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加強道德修養錘煉道德品質 二

2022-12-22 00:54:05 字數 5325 閱讀 1862

第七講加強道德修養錘煉道德品質(二)——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

匯入新課:

提問:人們走出家門進入社會公共生活中,社會公共生活包括哪些場所範圍?社會公共生活由什麼來維護?

新課講授:

一、公共生活與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點

公共生活相對於私人生活而言的。1、私人生活與公共生活2.公共生活的發展歷程

原始社會:個人與群體融為一體,人與人關係、公共關係簡單。農業社會:

自給自足分散經營,聯絡受到限制。工業社會:交往普遍並且頻繁,生活領域擴大。

經濟全球化時代:資訊科技網際網路,地球村形成。3.

當代社會公共生活的特徵(1)活動範圍的廣泛性(2)交往物件的複雜性(3)活動方式的多樣性[案例]

大學生張某每逢週末,經常邀請老鄉來寢室唱卡拉ok和跳舞至深夜,高興時常大喊大叫。周圍寢室同學無法正常休息,多次與他交涉無效,張某認為這是個人自由,他人無權干涉。你是怎樣認為的?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1.公共秩序

(1)秩序:是由社會生活中的規範來制約和保障的。秩序之於社會,就像規矩之於方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秩序社會便無法正常執行。(2)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是指由一定規則維繫的人們公共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公共秩序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學秩序、營業秩序、交通秩序、娛樂秩序、網路秩序等等。

2.維護公共秩序對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

1(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必要前提;(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會成員生活質量的基本保證;(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國家現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案例]文明城市張家港

2023年,江蘇縣級城市張家港成為全國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典範。2023年,張家港再次入選全國首批文明城市,也是入選城市(區)中唯一乙個縣級城市。在張家港,道路通暢,沒有佔道經營的攤位、亂停亂放的自行車和亂七八糟的廣告「牛皮癬」;公共場所聽不到汙言穢語,看不到打架鬥毆;街道上沒有痰跡、菸頭、紙屑、垃圾。

這從乙個側面說明,有序的公共生活已成為乙個國家或地區現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識。(三)維護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1.維護公共秩序的手段

風俗、禮儀、宗教教規、戒律、紀律、道德、法律等2.兩種基本手段:道德與法律

人類維護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發形成的,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公共秩序日益重要和複雜化,人類便愈加自覺地採用各種手段去維護公共生活秩序。在原始社會,原始人主要以圖騰、禁忌、風俗等形式作為共同生活中必須遵守的規則。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維護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有了進一步發展。

一方面,一些在長期社會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得到社會成員廣泛認可的規範以民間風俗、禮儀和宗教教規、戒律的形式繼續發揮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公共生活中的基本秩序及其規範開始以成文法的形式出現,以強制的方式對人們在公共生活中的行為作出限制和規定,以維護社會的正常執行。道德和法律逐漸成為建立和維護社會秩序的兩種力量,即「一體兩翼」。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通過規範人們的行為來維護公共生活中的良好秩序,實現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雖然道德和法律發揮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又互為補充、相輔相成,法律中包含有道德,道德規範中也具有法律內容。良好社會秩序的形成、鞏固和發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

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來調節、規範人們的行為,預防犯罪的產生。道德是法律的補充。社會生活是紛繁複雜的,法律的屬性決定了它不可能把複雜而廣泛的社會關係全部納入其調控的範圍,因為其發揮作用的範圍是有限的。

道德發揮作用的領域更加廣泛,它能夠調整許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問題,不僅深入到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而且還深入到人們的精神世界。道德能提高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為法律的實施創造外部條件;道德還能提高個體的道德素質,為法律的實施創造內部條件。

總之,在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秩序中,必須綜合運用風俗、道德、紀律、法律等手段,規範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約束和制止不文明行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形成扶正祛邪、揚善懲惡的社會風氣。

2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範[案例]

在歐美國家的快餐店裡,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吃完東西後要把用過的紙盤、紙杯、吸管扔進店裡設臵的大塑料箱內,以保持環境的整潔。為的是使別人舒適,不妨礙影響別人,這叫公德。在國外兩件事印象非常深。

