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知識列表

2022-12-25 01:18:02 字數 4854 閱讀 7891

第十三章內能

知識列表

一、分子熱運動

1.分子運動論的內容是:(1)物質由分子組成;(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3)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擴散:不同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

影響擴散的因素:溫度越高,擴散越快。

二、內能

1.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

內能的影響因素:同一物體在相同物態下,溫度越高內能越大;相同物態、相同溫度的情況下,質量越大內能越大;內能的大小還與物態和物體的種類有關。

(注意:內能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速度和被舉高的高度無關。)

2. 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做功和熱傳遞。

三、比熱容

比執容: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公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用字母c表示。

單位:焦每千克攝氏度(j/(㎏·℃))

熱量的計算公式: q=cm△t

水的比熱容是4.2×103j/(㎏·℃),其物理意義是1kg的水溫度公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為4.2×103j。

第十四章內能的利用

知識列表

一、熱機

1.汽油機工作的四個衝程:吸氣衝程,壓縮衝程,做功衝程,排氣衝程。

汽油機的乙個工作迴圈中曲軸和飛輪轉動兩周,對外做功一次。

在壓縮衝程和做功衝程中發生了能量轉化,在壓縮衝程中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在做功衝程中燃料燃燒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內能又轉化為機械能。

二、熱機的效率

1.燃料的熱值:1㎏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用字母q表示。熱值的單位是焦每千克(j/㎏),或者是焦每立方公尺(j/m3)

計算公式:q放=mq或q放=vq

2.熱機的效率: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之比,叫熱機的效率。

公式:η= w有/ w總

3.提高熱機效率的方法:

使燃料充分燃燒

盡可能減少各種熱損失,

保證良好的潤滑,減少因克服摩擦所消耗的能量;

充分利用廢氣的能量,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三、能量的轉化和守恆

1.能的轉化:我們學習過機械運動有機械能,熱運動有內能,實際上自然界存在著許多不同形式的運動,每種運動都有一種對應的能量,如電能、磁能、光能、化學能、原子能等。其他形式的能彼此之間都可以相互轉化。

2.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既不會憑空消滅,也不會憑空產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它形式,或者從乙個物體轉移到另乙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這就是能量守恆定律。

第十五章電流和電路

一、兩種電荷

1.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可用「+」表示。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負電荷。可用「-」表示。

2.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電荷量:物體所帶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簡稱電荷,用符號q表示。其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符號c。

4.驗電器的原理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用途是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5.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原子核位於原子的中心,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

6.摩擦起電的原因是電荷從乙個物體轉移到另乙個物體上,並不是摩擦創造了電荷。

7.善於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酸鹼鹽溶液;不善於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玻璃、塑料、陶瓷等;

二、電流和電路

1.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我們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2.電路是由提供電能的電源,消耗電能的用電器,傳輸電能的導線和控制電路通、斷的開關組成的。

3. 通路:電路連線後,用電器能夠工作的電路叫通路;開路:當開關未閉合,或電路中某處被切斷,叫做開路,又叫斷路;短路:直接用導線把電源或用電器兩端連線起來。

4.記住以下的電路元件符號:

電動機燈泡電池______

電鈴_____ 開關____ 電阻_______

電流錶電壓表滑動變阻器 。

第十五章電流和電路

一、串聯電路

1.定義:把元件逐個順次連線起來組成的電路,稱為串聯電路。

2.特點:電流路徑惟一;開關控制所有用電器,與位置無關;用電器工作互相影響。

二、併聯電路

1.定義:把元件並列連線起來組成的電路,成為併聯電路。

2.特點:電流有兩條(或多條)路徑;干路的開關控制整個電路,支路的開關只控制本支路;用電器工作互不影響。

三、電流錶的使用

1.電流的定義:電流的大小叫做電流強度(簡稱電流),其符號為 i 。

2.電流的單位:安培,其符號為a。

1a=103ma1ma=103a1a=106a

3.電流錶的使用規則:

①被測電流不得超過電流錶量程

②電流錶要串聯在被測電路中

③要使電流從電流錶的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

④決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直接把電流錶接在電源上

三、串、併聯電路的電流特點:

1.串聯:串聯電路的電流處處相等 i=i1=i2

2.併聯:併聯電路的干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i=i1+i2

第十六章《電壓電阻》知識列表

一、電壓

(一)電壓的作用

1.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電壓使電路中的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了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電路中獲得持續電流的條件:①電路中有電源(也就是電路兩端有電壓);②電路是閉合的。

