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教材課中課後題答案

2022-12-29 16:12:02 字數 5018 閱讀 7152

第十六課昌盛的秦漢文化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造紙術,認識造紙術對人類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知道《九章算術》和地動儀,以及張仲景和華佗各自在醫學上的成就。

能力目標: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收集教材有關《九章算術》、地動儀和張仲景、華佗的資訊,培養學生收集資訊的能力;比較紙和以前的書寫材料,培養學生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秦漢時期的科學技術,使學生認識到我國科學技術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和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並將這種情感內化為崇尚科學的動力。

教學重點: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

教學難點:理解秦漢時期,國家的統一,經濟的繁榮,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經濟文化交往的加強是這一時期文化繁榮昌盛的重要原因。

教學過程:

匯入:同學們,聖誕節快到了,學校準備組織乙個聖誕晚會,同學們可以邀請你們的好朋友一起參加,你們會採取哪些形式跟你的好朋友聯絡?學生回答……。

教師:剛才同學們推薦了很多種****,但是今天老師卻要求同學們採用老師給你們的工具聯絡你們的好朋友。注意,不能使用鋼筆、原子筆或鉛筆。

(將學生分成3大組,教師將所準備的銅片、陶片、竹片、龜甲、絲綢等發放給每組學生)學生動手寫信。

教師:同學們覺得這些書寫材料好不好用?為什麼?

a組:……

b組:……

c組:……

教師:但是在我國古代很長一段時期,人民就是使用你們手上的這些工具來進行交流的。相傳西漢文學家東方朔向漢武帝上的奏本,使用了3000片竹簡,用了兩個大力士抬進宮中,而漢武帝用了兩個多月才把它讀完。

可見寫奏本和讀奏本都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事情!老師這裡還有乙個例子。板書「學富五車」,問:

同學們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嗎?學生解釋後教師介紹這個成語故事。相傳惠施(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莊子的好朋友)有次出去講學,隨身攜帶的書籍達五車之多,後人就用這個典故來形容乙個人博學多才。

現在我要請同學們猜猜:「學富五車」中的「五車」書的內容大概有多少字?

學生:……..

教師:五車大概包含了100多萬字的內容。同學們在猜猜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大概有多少字?

學生:……

教師:14萬多一點。同學們算算,惠施的五車書大概等於我們多少本歷史教科書?

學生:……

教師:同學們知道,秦漢時期,疆域擴大,各地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而這些要麼很笨重,要麼很昂貴,要麼不容易儲存的書寫材料已經不適應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了,那麼該怎麼辦呢?

學生:……。

教師:是啊,我國古代勤勞、聰慧的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發明了紙,蔡倫進一步研究後對造紙術進行了改進。同學們看教材87頁的內容,了解西漢時期用麻做的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東漢時期,蔡倫進一步改進了造紙術。

(板書:1、紙的發明與改進)

展示蔡侯紙,

教師介紹:同學們,我手上的這張紙就是一張蔡侯紙。請同學們思考:蔡侯紙跟你們手上的書寫材料相比,有哪些優勢?

學生:……

教師:這種紙使用樹皮、破布、舊魚網等做原料,原料容易找到,所以很便宜,質量也比以前的提高了,它也很輕便,容易攜帶和儲存,因此逐漸普遍使用。

活動:如果我們現在沒有紙……?

學生:……

教師總結:是啊,紙的發明大大便利了人們的書寫,便利了文化的儲存和交流,促進了文明的發展。而此時的歐洲人還在羊皮上寫字呢!

朝鮮、日本還在用簡和帛,埃及用紙草,印度用白樹皮,兩河流域用泥版,這些材料,有的笨重,有的脆弱,有的昂貴,都不適合大量使用。我國的造紙術經過幾個世紀後傳遍世界。(板書:

2.紙的傳播)

幻燈片1:造紙術外傳示意圖。

幻燈片2:眾說紛紜

有人說:美國學者德克.卜德說:「紙對後來西方文明整個程序的影響無論怎樣估計都不過分」,你認同這種觀點嗎?

