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經營城市的正反面的思考

2022-12-25 09:39:02 字數 1369 閱讀 8082

經營城市,就是以城市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為目標,**運用市場經濟手段,通過市場機制對構成城市空間和城市功能載體的自然生成資本(土地、河湖)與人力作用資本(如路橋等市政設施和公共建築)及相關資本(如路橋冠名權、廣告設定使用權)等進行重組營運,最大限度地盤活存量,對城市資產進行集聚、組和營運,以實現城市資源配置容量和效益的最大化、最優化。

城市經營不是獨立於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之外單獨運作的一種手段和程式,而是一種思想觀念。它滲透、貫穿於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全過程,即:以經營的思想規劃城市,以經營的手段建設城市,以經營的方式管理城市。

城市經營的主要作用在於推進城市資產的保值、公升值和增值;擴大城市的經濟實力,完善城市的多種功能,優化城市的生態環境,提高城市的品位,增強城市的綜合競爭能力和知名度。例如大連市把一塊地價僅為700元/m2的荒灘地,開發建設成具有商貿與文化活動功能的星海廣場,使地價上公升到1萬元/m2。這塊地皮的價值量很明顯是通過內涵改造而公升值了。

城市資產的增值,一般是指由於資產數量的外延擴張而增加了價值量。許多城市新建了開發區,城市的經濟總量迅速上公升,就屬於資產的增值。最突出的例子是上海開發浦東後,經濟實力迅猛增強,除了浦西的改建使原有資產的公升值外,最主要的因素是浦東新區產生的增值。

城市經營的目標在於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綜合優化與可持續發展。但在少數城市領導的認識上還存在誤區。把城市經營的目標和作用單一化,只追求經濟實惠,而忽視城市的社會與環境效益。

城市**普遍對「經營城市」持認同態度,並積極運用於實踐。在部分****的眼中,經營城市就是經營土地,追求「以地生財」。而一些專家學者則認為,把「城市」作為乙個房產專案、一盤生意來經營,勢必影響乙個城市整體建設的觀念,對城市的歷史、文化建設有害。

隨著城市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本來稀缺的土地資源會變得更加稀缺,土地**也隨之增長。在開發商對土地的過分投機形成的合力作用下,不少城市出現了「天價地」,原來每畝四五萬元的土地攀公升到上百萬元。從經營城市最初的邏輯看,許多**認為這是在提公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是集中社會力量搞城市建設。

但是,在「經營」之下,一些城市的面貌雖然改觀了,地價卻飛漲;本來宜人的景色卻被一片片高樓佔據,本來通暢的道路卻猛然擁堵起來。

從短期來看,大規模賣地好像促進了經濟發展;從長遠看,這種臨時補血性的財政收入增長對地方經濟很難有積極的拉動作用,有些「蹩腳」的開發甚至會給地方經濟帶來「後遺症」。

實際上,生活質量的提高並不完全體現在地價公升值了多少,又建了幾座高樓。**在經營城市時不僅要考慮經濟指標,還要考慮人文指標、環境指標、社會指標,這樣才能使人們的生活更舒適,人與自然才能更和諧。

城市景觀是人類生活的家園,是人類社會意識形態的反映,有什麼樣的價值觀、道德觀及審美觀,就有什麼樣的城市景觀。城市景觀本身也應該作為全民族素養的一部分,建築的審美問題、環境問題應該被作為全民素養的一部分來對待。只有整個社會進步了,中國的城市才有希望。

對城市建設和規劃的觀察思考

城市建設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建設以規劃為依據,通過建設工程對城市人居環境進行改造,對城市系統內各物質設施進行建設,城市建設的內容包括城市系統內各個物質設施的實物行態,是為管理城市創造良好條件的基礎性 階段性工作,是過程性和週期性比較明顯的一種特殊經濟工作。城市建設是以城市規劃為依據最終服務...

對城市管理現狀與未來的思考

時間 2015 07 21 16 15 53 作者 按 城市管理是社會管理最基層的工作,直面百姓最直接 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管理效果決定著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外部環境。當前,各級 對城市管理期望高,要求通過加強城市管理打造宜居 宜業 宜商的城市環境,推動城市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科學發展,不斷提高市民的幸福...

對宣城市繭絲綢產業發展的思考

摘要分析了宣城市繭絲綢產業發展積聚的優勢及當前面臨的困難,提出了繭絲綢產業發展的對策,以期促進宣城市繭絲綢產業高效持續發展。關鍵詞繭絲綢 現狀 對策 安徽宣城 繭絲綢是宣城市十大農業產業化主導產業之一,20世紀90年代中期產業規模曾經在全省領先,成為安徽省主要繭絲綢生產基地。但是,近年來,由於受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