱太史公朝代)夏陽人,我國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 後因替李陵辯解,得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後任中書令,發憤繼續完成所著史籍。

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後稱史記》全書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紀(敘述歷代帝王的歷史)、   世家(敘述貴族王侯的歷史)、______列傳(歷代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蹟)、______表(各個歷史時期的簡單大事記)、______書(記載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共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敘述了上起傳說中的______,下到______太初四年約______年的歷史。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史,對後世的影響極大,被魯迅譽為意即它既是史學巨著,又是文學巨著。

(二)、積累與項羽有關的成語

取而代之:西元前210年,秦始皇巡遊經過會稽(今江蘇紹興),項羽也隨眾人前往**觀望中,項羽不禁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語,就表現出項羽的巨集偉大志和英雄氣概。

釋義:排除別人或別人的事物而代替其位置。

先發制人:陳勝起義後,會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機反秦,他召見項羽時說,現在是滅秦的好時機,我聽說先發制人,後發則被人所製,我想和你早點共同起兵。出身貴族的項羽豈肯委身於人下,按照計畫,項羽殺死了聲稱「先發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開樹起了起義大旗。

釋義;先動手以制伏對方;先於對手採取行動以獲得主動。

破釜沉舟:西元前208年,秦將章邯指揮秦軍主力合圍鉅鹿,項羽率兵前往解救,為了表現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項羽帶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釋義:

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幹到底。

以一當十:項羽率軍斷秦軍糧道,與秦軍進行了九次激烈的較量,「楚戰士無不以一當十」秦損兵折將,項羽乘勝追擊,逼使章邯率其殘部投降。釋義:乙個人抵擋十個人,形容勇敢善戰,以少勝多。

沐猴而冠:滅秦之後,項羽引軍入咸陽,大肆燒殺,咸陽火三日不絕,謀臣勸項羽說:「關中山河四塞險阻,土地肥美,可以作為霸王之都。

」而項羽以「富貴不歸故里,如同夜間穿錦綾走路,沒有人知道」為藉口加以拒絕。勸他的人感嘆道:「人們說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

」 項羽聞聽此言,就殺了說這話的人。釋義:沐猴戴帽子,裝**的樣子。

比喻裝扮得像個人物,而實際並不像。

一決雌雄:項羽言,「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

拔山蓋世:「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西元前206年,劉邦攻下咸陽,被項羽封為漢王,帶著人馬到南鄭去,途中燒毀了棧道。不久繞道北上,在陳倉打敗秦將章邯的軍隊,回到咸陽。

後比喻用假象迷惑對方以達到某種目的。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給加點字注音。

垓下駿馬名騅歌數闋( ) 美人和( )之麾下潰圍騎能屬者田父紿曰刈( )旗披靡( )

瞋目( ) 闢( )易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用四字短語概括出課文描寫的三個場面

課後練習

一、基礎知識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a.垓下(ɡāi)    烏騅馬(zhuī) 數闋美人和之(hè)

b.麾下(hu五千騎(q田父(f斬將刈旗(yì)

c.自度(duó) 能屬者(zh潰圍(ku瞋目叱之(chēn)

d 船(y十餘創(chuànɡ) 披靡(m憐而王我(wànɡ)

2.從詞類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不同於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直夜潰圍南出 b.項王則夜起

c.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 d.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3.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江東雖小,地方千里。 b.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

c.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 d.我何面目見之。

4.下列句中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時不利兮騅不逝逝:賓士 b.項羽乃復引兵而東引:率領

c.然今卒困於此卒:卻d.馬童面之面:面對

5.下列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大方,不吝嗇

b.騅不逝兮可奈何怎麼辦

c.乃謂其騎曰:「何如?」 怎麼樣

d.漢軍至,無以渡沒有用來……的辦法

6.下列句子中的「乃」字,意義相同的兩項是(  )

a.項王乃大驚曰b.平明,漢軍乃覺之

c.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7.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與例句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例:以故漢追及之。

a.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b.及拋江過其下。

c.望塵莫及d.始見廬山及大孤。

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用法相同的兩項是(  )

a.項王乃復引兵而東b.項王則夜起

c.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d.江東雖小……亦足王也

9.下列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江東雖小雖然b.我何渡為語氣詞,呢

c.項王身亦被十餘創受d.吾聞漢購我頭千金購買

二、延伸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疲轉餉。漢王項羽相與臨廣武之澗而語。

項羽欲與漢王獨身挑戰。漢王數項羽曰:「始與項羽俱受命懷王,曰先入定關中者王之,項羽負約,王我於蜀漢。

罪一。項羽矯殺卿子冠軍②而自尊,罪二。項羽已救趙,當還報,而擅劫諸侯兵入關,罪三。

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罪四。又強殺秦降王子嬰,罪五。詐坑秦子弟新安③二十萬,王其將,罪六。

