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亞冰山和案看完我感動了

2022-12-18 15:30:03 字數 3336 閱讀 6942

什麼讓我們不快樂?———內心莫名的恐懼?難以駕馭的壞脾氣?因為人際關係

緊張而影響了工作?缺少價值感,覺得做什麼都沒有意思……

有想過,這些都只是冰山的一角,而暗湧在水面之下的更大冰體,才是被長久壓抑並且忽略的「內在」?是著名的冰山比喻。

原生家庭——它在塑造我們的個性

薩提亞認為,乙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而這種聯絡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個人和經歷也有著難以割斷的聯結,乙個人的不快樂可能是因為兒時未被滿足的期待。

「每個人與生俱來就對父母和世界有強烈的渴望———渴望被愛、渴望溝通。但是,這些渴望卻並非都能一一滿足,便被我們壓抑起來。日積月累,連我們自己都已忽略的渴望,卻成為我們不快樂的根源。

」「薩提亞提出,很多成年以後出現的問題都不是成年所生存的環境造成的,

而要追溯童年時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響。」

在一次工作坊中,蔡敏莉老師邀請現場一位男士表演他的家庭模式。為了配合演出,男士指定現場一位女士扮演他的妻子。

在這個家庭中,夫妻經常吵架,丈夫總是處於強勢,吵得兇了妻子就回到自己的房間躲起來。老師讓丈夫站在凳子上,用手指著妻子,而妻子則跪在丈夫面前。老師強調,這不是真的跪下,而是代表妻子在情緒上遷就丈夫。

接著,老師詢問丈夫l小時候的成長背景。l回憶從小父母就天天吵架,經常

是為一些瑣碎的事情。當時l同情媽媽,總是站在媽媽這邊,可長大後還是習得了父親的壞脾氣。

「每個人最初學習溝通的老師,都不是學校裡的老師,而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在l的家庭中,他學到的就是指責。等他上學了就會罵同學,工作了就會罵同事。

大家都很怕他,他卻不知道別人怕他,因為這就是他習慣的溝通模式。」老師評價。

自我價值——自尊的內在宣言

關於薩提亞的資料中有一篇《我對自尊的宣言》:「我是我自己。在這世界上,沒有乙個人完全像我。我擁有我的幻想、夢想、希望和害怕。」

「我擁有全部的我,因此我更能和自己熟悉、親密。我知道某些困惑我的部分和一些我不了解的部分。但是只要我友善地愛我自己,我就能夠有勇氣、有希望尋求途徑,來解決這些困惑,並發現更多的自己。

」薩提亞希望每個人看到生命中的期待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當我們滿足於自己的行為負責,滿足於成為好公民,甚至成功者的外在形象時,我們是否對自己的內在有所覺察,並對自己的感受負責?我們有能力接觸內心深層的渴望嗎?

」m不能接納自己,也不相信別人能夠接納她。在乙個遊戲環節中,所有學員閉上雙眼在全場走動,尋找令自己感覺舒適的另一雙手。學員從自己內心真正的需要出發,可以拒絕別人,而不用考慮那人是否受傷。

m不喜歡這個遊戲,因為她認為自己的手很粗糙,不會被人接納。黑暗中,每個人都在體察自己的內心感受,一雙雙地嘗試和放棄。終於,大家都找到了合適的,

然後閉著眼睛坐下來,不能說話,也不能看對方是誰,只能用手和所選擇的手交談,表達感謝、開心、暫時離開、不要難過。

此時m已經泣不成聲。諮詢師請她站起來分享:「我不敢相信還有人選擇我的手,我一直比較自卑……」

在諮詢師的提示下,她抽泣地跟著念:「我很感謝你能接納我。因為你的接納,我更能接納我自己……我不會再自卑,我要從內心深處和自己相處。」大家一一上前,給她擁抱和支援。

蔡敏莉老師這樣解讀「自我接納」的重要性,「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而自尊是自信的基礎。擁有健全人格的人必然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不愛自己的人很難去愛別人,不觀照自己的人也無法真正去體察別人」。

溝通模式——指責、討好還是一致

溝通是與人交往的橋梁,溝通模式也代表每個人的生存姿態。乙個人與生俱來就有溝通的需要和願望,其人際關係和生命質量也常常因溝通受到影響。根據薩提亞的模式,人有多種溝通姿態:

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一致型等。

一致型是薩提亞所倡導的目標。這種模式建立在高自我價值的基礎之上,達到自我、他人和情境三者的和諧互動。這種模式的人言語表現出一種內在的覺察,表情流露和言語一致,內心和諧平衡,自我價值感比較高。

