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學重點

2023-01-03 01:21:05 字數 5019 閱讀 2943

第一章:管理心理學概述

1.經濟人: 以完全追求物質利益為目的而進行經濟活動的主體。其一切行為在於追求自身最大的經濟利益,人的工作動機是獲得最大的經濟報酬.

相應的管理方式——x理論:

(1)以嚴密控制和監督式的管理方式,採取所謂「任務管理」的措施。

(2)管理工作只是少數人的事情,跟員工無關。

(3)獎懲方面:物質利益通常: 胡蘿蔔+大棒

2.社會人:是指通過社會化,使之在適應社會環境、參與社會生活、學習社會規範、履行社會角色的過程中,逐漸認識自我,並獲得社會的認可,取得社會成員的資格的人。

相對應的理論——人群關係理論:

在「社會人」假設的基礎上,梅奧提出了「人群關係理論」的管理理論,其要點是:

(1)管理者不應只注意工作、完成生產任務,而應把注的重點放在關心人、滿足人的社會需要上。

(2)管理者不應只注意計畫、組織和控制等,而應更重視職工間的人際關係,培養和形成職工的歸屬感和整體。

(3)在獎懲方面,提倡實行集體的獎勵制度,而不主張實行個人獎勵制度。

(4)管理者的職能也應有所改變,他們不僅要負起組織生產的責任,還應在職工與上級之間充當聯絡人,注意傾聽職工的意見,了解職工的思想感情,及時向上級反映。

3. 自我實現人:是指人都需要發揮自己的潛力,表現自己的才能;只有當人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才能充分表現出來時,人們才會感到最大的滿足。

y理論:

麥格雷戈總結、歸納他人觀點,在《論企業的人事》書中作為「x理論」的對立面提出了「y理論」,認為y理論的主旨在於強調 「 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的結合」,並認為它能「創造出理想的條件,使組織成員在為企業的成功而貢獻自己力量的同時,也能最好地實現其自己的個人目標.」

基於y理論的管理:

y理論所主張的重視人的內在精神需要,導致民主管理。這種管理方式的主要特點是:

(1)管理重點的轉變(2)管理人員職能變化 (3)獎勵方式的改變(4)管理制度的改變

對y理論的評價:

⑴麥格雷戈提倡的y理論重視人們內在的精神需要,這比只重視外在誘因的x理論是乙個進步。

⑵但是,自我實現的人性觀也有偏頗的一面:

⑶把企業目標同個人目標相結合,為員工發揮潛能創造條件,使他們在為組織工作的同時獲得自我實現,這應當成為組織追求的乙個理想目標 。

4. 複雜人:其一,就個體人而言,其需要和潛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地位的改變,環境的改變以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改變而各不相同。

其二,就群體的人而言,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因此,無論是"經濟人"、"社會人",還是"自我實現人"的假設,雖然各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並不適用於一切人。

對應理論——應變理論:

⑴根據「複雜人」的假設,超y理論主張,所要完成的工作的性質和做此種工作的人的需要之間要相適合。人們有各種不同的需要,當工作和組織設計適合於這些需要型別時,他們就能最好地進行工作。

⑵換言之,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去採取適當的管理措施,這就叫「應變」或「權變」。這種既不同於x理論,也不同於y理論的新的管理理論,就叫「應變理論」。

⑶x理論、人際關係理論和y理論關於人性的假設,都只在某一方面是合理的,要結合起來考察才是全面的。

⑷在管理上,應當充分考慮到個體與組織、正式組織與非正式團體、物質條件與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企業目標與個人目標等各項因素及其相互關係,這樣才能較妥善地處理管理上的各種問題。

對應變理論的評價:

1 張根據不同具體情況、針對不同的人採取靈活機動的管理措施,這對於的管理工作具有啟發意義。

2 ⑵如果能使管理真正做到做對乙個個體實施恰當的方法,那麼就可指望組織中的每乙個人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使工作達到最佳績效。

3 但是,「複雜人」的假設只強調了人之間存在差異的一面,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人性中共性的一面,忽視了普遍性,所以也是偏頗的;這種不要一般性規則的管理已喪失了管理的基本意義。