(二)電壓的單位

1.國際單位:v 常用單位:kv、mv 、μv

換算關係: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2.記住一些電壓值:一節乾電池1.5v 一節蓄電池2v 家庭電壓220v 安全電壓不高於36v

(三)電壓測量:

1. 測量儀器:電壓表, 符號:

2.讀數時,看清接線柱上標的量程和分度值。

3.使用規則:①電壓表要併聯在電路中。

電流從電壓表的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否則指標會反偏。

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電壓表可以直接連在電源兩端,此時電壓表測得是電源電壓

4.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串聯電路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的電壓之和

併聯電路電壓的規律併聯電路中各支路電壓都相等,也等於電源電壓

(四)電流錶、電壓表的比較

第十六章《電壓電阻》知識列表

二、電阻

(一)定義: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符號:_r_

(二)單位

1.國際單位:歐姆 2.常用單位:千歐、兆歐。

3.換算:1kω=103ω 1mω=106ω 1mω=103kω

(三)影響因素

1.實驗原理: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通過電流的變化來研究導體電阻的變化。(也就是用串聯在電路中小燈泡亮度的變化來研究導體電阻的變化)

2.實驗方法:控制變數法和轉換法。

3.結論: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於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還與溫度有關。

4.結論理解:

⑴導體電阻的大小由導體本身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決定。與是否接入電路、與外加電壓及通過電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無關(也就是與電壓、電流無關),所以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四)分類

1.定值電阻:阻值大小保持不變的電阻。電路符號:

2.變阻器:電路符號:

變阻原理:通過改變連入電路中的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大小,從而改變電路中電流的大小。

使用方法:1.串聯在電路中;

2.接法:「一上一下」;

3.接入電路前應將電阻調到最大。

銘牌:某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 1.5a」字樣,50ω表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50ω。1.5a表示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5a.

作用:①通過改變電路中的電阻大小,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

②保護電路。

第十七章《歐姆定律》知識列表

一、歐姆定律

1.**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

研究方法是:控制變數法。即:保持電阻不變,改變電壓研究電流隨電壓的變化關係;保持電壓不變,改變電阻研究電流隨電阻的變化關係。

得出結論:在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在電壓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歐姆定律的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3.數學表示式:i=u/r。

4.i、u、r對應同一時刻的同一段電路,不同時刻、不同導體或不同段電路三者不能混用,應加下標區別。三者單位依次是a、v、ω;同一導體(即r不變),則i與u成正比;同一電源(即u不變),則i與r成反比。

5.導體的電阻由導體本身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溫度等因素決定。

r=u/i是電阻的計算式,它表示導體的電阻可由u/i給出,即r與u、i的比值有關,但r與外加電壓u和通過電流i等因素無關。

二、伏安法測電阻

1.定義:用電壓表和電流錶分別測出電路中某一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就可以根據歐姆定律算出這個導體的電阻,這種用電壓表電流錶測電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電路圖:(如圖)

4.步驟:①根據電路圖連線實物。

連線實物時,必須注意開關應斷開

滑動變阻器:接法(一上一下)

阻值最大(滑片離下接線柱最遠)

電流錶:串聯在電路中

電流從「+」接線柱流入,「-」接線柱流出

量程選擇:利用公式i=u/rx算最大電流

第十七章《歐姆定律》知識列表

電壓表:併聯在電路中

電流從「+」接線柱流入,「-」接線柱流出

量程選擇:看電源電壓

②檢查電路無誤後,閉合開關s,三次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分別讀出電流錶、電壓表的示數,填入**。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本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改變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分壓),同時又保護電路(限流)。

九年級化學知識口訣

四川省閬中中學校趙寶華 一 科學 的方法是 一發問 二猜想 三實驗 四結論 五評價。二 藥品取用的三不原則 不手觸 不近聞 不品嚐。三 密度較大的金屬顆粒或塊狀固體放入玻璃容器的方法 一橫 二放 三豎。四 往試管裡裝入固體粉末的方法 一斜 二送 三豎。五 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左物右碼先調零,天平一定...

九年級物理知識總結

十三 十四章內能 內能的利用 1 一切物質都是有分子或原子構成,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存在間隙。2 擴散 不同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散 擴散現象說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3 分之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 例如 很難將一根鐵絲拉斷,也很難將其壓扁...

九年級物理知識總結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質世界 一 宇宙和微觀世界 宇宙 銀河系 太陽系 地球 物質由分子組成 分子是保持物質原來性質的一種粒子 一般大小只有百億分之幾公尺 0.3 0.4nm 物質三態的性質 固體 分子排列緊密,粒子間有強大的作用力。固體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液體 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