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採芙蓉

2023-01-08 21:30:04 字數 3557 閱讀 6794

《涉江採芙蓉》導學案

編寫人:朱本豔審核人:備課組編寫時間:2015-11-20

高一( )班學習小組編號_______ 姓名

【學習目標】

1、 了解關於《古詩十九首》的文學常識;

2、 感受詩歌的思想內涵;

3、 運用想象描摹詩歌的藝術畫面。

【重點難點】

1、 運用想象和聯想描摹詩歌畫面。

2、 抓住詩歌意象來解讀詩歌主旨,培養詩歌鑑賞能力。

【學法指導】

朗讀法、**法、鑑賞法

【知識鏈結】

《涉江採芙蓉》導學案

一、匯入新課: 世界總會有痛苦的感情,在奔騰不息的生命之河裡漂流,我們今天就要去聆聽一段憂傷的吟唱,那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一聲嘆息,是一朵憂鬱的苦痛的花朵。

二、揭題,介紹作品及作者。

《古詩十九首》 南朝蕭統合收於《文選》中,漢代無名作家的作品合稱。

以平淺質樸的文字展深情,五言詩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譽為「五言之冠冕」。

思想內容: 1、表達矢志傷時、人生無常的感慨。

2、揭露世態的炎涼與人情的冷暖。

3、抒發遊子思婦們離別相思之苦。

三、目標呈現。

四、新課學習。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一)讀順暢,通大意.

1、熟讀詩歌,掃清字詞障礙,在課本上劃分節奏。

2、有感情朗讀古詩,給下列加點字注音並解釋

遺( wèi) 贈送

3、誦讀古詩,結合課下註解,用盡量準確而又優美的語言描繪這首詩歌大意。

渡過江去採摘荷花,生有蘭草的沼地長著香草。

採摘荷花送給誰呢?所思念的人在遙遠的長道。

回頭看那故鄉啊,漫長的道路無邊無際又渺渺。

感情深厚卻兩地分居,在愁苦憂傷中慢慢變老。

(二)找詩眼,抓主旨;

1、什麼是「詩眼」?找出本詩「詩眼」並根據「詩眼」概括主旨。

詩眼:指作品中點睛傳神之筆。

其形式有二: ①詩詞句中最精煉傳神的某個字;也就是最能體現作者感情的詞語。②全篇最關鍵的詞句,是一篇詩詞的主旨所在。

本詩的「詩眼」是「憂傷」。

解析:「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兩心相愛卻又各在一方,愁苦憂傷以至終老異鄉。

我們彷彿看見這樣的畫面:一邊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遠天,身後的密密荷葉、紅麗荷花,襯著她飄拂的衣裙,顯得那親孤獨而淒清;一邊是雲煙縹緲的遠空,隱隱約約搖晃著返身回望丈夫的身影。雙方都茫然相望,層層疊疊的山巒,浩浩蕩蕩的江河,誰也看不見誰。

正是在這樣的靜寂中,天地間幽幽響起了一聲淒傷的浩漢:「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它彷彿來自萬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對同心離居的夫婦那痛苦嘆息的交鳴。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天各一方,憂思難忘,除了表達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還能讓人深切地感受到兩個彼此相愛的人的真摯篤厚的感情。

因愛之深才思之深,因愛之長久才有「終老」之「憂傷」。

2、詩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做了一件什麼事情?其目的是什麼?

事件:試圖採摘芙蓉。目的:是「遺」遠方的「同心」者。

解析:中國人民很早對於自然就有很深的愛好,對自然的愛與對人的愛往往緊密地聯絡在一起。古代人送給最親愛的人的禮物往往不是什麼金銀珠寶,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別時總是折一枝柳條送給遠行的人,遠行的人為了表示對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驛使就託帶一枝梅花給他。

這種生活情調是簡樸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維的《相思》所寫:「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採花折柳,這正是古人傳情達意的方式,一方面是傳達了對親朋的關懷、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託了對親朋的美好祝願。

(三)依景情,析手法

1、 結合下列詩句,欣賞詩中的兩幅圖畫,分析詩歌藝術手法。

(1)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一位悵立船頭的女子。她與眾多女子的嬉笑不同,她注視著手中的芙蓉默然無語。

(2)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身在「遠道」的遊子。四處張望著,看著回家的路無邊無際,憂愁不已。

解析:一邊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遠天,身後是密密的荷葉,紅麗的荷花,襯著她飄拂的衣裙,顯得那樣的孤獨淒清; 一邊是腦海中隱隱約約搖晃著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那一閃而隱的面容,竟是那般愁苦!詩歌兩個畫面不是先後的,而是分隔、同時顯現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開的美好季節,也是採蓮好時節。「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倘若傾耳細聽,湖面上、「蘭澤」間傳來的陣陣戲謔、歡笑之聲。這美好歡樂的情景,因一聲嘆息改變。

