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會計制度改革不足與完善 一

2023-01-10 13:36:04 字數 3145 閱讀 1449

摘要]會計改革是乙個內涵豐宮、外延廣泛的範疇,其中會計制度改革是會計改革的實質和核心。我國會計制度改革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行業會計制度的具體行為規範不適應企業改革的要求,現行會計制度在構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統性,國際化程序緩慢,規範的協調性差等方面。應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構建企業會計制度,按「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原則完善會計制度,加快我國會計規範的國際化程序,強化約束和監督機制。

關鍵詞]會計制度;改革;不足;對策

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在會計領域邁出了改革的步伐。會計改革是乙個內涵豐富、外延廣泛的範疇,它包括會計制度的改革、會計手段的改革、會計管理體制的改革、會計教育的改革以及會計觀念的變革等,其中會計制度改革是會計改革的實質和核心,它不僅是會計改革成敗的決定性因素,而且反映著會計改革成效的優劣。

一、我國會計制度改革的不足

(一)行業會計制度的具體行為規範不適應企業改革的要求

1.不能適應企業經營多元化發展的要求。隨著市場機制的日益完善和風險機制的日益形成,多元化經營將成為企業經營的必然趨勢和戰略選擇。

多元化經營必然使企業涉足於各不同行業、不同性質的經營業務,而執行現行會計規範要求企業對不同行業、不同性質的經營業務分別設定賬戶,並採用不同的會計程式與方法進行會計處理,這不僅增加了多元化經營企業會計核算的工作量,影響核算效率和質量,而且難以保持口徑一致與反映綜合的財務會計資訊。

2.不利於會計資訊的行業比較和分析。執行行業會計制度,使得不同行業、不同企業會計處理所依據的原則、程式、方法各不相同,這就必然導致會計資訊在行業、企業之間失去可比性,不便於投資主體對潛在投資物件的比較、分析和選擇,最終不利於資金的合理流向和資源的優化配置。

3.不便於投資主體對企業實施有效的財務監督。企業各投資主體對企業實施財務監督的主要依據是財務會計資訊。

然而,一方面各投資主體出於增加投資收益、迴避投資風險的考慮,會不斷的改變投資物件,使資金經常性地從乙個行業轉向另乙個行業,或同時分布於若干不同行業;另一方面不同行業又執行不同的財務會計制度。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主體要實施財務監督就必需熟悉不同行業的會計處理原則、程式和方法,這無疑加大了財務監督的難度,影響財務監督效率。

(二)現行會計制度在構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統性

完整性和系統性是現代會計制度應具備的基本特徵。所謂「完整性」是指會計制度應包括和覆蓋全部會計實務,使每一會計行為,每一會計事項都有相應的制度予以規範;所謂「系統性」是指現代會計制度應是在會計目標統一約束下,由相互聯絡、相互依存的多分支、分層次的會計制度構成的有機體系。然而,我國現行的會計制度基本上是圍繞企業常規會計事項由國家統一制定,在構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統性,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1.一些現代會計分支尚未納入會計規範體系。近年來,隨著會計領域的改革開放以及會計理論研究的深化,一些新的會計分支,如人力資源會計、質量成本會計、物價變動會計、金融工具會計等早已為人們所熟悉,然而,有關這些會計分支,我國目前尚無具體的制度或準則規範,使得現行會計規範在內容上殘缺不全,儘管一些企業認識到需要通過會計系統確認和計量人力資源的耗費,需要核算與報告物價變動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的影響,也需要核算和報告金融資產、金融負債及其對股東權益的影響等等。

但由於缺乏這方面的準則、制度,使得企業會計人員力不從心,或只能按各自的需要作出不規範的會計處理。

2.許多企業缺乏健全、完善的內部核算制度。完善的會計規範體系不僅包括國家統一制定的各個層次的會計規範,而且還包括企業根據其經營特點和管理要求制定的內部核算制度和辦法、會計核算的基礎管理制度與辦法、成本核算制度與辦法、內部財務成本的分析考核制度及辦法等。

然而,目前許多企業只執行統一層次的會計規範,而無完善的內部核算制度與辦法,不但損害了會計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統性,而且往往導致企業成本不實、賬目不清、資料不真。