學生:…..

教師總結:是的,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結晶,它的發明不僅極大的推進了我國各地的文化交流、傳播與發展,也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除了造紙術外,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還取得了一些其他的領先世界的文化成就,下面我們一起來到歷史博物館,聽聽我們的解說員的介紹吧。

(課前準備:將學生分成3大組,分別收集《九章算術》、張衡發明地動儀、張仲景、華佗的醫學成就等內容。)

學生將收集的內容解說給大家聽,不夠詳細的地方,本組同學可以補充。教師在學生講述的過程中,板書:

2、數學:《九章算術》

教師發放資料:《九章算術》第一章:方田。

講田畝面積的計算。第二章:粟公尺。

講按比例互相幫助交換穀物等的問題。第三章:衰分。

講依等級分配物資或按等級攤派稅收的比例分配問題。第四章:少廣。

講由已知面積和體積,反求一邊之長。第五章:商功。

講各種工程,即城、溝、渠、倉和窯等的體積的計算。還有按季節不同、勞力不同、土質不同來計算巨大工程所需土方和人工安排等問題。第六章:

均輸。計算如何按照人口多少、物價高低、路途遠近等條件,合理攤牌稅收和派出民工等問題。第七章:

盈不足…….. 第八章:方程…… 第九章:

勾股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發放的資料思考:從材料推測,《九章算術》主要是為解決當時什麼問題而編撰的?它有什麼特點?

學生回答後,教師介紹:隨著秦漢時期國家統一局面的出現和逐步鞏固,經濟也逐漸發展、繁榮。人們在生產生活中遇到了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存放糧食時需要計算糧倉的容積,按田畝收稅時需要知道田畝的面積等,《九章算術》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編撰的,它所包含的內容與我們的生產實踐密切相關,涉及的都是生活中的問題,反映了我國古代高度發達的數學水平,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

3、張衡發明地動儀

學生介紹關於張衡發明地動儀這一節後,師總結:張衡這種為人類科學事業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精神正是他的偉大之所在。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2023年,我國郵電部曾發行了一套紀念張衡的郵票。

世界科學家把月球背面的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郭沫若同志評價張衡「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見」。

4、醫學成就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奠定了我國中醫理論的基礎。

二、教材解析(九上、下)

(一)基本情況

九年級上冊共7個單元25課書內容,其中活動課2節。九年級下冊共共分8個單元,每個單元2~3課,共有22課書內容,其中2節活動課。

(二)基本內容

1、九年級上冊的基本內容

本書介紹了世界古代史和近代史的一些重要內容。世界古代史歷時長、頭緒繁雜,因此,教材在編排時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的精神,選擇了世界古代史的一些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進行介紹,使學生了解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所佔篇幅不多,內容涉及也不是很廣。

又如《課程標準》所指出,世界近代史是16世紀前後至20世紀初期資本主義社會醞釀、產生和發展時期,這一時期,世界各地區前資本主義文明的相對孤立和相互隔絕狀態被廣闊的資本主義市場和血腥的殖民擴張所打破,人類逐漸進入到互相聯絡、互相依賴的世界一體化階段,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才產生出來。因此,世界近代史在本冊書中占有了很大的篇幅,用了6個單元共16課比較全面而系統的介紹了世界近代史上資本主義在政治、經濟、思想以及文化領域的萌芽、發展、鞏固和壯大。下面我將這兩部分內容逐一加以介紹。

第一單元:「世界古代史」。新課程標準中對世界古代史這麼描述的「世界古代史始自三四百萬年前人類的出現,止於約公元15世紀,分為上古和中古兩個歷史時期,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

」既然跨了這麼長的乙個時間段,那麼,我們該如何從這漫長的歷史中進行取捨呢?其實,教材已經做了初步的取捨,即「選擇了世界古代史的一些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進行介紹」。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

第1課:「史前時期的人類」。對於這節課新課程標準中有這麼兩個要求:

