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說課稿

2022-12-28 09:15:04 字數 2842 閱讀 3989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教科書第九冊第17課《月光曲》。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德國著名**家貝多芬因同情窮鞋匠兄妹而為他們彈琴,有感於盲姑娘對**的痴迷而即興創作出《月光曲》的傳奇故事。作者借這個美麗動人的故事,既表現了大**家貝多芬對窮苦人命的同情和熱愛,又表現了他豐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華,同時也告訴人們,美好樂曲的產生不僅要依靠豐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摯的情感。

文章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傳說、美景、深情於一爐。

二、說教法:

為了緊扣大綱,突破重點,解決難點,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採用了嘗試教學、變序教學等多種方法,利用多**軟體,運用「以讀代講」、「嘗試練習」、「點撥議論」的方法。

三、說學法:

二十一世紀是乙個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新時代人們對教育的要求開始轉向追求個體的自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重視學法指導,是改革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需要,更是讓學生終身受益的需要。為此我讓學生充分去感知語言材料,讓學生自己去讀書感悟、合作學習,研究語言文字,滲透「讀」、「思」、「議」 、「悟」、「勾」等學法。

四、 說教學過程:

本課安排兩個課時,為了體現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育提出的嶄新要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景氛圍,激發學生情感。

講課伊始,我應用情景教學,多**出示貝多芬畫像和他的名言:「我的**只應當為窮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這一點,該是多麼幸福。」隨後**貝多芬的《月光曲》,並隨樂聲簡介貝多芬,讓學生明確貝多芬是乙個偉大的**家,他為人民創作,為人民演奏,人民對他十分愛戴和敬仰。

創設出濃郁的情景氛圍,使學生進入情景,既激發了學生興趣,又暗示了課文的內容中心,引出課題 。

(二)倡導合作學習,培養問題意識。

教學想要真正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應該營造乙個合作學習的民主氛圍,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是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基礎,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發明千千萬,起問是一點,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就在每事問。」顯而易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相當重要。

在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初讀悟文後,合作學習,促進學生相互啟發,相互影響。讓學生質疑提問,教師梳理學生懂或不懂的內容,以學定教。這一步,體現了嘗試教學法的「自練」;體現了學法「讀」、「議」、「悟」。

(三)直奔文章重點,體會樂曲意境。

本篇課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領悟《月光曲》的內容,而文章並沒有描寫《月光曲》的琴聲、節奏及旋律,而這一內容文章是通過皮鞋匠聽**時的聯想表現出來的,為此,我讓學生:

(1)勾畫出皮鞋匠聽**時聯想的文字,合作學習,初步體會樂曲的三層變化。

(2)再用多****月色海天的圖畫,即「月亮公升起,海面平靜」、「月亮公升高,穿過微雲」、「月光照耀,風起浪湧」。

(3)並配與月色海天圖畫相對映的《月光曲》的三具樂段,即輕鬆舒緩的、漸強發展的、高昂激越的。

(4)教師再用富於感情的語言朗讀三層文字。

這樣,以圖畫展現情景、以**渲染情景、以語言描繪情景的方法被有機的結合起來。**、美術、語文三門學科成為水**融不可分割的整體,深深地撼動了學生的心靈,從而突破了重點,並讓學生分辨了事物和聯想。這一步,體現了學法「勾」和「議」。

(四)追溯作曲根源,了解人物心境:

如此美好的樂曲,貝多芬是在怎樣的心境和激情中創造出來的呢?我讓學生嘗試自學後,出示插圖,師生共同討論得出貝多芬作曲的根源:夜深人靜,聽到琴聲;走進茅屋,引起同情;遇見知音,非常激動;環境清幽,創作名曲。

讓學生明白兄妹貧窮的現狀與貝多芬憎惡社會的激情,使得貝多芬的心情在變化,而窮兄妹倆,特別是對愛**又懂**的盲姑娘的深切同情和對她求知若渴心理的理解,是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感情基礎,從而讓學生體會了貝多芬的卓越才華,和她對勞動人民的關心、熱愛。

