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習慣案例

2022-12-25 01:15:04 字數 2041 閱讀 8826

案例:別人的東西不能拿

中(4)班

案例一:一天,午睡起床時幾個孩子對我說美子的口代里有雪花片,我詢問中得知:原來是美子早上來園活動玩桌面遊戲時拿的。

案例二:孔得程小朋友帶來了一包餐巾紙,放在抽屜裡,午餐後不見了。當我問誰撿到沒有?幼兒異口同聲說沒看見,可是我看到王寶寶的手一直插在口代里,神色有異,原來是被她拿去了。

以上二個案例均是在幼兒園裡小朋友拿別人東西的行為,如果這樣的行為發生在**身上就是名副其實的偷竊,可當這些事情發生在四五歲的孩子身上時,我們能說他是偷嗎?當然不能,非但不能說,還要慎之又慎地處理。

反思:孩子年齡小,「別人的東西不能拿」的概念尚未形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好玩,好奇心強,見到新奇的、喜歡的東西總是愛不釋手。

加上孩子們的思維總被想象所左右,不能夠清楚地區分「自己的」和「別人的」這兩種概念,一不小心就會把別人的東**起來據為己有。從幼兒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這種行為也就不足為奇了。

案例二就是這種情況。包裝精美的餐巾紙十分好玩,王寶寶小朋友特別喜歡,因此便把它放入自己的口代里,並沒有任何複雜動機。在見到王寶寶的神色有些慌張後,我就和她講道理:

「寶寶,孔得程丟了東西多著急呀!餐巾紙是孔得程的,你要是喜歡,就讓媽媽去買,好嗎?要是你喜歡的東西也丟了是不是也著急呀?

」通過一番講道理,孩子也逐漸明白了別人的東西不能拿的道理。

孩子的合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只好拿別人的,這種情況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同時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也十分重要。家長遷就、嬌慣孩子,使孩子任性自私不合作,對別人的東西想要就要、想拿就拿。

現在每個孩子都生長在蜜罐裡,是家中的小太陽,處於中心位置。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不論合理不合理都會盲目滿足,致使孩子習慣了想要什麼便來什麼的生活,養成了自私任性、心中沒有他人的不良習性。

針對「小朋友拿別人東西」的行為,認真地總結出原因,然後對症處理,想必一切就會迎刃而解了。所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事情發生了先要看嚴重程度如何,能自己處理的盡量自己處理,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事事都與家長溝通,因為孩子在園有了問題尤其是像這種事情,家長總是有些避諱。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每個家長的文化層次、素質水平也不盡相同,一旦出現問題時一定要因人而異,針對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長採取不同的方法。對素質高、明事理的家長,可以開門見山地說,並一起討論處理辦法;對文化層次低、態度強直的家長,可以委婉地講明事情,並以商量的口氣徵求他們的意見。

作為老師,要以敏銳的眼光洞察孩子的行為,用專業的理論研究孩子的心理,春風化雨般地化解孩子成長道路上的種種問題.潤物無聲地幫助孩子逐漸樹立正確的觀念,力求讓孩子健康快樂、積極向上地成長。

活動名稱:媽媽的節日

中(4)班

活動目標:

1、 知道三月八日是婦女節,是媽媽的節日。

2、 知道媽媽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務,非常辛苦,應學會關心媽媽。

活動準備:

1、 幼兒帶媽媽的**來幼兒園展示。

2、 紅黃綠三色吸管、玻璃絲人手乙份。

活動過程:

一、 老師用清楚簡潔的語言向幼兒介紹三月八日是婦女節,是媽媽的節日。

二、 談話活動「媽媽真辛苦」

1、 請幼兒的媽媽向幼兒介紹自己從一早起床到晚上睡覺這一天中所做的事情,重點說說在家裡要忙許多家務,在單位裡還有繁重的工作任務。

2、 請幼兒手拿媽媽的**向同伴和老師介紹自己的媽媽。

3、 小結:媽媽很辛苦,要上班,要做家務,還要照顧孩子,每年三八這一天是婦女節,是媽媽的節日,我們應該在湖澤一天讓媽媽過的很愉快。

三、 組織幼兒討論「怎樣關心媽媽」

引導幼兒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幫媽媽拿拖鞋,請媽媽喝水,聽媽媽的話,不讓媽媽生氣,學會自己穿衣服,穿鞋子等。

四、 操作活動:送給媽媽的禮物

引導幼兒學習製作項鍊,作為節日禮物送給媽媽,並啟發幼兒在送禮物的時候向媽媽說一句祝福的話。

反思:  本活動通過三八婦女節,為媽媽開展慶祝活動,來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從而培養能力激發幼兒主動活動。整個活動以孩子們的操作為主,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活動過程體現了幼兒在前,老師在後的學習方法。

首先讓幼兒自己自由的進行排序,然後讓孩子自由的進行展示,在孩子展示的基礎上,老師加以總結。活動的目的基本達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簡單規律排序。

行為習慣養成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追求好習慣。作為一名中學生,我覺得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功的人士,都有一些良好的行為長期堅持,養成習慣,形成自然。比如魯迅先生從小就養成不遲到的好習慣,他要求自己要抓緊時間,還在桌子上刻了乙個 早 字,經過長時間的堅持,他終於養成了好習慣,後來成...

中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案例

王明明是我班一名男生,開學不幾天就發覺他天性聰明,接受力強,可以說他是班級中最聰明的孩子。但上課不專心,講新知識還能聽幾分鐘,一旦他聽懂了,就開始接話茬 鬧笑話,作業經常不做,學習缺乏自覺性,學習成績走下坡路。加之家庭條件比較優越,父母忙於生意,放鬆了對他的教育,使他養成了學習懶得出力,辦事不愛動腦...

留守兒童行為習慣

我校留守兒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研究與對策 一 對研究問題的情境性分析 為了改善生活條件,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外出打工,他們把孩子交給了家裡的老人照料。我們班的留守兒童人數越來越多。我曾以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會越來越懂事,我管理班級也會輕鬆。可是開學幾周後,卻讓我大吃一驚 現象一 連續幾周我檢查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