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讀後感

2022-12-14 06:36:06 字數 3039 閱讀 9436

《貨幣戰爭》立足於自英格蘭銀行成立以來300年間的西方近代史與金融發展史,通過揭示大量不為人知的歷史真相,為讀者展現了國際金融集團在世界金融史上翻雲覆雨的過程,通過分析統治世界的國際銀行家如何通過煽動政治事件、誘發經濟危機,控制世界財富的流向,提醒人們要預防「貨幣戰爭」在中國的發生。

跟隨宋鴻兵先生的視野,我看到了一場沒有硝煙而實際上又是硝煙滿布的貨幣戰爭。2023年爆發的美英戰爭, 2023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2023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2023年的中東戰爭等真刀真槍,血肉橫飛的戰爭,都與貨幣**和貨幣危機有著直接關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戰爭都是貨幣戰爭。

美英戰爭是為了第二合眾國銀行的貨幣發行權.;一戰是為解決歐洲積重難返的財務問題;而《凡爾賽合約》強加給德國的龐大的戰爭賠款埋下了二戰的禍根;2023年代德國的超級通貨膨脹以及金融寡頭們對納粹的扶持,為二戰的爆發做足了準備;70年代的中東戰爭更是寡頭們為了給美元解套而精心策劃出的石油危機;為了貨幣問題,而用貨幣來培育戰爭,挑起戰爭,這些充滿陰謀的戰爭都是國際銀行家不懈追逐利益的結果。

通過宋鴻兵先生的獨特視角,我看到了乙個在教科書上沒有見過的美國歷史。似乎美國的歷史,只是國際銀行家在歷史的舞台上華麗的演出。獨立戰爭的爆發是緣於英格蘭剝奪了其美國殖民地裡美國人發行「殖民券」的權利;南北戰爭是「國際銀行家們進行了長期縝密而周詳的策劃」;林肯的遇刺是因為他宣布由國際銀行家在南北戰爭中一直提供鉅額金融支援的南方的在戰爭中的債務一筆勾銷;2023年的大衰退是國際銀行家們共同組織的一盤大棋,其時間跨度竟然達到了20年之久;「2023年恐慌」是銀行家與**關於**銀行的存於廢的鬥爭結果;「2023年恐慌」是銀行家為了使自己獲得乙個好收成而已。

而「美國**遇刺的比例高於美軍諾曼第登陸一線部隊的**率」,林肯、傑克遜、哈里森、泰勒、里根、甘迺迪的紛紛遇刺身亡的事實也只是驗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乙個個美國**不過是國際銀行家們手中的棋子。那些走得順利的子在銀行家的支援下一路高歌猛進,然而一旦誰不聽話了,就只得落得個遇刺的結果,讓後給**安上乙個精神病人的「診斷結果」。

讀完《貨幣戰爭》,我認識了一批以前不曾相識的人,書中稱之為「國際銀行家」。他們不是**,卻可以想讓**發生戰爭,**就發生戰爭;他們不是他們不是政治家,卻可以在政治界輕易的呼風喚雨,按照他們的意願操作乙個國家的貨幣政策;他們更不是士兵,卻可以讓美國**的死亡率居然高於美軍諾曼第登陸一線部隊……他們好像就是美國歷史的導演,讓劇情按照他們的意願去發展;他們好像就掌握著這個世界的戰爭按鈕,想****,只要輕輕的按下去就好了……

隨著2023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爆發,2023年的歐洲債務危機降臨,目前國內房價的不斷攀公升,我們也在向通貨膨脹不斷前進。是什麼主導了這個過

程呢?寒假中看完的《貨幣戰爭》已經給了我明確的答案,那就是人民幣的超量發行。為什麼人民幣會超量發行呢?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老百姓拿出自己未來10年甚至20年的錢來買房子,銀行為了眼前的既得利益,不斷以個人購房的名義將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鈔票轉賬到了地產商、**以及一手房東的手裡,而這些既得利益者為了明天更高的回報,又把這些鈔票拼命的撒向社會。一時的繁榮導致了國內的人民幣數量猛增,而看看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你就知道了,還是那個房子,還是那斤豬肉,原來要1個銅板的東西,現在要乙個金幣才能買到了,這就是通貨膨脹。

書中揭示了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一、以債務為貨幣發行的抵押,而非實物,這樣就讓有些機構有機會做一些不負責任的濫發貨幣行為;二、現在銀行的部分儲備金機制。美聯儲就有憑藉美元是世界貨幣的優勢而濫發貨幣的嫌疑。

以前美國憑藉國債發行美元導致本國的通貨膨脹,現在很多國家都有美國的國債,就相當於美國通過國債將通貨膨脹轉嫁到其它國家。中國也是持有大量美國國債的國家。因此中國的通貨膨脹也是跟對美國的**順差(持有美國國債的增加)有很大關係的。

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現代人如何在不斷變化的貨幣政策,產業環境下生存?是乙個很值得人們思慮的的問題。

以上是我對該書內容的理解,下面來說說我個人對這本書的看法。首先,我認為這是一本比較好看的書。這本書以**的技巧來試圖說明這幾百年的貨幣執行的風雲變幻,可謂精彩!

