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筆記及教師招聘考試熱點知識總結

2022-12-27 19:15:05 字數 4925 閱讀 1187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複習總結版筆記

第一章:教育的產生與發展

第一節教育的概念及其演變

在我國,如《學記》中的「教者也,長其善而就其失者也」。

戰國時荀子說:「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認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最早將「教育」作一詞連用的則是戰國時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斯賓塞認為教育就是為美好生活而作準備

杜威則認為「教育即生活」

利托爾諾在《各人種的教育演變》中明確指出教育是超出人類社會以外,在動物界中也存在。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認為教育是乙個生物學過程,扎根於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為。

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活動,社會性是人的教育活動與動物所謂教育活動的本質區別。

教育活動的本質:

教育活動是人類社會獨有的活動

教育活動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教育活動是一種專門的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教育的定義:

提到「教育」,實際上是指「學校教育」,因而學校教育又被稱為「狹義的教育」。

學校教育是由專業人員承擔的,在專門機構——學校中進行的目的明確、組織嚴密、系統完善、計畫性較強的以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實踐活動。

學校教育的特點:

1、學校教育具有可控性

2、學校教育具有專門性

3、學校教育具有相對穩定性

■近年來,隨著社會對教育要求的提高,出現了各種教育思潮,其中影響最大、意義最深遠的數「終身教育」。

■2023年,法國教育家保羅朗格朗在《終身教育引論》中指出,教科文組織應贊同「終身教育」的原則。

■2023年,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中對「終身教育加以確定」,並提出未來社會是「學習化社會」。

■「終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終身、教育」三個基本術語為基礎,帶來了乙個學習化的社會,帶來了教育觀念的變革。

■大教育觀就是基於「終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會」「學習化社會」設想之上的一種教育觀。

第二節教育的歷史形態

依據教育的正規化程度、實施機構和在不同歷史階段的存在方式,可以將教育的形態進行不同型別的劃分。

1、依據教育的正規化程度劃分的教育形態。在教育發展史上,教育的形態經歷了從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變。

2、依據實施教育的機構劃分的教育形態。按照教育的實施機構可以分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

3、根據教育在不同歷史階段的存在方式劃分的教育形態。可以將教育劃分為原始社會的教育、古代社會的教育和現代社會的教育。

原始社會教育是起始階段教育,是處於較低階階段的教育,顯得非常簡單和原始,大致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教育和生產勞動、社會生活具有融合性

2、教育具有原始性

3、教育具有同一性(內容的同

一、物件的同

一、目的的同一)

學校的產生

學校的產生,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具有必然性。

第一,生產的發展,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為學校的產生提供了物質上的準備。

第二,統治階級對人才的需求,為學校的產生提供了社會條件。

第三,文字的產生和文化的發展,為學校的產生提供了現實條件。

古代社會教育的特點:

1、學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成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活動。

2、學校教育為統治階級所壟斷,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森嚴的等級性。

3、學校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學科和治世之術,有明顯的保守性。

4、教學的組織形式主要是個別教學,教學方法主要是灌輸與死記,同時也注重在實踐中學習。

5、教育的象徵性功能佔主導地位

6、出現專科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體系。

■我國古代奴隸制時期,教育內容主要是「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

■歐洲奴隸社會中,斯巴達主要進行的就是軍事訓練,重視軍事體育。雅典則一向被看成「文雅教育」的發源地,不僅使其**們進行軍事和體操訓練,而且也要到文法學校、琴弦學校進行學習,並且更注重後者。

■我國最早的專科學校要追溯到東漢末年的「鴻都門學」,一所文藝專科學校。

■西歐最早的則要算雅典時期的琴弦學校。

現代教育的特點:

第一、現代教育具有鮮明的生產性質

第二、現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眾化道路

第三、現代教育內容日益科學化

第四、班級授課製成為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

第五、現代教育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教育系統

■誇美紐斯在提出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的教育目標的同時,也找到了一種有效的實施途徑,那就是班級教學。

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

教育終身化;教育社會化;教育生產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國際化;教育現代化

教育多元化(終、社、生、民、國、現、多)

第三節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基本要素之間的靜態聯絡,即作為「狀態」的系統要素。

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2、教育基本要素之間的動態聯絡,即作為「活動」的系統執行要素。

第二章:教育學的形成和發展

第一節教育學的研究物件和任務

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教育現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現形式;教育問題是人們對某些教育現象所進行的思索;教育規律是指教育與其他社會現象之間以及教育內部個要素之間的本質聯絡和發展變化的必然趨勢。

普通教育學的兩大任務:理論建設和實踐應用

第二節教育學的產生和發展

中國古代的教育學思想

1、孔子《論語》一書匯集了他關於哲學、政治、教育方面的言論。注重後天的教育,其學說以「仁」為核心,其教學思想重視因材施教,基本方式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啟發」一詞由此來。

