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體驗式研究

2022-12-23 10:54:03 字數 4144 閱讀 8598

借助體驗式研究,提高新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能力

關鍵詞:場景再現體驗了解分析有效溝通策略摘要:

年輕的教師剛剛踏上工作崗位,非常願意和家長處理好關係,但又缺乏技巧。怎樣未雨綢繆,讓新手教師迅速的把握家長的訴求,有效而妥帖的解決家園溝通的問題呢?我們採取了「重現場景,體驗式教研」的方式,大家一起解析案例,研究方法,收穫很大。

正文:近年來家園合作的價值越來越受到幼兒園的重視,家園溝通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每天都會和家長打交道,隨著我園年輕教師的不斷加入,家園溝通的技巧迫切需要提高。

年輕的教師常常感到與家長溝通、特別是有了問題以後,和家長的溝通非常麻煩,一旦把握不好,既會影響家長的情緒,也會打擊教師的工作熱情。根據這種情況,我們進行了「與家長溝通」的體驗式教研。先讓教師們把自己認為比較難溝通的問題記錄下來,教研主任進行彙總,然後經過梳理,有選擇的重現場景,讓大家在具體的場景中學會分析原因、找出對策,提高與家長溝通的能力。

事件一:我的孩子怎麼又尿到褲子上了?

場景再現,主持人扮演家長,大班一名教師扮演當班教師教師:姐姐您好,今天孩子不小心尿到褲子上了。對不起!家長:我們孩子怎麼又尿到褲子上了?

教師:今天孩子在戶外活動的時候太投入了,沒有告訴老師要小便,結果尿到褲子上。我們馬上給他換了褲子。再次向您道歉,以後我們一定會注意。

家長:小便怎麼會不說呢?是不是怕老師呀?

教師:不會的,孩子平時和我們可親了,相信他這次只是玩得太高興了。以後我們會及時提醒他的。

分析討論

主持人:看完剛才的表演,你覺得家長最擔心的最關注的是什麼?剛才老師的表現**好?**還可以改進?

教師a:我覺得家長關心是不是老師不關心她的孩子?孩子是不是怕老師,不敢說上廁所?還有以後會怎樣做?老師的解釋很到位,說得非常明白。

教師b:老師態度很好,一直面帶微笑,很客氣。承認錯了,很誠懇。

主持人:是的,態度誠懇,語氣和善,老師臉上一直帶著歉意的微笑。我作為家長真得不好意思著急了。而且過程解釋得清楚,措施也跟得上(換衣服),還說出以後的改正計畫,讓家長放心。

事件二:抓傷

第一次表演主持人扮演家長,中班一名教師扮演當班教師

教師:姐姐您好!今天非常不好意思,孩子被小朋友抓破了。你看,非常對不起。

家長:又給抓了?我看看。哎呀,這不是差一點就抓到眼睛了?要是抓傷眼睛你們付得起這個責任嗎?也不是我說你們,就這樣照顧孩子?

教師:實在對不起,下次我一定注意。

家長:都幾回了?總說「注意注意」,真注意了嗎?真注意就不會這樣了。你知道我們家人多寵愛這個孩子嗎?今天晚上她爸爸又得生氣。

教師:(無可奈何的)對不起。你看已經這樣了,我們一定注意還不行嗎?家長:走走走!看你們以後的吧。

分析討論

主持人:通過剛才家長的話,你認為家長關注什麼?老師的解釋家長滿意嗎?教師們:(搖頭)不滿意。

教師:(為難的)我真不知道怎麼解釋了,我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家長。主持人:看到你的耐心好像要被耗盡的樣子,家長反倒不容易平息。

第二次表演

主持人扮演家長,小班一名教師飾扮演班教師

教師:姐姐您好!今天非常抱歉,孩子被小朋友抓了一下。我們已經帶他找醫生看過了,也塗了藥,醫生說問題不大。你看看吧?