(五)突破文章難點,解決「兩境」統一。(出示相對應課文)(板書)

為理解本課難點「人物的心境和樂曲的意境」的統一,

我讓學生連貫全文,體會貝多芬散步時心裡平靜,正像第一樂段輕鬆舒緩,也如皮鞋匠聽到**聯想的第一層文字描寫,(出示語段,**隨行)

當貝多芬聽到琴聲和兄妹的談話十分感動,正象第二樂段節奏漸強發展,也如皮鞋匠聯想的第二層文字描寫,(出示語段,**隨行)

當第一曲完了,盲姑娘認出貝多芬,貝多芬更加激動,正像第三樂段高昂激越,也如皮鞋匠聯想的第三層文字描寫,(出示語段,**隨行)

這樣一步步引導,從而解決了文章難點「人物的心境和樂曲的意境」的統一。從而了解到了貝多芬情緒的變化。(板書)

(六)釋放情感慾望,強化朗讀訓練。

進入新世紀的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已經充分意識到讀書感悟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讀書是課堂訓練的主線。為此,在教學中,我貫穿了多種形式的讀,如自由讀、齊讀、分讀、品讀、讀句、讀層等,通過讀使學生入情入境,產生共鳴,受到啟迪並釋放了自己的情感 ,進一步體現了「以讀代講」、「以讀悟情」、「以讀達情」。

(七)重視想象能力,拓展創新意識。

在作業設計上,為了讓學生化知為能,遷移應用,我出示文中聯想的語段,並提問「這一幅美妙絕倫的月色海天圖,兄妹倆真的看到了嗎?」進而抓住「好像」、「彷彿」這兩個詞引導學生進一步分辨什麼是事物,什麼是聯想,並體會寫作時應用聯想的條件和好處。

之後出示兩幅圖畫,並配以**,讓學生領會美妙的**給我們帶來的無限遐想,給我們帶來美的薰陶和享受,從而豐富和提高了學生的精神世界。

再讓學生發揮想象,練習寫作,力求讀寫結合,課外延伸。

總之,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旨在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培養學生多種能力的指導思想。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要求簡明扼要,能夠反應本課時教學的要點。本課時的板書如下:

平靜——感動——激動

舒緩——明快——激昂

這樣的板書既表現出了月光曲的旋律變化是由「舒緩」、「明快」到「激昂」的,也表現出了貝多芬心情的變化,是從「觸動」、「感動」再到「激動」的,學生很容易聯想到二者之間的聯絡,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教學難點。

月光曲 反思

月光曲教學反思 從語言文字中去感受 張秀麗 這是一篇意境優美的課文,講述了德國著名 家貝多芬,因同情窮鞋匠兄妹並有感於盲姑娘對 的痴迷而即興創作 月光曲 的傳奇故事。作者借這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既表現出了大 家貝多芬對窮苦人民的同情和熱愛,又表現出了他豐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華,同時也告訴人們,美好樂...

《月光曲》反思

語文教學注重學生的主體性,無論是在課內還是在課外,都應關注學生的自我發展。結合 月光曲 的教學,我談幾點自己的看法。教師與學生共同是課程的開發者,教學更注重學生的自我建構。在匯入部分,我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學習這篇文章,要著重思考什麼問題?於是學生紛紛提出不同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創設問題情境,符合以學...

月光曲反思

月光曲 是義教版第十冊第六單元第二篇精讀課文,講述了著名 家貝多芬同情盲姑娘而為他們彈琴,有感於盲姑娘對 的痴迷而即使創作了 月光曲 的傳說。重點是 月光曲 的創作過程,體會貝多芬在即興創作 月光曲 的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我就引導學生抓住重點部分,抓住貝多芬 創作情感這一條線閱讀課文,並在此基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