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一單元作文教案

2022-12-15 17:30:04 字數 6205 閱讀 4216

年級:七學科:語文主備:張萬斌修定:日期:總課時

第一單元從生活中學習寫作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養成關注生活、思考生活、從生活中獲取寫作素材的習慣。

2、引導學生細細品讀寫作導引,感受其間的寫作技巧。3、鼓勵學生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4、激發學生珍視親情,珍愛友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

領會觀察的基本要領,自主選擇生活場景進行觀察、思考、感悟、並寫作。【教學難點】

細節描寫,場景與內心情感描寫,真情故事的敘述。【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文題再現】

本單元的作文題目是:

一、哲學家說:沒有兩片樹葉是相同的。觀察秋天的花草樹木,看看它們有什麼變化,寫一段左右的文字,記錄你的觀察和思考。

二、這個秋天注定有些不一樣,因為你步入了中學時代,有了新的老師,認識了一些新同學。相識是人生的緣分,是彼此交往的開始。古人說:

「樂莫樂兮新相知。」選取乙個你最難忘的相識瞬間,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的作文,描述當時的情景和你的心情。

三、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是自由和幸福的港灣。從小到大,家庭生活一定給你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吧?父母親人的關愛,一定讓你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吧?

自擬題目,以生活中真實的故事為背景,記敘或描寫一位關心愛護你的親人,寫一篇不少於的作文。

【思路點選】

一、第一題要求寫一篇以寫景為主的片段作文,寫作時,我們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要選擇自己觀察細膩、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物來寫。寫作時要抓住季節更替時刻花草樹木的細緻變化,調動自己的多種感覺器官,只有這樣,才能將景物細膩真實、豐富深刻。

其次,要注意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在細膩描寫的基礎上,可以加入必要的記敘、議論和抒情,將文章盡量寫得完整、深刻,富有真情實感。

二、第二題很顯然,本文一改構思成一篇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具體寫作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注意選取生活中印象深刻、難以忘懷的素材來寫,可以通過敘寫獨特的情境和對話,表現「相識瞬間」的情感反應和心理變化。

2.注意多種記敘順序的靈活運用。我們可以採用倒敘,通過回憶視角,把時間、地點、人物寫清楚。

也可以在「相識瞬間」基礎上稍作延伸,補敘一下以後的交往。3.寫作中要突出「難忘」,通過適當的表達方式,將「難忘」的原因交代清楚。

同時,這基也就是文章的中心。

三、第三題要求寫一篇回憶性的記敘文,也是以寫人記事為主,文章的主題是表現親情。

1.選材一定要真實。從你記憶的庫存中認真調取生活的素材,不許虛構。要有感而發,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不要抄襲或套用現成的話、流行的話,或大而無當的空話。

2.事件不求大,偉大的親情大都包含在平凡的瑣事之中。父母的一句話、乙個表情、乙個細微動作,都是我們入文的素材。從這些細節中,我們再通過議論抒情性的語言,去抒發我們的感悟,表達文章的中心。

【寫法舉要】

一、寫景類的文章,我們要注意以下寫法。1.抓住景物的特徵。

對所寫景物認真觀察,抓住特點,是寫好這類文章的前提。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點,關鍵在於作者細心的觀察,並將觀察所得銘記於心。正所謂"靜觀默察,爛熟於心"。

因此,要求在觀察中,善於抓住不同季節、不同時間、不同地區中景物呈現出的顏色、形態、聲響、氣味等方面特有的變化,善於通過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觀察、體會。這樣,才能抓住景物特徵加以描寫。

2.要選好觀察的角度。

選好觀察的角度,就要先確立好觀察點。要根據表達的需要運用固定立足點和變換立足點觀察景物的方法,或遠觀、或近覷、或仰視、或俯瞰。同時,要注意觀察的順序,是由近及遠,還是由遠而近?

是由上而下,還是由下而上?這是指空間的變換。還可以時間的變化或遊覽的先後為順序。

這樣,所描寫的景物才不會雜亂無章。總之,要做多角度、多側面的描寫。3.

要融情於景,表達主觀感受。

寫景貴有情,在描繪客觀景物的同時,要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使讀者產生共鳴,進而給讀者帶來愉悅之情,陶醉之情,將讀者帶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薰陶,獲得美的享受。

二、第二、三題,都是寫人記事類的記敘文,對於這類記敘文,我們在寫作時要注意以下寫法的運用。

1.寫人,要善於抓住人物的細節,通過對人物的細節刻畫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和心理變化。常用的對人物的細節描寫主要有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等。

2.記敘事情必需注重該事的完整性,亦即要注重該事的因果關係。事情的發生、經過、結果等三部份,必需交代清楚,不可前後矛盾。

寫作順序的安排主要有兩種:一是順敘法:發生,經過,結果;二是倒敘法:

結果、發生、經過。

第二課時

【美文賞析】

舉目遠眺,整個城市盡收眼底。紅色的楓葉輕輕地飄落下來,像幾隻翩翩起舞的蝴蝶飛翔在幸福的人間。黃色的落葉,把馬路鋪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地毯。