項羽皆王諸將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爭叛逆,罪七。項羽出逐義帝彭城,自都之,奪韓王地,並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項羽使人陰弒義帝江南,罪九。

夫為人臣而弒其主,殺已降,為政不平,主約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無道,罪十也。吾以義兵從諸侯誅殘賊,使刑餘罪人擊殺項羽,何苦乃與公挑戰!」項羽大怒,伏弩射中漢王。

漢王傷胸,乃捫足曰:「虜中吾指!」漢王病創臥,張良強請漢王起行勞軍,以安士卒,毋令楚乘勝於漢。

漢王出行軍,病甚,因馳入成皋。

項羽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項羽解而東歸。漢王欲引而西歸,用留侯、陳平計,乃進兵追項羽,至陽夏南止軍,與齊王信、建成侯彭越期會而擊楚軍。

至固陵,不會。楚擊漢軍,大破之。

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項羽卒聞漢軍之楚歌,以為漢盡得楚地,項羽乃敗而走,是以兵大敗。使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斬首八萬,遂略定楚地。

魯為楚堅守不下。漢王引諸侯兵北,示魯父老項羽頭,魯乃降。遂以魯公(項羽曾被楚懷王封為魯公)號葬項羽轂城。

(選自《史記·高祖本紀》)

10.下面句中加點字的解釋,全都相同的是 ( )

a.漢王數項羽曰范增數目項王

b.漢王欲引而西歸引以為流觴曲水

c.漢王傷胸,乃捫足曰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d.遂以魯公號葬項羽轂城問徵夫以前路

11.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意思全都與現代漢語相同的是( )

a.項羽矯殺卿子冠軍而自尊悅親戚之情話

b.為政不平,主約不信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c.至固陵,不會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d.以為漢盡得楚地僮僕歡迎,稚子候門

12.對本文內容的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 )

a.劉邦的漢軍和項羽的楚軍相持很久,使士兵產生了厭戰的情緒,於是劉邦和項羽約定在廣武澗談判。項羽要跟劉邦單獨決一雌雄,劉邦卻把項羽的所作所為歸納了十條罪狀,不屑應和他的挑戰。

b.項羽聽了劉邦的話非常生氣,趁劉邦不注意,抽出暗藏的弓箭,一箭射中了劉邦的胸部。劉邦為了迷惑對方,假裝自己傷了腳趾,並且在重傷的情況下,還去慰勞軍隊,鼓舞士氣。

c.項羽與劉邦約定中分天下後,馬上罷兵撤走了,而劉邦卻沒有遵守約定,繼續進兵追擊項羽,還聯合其他諸侯軍隊共同進擊楚軍。後來,終於在垓下之戰中消滅了項羽。

d.項羽與劉邦在數年的楚漢之爭中,互有輸贏。但是,由於項羽有著好逞一人之勇、遇事急躁等缺點,而劉邦能夠從大局出發,遇事冷靜,多聽謀士意見,所以最終項羽失敗,劉邦奪得了天下。

13.根據文言文內容,翻譯下面句子。

(1)吾以義兵從諸侯誅殘賊,使刑餘罪人擊殺項羽,何苦乃與公挑戰!

《項羽之死》說課稿

二 檢查預習 基礎知識概括 三 理清思路 圍繞人物活動的地點及內容讓學生概括全文情節,教師總結如下 垓下之圍 1段 東城快戰 2 3段 烏江自刎 4段 四 察言觀色看行動 賞析故事情節及人物形象步驟如下 研習第一段 1.師生齊讀第一段,然後理出主要情節 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2.分析人物性格 行 驚 起...

解讀《項羽之死》的悲劇意蘊

作者 王建穩諸雨辰 語文教學與研究 教研天地 2013年第01期 項羽是司馬遷筆下最成功的悲劇英雄。項羽之死 生動地記述了項羽生命最後階段的三個場景,是司馬遷極著力 極得意的文字,也最能體現英雄之死的悲劇意蘊和文化價值。項羽 欲渡 而又 拒渡 的矛盾心理和行為,是 項羽之死悲劇意蘊的關鍵點。垓下悲歌...

項羽本紀 學案

編製者 李卉審核者 徐麗班級姓名第小組 一 瀏覽預習課文 1 劃出難讀難理解的詞,利用工具書,獨立完成。2 速讀課文,思考 課文節選部分共講了幾方面的內容?二 文字研習 一 研究文字第 一 二部分 1 活用詞 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2 重點實虛詞 又不肯竟學。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