(三)會計制度改革的國際化程序緩慢

《企業會計準則》的頒布實施,標誌著我國會計在國際化程序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但其進展不盡人意。現行會計規範在許多方面與國際會計準則尚未協調,甚至差異較大。例如有關固定資產折舊、存貨計價等會計方法,國際會計準則規定在保持一致性的前提下,企業可以自行選擇,而在我國的會計準則和制度中,有關這些方法的選擇作了較嚴格的限制,因此,一些在國外被廣泛使用的會計程式和方法,在我國尚未應用或受到嚴格限制。

由於這些差異的存在,使得我國的會計資訊缺乏國際可比性,不能充分發揮其「國際性商業語言」的功能,這正如我國的涉外企業需要按照我國會計準則與上市地或子公司所在地會計準則編制兩套口徑不同的會計報表,並分別由不同國別的註冊會計師進行審計。這充分表明,由於會計規範的差異,一方面使我國涉外企業的會計工作量增大,會計資訊成本上公升,不利於這些企業的國際性競爭,另一方面有礙於我國市場經濟的國際化發展和企業經營的國際化拓展。

(四)現行會計規範的協調性差

在我國,自《企業會計準則》出台後,分行業、分所有制頒布了一系列會計制度,對相關事項的核算與報告作了許多規定。如《公司法》第六章對公司製企業的財務會計作了一系列規定,《公開發行**公司資訊披露實施細則》第三章對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編制和披露作了若干規定。這些規定從基本面看,與會計制度的規定是一致的,但也存在諸多不協調的方面。

以報表種類的設定為例,工商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應編制的財務報表主要是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財務狀況變動表、利潤分配表和主營業務收支明細表(商品銷售利潤明細表),而《公司法》規定企業除編制幾個基本財務報表外,還應編制財務情況說明鬥書,對主營業務收支明細表(商品銷售利潤明細表)則沒有明確要求。新近出台的假份****會計制度變則規定企業須編制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股東權益增減變動表、應交增值稅明細表、利潤分配表以及分部營業利潤和資產表等。由於相關法律規定不一致,導致企業會計人員在實務操作中無所適從。

比如乙個從事產品製造的股份****,是應執行《工業企業會計制度》還是按《公司法》規定處理,是無從明確的,結果可能導致同一型別企業按照不同的規定進行處理,損害會計資訊的可比性。

(五)會計制度的嚴肅性受到損害

會計制度作為指導各企業進行會計處理的規範,具有強制性和嚴肅性,即各企業會計人員均應自覺地按照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核算和報告。但在現實中,一方面,由於監督措施不力,導致一些企業為了自身區域性利益而在會計處理上「各盡所需」,主要表現在一些企業的會計人員置會計制度規定於不顧,完全按廠長、經理的意圖進行會計處理,導致核算不實、資料不真,或設定「兩套賬」以應付財政、稅務等機關的審查。更為甚者,一些審計部門和審計人員,在執行業務時,為了不得罪客戶,不顧執業規範而按客戶意圖進行審計,提供虛假審計報告。

另一方面,由於執法不嚴,縱容了違規違紀行為,比如一些企業雖然在審計或財務檢查中查出了不少問題,但在處理上大多是「限期糾正」、「下不為例」,對負責人從輕處理或不予處理,這就縱容了會計上的違規違紀行為,致使一些企業違規行為屢查屢犯,屢禁不止。

我國會計制度改革的不足與完善

作者 王平 時代經貿 2012年第16期 摘要 為適應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自9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在會計領域邁出了改革的步伐。會計改革是乙個內涵豐富 外延廣泛的範疇,它包括會計制度的改革 會計手段的改革 會計管理體制的改革 會計教育的改革以及會計觀念的變革等,其中會計制度改革是會計改革的實質和核心,...

我國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關係

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的關係在我國一直是乙個有爭議的話題,爭議焦點就是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是完全替代,還是並列存在的問題?我國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關係到底如何,隨著改革的深入和新的企業會計準則的頒布,理論界應對此做進一步的深入 本文擬通過對我國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的聯絡與區別進行比較分析,並結合當前我國企業所...

企業會計制度改革後

企業會計制度改革後,會計報表體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編制會計報表時,有時不同的會計報表中有的專案反映同一經濟內容,因而,在報表之間形成了專案之間的聯絡。這一聯絡體現在數字間的核對關係,稱之為會計報表的勾稽關係。利用勾稽關係,可以檢查會計報表編制的是否準確,使會計報表的設計更加合理科學,可以為計算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