一位悵立般頭的女子,與眾多姑娘的嬉笑不同,她卻注視著手中的芙蓉默然無語。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長長的吁嘆,點明了這女子全部憂思之所由來:她徒然採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以能遺送給誰?將人物置於美好、歡樂的採蓮背景上,抒寫主人公獨自思夫的憂傷,正具有以「樂」襯「哀」的強烈效果。

接著兩句空間突然轉換,出現在畫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遠道」的丈夫了:「還顧望歸鄉,長路漫浩浩。」彷彿是心靈感應似的,正當女主人公獨自思夫的時候,她遠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帶著無限憂愁,回望著妻子所在的故鄉。

此刻展現在他眼間的,是漫漫無盡的」長路「,和那阻山隔水的浩浩煙雲!

這兩句的「視點」仍在江南,表現的依然是那位採蓮女子的痛苦思情。不過在寫法上,採用了主客移位的方法「從對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鄉而嘆長途」(張玉谷《古詩賞析》)的,從面造出了「詩從對面飛來」的絕妙虛境。

虛實結合的手法,從對方寫起,抒情主人公所想。這種手法也稱主客移位,是我國古典詩歌中的一種特殊的表現手法。簡單說就是自己思念對方,卻說對方不忘自己。例如:

高適的《除夜》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本是自己思念千里之外的故鄉親人,卻說故鄉的親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

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本是自己到了佳節便加倍地思念家鄉的親人,可作者不說自己想念家鄉的兄弟,卻說家鄉的兄弟想念自己。

2、寫法總結:

(1)、虛實結合

(2)、借景抒情(以樂景襯哀情)

3、誦讀回味。

二、合作**

1問題**:關於《涉江採芙蓉》,有人認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還顧」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認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還顧」者則是「所思」的男子。你怎麼看?

(1)、遊子思鄉懷人。

(2)、女子思夫懷遠。

解析:古代一些詩評家大都認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當時男子遊宦京師洛陽,遠離江南;女子採蓮是舊俗,「芙蓉」即「夫容」,「蓮子」即「怜子」;《古》是文人獨立創作的作品,可以用主客移位的方式,以女子的口吻來寫。

因此思念的應該是雙方,正如李清照《一剪梅》「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所以詩中有遊子思鄉思親之纏綿,也有閨女思念情人之真摯。

2、歸納主旨:表達遠隔兩地的愛人互相思念的哀傷與惆悵之情。

【歸納小結】

《涉江採芙蓉》是一首絕美的詩,看到他,就像看到了一種中國式鄉情、親情、愛情的縮影,橫亙於歷史時空之中,《涉江採芙蓉》的文字絕沒有浮躁的華美,僅用清淡自然地筆觸,寫出了一世的悲苦。

儘管千年前的那個採蓮的人和被他思念的人都早已消失了。但是,只要有人,只要有詩,只要有四季的變換,在這世間就會存在著一種思慕的情懷,永遠也不會改變,永遠也不會消失。

【當堂訓練】

《涉江採芙蓉》教案

詩三首 之 涉江採芙蓉 教案 教學目標 1 鑑賞漢 魏 晉詩歌的情趣和藝術魅力。2 了解五言詩的特點,有感情地誦讀並背誦這三首詩。3.培養學生鑑賞詩歌形象 語言 表達技巧的能力 鑑賞可以突出重點,不必求全。4.引導學生接受詩中高尚而純真的情感薰陶,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重點 難點 重點 字詞過...

《涉江採芙蓉》教案

彬縣新民中學胡元平 教學目標 了解關於 古詩十九首 的文學常識。感受詩歌的思想內涵。運用想象描摹詩歌的藝術畫面。教學重 難點 運用想象和聯想描摹詩歌畫面 抓住詩歌意象來解讀詩歌主旨,培養詩歌鑑賞能力。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鍾嶸 詩品 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這個評價說的是...

涉江採芙蓉教案

語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 涉江採芙蓉 課時 一課時 有課件 涉江採芙蓉 的教案 赤峰市林東一中於鳳波 教學目標 了解關於 古詩十九首 的文學常識 感受詩歌的思想內涵 運用想象描摹詩歌的藝術畫面。教學重 難點 運用想象和聯想描摹詩歌畫面 抓住詩歌意象來解讀詩歌主旨,培養詩歌鑑賞能力。課時安排 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