這本書也從乙個別人很少涉及的領域、乙個獨特的視角,將讀者引入了歷史,引入了經濟這門本來很難懂得學科。如果說這個世界的事情是彼此聯絡的,錯綜複雜的,那麼通過作者的細心發現和挖掘,他觸碰到了金融與戰爭之間那跟敏感的神經。可能之前還沒有誰像宋鴻兵先生一樣,從乙個純貨幣的角度去看英國、美國的歷史。

也沒有誰和他一樣,以一群銀行家為主體來闡述金融世界的風雲變幻。全書以**式的寫作手法,生動形象,文學性強,天馬行空,引人入勝。就書本身和它的內容觀點而言,通過作者的深度挖掘,有一部分是比較有見地,有思想的,也值是得深入**的。

這就是我認為的精彩之處。

其次,我還想講講自認為本書有缺陷的地方。雖然我接觸經濟學才半年的時間,不可能以一種批判的角度去看待宋先生的著作,也當然不可能提出多少有見地的意見,甚至還有可能是自以為是,可是人是有思想的動物,我也是乙個有思想的人,所以隨便說說。我個人覺得書中的有些說法斷章取義,扭曲事實。

比如說書中提到巴菲特大量購入**是因為他受父親影響,支援金本位的貨幣體系。然而,從我讀的巴非特傳記中,巴非特自己對**的解釋是,只是一筆投資,2023年就全部脫手了,而且巴非特對**有一段令人非常印象深刻的評論:「**是歷史上最沒有意義的東西,我們千辛萬苦把它從地下裡挖出來,再千辛萬苦地運送千里,只為了在另外乙個地方把它們埋到地里去!

」這樣的巴非特是不會支援金本位的貨幣體系的。

「2023年12月23日,《美聯儲法案》通過,爆發世界級別戰爭條件終於成熟了」,「沒有美聯儲,就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不能說因為《美聯儲法案》先通過接著爆發了一戰,就認為「《美聯儲法案》通過,爆發世界級別戰爭條件終於成熟了」;不能簡單的說就因為美聯儲法案通過了,國際銀行家

可以從參戰的國家在美聯儲的借貸獲得高額利息,就認為「沒有美聯儲,就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

還有,雖然說事事之間都是有聯絡的,作者的洞察力很犀利,但有些聯絡似乎是牽強附會了些。比如作者一口咬定國際銀行家們不只是操縱政治、製造戰爭,更頻頻製造金融危機;還武斷地認定,所謂國際銀行家就是一小撮利益一致緊抱一團的陰謀團體,而對現代金融體市場之間激烈的競爭這一客觀事實全然漠視;甚至讀完本書,讓人覺得全世界是被一小部分智商極高的銀行家統治著,這也與當今的氣候不一致。

總之,這本書是我讀的第一本與經濟學有關的書,學到了不少好的東西,了解了經濟,了解了歷史,還了解了存在於資本主義的巨大的陰謀。通過讀書,還讓我學到了不少研究東西的好方法,這也是一大收穫。

貨幣戰爭讀後感

讀 貨幣戰爭 有感 響應李總對於讀書的號召,近日讀了宋鴻兵所著的 貨幣戰爭 雖未讀完,卻有很深的感想。本書以歐美三百年來重大的資本投機活動為主線,勾勒出一條清晰生動的資本發展軌跡,是一部獨具特色的全球金融發展史,很值得一讀。在書中,揭示了許多不為人知的西方發展史,如 林肯 甘迺迪等美國 死亡的原因,...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作家列 托爾斯泰有三部影響世界的名作,其中一部便是 戰爭與和平 它被譽為 一部史詩般的巨作 托爾斯泰在最後對歷史 民族的總結中,提出了這樣一句話 歷史是一門關於各個民族和整個人類的生活學問。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作品主題 戰爭與和平的精華之處。是什麼使得這本書魅力四射?從1805年抵抗拿破崙侵略的俄奧聯...

讀後感 《看見》讀後感

看見 讀後感范文三篇 學會獨立思考,可以表達思緒,但盡量不要偏激,能了解背後的本質,能包容別人的觀點,客觀的評價事物,最後找到不合理的邏輯並為之努力去修繕它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想要告訴我們的!由 第一篇范文看見讀後感 今天華東 華北很多地方下起了雪,我們這也是,上午的時候豆大的鵝絨般的雪花從天而降飄飄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