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五年級數學下冊複習知識點 雷宇

2022-12-23 21:57:01 字數 3181 閱讀 6322

西師版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複習知識點

四川省仁壽縣寶飛鎮小學校數學教師雷宇

一、分數的意義和加減法:

(一)分數的意義:

1、單位「1」:將乙個物體或是許多物體看成乙個整體,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

2、分數的意義:

練習:如公尺表示(把1公尺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2份),也可以表示(把2公尺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

3、分數單位: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1份,叫做分數的分數單位。練習:如的分數單位為 ,它有2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4、分數與除法的關係:

【備註:如a÷b= (b≠0)】

5、求乙個數(a)是另乙個數(b)的幾分之幾:用a÷b= 。

(二)分數的大小比較:

1、分母相同時: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

2、分子相同時:分母小的分數比較大;

3、分子、分母都不同時:要先通分,然後按照同分母分數比較的方法進行比較。

【注意:通分最好找原來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為公分母,這樣計算更加簡便、不易出錯。】

4、如果是遇到有一些分數、小數混合比較時:如果全部進行通分就比較困難,建議全部化成小數進行比較,注意最終要用原來數字進行比較。)

(三)真分數和假分數:

(四)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者除以乙個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

【注意:不能同時加或減乙個相同的數】

(五)約分:

1、幾個數公有的因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因數。如:1、2、3、6是12和30的公有的因數,就叫做12和30的公因數。(幾個數的公因數是有限的)

2、其中最大的乙個公因數,叫做它們的最大公因數。如6是12和30的最大公因數。

3、互質數:只有公因數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

這裡要記住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徵:個位是0、2、4、6、8的數(雙數),能被2整除,這樣的數是偶數;個位上是0、5的數,能被5整除;各個數字上的數字之和是3的倍數,這樣的數就能被3整除。20以內的質數有:

2、3、5、7、11、13、17、19.

注意:(1)兩個不同的質數一定是互質數;(2)任何兩個相鄰的自然數一定是互質數;(3)1和任何自然數一定是互質數。(4)乙個質數乙個合數不成倍數關係一定是互質數.

4、求最大公因數:用短除法【注意除到互質為止】,除數相乘就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5、最簡分數: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如就是最簡分數,不一定要化成帶分數。)

6、約分: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乙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且分子、分母都比原來小的分數的過程,叫做約分。【只要分子、分母比原來小,就是約分;建議最好化成最簡分數】

(六)通分:

1、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如:12、24、36、48……是4和6公有的倍數,就叫做4和6的公倍數。(幾個數的公倍數是無限的)

2、其中最小的乙個公倍數,叫做它們的最小公倍數。如12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數。

3、求最小公倍數:用短除法【注意除到互質為止】,除數與商相乘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4、通分: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幾個分母不相同的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並且分母相同的分數的過程,叫做通分。

(七)分數與小數:

1、分數化小數:用分子除以分母。

2、小數化分數:先改寫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再化簡。

3、判斷乙個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的方法:

(1)首先,這個分數要為最簡分數;

(2)然後看分母是否含有2、5以外的質因數,如果含有2、5以外的質因數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數,如果沒有含有2、5以外的質因數就能化成有限小數。

二、長方體和正方體:(一)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

(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1、表面積的意義:乙個物體表面所有面的面積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積。

2、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是指6個面的面積之和。

3、長方體(或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長方體的表面積=上下面面積+前後面面積+左右面面積

=(下面面積+前面面積+右面面積)×2

=(長×寬+長×高+高×寬)×2

正方體的表面積= 乙個面的面積×6 = 稜長×稜長×6

4、注意:在解決與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有關的實際問題時,所要計算的面不一定是6個,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三)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容積:

三、方程:

(一)用字母表示數:

1、用字母可以表示數、簡單數量關係、計算公式、常用數量關係……

2、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數與字母、字母與字母之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數字通常寫在字母的前面。如:x×4=x.4=4x(注意不能寫成x4)

3、a×a=讀作a的平方或a的二次方,表示兩個a相乘】;a×a×a = =a3【讀作a的立方或a的三次方,表示三個a相乘】。

4、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5、常用的數量關係:

(1)速度×時間=路程速度=路程÷時間時間=路程÷速度

(2)單價×數量=總價單價=總價÷數量數量=總價÷單價

(3)單產量×數量=總產量單產量=總產量÷數量數量=總產量÷單產量

(4)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

(5)平均數×份數=總數平均數=總數÷份數份數=總數÷平均數

(二)等式

1、等式的意義:表示相等關係的式子都是等式。

2、等式的性質:等式的兩邊同時加、減、乘、除乙個相同的數(0不能作除數),

得到的結果仍然是等式。

(三)方程

1、方程的意義: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屬於等式的一部分。

2、方程的解是指能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解方程是指求出方程的解的過程。

3、解方程有兩種思路:a、利用加減乘除各部分間的關係 b、利用等式的性質

加減乘除各部分間的關係為:

(1)加法:加數+加數=和乙個加數=和—另乙個加數

(2)減法:被減數—減數=差被減數=減數+差減數=被減數—差

(3)乘法:因數+因數=積乙個因數=積÷另乙個因數

(4)除法:被除數÷除數=商被除數=除數×商除數=被除數÷商

4、列方程解決問題:關鍵在於尋找題中的等量關係。

四、折線統計圖:

1、特點:不僅能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幅度或變化趨勢。

2、繪製:描點——連線——標數

3、如果只需反映數量的多少,選擇條形統計圖。如果需要反映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選擇折線統計圖。

西師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知識點

第一單元分數 1 分數的意義 將乙個物體或是許多物體看成乙個整體,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 1 把單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1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把單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1份的數,就是分數單位。除法與分數的關係 被除數相當於分數的分子,除數相當於分數的分母。如果用a表示被除數,...

西師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複習

第一單元四則運算 一 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 1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裡,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2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裡,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3 算式有括號,要先算括號裡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括號裡面的算式計算順序遵循以上的計算順序.4 算式裡既有小括號...

五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一 圖形的變換 1 軸對稱圖形 把乙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對折,兩邊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2 成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和性質 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對稱點的連線與對稱軸垂直 對稱軸兩邊的圖形大小形狀完全相同。3 物體旋轉時應抓住三點 旋轉中心 旋轉方向 旋轉角度。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