「列舉南方古猿等早期人類的代表,了解人類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種的形成。」、「講述該亞與厄瑞斯忒的傳說,知道母系氏族社會與父系氏族社會形成的原因及特點。」可見,新課程標準對這幾個內容的要求均為「識記層次」,椐此,教材將內容設計為三個子目,分別為人類的起源、母系氏族社會、父系氏族社會。

教材一方面通過大量的**和故事來增強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又設計了一些拓展性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如「西方國家某些人認為白種人起源於智人,而有色人種起源於古猿和猿人;白色人種是天然的優等民族,而有色人種是天然的劣等民族。你同意這種觀點嗎?

為什麼?」這樣的問題不僅便於調動學生參與**的興趣,同時通過駁斥這種荒謬觀點,培養學生的平等、博愛的觀念。

第2課:亞非文明古國。這一課書主要介紹了四大文明古國中除中國外的其他三個國家,即古代埃及、古巴比倫王國和古代印度。

首先,由於這三個古文明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地理環境影響,因此,教材分別介紹了三個古文明的地理位置、並給出了地圖加深學生對此的直觀印象,使學生了解古代文明的產生與自然地理環境密切相關。四大文明古國都源於北緯30度左右的大河流域,這些大河流域氣候濕潤,光熱充足,地勢也十分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為文明的產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其次,這三個國家可講的內容太多,教材選取了三個古文明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進行介紹。在古代埃及部分,重點介紹了埃及的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埃及歷史上最輝煌的成就,也是至今未解之迷中的乙個。教材對金字塔的介紹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

為什麼叫金字塔?為什麼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徵?金字塔的修建有什麼歷史影響?

在這三個問題中,第二個問題還含蓋了這麼兩個問題:修建金字塔時還沒有現代化的起重機、汽車等機械,當時的埃及人民是怎樣修建起來的?金字塔修建了幾千年之久為什麼仍能屹立如昔?

古巴比倫王國部分重點在於漢謨拉比及他制定的法典。首先,要弄清楚法典的性質。由於漢謨拉比建立的是乙個奴隸制的國家,還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來鞏固這個奴隸制政權,因此,他所制定的法典也必然是維護奴隸制的法典。

教材小字部分介紹了法典的部分內容,佐證了法典的性質是一部維護奴隸主**的法典。其次,法典的歷史價值。指出漢謨拉比法典是歷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較完備成文法典,也是研究古巴比倫以及古代西亞奴隸制社會最珍貴的史料,對後來西亞各國的法律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印度部分重點介紹了印度河流域奴隸制城邦的出現和印度的種姓制度。而印度的種姓制度是本課的乙個難點。對於這部分內容,教材重點講述了兩個方面的問題:

①了印度種姓制度是如何產生的?(即種姓制度形成的歷史背景:西元前15世紀前後,從中亞南下的雅利安人「意思是高貴者」陸續侵入印度,征服了當地的達羅毗荼人。

雅利安人內部也出現了貧富分化,並又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度,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制度,即種姓制度。)

嶽麓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教學計畫

三塘中學陸繼珊 一 學情分析 經過七年級一年學習,學生對歷史的學習方法有所了解,能夠運用基本方法分析歷史事件和人物。但學習基礎不太平衡,有些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差,所以在本期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自信心,以利他們順利完成本期學習內容。二 教育任務和目標 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

嶽麓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教學計畫

教師 一 學情分析 經過七年級一年學習,學生對歷史的學習方法有所了解,能夠運用基本方法分析歷史事件和人物。但學習基礎不太平衡,有些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差,所以在本期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自信心,以利他們順利完成本期學習內容。二 教學目標 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

嶽麓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教學計畫

1 認真鑽研教材和新課程教學目標和要求,備好拜節課,明確重點 難點,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2 加強同科類老師的合作,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型,使集體備課落到實處。3 講究教學技能和教學藝術,加強課堂教學的設計,增強趣昧,幽默感。要充分運用多 歷史地理 圖畫 圖表,積極創造條件,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