第二章:個體心理與管理

1. 性格:是指乙個人表現在態度和行為方面的較穩定的心理特徵。 性格是個性中重要的心理特徵,是區別個性的主要心理標誌。

2. 能力:(含義)是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並影響活動效果的個性心理特徵,是人的綜合素質在現實行動中表現出來的正確駕馭某種活動的實際本領和能量。

3. 能力通常指個體從事一定社會實踐活動的本領,有兩種解釋:(重點)

一指個人到目前為止所具有的知識、技能;

二指可造就性或潛力的意思。能力中又可分為智力、性向和成就三種。

4.人格:人格是穩定的、習慣化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它貫穿於人的整個心理,是人的獨特性的整體寫照。(重點)

5. 氣質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徵之一。氣質即人們常說的「性情、脾氣」是人的高階神經活動型別的心理表現,是不以活動目的和內容為轉移的典型的、穩定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性。(重點)

6. 個性:人的個性是指在乙個人身上經常地、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的總和。

7. 氣質差異與管理(重點)

(1) 要正確認識人的氣質:

第一氣質型別無好壞之分。第二氣質不能決定乙個人活動的社會價值的高低。

第三氣質可以影響人的活動效率。 第四氣質可以影響人的情感和行動

(2)要根據人的氣質特點,選擇和安排合適的職業。

(3)對不同氣質型別的人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4)在優化團隊或者班組建設時,要注意不同氣質型別的人互補協調。

8. 卡恩的「重疊角色組」模型 (重點)

著名心理學家卡恩認為,當乙個人在組織中執行某種組織角色時,為了很好地完成這個角色的任務,往往要同一些人發生聯絡,並協同工作,於是這個人就可以被稱為「中心人物」。而跟他協同工作的人,如上級、下級、同事以及組織外的某些人,就和他組成了乙個「角色組」,整個組織則可以被看成是由許多這樣一類重疊相連的角色組構成的。

卡恩認為組織成員的角色行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研究:

1.角色衝突。2.角色不明。 3.角色負擔過重。

9.明茨伯格管理角色理論(重點)

加拿大學者亨利·明茨伯格與他的同事們通過對企業管理者的大量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管理角色理論。明茨伯格把管理者的角色劃分為三種型別,而在每種型別裡又分別包括若干種不同的角色。這三種角色型別主要是指人際角色、情報角色和決定角色。

(下面的看看)

1.人際角色。所謂人際角色,就是處理各種人際關係的角色。這些角色包括掛名角色、領導角色和聯絡角色等。

掛名角色又稱為掛名首腦。扮演掛名角色的人,其職能主要是代表本企業應付某些出頭露面的事情。例如,負責接待參觀來訪的事務,迎接上級的檢查、視察等。

領導角色就是負責全面指導和組織工作的角色。扮演這種角色的人,其職能就是促使下屬滿懷熱情地去完成組織任務,對內實行有效的指揮和控制。

聯絡角色是負責上下、左右和內外協調的角色。扮演這種角色的人,其職能在於加強同各方面的聯絡,以有利於內外資訊的溝通,使得上下協調,左右默契,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

2.情報角色。所謂情報角色,就是負責對各種資訊的蒐集整理和接受傳播等方面的工作。其中主要包括接受者的角色,傳播者的角色,發言者的角色等。

扮演接受者角色的人,其職能主要是接受外部的各種資訊,通過加工整理制定出有關對策。例如接受上級的指示、命令和友鄰組織的指責、控告等,並由此作出必要的貫徹、執行或交涉、干預的對策。

扮演傳播者角色的人,其職能主要是負責傳達有關的資訊、命令以及上級領導部門的各種指示,保證上情下達,令行禁止。

扮演發言者角色的人,其職能主要是代表本企業或本部門,以權威人士的身份,發表公開的演說或宣告,表達本企業或本部門的觀點和態度,以維護企業和部門的利益。

3.決定角色。所謂決定角色,就是以個人擁有的某些權力,對有關方面的決策行使最後決定。這種角色主要包括倡導者的角色,談判者的角色,衝突處理者的角色,資源分配者的角色。