家長:我看看。哎呀,這不是差一點就抓到眼睛了?要是抓傷眼睛你們負得起這個責任嗎?

教師:您說的對,我們也是這樣擔心。所以我當時嚴厲的批評了那個小朋友。

當時他倆挨著坐著,咱們的寶寶想動那個孩子的椅子,那個孩子突然就抓了一下,老師馬上過去把孩子抱起來了。那個小朋友也知道錯了,向寶寶道歉了。對不對?

寶寶?家長:兒子,是這樣嗎?

你現在疼不疼了?孩子:是這樣,我現在不疼了。

家長:你們以後可要小心。

教師:是的,我們一定注意,謝謝您理解。

分析討論

主持人:看了這位老師的表現,你覺得這樣家長滿意了嗎嗎?為什麼?

教師a:滿意了,老師在過程中的表現體現出對孩子非常關心。而且對家長「抓到眼睛怎麼辦?」表示了認同和同樣的擔憂,抓傷之後還及時找了醫生,家長除了嘮叨幾句也不會有其他要求。

教師b:老師先把讚揚說在前面,家長沒真說「理解」呢,老師先說「謝謝您理解。」讓家長不好意思再說難聽的了。

主持人:是,出現小事故之後,要馬上找大夫處理,及時上報園長,這樣大家都有準備;然後給家長打**主動溝通,解釋一下;還有,不論家長說話多難聽,我們一定要記住,孩子受傷了使我們不對,不要與家長爭執。

事件三:挑食

第一次表演,小班一名教師扮演家長、大班一名教師扮演當班教師。

家長:(很客氣的)老師您好,我打算讓我家的寶寶今天中午在幼兒園吃飯。他有一些小毛病,不吃魚、不吃蝦仁、不吃紫菜、不吃西紅柿。

教師:好的,我一定會好好照顧的。姐姐,我還想和您說,孩子挑食是因為他是過敏性體質呢?還是個人的飲食習慣?家長:他倒不是過敏性體質。

教師:是這樣的。我們都知道挑食不好,對健康不利,我們應該想辦法讓孩子多吃蔬菜。家長:是啊!我也是這樣想啊,那麻煩你們想想辦法吧?教師:不客氣。第二天

家長:老師您好。我的孩子昨天在幼兒園吃得怎麼樣啊?教師:吃的很好。

家長:那他回家怎麼說沒吃飽呢?

教師:我們午餐的時候,給小朋友盛上第一次,在加飯就舉手告訴老師,寶寶沒有舉手。我問他還吃嗎?他搖頭。家長:哦,是這樣的啊。我們孩子在家裡需要餵飯。

教師:孩子都上大班了,應該學會自理,我覺得還是應該鍛鍊一下。

家長:那總得有個過程吧?我覺得老師還是應該幫助孩子一下啊,給他這個過程。教師:好,我們會幫助孩子慢慢適應的。

第二次表演

中班一名教師扮演家長,大班另一名教師飾當班教師

家長:老師您好,我打算讓我家的寶寶今天中午在幼兒園吃飯。他有一些小毛病,不吃魚、不吃蝦仁、不吃紫菜、不吃西紅柿。

教師:好的,我一定會好好照顧的。但孩子挑食營養不全面,我們一起幫助他改正好不好?家長:我們家長沒有辦法了,你們多幫忙吧!教師:好的。第二天

家長:(生氣的)老師,昨天我們孩子回家說什麼也不吃飯了,他說中午的時候老師非逼著他吃飯,吃不完不行?老師能這樣嗎?

教師:啊?沒有逼著他吃飯啊。我們只是覺得,中午不吃飯,下午會沒有力氣,影響生長。所以就照顧他多吃了一點。您想想,孩子真的不吃飯,你會滿意嗎?

家長:那你們也要掌握方式,也不能硬喂啊?搞的孩子都厭食了!

教師:會這樣嗎?那真不好意思了。

關於孩子吃飯您覺得怎麼樣好呢?家長:我覺得怎麼樣好?