秋蟬在草叢中幸福地彈唱,好象在歌唱收穫的季節。遠處金燦燦的稻田,在秋風的吹拂下,像一片金黃色的海浪在翻滾,十分壯觀。柿子樹上結滿了紅紅的果實,淡淡的香甜漂浮在空氣中。

花園裡,菊花有紅的,有黃的,還有白的。有的昂首怒放,有的亭亭玉立,還有的羞羞答答,真是千姿百態啊!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也是使人最快活的季節。

點評:這個片段雖短,但是採用了總分總的結構方式,結構嚴謹。作者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表現出了對秋景的喜愛之情。寫法上動靜結合,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層次井然,行文條理清晰。

我來到新班級

總之,一切都是新的。剛剛公升入中學的我還有些好奇,總覺得新環境的新東西太多了,真還有些適應不了。不過,我相信,時間一長,便能適應了。

在新環境中,我結交了不少新朋友,他們都是我的同學,雖然相處不久但都親如兄弟,如果一一介紹的話,還不知道要講到哪年哪月哪日呢。

但我最想說的還是我對新學校的認識。說起我對學校的認識,還得從報名那一天開始講。那一天,我和大多數同學一樣,揹著我的新書包,穿著我的新衣服,高高興興、蹦蹦跳跳地走進重慶市兼善中學的校門。

我懷著好奇心,興奮地前往教室。我的教室是初一·一班。轉來轉去,我就是找不到它。

要不是親切的老師指點迷津,我恐怕就「進得來,出不去了。」真是「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啊。我走在並不寬闊的走廊上,腦子裡回憶著老師指的方向和父

點評:第一段總寫,引起下文。

語言自然樸實,口語化。

引用詩句,語言幽默活潑。

記敘進入新學校後的第一件事:尋找教室。

有一失必有一得,再次體現出了語言的幽默風格。

由學習引到去食堂打飯,過渡自然,銜接緊密。

記敘本文的第二件事:到食堂打飯。

母交待的「注意事項」,心中不斷地分辨著東西南北,迂迴的過道轉得我頭暈目眩。終於,在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初一·一班教室跳進我的眼裡。那是一間寬敞的教室,它位於迷宮一般的教學樓裡。

在開學的一段時間裡,我一直感覺到學校就像迷宮一樣,我差一點就把學校平面圖畫下來了,如果不是我不會畫的話,我一定已經把地圖作好了。不過,在這樣的環境中,倒也加強了我學習地理的意識,所以,每當上地理課時,我都會全神貫注地聽講。

全神貫注地學習,是最消耗體力的了,消耗體力等於消耗食物。一連幾節課下來,肚子在不知不覺中已開始「嘰嘰咕嚕」地**了。不知是老師講課精彩,還是我聽得太認真,我上課時競不覺得餓,直到下課後,才感到肚子空空如也。

於是到食堂打飯。

來到食堂,這裡真是人山人海。每乙個打飯處就像乙個「結點」,人們裡三層外三層地把「結點」圍個水洩不通。大家都手持飯卡向售飯機器上貼,七八張卡爭先恐後地向收銀機上貼去,幾乎要「爆機」了。

工作人員忙大喊到:「不要慌,乙個乙個慢慢來,每人都有份。」可是,她那可憐的「貓咪叫」怎能敵得過眾人排山倒海的叫喊聲。

於是,倒霉的收銀機只好「默默無聞」地承受「轟炸」。我也只好跟著人群,被擠來擠去,不知要過多久才能打到飯。

友好的同學、和藹可親的老師、迷宮般的過道、寬敞明亮的教室、擠的食堂、花園般的校園,這就是我目前發現我新學校的特點。

我相信,在今後的日子裡,一定還會發現他更多的獨特之處

點評:本文主要記敘了「我」剛剛進入初中後的兩件事情:尋找教室和去食堂打飯。

在對事情的記敘中,表達了自己對新學校和新校師生的熱愛之情。文章過渡自然,事件之間銜接緊密,敘事條理清晰,語言雖然稍顯稚拙,但是活潑幽默,富有校園氣息和生活氣息。

運用誇張、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語言生動形象。

用簡練的語言總結,結束全文。點評

開篇點題,語言簡練。

運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辭,抒發了對親情的讚美之情。同時引起下文。

媽媽的關心和我的「不領情」形成對比。

語氣中流露出對自己當時不懂事的自責。

親情,永遠忘不了

親情,是我永遠忘不了的詞,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裡……

親情,就像迷茫中的一塊指路牌,為你指引前方的道路;親情,就像一盞燈,照亮你應走的人生;親情,就像一杯茶,

可以溫暖你的心靈……

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那天晚上我正在複習,媽媽敲門走進來說:「孩子,你別太辛苦了,小心累壞了身子,我特意燉了一碗雞湯,給你補補腦子。」媽媽微笑著關切地說。