在新加坡,公共場所禁止吸菸、拋雜物、隨地吐痰,禁止在地鐵裡吃東西,否則罰款。在禁菸區吸菸者及失職的管理人員,屬初犯的,罰款1000元(新加坡幣,下同)以下,重犯者被罰款高達2000元。上公廁如不沖水,受批評,若再犯,名字連同**將會上報紙。

2023年,18歲的美國青年費伊在新加坡損壞計程車,向停放的計程車扔雞蛋、摘牌照,結果被判處有期徒刑,連當時的**柯林頓親自出面說情也無濟於事。

在富國瑞典,節儉之風十分盛行,行賄、**的現象十分鮮見。舉行各種會議,大都是咖啡一杯,有的再備點點心。紅包、禮品之類是十分少見的。

對來訪者極少送紀念品,即使非贈送不可,其價值最多也只相當於當地人一兩個小時的工資。如果雙方是公務上的關係,即使送一瓶酒也是賄賂行為。瑞典賄賂現象極少見的原因:

一是大家都比較富裕,不追求奢侈生活,沒有必要再貪賄賂小便宜;二是國家頒布了嚴厲的反賄賂法;三是對賄賂行為有著全方位的監督體系。

(一)社會公德及其特點

社會公德是指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循的道德準則,是社會普遍公認的最基本的行為規範。

社會公德作為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當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其基本特徵主要表現為:

繼承性。千百年來,人類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過程中,形成了共同遵守的為人處世的道德傳統,這些道德傳統中凝結著人類的道德智慧型,構成了社會公德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在人際交往中尊重他人、信守諾言;在公共場合注重禮貌、相互謙讓等,無論在什麼社會條件下,都是人們在公共生活中應當遵守的基本準則。

基礎性。社會公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基礎層次,被視為每個社會成員應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準則,是社會為維護公共生活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每乙個社會成員都應當具備社會公德素養。

相對於社會其他道德規範而言,社會公德有具有底線及最起碼的道德要求的性質。

廣泛性。社會公德是全體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具有最廣泛的群眾基礎和適用範圍。在乙個社會中,社會成員無論具有何種身份、職業和地位,都必須在公共生活中遵守社會公德。

社會公德在一定意義上講,具有一種場所道德的性質,就是說,你進入這個場所,就要遵守為了維護該場所公共秩序的道德要求。

簡明性。社會公德大多是生活經驗的積累和風俗習慣的提煉,它講的是一些有廣泛共識的問題,往往不需要作更多的說明就能被人們理解,如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等就是起碼的生活共識,「不隨地吐痰」、「不亂穿馬路」等公德規範,更是簡便易行。

3(二)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

(1)文明禮貌;(2)助人為樂;(3)愛護公物;(4)保護環境;(5)遵紀守法[案例]老人的海灘

一位台商來海南投資,母子二人開發椰林系列產品,幾年下來,千傾椰林伴著十里海灘,蔚然成為遊人的觀光勝地,事業大獲成功,成為創業名人。電視台採訪他臨結束的時候,請他用一句話說說對事業的感想,他沉吟良久,講了乙個老人怎樣感動了他的一件事:在早晨跑步的時候,連續幾天看到一位老人在海灘椰子樹下撿拾地上的垃圾,一次他停下腳步,詢問老人是哪個部門的職工,老人回答說我不是職工,是慕名前來旅遊的遊客。

問他:為什麼天天來拾地上的垃圾?老人說:

多麼漂亮的海灘呀,誰看到垃圾也該撿起來。乙個毫不相識的老人,這樣無私維護景觀,熱愛自然,那高尚的公德境界深深感動他無法忘懷,激勵了事業的發展。

三、社會公德的實踐與養成

(一)我國當前社會公德的基本現狀

我國現階段的社會公德植根於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體現在社會主義社會的公共生活和人際交往中,是對以往社會公德進行揚棄的結果。我國的社會公德傳統是密不可分的。改革開放為我國社會公德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當前,我國遵守社會公德的狀況,總體是好的,但也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甚至令人憂慮的現象。比如,少數人缺乏基本的社會公德意識,一些人對社會醜惡現象聽之任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些人說一套做一套,常常為圖一時方便或一己私利而違背社會公德。[案例1]***件

[案例2]國人出國(境)的形象面面觀

(二)在實踐中增強社會公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範

1、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在實踐中培養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參加志願者服務等公益事業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了解社會、拓展實際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強社會責任感有極大的幫助。大學生培養公德意識的實踐活動有很多具體方式,既可以通過社會公德的宣傳活動普及公德規範,傳播文明新風,也可以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點服務社會、回報社會;既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社會公益活動,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入各種社會公益組織。

