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初一學生引入歷史的大門

2023-01-07 19:33:02 字數 5130 閱讀 6827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初一歷史的學習是中學歷史學習的第一步,如何把學生順當地引入歷史學習之門,為「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值得我們認真地研究。

一、靈活處理教材內容,以「重點、現實、情感」為突破口——進入歷史大門的前提

我們知道,學生頭腦的知識不是灌進去的、背進去的,而是通過活躍的**與學習過程構建起來的,教材也只是書面的東西,而且所承載的資訊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教師要深入理解學生是如何學習的,他們的知識是如何構建的,而且應該根據學生的情況來處理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簡單的「教教材」。教材不等於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大於教材。

教學內容的範圍是靈活的,是廣泛的,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只要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所有有關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任何方面的材料都可以作為學習內容。教材是教師和學生實施課程標準的重要憑藉, 學科課程目標規定的是最基本的要求,不是最高要求。這說明對學生的要求是彈性的,因人而異的,教材為教師用教材留了創造的空間。

那麼運用新教材的突破口在**呢?要抓好「重點、現實、情感」這六個字。所謂重點就是包括「四重一線」的歷史知識,四重是重要歷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概念、重要歷史現象,一線是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對這些歷史知識,教師要濃墨重彩講深講透,要在學生頭腦中打下堅實的史實基礎,從而形成對歷史的整體巨集觀把握和認識。

所謂「現實」就是要體現歷史教學的現實價值,找到歷史與現實的契合點,把歷史作為一種認識當今社會及認識事物的方法,從而促進學生自身發展。所謂情感是指利用史實對學生進**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找準了突破口,我們才能逐步培養出學生的記憶、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的能力,才能逐步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

只有做好了靈活處理教材內容,以「重點、現實、情感」為突破口,才能有目的、有方向地把初一學生引入歷史的大門。

二、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特徵——引入學生進入歷史大門的條件

初中學生的年齡一般在12、13歲至15、16歲。這一時期的少年「一半是兒童,一半是青年」,一半是幼稚,一半是成熟。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盲目性錯綜複雜的矛盾時期。

尤其是初一學生,剛結束小學生活跨入中學大門,剛擺脫小學生那樣的依賴感,自我意識明顯增強,尋找生活的獨立性,但又不具備完全獨立的能力。一方面帶有很多孩童的特點,一方面又積累了不少生活經驗,身心正在發生很大變化。

我們知道知識的掌握必須通過學生自己的思維活動,教學只有符合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學生的思維發展,是由相對低階的動作思維發展到形象思維,再由具體形象思維發展到抽象邏輯思維和辨證思維。小學時學生主要依靠具體形象思維,而到了初中,學生的邏輯思維開始佔主導地位,慢慢發展到以邏輯思維為主的思維活動。

初一學生能夠學習一些比較系統的科學知識,但思維多停留於事物表面。喜歡聽歷史故事,有英雄主義意向和強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水平,才能科學地確定教學的起點,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教師要依據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注意小學教材與中學教材銜接。例如:孔子。

學生在小學已學習了「大教育家孔子」,初一的學生不僅要學習大教育家孔子,還要學習作為大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的孔子。教學中,在學生已掌握「孔子是怎樣教育學生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首先了解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們繼承?

」,其次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的學說。再次掌握孔子的學說後來被封建統治者利用和改造,成為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對後世影響極大。

這樣循序漸進,不斷提高。

三、激發學習興趣——進入歷史大門的準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樂之者。

要激發並保持學生的興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讓學生不斷地獲得「成功的喜悅」。而這個成功還必須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壇講故事。

小學的歷史學習是以故事形式進行的,初一學生已了解與初中課文有關的一些故事。讓學生將小學了解的故事與相關的課文結合上講台講故事。每個學生都可通過努力做到。

這個過程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綜合概括能力,表達能力,又鍛鍊了學生的膽識勇氣,還嘗到了做小老師的滋味,內心充滿成功的喜悅。又如,巧設疑問也是興趣的淵源,只有學生對某一現象發生驚奇和疑問時,他們才願意去進行探索。學習「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一課,設計乙個問題鏈:

人是從猴子變來的嗎?人與猿有什麼不同?人是不是動物?