2、墨翟以「兼愛」「非攻」為教,認為「親知」「聞知」「說知」是獲得知識理解的三種主要途徑,強調依靠推理的方法來追求理性知識。

3、道家則根據「道法自然」的哲學,主張回歸自然。

4、戰國後期,《禮記》中的《學記》是我國古代教育經驗和儒家思想的高度概括,可算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

西方古代的教育學思想

1、西方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學思想應推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

2、蘇格拉底是以其雄辯和青年智者的問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蘇格拉底問答法分三步:第一步稱蘇格拉底諷刺;第二部叫定義;第三步叫助產術(產婆術)該方法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思索,自己得出結論。

3、柏拉圖的思想體現在《理想國》中,他以「理念說」為核心。

4、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百科全書的哲學家,他的思想體現在《政治學》中,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5、在這個時期,西方也有少數論著開始把教育作為一種獨立形態來加以思考,古羅馬——昆體良的《論演說家的教育》,就是西方歷史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

教育學的建立和變革

1、被人稱為「教育學之父」的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發表的《大教學論》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學專著。(強調教師的作用)

2、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的《愛彌爾》中,(從教育物件的角度思考教育問題)

3、德國哲學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學開始教育學講座,第一次將教育學列入大學課程,其學生編纂《康德論教育》。

4、英國哲學家洛克在《人類理智論》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說」,人類之所以千差萬變,便是由於教育之故;另外他認為紳士教育是最重要的,紳士教育應當把德行的教育放首位。

規範教育學的建立

1、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在2023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學》被教育史上譽為第一部規範形態的教育學,它標誌著教育學已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他把教育理論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把道德教育理論建立在倫理學基礎上。

2、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成是傳統教育學的代表,傳統教育學主張:教育的目的是傳授知識;傳統教育的特點是以「教師為中心;教材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形成傳統教育「三中心」特點。

3、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學家——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代表作《民本主義與教育》,他的教育思想與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針鋒相對。主張: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發展;強調兒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杜威關於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的主張,稱為兒童中心主義)認為教學是兒童通過親自實踐探索經驗的過程,他強調「三中心」是「學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動中心」

教育學的多元發展與理論深化

1、對我國教育理論和實踐產生巨大影響的凱洛夫,主編的2023年出版的《教育學》。這是一本試圖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闡明社會主義教育規律的教育學。他吸取了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

2、楊賢江於2023年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綱》,是我國第一本試圖馬克思主義觀點論述教育的著作。

3、20世紀60年代以後,美國布魯納的課程結構論和科爾伯格的道德發生論,以及前蘇聯贊可夫的教學發展思想對世界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第三節教育學研究在當代的發展趨勢

1、學科發展的分化和綜合

2、理論導向上的衝突與融合

3、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補

第四節教育學的研究方法

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

(一)、模擬方法、歸納方法與演繹方法

(二)、比較方法與分類方法

(三)、分析方法與綜合方法

(四)、系統方法

(五)、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常用的教育學研究方法

1、觀察法 2、文獻法 3、調查法 4、實驗法 5、比較法 6、個案研究法

(觀、文、調、實、比、個)

補充之十四:實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1)正確領會和把握全面發展

一方面,不能把西方傳統上的人的全面發展與我國現在所講的人的全面發展等同起來,西方傳統上的人的全面發展侷限於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而忽視生產勞動領域中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實質在於少數人特別是精神貴族的自我發展問題。我們所說的人的全面發展問題既包括人在生產領域方面的全面發展,又包括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全面發展,而且面向大多數人的全面發展問題。

另一方面,全面發展不是人的各方面均衡發展、平均發展,而是指人的各方面素質的和諧發展。它意味著人的高尚的思想信念、道德品質、審美情趣、智力發展以及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有機結合,使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體現出力量、能力、熱情和需要的完美和諧。此外,全面發展不是忽視人的個性發展,而是強調人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辯證統一,德智體等各種素質在人身上的和諧發展正是個性完善發展的表現。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真題

一 填空 1 根據課程理論或設計的指導思想的不同,課程型別可分為和 2 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德育的任務和同受教育者之間的矛盾。3 初中生的身心發展處於從童年期向青年期過渡,主要特點是半幼稚 變化大 4 教育這一實踐活動,是由這三個基本要素組成的。5 中學教育的特點 教育程度的教育物件的教育內容教育階...

2019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簡答題

1,掌握學科基本結構的原則 動機原則.即學生有內在的學習願望.結構原則.任何知識結構都可以用動作,影象和符號三種表象形式來呈現.程式原則.引導學生通過一系列有條不紊的陳述乙個問題或知識結構,以提高他們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轉化或遷移.強化原則.教學規定適合的強化時間和步調是學習成功的重要一環.2,結合教...

重慶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全面備考一

2014重慶四季度事業單位筆試課程 1 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 揭示教育規律的一門科學。2 我國春秋末年的 學記 是世界上第一部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比古羅馬昆體良的 論演說家的培養 早約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 不揠苗助長 不陵節而施 體現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道而弗牽 強而弗抑 開而弗達 反映了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