扮演倡導者角色的人,其職能主要是代表企業宣布某種主張,推行某種理論,倡導某種思想,實行某種變革。為此,他必須進行必要的自上而下的宣傳、教育和**準備工作,從而形成組織內某種積極的社會心理氣氛。

扮演談判者角色的人,其職能主要是代表企業與有關方面舉行對等的談判或協商。作為企業的全權代表,為達成某些協議,有權進行必要的妥協、讓步甚至做出某些利益上的犧牲,最後代表企業簽字。

扮演衝突處理者角色的人,其職能主要是代表企業解決組織中的內外矛盾和衝突。對於員工和企業部門之間的矛盾,有權召集雙方進行協商、調解、仲裁以至實行鐵腕政策。

扮演資源分配者角色的人,其職能主要是代表企業處理好各種資源的分配。例如工資、獎金和各種額外的物質報酬等,在分配時要力求做到公平合理,使員工沒有怨言。

第三章:需要動機與管理

1.需要:所謂需要,是指人對某種目標的渴求或慾望。

是有機體缺乏某種物質時產生的一種主觀狀態,是有機體對客觀事物需求的反映。需要是人的行為的動力基礎和源泉,是人腦對生理和社會需要的反映。

2.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重點)

(一)五種需要:

(1)生理需要:

對食物、水、空氣和住房等需要都是生理需要(這類需要的級別最低,人們在轉向較高層次的需要之前,總是盡力滿足這類需要。)

(2)安全需要:

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等的需要。(對許多員工而言,安全需要表現為安全而穩定以及有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退休福利等。 公****之所以熱,原因之一就是公務員職業的安全性、穩定性:

工作不會輕易失去,各方面有保障,退休待遇很好。生活在現實中的每乙個人,都會有這種安全方面的需要。作為組織管理者,應該盡量為員工創造條件,滿足員工這方面的需要。

)(3)社交需要:

又稱為愛與歸屬的需要,包括對友誼、愛情以及歸屬關係的需要。(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影響員工的精神,導致高缺勤率、低生產率、對工作不滿及情緒低落。

管理者必須意識到,當社交需要成為主要的激勵源時,工作被人們視為尋找和建立溫馨和諧人際關係的機會,能夠提供同事間社交往來機會的職業會受到重視。管理者感到下屬努力追求滿足這類需要時,通常會採取支援與讚許的態度,十分強調能為共事的人所接受,開展有組織的體育比賽和集體聚會等業務活動,並且遵從集體行為規範。)

(4)尊重需要

既包括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或者說尊重需要可以分為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有尊重需要的人希望別人按照他們的實際形象來接受他們,並認為他們有能力,能勝任工作。

他們關心的是成就、名聲、地位和晉公升機會。在激勵員工時,應特別注意有尊重需要的人員,主要應採取公開獎勵和表揚的方式。布置工作要特別強調工作的艱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等。

頒發榮譽獎章、在公司的刊物上發表表揚文章、公布優秀員工光榮榜等手段都可以提高人們對自己工作的自豪感。)

管理心理學重點

管理心理學教學大綱 各章節主要知識點與教學要求 第一章管理心理學概述 12 本章重點 人性假設理論 四種 經濟人 社會人 自我實現的人 複雜人與相關管理理論 4種 人性假設的x理論 y理論 超y理論 人際關係理論 第二章個體心理與管理 9 本章重點 1 個體心理特徵與管理 名詞解釋 氣質 氣質是人的...

管理心理學重點全

第一章管理心理學的研究物件 意義和方法 1 管理心理學 是研究管理過程中人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一門科學。1958年,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黎維特出版了一本名為 管理心理學 的專著,意味著管理心理學作為學科開始登上歷史舞台。2理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一 傳統看法管理心理學由三大塊構成 個體心理,群體心理,組織...

管理心理學章節重點

第一章管理心理學的研究物件 意義和方法 第一節管理心理學的研究物件 什麼是管理 管理心理學研究什麼 管理心理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一 什麼是管理 管理是任務,管理是紀律,但管理也是人彼德 杜拉克 一 什麼是管理 管理在古漢語中的意思是根據事物原有的規律進行治理 整治的活動。管理就是對人的管理 行為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