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什麼?我國境內最早的居民是誰?他們長的什麼樣子?

吃什麼東西?住在哪兒?把每個問題假設為乙個「寶藏」,解決乙個問題等於發現乙個「寶藏」。

把學生置於「發現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讓學生到歷史的隧洞中去尋寶。學生隨著教材內容的展現,不斷地發現,在成功的喜悅鼓勵下繼續前進。

四、直觀教學——引導學生進入歷史大門的好方法

教學方法的選擇受制約於學生的思維水平。 從思維特徵看,初一學生的形象思維佔優勢,採用直觀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於學生掌握知識。教學的直觀形式有實物直觀、模型直觀和語言直觀等。

多**技術的運用為直觀教學提供了更現代化的廣闊天地。

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蔡倫燃起的理性之光至今光彩照人,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那麼,紙是怎樣造出來的呢?為什麼說造紙術的發明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

教材提供了七幅圖。《考古發現的我國漢紙的出土地點》告訴我們,我國不少地區在漢朝就懂得造紙。彩圖《甘肅天水出土的西漢早期的紙》證明了「我國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紙」。

彩圖《居延出土的漢代簡冊》我們看到沒有紙之前人們用竹木簡作書寫材料。竹木簡很笨重,《漢武帝時,文人東方所朔向皇帝上了乙個奏本,竟用了3000片竹簡,派了兩個人才抬進宮去》。書寫材料還有帛,但很貴,不能大量使用。

隨著文化的發展,需要有一種既便宜又方便的書寫材料,這就推動人們發明了造紙術。《蔡倫》是位改革家,在他之前,紙的質量比較差,產量也不高,蔡倫改進造紙術後,紙的質量和產量都提高了紙的使用日益普遍。造紙的過程是複雜的,《漢代造紙圖》以靜態形式展現了造紙的過程,而教學錄影「造紙術」片斷,則以動態形式展現了造紙的過程:

浸泡——蒸煮——碓料——打漿——抄紙——烘乾。《造紙術傳到世界各地的時間》我們看到,造紙術從我國先後傳播到世界各地,改變了世界書寫材料的面貌,促進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動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深刻地影響世界歷史的程序。從而認識造紙術的發明是了不起的科學大事,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

這樣運用直觀的圖,適時插入對圖的闡述、說明和描述,圖言並茂,還有集「視、聽」為一體的動態錄影,引導學生在感知直觀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不僅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最終獲得科學的理性知識,還受到了思想教育。

每一堂課的教學,直觀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教學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及時地將認識的材料進行總結歸類,上公升到一般的理論,這是感知過程的最後目標,只有這樣,初中學生掌握的知識才是系統的,深刻的。

五、加強學法指導——進入歷史大門的關鍵

中學的學習要求與小學的不一樣,學習方法也就不同。有些學生在小學成績優秀,但由於初一這個轉折點沒過渡好,成績大幅度下滑,反之,卻上公升。因此,加強學法的指導是必要的。

1、回答問題。每節課都有提問,學會回答問題是最基本的。如果問題是乙個點,學生可以作答。

如果問題是個面,大部分學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進步?

這是一道比較題,必須把山頂洞人和北京人進行比較回答。但學生的答案是毫無判斷、沒有選擇地照搬課文,反映出學生答題的水平較為低下。教師要為學生分析題意,介紹答題的基本步驟,然後引導學生先閱讀課文,分析判斷,再綜合作答,並要求答案內容有一點以上的必須分點作答:

①、②、③……,養成條理清晰的好習慣。

2、列大事年表。學完乙個單元,列大事年表可教會學生抓住重點,理清歷史線索的方法。

3、設計**。每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都異彩紛呈,頭緒繁多,設計**教會學生歸類整理知識的能力。

4、編寫課文提綱。這是學會學習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課文,學生從閱讀入手,分析重點難點,到綜合提煉形成文字。

不僅學會了閱讀材料,分析問題,綜合概括,文字表述,還懂得了構建知識框架,形成系統。會讀一篇課文也就會讀一本書。有人說「學習就是善於整理這本書裡的全部家當。

整理一遍以後,放好,全在腦子裡。」學會編寫課文提綱,也就是學會整理書中的有效資訊,把這方法用於其他學科的學習一樣行之有效。長大以後,還會處理所有的資訊——社會的和生活的資訊,從而獲得工作能力,社會適應能力。