大學生參與公德實踐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可以從實踐中體會到什麼是符合社會公德規範的言行,什麼是不符合社會公德規範的言行,從而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公德素養,並帶動他人,影響社會。

2、從小事做起,從小節改起,帶頭踐行社會公德規範。社會公德所規範的行為包括社會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為細節,這些細節極容易被人們忽略,而它一旦被社會群體中的大多數人所忽視,往往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會風氣。因此,崇高的公德意識要在點點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養,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踐行公德並不難,提公升敬人禮讓的境界同樣不難,比如,見到老師、長輩主動問候是講公德;乘坐公交車主動讓座是講公德;在銀行、郵局等公共場所排隊時站在「一公尺線」外是講公德;最

4後離開教室時隨手關燈是講公德;外出旅遊時不在景點設施上隨意刻畫是講公德……公德的境界,就是在這些不起眼的一舉手一投足間慢慢昇華的!四、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近年來,隨著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網際網路開始構築起一種全新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成為重要的資訊平台與交流工具。網路生活已成為大學生課餘生活的重要內容,它包括資訊採集、網上聊天、網路遊戲、bbs論壇、網上交友等。

網路具有方便快捷、資訊量大、覆蓋面廣的特點,可以成為大學生學習、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網路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極大地促進社會的發展,又可能因使用不當或缺乏規範而損害社會公德、妨礙社會的發展。當前網路活動中存在著不少突出的問題,例如:

網路色情資訊氾濫,嚴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軟體、遊戲、影視作品、**、書籍和**等智財權受到盜版行為的嚴重侵犯;電子商務活動中的欺詐與失信現象不斷公升級;傳播計算機病毒和黑客對網路的破壞日益嚴重等。這些問題已對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產生了極大危害。由此可見,網路的健康發展不僅需要高科技作為其先決條件,更離不開倫理道德作為其發展的支撐力量。

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們在網路生活中為了維護正常的網路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公德規範在網路空間的運用和擴充套件。

1、正確使用網路工具。2、健康進行網路交往。3、自覺避免沉迷網路。4、養成網路自律精神。[案例]

2023年6月,北京某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盧某,從網上**了「黑客」軟體,破譯並盜取了北京創原世紀公司的上網帳號及密碼。盧某不僅自己使用,而且還向同學、好友等傳播該上網帳號和密碼,之後,還在網上發布資訊,以每100元使用3個月該上網號碼及密碼,從中獲利4000多元。以後,網友間互相傳播、銷售,導致使用過該帳號和密碼的人有1000多人,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達16萬。

盧某因涉嫌盜竊罪而被刑事追究。

課堂小結:

在公民社會,道德內化為品質,法律外化為行為。如此,我們的公共生活才會有序,社會才會和諧。5

道德修養整合 品質與道德修養 感恩

在湘西鳳凰奪翠樓頭和黃永玉閒談。一位湖南女孩請黃永玉給她一點做人的忠告。黃永玉說,他十幾歲的時候去上海,生活 讀書都沒著落。有一對夫婦讓他住在他們家裡。這家人家有好多書。對他說,可以住在他家裡,可以讀這些書。黃永玉離開家鄉時,年齡很小,他說他讀的書,許多就是在那兒讀的。他在那兒斷斷續續住了兩三年,每...

加強個人道德修養

在經過為期兩個多月的學習後,更加堅固了我對黨的群眾路線的再認識,領悟到黨員及領導幹部,必須時刻從思想和行動上修正自己,才能真正地服務人民。對於道德修養,我們從小至今接受的教育可謂時刻相伴,我們都十分清楚何謂好 何謂不好。對於公務員及黨員領導幹部,要求也更高,我們也十分清楚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儘管如...

如何加強個人道德修養

中國自古以來是個文明古國,孝 樂於助人等品質享譽古今中外,然而現今的我們物質水平在不斷的提高,然而我們的個人道德修養呢?作為大學生的我們,知識素養是有了,然而我們的個人道德修養呢?如今的我們說的話語是什麼,不用我多說大家都知道。如今我們的行為是怎樣不用多說,大家也都明白?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我個人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