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熱和能

2022-12-30 14:09:04 字數 5096 閱讀 9988

第一節分子熱運動

1、擴散現象:

定義:不同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

擴散現象說明:①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②分子之間有間隙。

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發生擴散現象,只是擴散的快慢不同,氣體間擴散速度最快,固體間擴散速度最慢。

汽化、昇華等物態變化過程也屬於擴散現象。

擴散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擴散越快。

由於分子的運動跟溫度有關,所以這種無規則運動叫做分子的熱運動。

2、分子間的作用力:

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的。

① 當分子間距離等於r0(r0=10-10m)時,分子間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為0,對外不顯力;

② 當分子間距離減小,小於r0時,分子間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於引力,分子間作用力表現為斥力;

③ 當分子間距離增大,大於r0時,分子間引力和斥力都減小,但斥力減小得更快,引力大於斥力,分子間作用力表現為引力;

④ 當分子間距離繼續增大,分子間作用力繼續減小,當分子間距離大於10 r0時,分子間作用力就變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節內能

1、內能:

定義: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

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內能。

內能的單位為焦耳(j)。

內能具有不可測量性。

2、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

①溫度:在物體的質量、材料、狀態相同時,物體的溫度公升高,內能增大,溫度降低,內能減小;反之,物體的內能增大,溫度卻不一定公升高(例如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要不斷吸熱,內能增大,而溫度卻保持不變),內能減小,溫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體在凝固的過程中要不斷放熱,內能減小,而溫度卻保持不變)。

②質量:在物體的溫度、材料、狀態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物體的內能越大。

③材料:在溫度、質量和狀態相同時,物體的材料不同,物體的內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狀態:在物體的溫度、材料質量相同時,物體存在的狀態不同時,物體的內能也可能不同。

3、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做功和熱傳遞。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變內能: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會增加(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物體對外做功物體內能會減少(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做功改變內能的實質:內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機械能)的相互轉化的過程。

如果僅通過做功改變內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內能的改變大小。

②熱傳遞:

定義:熱傳遞是熱量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或從同一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的過程。

熱量: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內能的多少叫做熱量。熱量的單位是焦耳。(熱量是變化量,只能說「吸收熱量」或「放出熱量」,不能說「含」、「有」熱量。「傳遞溫度」的說法也是錯的。)

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放出熱量,溫度降低,內能減少;低溫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公升高,內能增加;

注意:① 在熱傳遞過程中,是內能在物體間的轉移,能的形式並未發生改變;

② 在熱傳遞過程中,若不計能量損失,則高溫物體放出的熱量等於低溫物體吸收的熱量;

③ 因為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的是能量而不是溫度,所以在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降低的溫度不一定等於低溫物體公升高的溫度;

④ 熱傳遞的條件:存在溫度差。如果沒有溫度差,就不會發生熱傳遞。

做功和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

第三節比熱容

1、比熱容:

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公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比熱容用符號c表示,它的單位是焦每千克攝氏度,符號是j/(kg·℃)

比熱容是表示物體吸熱或放熱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義:水的比熱容c水=4.2×103j/(kg·℃),物理意義為:1kg的水溫度公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4.2×103j。

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比熱容的大小與物體的種類、狀態有關,與質量、體積、溫度、密度、吸熱放熱、形狀等無關。

水常用來調節氣溫、取暖、作冷卻劑、散熱,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

比較比熱容的方法:

①質量相同,公升高溫度相同,比較吸收熱量多少(加熱時間):吸收熱量多,比熱容大。

②質量相同,吸收熱量(加熱時間)相同,比較公升高溫度:溫度公升高慢,比熱容大。

2、熱量的計算公式:

q——熱量——焦耳(j);c——比熱容——焦耳每千克攝氏度(j/(kg·℃));m——質量——千克(kg);t——末溫——攝氏度(℃);t0——初溫——攝氏度(℃)

審題時注意「公升高(降低)到10℃」還是「公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溫(t),後面的「10℃」是溫度的變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是由物體的比熱容、質量和溫度變化量這三個因素決定的。

第十四章:內能的利用

第一節:內能的利用

內能的利用方式

利用內能來加熱:實質是熱傳遞。

利用內能來做功:實質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第二節:熱機

1、熱機:

定義:熱機是利用內能來做功,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

熱機的種類:蒸汽機、內燃機(汽油機和柴油機)、汽輪機、噴氣發動機等

2、內燃機:

內燃機活塞在汽缸內往復運動時,從氣缸的一端運動到另一端的過程,叫做乙個衝程。

四衝程內燃機包括四個衝程:吸氣衝程、壓縮衝程、做功衝程、排氣衝程。

在單缸四衝程內燃機中,吸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衝程為乙個工作迴圈,每個工作迴圈曲軸轉2周,活塞上下往復2次,做功1次。

在這四個衝程中只有做功衝程是燃氣對活塞做功,而其它三個衝程(吸氣衝程、壓縮衝程和排氣衝程)是依靠飛輪的慣性來完成的。

壓縮衝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做功衝程是由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①汽油機工作過程:

②柴油機工作過程:

3、汽油機和柴油機的比較:

①汽油機的氣缸頂部是火花塞;