總之,教師應從課程的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管理等方面都作全面的、根本的轉變。教師與學生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從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從獨立學習轉向合作學習;學生的學習狀態發生了變化 ,從接受式學習轉向**式學習……各方面都要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培養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從小學到高中,做了十幾年學生,在我的印象中,學校是神聖的殿堂。當我成為老師走進課堂之時,我期待自己也在學生心中建立一座神聖的殿堂。我曾試過把自己的知識「倒」給學生,以期他們多學知識;也曾試過「逼」著待進步生學習,以期他們快點提高。

但事與願違,搞得我和學生都是身心疲憊,雖然在應試教育中成績還好,但我知道這不是我要的課堂。漸漸地,我的目標清晰了,我要一座殿堂——一座讓我的學生難忘的,充滿創造靈性、充滿歡聲笑語、充滿人文關懷,啟迪智慧型、塑造人格的殿堂!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不斷的探索並獲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隨著不斷地修正自己的教育觀念,我越來越深刻的懂得了,要想學生學得好,更要「實踐出真知」。反思最初的困惑,不正是因為學生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沒有在學習中獲得樂趣,所以才會事倍而功半麼。

只有老師一相情願地努力是不夠的,必須讓學生這一教育主體真正動起來,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生活的「實踐」中來,在學習中摸索方法,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獲得樂趣,獲得經驗;學會探索,學會發現,學會欣賞,學會評價,學會同情,學會體諒,------。說到底,這殿堂是為學生建立的,是要學生真正喜歡才行啊!

從那以後,我便認定了腳下的這條路,兢兢業業地工作:用真善美去啟迪一顆顆心靈,辛勤地將科學與文明的基因移植給學生。把歌聲和快樂融入學生的骨骼中。

我越來越發現自己的生命在工作中旋轉和燃燒,生活過得非常充實,在這條路上我走了十幾年,從中我嘗到了教書育人的無限樂趣:當對一節課進行語言思維,教法的創造時,我有股說不出來的暢快,當站在講台,面對幾十個學生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時,我又感到是莊嚴的、神聖的!這使我領悟到了,教師的人生在講台上是閃光的,這塊天地使苦和樂、悲和喜、失落和神聖交織在一起!

達到心靈上的昇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樂融融!此時的我已深深地愛上了我的事業,愛上了我的崗位,我為自己是一名教師而自豪。

也要求自己:我不做教書匠,我要做教育家,一切,只為這一群天地間的「小精靈」們。

是的,教師的職業是平凡而瑣碎的,教師的生活清貧而艱辛。但是我們也看到了,看到了老師們臉上卻永遠掛著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為老師們都願自己像一片綠葉,默默地去成就果實的輝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滿天下。-

初一學生的問題

很多家長都反映孩子要上初一了,有不少擔心,針對家長們的擔心我寫了點個人感受,希望能給眾家長帶去幫助!首先,分析初一新生面臨的問題。1 周圍群體的變化對初一新生的影響。初一學生要面臨從小學階段時的 高年級 到中學階段 低年級 角色的轉換。我們發現在這個角色轉變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學生表現出了膽小的特徵,...

初一學生的作文如何得高分

2010 年8月25日 家長 劉女士 地點 平盟會客廳 平盟老師 劉女士您好!家長 老師您好,我家的孩子現在初一,馬上就初二了。這次期末考試語文成績不好,平時學的也不錯啊,怎麼一到考試就不行了呢人 平盟老師 理解您的心情。不過,現在的學校各個階段的語文考試雖然沒有游離於語文課本大綱要求,但已經遠遠加...

如何提高初一學生的寫作能力

內容摘要 初一學生因生活經驗欠缺,寫作難以提高,為了解決有 公尺之炊 採用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課內外相結合等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寫作。關鍵詞 觀察方法 積累材料 教學結合 自由命題 中圖分類號 g633.34 寫作是一種複雜的創造性勞動,寫作能力是一種綜合的語文能力。對剛畢業的小學生,既沒有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