可是我卻不領情,不耐煩的對她說:「我連複習的時間都快沒有了,還有時間喝東西嗎?我不想喝了,拿出去吧!」我不冷不熱的對她說。

「養好了精神再去考試,這難道不好嗎?」媽媽依然是很溫柔的語氣,「喝完湯就睡吧!養好精神來」媽媽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焦慮。

我好像是別人越對我好,我就會厭煩的人。「出去出去,你打擾我看書了。」我朝媽媽大吼。氣氛一下子變得很死寂,很尷尬。

「你你這孩子,你自己看著辦吧!我不管你了!」她甩出這句狠狠的話,就立刻跑出了我的房間。

媽媽就像沒有甲殼的烏龜一樣被我扎得遍體鱗傷。我知道媽媽是關心我的,我也知道,我傷害了媽媽。其實,我真的不想說那些尖利、刻薄的話,可不知為什麼,一張口,這些話就像連珠炮一樣**出來。

聽著媽媽走去的聲音,我恨懊喪、很後悔;我為什麼要跟媽媽吵架,她明明是為了我好,可我卻

我準備去想媽媽道歉,走到媽媽的房間,卻聽見爸爸在安慰媽媽說:」你就不要傷心了,她怎麼做還不是為了好好學習,你因該為她感到自豪呀!對不!

你以前不是期盼她這樣呀!」「不是,你是沒看到她那刁蠻樣,真是快把我給氣死了!我真後悔養他這個女兒呀!

」「你看你,現在還在說氣話……」

我想,我應該進去了,我敲敲門,就進去了,「媽媽,我」媽媽扭頭不看我。我就坐到她的身邊,繼續說:「媽媽,對不起,我不應該說那些話氣你,這次是我錯了,你原諒我好嗎?

」媽媽還是不理我,這時,爸爸在旁邊也替我求情:「你看,孩子都來給你道歉了,你還不知足呀!」媽媽是個很要強的人,也不好意思這麼快就答應了。

就用爸爸當藉口了:「看在你爸爸的面子上,我,原諒你了。」

「好的,謝謝媽媽。」,我歡喜的對媽媽說「你只要以後不惹我生氣了就可以了」」沒問題,放心吧!」

敘事之後的議論,有感而發,水到渠成,令人深思。也是「我」的情感發生變化的過渡。

語言描寫,細膩真實,符合人物的性格特點,富有生活氣息。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全家笑在了一起。

點評:因為一句話,母女之間發生了衝突,一件不經意、生活中隨時可見的小事,小作者卻從中發現了親情的溫暖,並形成了這一片不錯的習作,說明小作者在平日養成了善於體驗生活、思考生活的習慣,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這一點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文章用語言描寫貫串全文,卻隨時隨地巧妙地穿插進了人物的神態描寫,既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和真實性,又能更好地為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服務。

【積累運用】

一、名人言論——燭照千古啟遐思

1.誰沒有耐心,誰就沒有智慧型。——薩迪2.

偉大的工作,並不是用力量而是用耐心去完成的。——詹森3.沒有偉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有雄才大略。

——巴爾扎克4.意志薄弱的人不可能真誠。——拉羅什富科5.

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氣之盛衰。——蘇軾6.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

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泰戈爾7.無論何事,只要對它有無限的熱情你就能取得成功。

——施瓦布

8.有所成就是人生唯一的真正的樂趣。——愛迪生9.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須學習自立,剷除埋伏各處的障礙,在家庭要教養他,使他具有為人所認可的獨立人格。——戴爾·卡耐基

10.所謂天才,就是努力的力量。——德懷特

二、描寫秋天的詩句

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秋色——雨侵壞甕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迴盪。

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秋思——故人萬里無訊息,便擬江頭問斷鴻。秋愁——莫道身閒總無事,孤燈夜夜寫清愁。

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第三課時學生寫作

二上第一單元教案

第一單元 教學要求 1 認識32個生字,掌握它們的讀音 學會22個生字,做到會讀 會寫 會用。2 讀通 讀懂本單元課文,做到正確 流利 有感情的朗讀。3 準確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相互關愛 相互合作的思想,明白 團結起來力量大 的道理。4 通過學習,完成 語文樂園 一 中的練習,引導學生了解形聲字的構字...

五上第一單元主題教案

2016 2017 1語文主題學習第一單元 我愛讀書 教學設計 主備人 李雲娥 設計理念 1 培養學生整體學習單元內容的能力,使知識更加系統化,各篇課文聯絡更緊密。2 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用一篇課文學會的方法自己學習相關的課文,舉一反三,學習更靈活,興趣更強。3 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從作者生動的描寫...

二上第一單元教案

識字 1 教學目標 1 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2 正確 流利地朗讀課文。3 有收集詞語的興趣。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教學準備 自製生字卡片 收集關於秋天的詞語。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 孩子們,過了炎熱的夏天,我們走進了涼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二 讀中識字。1 學生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