柴油機的氣缸頂部是噴油嘴。

②汽油機吸氣衝程吸入氣缸的是汽油和空氣組成的燃料混合物;

柴油機吸氣衝程吸入氣缸的是空氣。

③汽油機做功衝程的點火方式是點燃式;

柴油機做功衝程的點火方式是壓燃式。

④柴油機比汽油及效率高,比較經濟,但笨重。

⑤汽油機和柴油機在運轉之前都要靠外力輔助啟動。

4、熱值

燃料燃燒,使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定義: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用符號q表示。

單位:固體燃料的熱值的單位是焦耳每千克(j/kg)、氣體燃料的熱值的單位是焦耳每立方公尺(j/m3)。

熱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種特性,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與燃料的形態、質量、體積、是否完全燃燒等無關。

公式:、

①q=qm

q——放出的熱量——焦耳(j);q——熱值——焦耳每千克(j/kg);m——燃料質量——千克(kg)。

②q=qv

q——放出的熱量——焦耳(j);q——熱值——焦耳每立方公尺(j/m3);v——燃料體積——立方公尺(m3)。

物理意義:酒精的熱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3.0×107j。

煤氣的熱值是3.9×107j/m3,它表示:1m3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3.9×107j。

第三節:熱機效率

影響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很難完全燃燒,二是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散失很多,只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

有效利用燃料的一些方法:把煤磨成粉末狀、用空氣吹進爐膛(提高燃燒的完全程度);以較強的氣流,將煤粉在爐膛裡吹起來燃燒(減少煙氣帶走的熱量)。

熱機的效率:熱機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熱機的效率。

熱機的效率是熱機效能的乙個重要標誌,與熱機的功率無關。

公式:由於熱機在工作過程中總有能量損失,所以熱機的效率總小於1。

熱機能量損失的主要途徑:廢氣內內、散熱損失、機器損失。

提高熱機效率的途徑:① 使燃料充分燃燒,盡量減小各種熱量損失;② 機件間保持良好的潤滑,減小摩擦。③在熱機的各種能量損失中,廢氣帶走的能量最多,設法利用廢氣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常見熱機的效率:蒸汽機6%~15%、汽油機20%~30%、柴油機30%~45%

內燃機的效率比蒸汽機高,柴油機的效率比汽油機高。

第十五章電流與電路

第一節電荷摩擦起電

1、電荷:

帶電體: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是物體帶了電(荷)。這樣的物體叫做帶電體。

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是正電荷(+);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上帶的電荷叫做負電荷(-)。

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帶電體既能吸引不帶電的輕小物體,又能吸引帶異種電荷的帶電體。

電荷: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簡稱電荷,符號是q。電荷的單位是庫侖(c)。

2、檢驗物體帶電的方法:

①使用驗電器。

驗電器的構造: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

驗電器的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從驗電器張角的大小,可以判斷所帶電荷的多少。但驗電器不能檢驗帶電體帶的是正電荷還是負電荷。

②利用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

3、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1)摩擦起電:

定義: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

背景: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位於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電子組成的,原子核的質量比電子的大得多,幾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質量,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電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繞核高速運動。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其中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

在各種帶電微粒中,電子電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們把最小電荷叫做元電荷,通常用符號e表示。任何帶電體所帶電荷都是e的整數倍。6.25×1018個電子所帶電荷等於1c。

在通常情況下,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與核外所有電子總共帶的負電荷在數量上相等,整個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對外不顯帶電的性質。

原因:由於不同物質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兩個物體相互摩擦時,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弱的物體,要失去電子,因缺少電子而帶正電,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強的物體,要得到電子,因為有了多餘電子而帶等量的負電。

注意:①在摩擦起電的過程中只能轉移帶負電荷的電子;

②摩擦起電的兩個物體將帶上等量異種電荷;

③由同種物質組成的兩物體摩擦不會起電;

④摩擦起電並不是創造電荷,只是電荷從乙個物體轉移到另乙個物體,使正負電荷分開,但電荷總量守恆。

第十三章實數

一 算術平方根 一般地,如果乙個正數的平方根等於,即,那麼這個正數叫做的算術平方根。的算術平方根記為,讀作 根號 叫做被開方數。規定 0的算術平方根是0 二 平方根 一般地,如果乙個數的平方等於,那麼這個數叫做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三 歸納 正數有兩個平方根,它們互為相關數 0的平方根是0 負數沒有平...

第十三章檔案

7 fscanf函式的一般呼叫形式是 a fscanf fp,格式字串,輸出表列 b fscanf 格式字串,輸出表列,fp c fscanf 格式字串,檔案指標,輸出表列 d fscanf 檔案指標,格式字串,輸入表列 8 若呼叫fputc函式輸出字元成功,則返回值是 a eof b 1 c 0 ...

第十三章 課堂管理

第一節課堂管理概述 一課堂管理及其功能 一 課堂管理的含義 教師通過協調課堂內外的各種人際關係而有效實現預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二 課堂管理的功能 促進與維持 1.促進功能 教師在課堂上創設對教學起促進作用的良好的學習環境,極力學生釋放潛能,促進學習。2.維持功能 在課堂教學中維持良好的內部環境,使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