既要吃、又要高興!教師:那我們再想想辦法。

分析討論

主持人:通過剛才的場景再現,你覺得這是乙個什麼樣的家長?她的心理需求是什麼?兩位老師表現得好嗎?為什麼?教師們:這個家長很寵愛、溺愛孩子。

教師們:老師解釋的還可以,也就只能這樣解釋了。

主持人:一般來說,為孩子吃飯反覆找老師的家長,通常是溺愛孩子的,家庭餵養方式不是太科學。而且這樣的家長還比較自我中心,所以,溝通的時候一定想她的感受。

剛才第一位老師態度老實、誠懇。用承認---解釋過程---答覆要求這樣三個環節與家長進行了溝通,家長還是比較滿意的。掌聲送給她!

第二位老師在語言表達的技巧上沒什麼問題,但是家長的心裡並不是心悅誠服,懷疑仍然還在「老師不是愛我的孩子,只是把吃飯當成任務給孩子。」

教師c:我覺得家長說孩子晚上不吃飯,厭食了。我們第一要承認錯誤。

「對不起,我只想讓孩子多吃一點了,忘了和您交流孩子的飯量。那您給我們說一下,孩子大約吃多少?以後我們一定按照孩子的飯量餵飯。

」主持人:非常好!這是一種從自身找原因,解決問題的態度,家長要求的是「孩子健康快樂」,並不是冷冰冰的飯量數字。所以「吃了、吃完了」不是他們的最終要求,他們要求「吃得高興」。

園長:要很好的和家長溝通,就要了解家長的關注點,做到心中有數;要掌握策略,學會抓兩頭、帶中間,千萬別和家長爭執。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我們就要負責任。

今天看了老師的表現我很高興,可見大家平時很愛思考,對家園溝通也很重視,繼續保持。

主持人:家長工作包括很多內容,它涉及到前期的日常工作和後續的多種延伸,是乙個非常大的話題,這一次我們解決的是「當出現問題時怎樣和家長交流」這樣乙個課題。了解是溝通的前提,老師們一定利用一切機會拉近和家長的關係,了解他們,明白他們的心理需求。

溝通時老師要態度端正、語氣和善、解釋事件原因清楚、後續措施有效。這樣的教研很有意義,今後我們會根據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再組織相關的教研。

和家長溝通是日常性的工作,也是實操性的工作,光講理論往往起不到明顯的作用。通過體驗式研究,再現了當時的具體情況,老師們很好的反思了自己平常和家長溝通中的表現,找到了和家長溝通的一些方法,都覺得受益匪淺。相信,隨著我們工作經驗的不斷豐富,還會有更多更好的辦法匯聚進來。

年輕的教師們會和家長的溝通越來越輕鬆、默契!

體驗式營銷技巧

今天的市場,產品差異越來越小,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想要達成銷售,不僅讓顧客了解我們產品的特點,更要顧客對產品產生信任。如果企業想要在往前一步走,把一般顧客變成忠誠的顧客。這些,單純的依靠傳統營銷模式恐怕是難以做到的,所以我們進一步推出新的營銷模式體驗式營銷模式已經嶄露頭角。首先給大家先了解一下傳統式營...

體驗式營銷培訓

體驗式營銷培訓課程是徐清祥老師的主打課程之一,做銷售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過程,其宗旨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溝通能力是乙個銷售人員最重要 最核心的技能,如何面對各種不同喜好 不同性格 甚至不同心情的客戶,使對方有興趣傾聽,先接受銷售員,進而接受產品,這是一項很專業的技巧。體驗式營銷培訓課程介紹...

體驗式培訓心得

三 樹立團隊精神,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這些道理大家都是很清楚,但當我們這些不完美的人為了乙個共同的目的走到一起來以後卻能完成一件完美的事,形成乙個完美的集體,這就是團隊的魅力。尤其是 登峰造極 和 穿越電網 這兩個活動對我觸動很大,當一男一女手拉手跑著回到終點的時候,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