討好型的人忽略自己,內在價值感比較低。言語中經常流露出「這都是我的錯」,「我想要讓你高興」之類的話。行為上則過度和善,習慣於道歉和乞憐。

指責型的人則常常忽略他人,習慣於攻擊和批判,將責任推給別人。「都是你

的錯」,「你到底怎麼搞的」是他們的口頭語。究其內在經歷,指責型的人通常孤單失敗,但他們寧願與別人隔絕保持權威。

蔡敏莉老師說,這是最常見的兩種姿態。有趣的是,指責型的人通常會找乙個討好型的人做伴侶,相反,討好型的人也傾向於選擇指責型的。

超理智型的人極端客觀,只關心事情合不合規定,是否正確,總是逃避與個人或情緒相關的話題。他們告誡自己:「人一定要有理智」,「不論代價,一定保持冷靜、沉著,決不慌亂。

」這類人表面上很優越,舉動合理化。而實際上,他們內心很敏感,有一種空虛和疏離感。

打岔型的人則永遠抓不著重點,習慣於插嘴和干擾,不直接回答問題或根本文不對題。他們內心焦慮、哀傷,精神狀態混亂,沒有歸屬感,不被人關照,還常被人誤解。

對於學員提出的疑問「我為什麼有時討好有時指責」,蔡敏莉老師解釋說,這些都不是絕對的,有人會根據物件的不同而彈性調節:對這些人討好,對那些人指責,一些時候討好,另一些時候指責。判斷乙個人屬於哪一型別,主要是依據他在親密關係中什麼樣的姿態佔了優勢。

情緒釋放——改變痛苦對我們的影響

「家庭結構圖」使人能夠從家庭結構中尋找自我的動力源。對於初次畫家庭圖的學員來說,這是乙個十分浩大的工程。要素包括家庭成員的名字、出生年月、職業、溝通模式,並用3個以上的形容詞來描述他們的性格。

另外標出任何兩人之間的關係疏密度,雙實線代表十分好,單實線代表一般好,虛線代表不好,曲線代表十分不好。

畫自己的原生家庭還不難,畫到父母的原生家庭就難了。很多人不了解爺爺、奶奶、姑姑、舅舅的資訊,只得打**回家問。於是,整個大房間裡,每個人蜷曲在一塊空地上,一手握手機,一手畫草圖。

w的家庭結構極其複雜。在她的原生家庭裡,共有五個孩子。她是中間的乙個,這是乙個注定不被重視的位置。

她很小就被送到鄉下撫養,換過很多人家,直到10歲才回到父母身邊。回來後,無論父母還是她,都無法建立天然的親子關係。老師讓她在現場挑乙個學員扮演母親,她則扮演自己。

寄居生活讓w變得極其討好,這是乙個孩子自然選擇的生存策略。老師卻讓她指責母親,把一直以來的不滿宣洩出來。她很艱難地舉起代表「指責」的手指,聲音很微弱:

「媽媽,你愛我嗎?」「為什麼要把我送出去?」「這些年來我很孤單,我真的不喜歡在別人家的感覺。

」……情緒失控的w哽咽著,幾乎說不下去。等她平靜之後,老師讓她扮演母親,從母親的角度回覆乙個孩子的質疑。w溫柔地為母親辯解:

「當時是沒有能力撫養你才不得已送出去的。」「我們很愛你,你回來後我們想補償,但又不知道如何表達。」……

最後,角色恢復原位。扮演媽媽的學員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孩子,到媽媽這兒來。媽媽愛你!」w猶豫著撲了過去,全場哭成一片。

「我們不能改變痛苦本身,但可以回到當時,改變痛苦對我們的影響。」很多時候,蔡敏莉老師都在用這種方式幫助案主處理情緒。「其實,不是諮詢師幫助了案主,而是在諮詢師的引導下,案主自己看清了當時的情境,改變了看法,從而幫助了自己。

」蔡敏莉說。

薩提亞冥想

薩提亞冥想你的人性與神性 請允許你的眼睛閉上,並給自己許可和時間來進入冥想 也許不過是三十秒的時間,但要讓它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並且意識到 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也使得自己的力量有可能發展和增強。要記得 當你讓身體放鬆 由你掌控時,你的身體才會開放地迎接你毫不費力就能吸入的氣息。吸氣是一件不必費勁...

薩提亞學習體會

課程中,我比較感興趣的還是家庭的話題,家庭是自己生活的重心,從原生家庭來講,想得到父母所有的關愛很少,經常受到委屈,感到孤單 無助。於是,在現實生活中,我把沒得到的慾望和期待投射到我的朋友身上,想要從他們身上得到滿足。在原生家庭中,如果父母雙方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會讓子女不自覺的承擔起拯救者的身份。...

薩提亞的治療信念

1,改變是可能的。即便外部的改變非常有限,內部的改變仍然可能存在 2,在任何何時間,父母都盡其所能做到最好。3,我們所有人都擁有讓自己成功應對和成長所需的內部資源。4,我們擁有很多選擇,特別是在對壓力而不是對情境做出反應的時候。5,需要關注健康和可能性,而不是病理學的方面。6,希望是變化的乙個極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