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學案四項羽本紀》知識點總結

2021-10-22 15:53:20 字數 2638 閱讀 2115

《中國古代詩歌和散文》學案(四)

《項羽之死》知識點總結

【須知應會】

一、作家作品

1.關於史記:

《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是中國第一部記述了上自下至太初元年,大約三千年左右的歷史。

全書有十二篇, 十篇, 八篇,

三十篇, 七十篇, 共篇。

:把歷代帝王作為歷史事件的中心人物來加以論述,同時又以他們的前後繼承關係來顯示歷史的發展。

:記敘春秋戰國以來各諸侯國和漢代所封的諸侯、勛貴的歷史。

:是使那些品行高潔和有功於天下的人得以傳名於後世。

:按朝代的順序,把歷史分成若干階段,再分別按世代、年、月寫成簡歷的大事記。

:是對當時社會重要的典章制度的專門論述,與後世的專門學科發展史有相近之處。

魯迅所說恰當地指出了《史記》有很大的歷史成就和文學成就。

2.關於司馬遷:

史學家、文學家,字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不久仕為郎中,成為漢武帝的侍衛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

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太初元年,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歷》,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歷》。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

後因替投降匈奴的辯護,獲罪下獄,受宮刑。出獄後任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

司馬遷還撰有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

二、文言常識:

1.辨音識字:

垓下歌數闋麾下潰圍( ) 披靡瞋目( ) 刈旗美人和( )之駿馬名騅( )

叱之( ) 虞姬田父被十餘創

自刎( ) 麾( )下紿( )

2.通假字:

①直夜潰圍南出通

②辟易數里通

③騎皆伏曰:「如大王言通

④烏江亭長船待通

3.解釋加點的詞語

項王則夜起,飲帳中則

虞兮虞兮奈若何若

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以

騎能屬者百餘人耳屬

田父紿曰「左紿

以故漢追及之以故及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引

項王自度不得脫度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當

然今卒困於此卒

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固決快

期山東為三處期山東

漢軍皆披靡披靡

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縱

籍獨不愧於心乎獨

項王身亦被十餘創被創

3.實詞虛詞(解釋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為

①自為詩曰

②為諸君潰圍

③吾為公取彼一將

④赤泉侯為騎將

⑤吾為若德

(2)乃

①乃有二十八騎

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③ 漢軍乃覺之

④ 項王乃大驚曰

4.詞類活用:

①項王軍壁垓下

②項王則夜起

③直夜潰圍南出

④項王乃復引兵而東

⑤亦足王也

⑥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

此天之亡我

5.古今異義:

①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古今

②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古今

③江東雖小,地方千里古今

④吾知公長者古今

6.成語:

①四面楚歌

②十面埋伏

③短兵相接

④江東父老

7.重要句子:(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點)

句式:麾下壯士騎從者百餘人耳。

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漢騎追者數千人。

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

句式:然今卒困於此

句式: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此項王也。

句式:項王則夜起,飲(於)帳中。

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之)賜公。

馬童面之,指(於)王翳曰

⑤固定句式:

何……為,表疑問: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獨……乎:籍獨不愧於心乎?

【夯實基礎】

1.下列加點字讀音有錯的一項是( )

a.垓下(gāi) 歌數闋(què) 潰圍(kuì ) 美人和之(hè)

b.刈旗(yì) 披靡(mǐ) 瞋目(chēn) 駿馬名騅(zhuī)

c.麾下(huī) 叱之(chì) 田父(fǔ) 被十餘創(chuāng)

d.王翳(yì) 自刎(wěn) 虞姬(yú) 亦足王也(wáng)

2.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辟易數里辟易:退避。這裡指驚嚇後退。

b.項王乃上馬騎騎:跨於物上或兩邊叫騎,跨坐。

c.麾下麾:軍中指揮士兵用的旗子。

d.田父紿曰「左」 紿:欺騙。

3.下列句中沒有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

a.項王軍壁垓下

b.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

c.項王乃復引兵而東

d.願大王急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