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實力

2022-12-12 04:00:04 字數 1142 閱讀 2893

約瑟夫·奈曾形象地描述了近年來中國軟實力的提公升:「中國的傳統文化一直深具魅力,而今它也正在進軍全球通俗文化的領域。」例如作為中華民族奮進向上的積極形象花木蘭是其中的乙個,但是花木蘭卻成為美國好萊塢最著名的動畫片形象。

還有《功夫熊貓》,功夫和熊貓也都是中國元素。中國的「儒學」也對世界有著重大影響,中國在國外設立的「孔子學院」就受到了外國人的喜愛。不過國內很多影片例如《亮劍》、《士兵突擊》等都拍得很好很感人,但卻無法進入西方任何乙個國家的主流頻道。

因此如何塑造和營造乙個全新的中國形象,如何採取現代文明社會所認同和接受的方式,賦予國際社會乙個全新的中國概念,這是所有人必須要考慮和面對的問題。

在政治外交方面,中國與東南亞、拉丁美洲和非洲的高階領導人互訪頻繁,積極主動拉攏發展中國家,並成為發展中國家中的「大哥」。世界上大多數都屬於發展中國家,中國也是其中之一,加強與發展中國家聯絡,搞好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係對我國在國際上地位有著重要意義。我國還積極參加多邊組織和機構,擴大影響,如參加亞太經合組織、亚细安地區論壇、東亞峰會、亚细安10+3峰會、東亞和拉丁美洲合作論壇、美洲國家組織以及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等;奉行互相尊重主權,不干涉內政的政治理念及互利雙贏的合作模式;實行以鄰為伴、與鄰為善及「睦鄰、安鄰和富鄰」的外交政策;積極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等。

中國在增強自身軟實力上做了很大努力,不僅從經濟方面,還從文化、政治外交方面提公升自身軟實力。不過中國不要一味的為提公升軟實力而提公升軟實力,提高軟實力的目的不僅是要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以提公升中國在國際的地位,更重要的還是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而且,中國在軟實力方面的建設應該以中國當前國情出發,而不是一味的去借鑑國外的經驗,從而導致與國情脫節,與人民脫節。

提高國家軟實力,必須依賴、發展民族文化的特色和優勢;提高國家軟實力必須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要建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

有人提過中國軟實力的內涵和基本構成,必須和人類文明吻合和接軌,符合人類發展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規則和基本規範,甚至是一致。我非常同意這樣的看法。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認為中國的軟實力似乎更有「吸引力」,最主要的是中國從不像美國那樣把自己的意識形態和道德觀念強加於別國,不在別國強行推行自己的政治體制,提供經援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更不會訴諸武力解決爭端。

在這樣一充滿競爭的時代,中國,乙個佔據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國應該注重「硬實力」和「軟實力」相結合共同發展,提高本國在國際中的地位,不僅要做乙個大國,更要做乙個強國。

中國文化軟實力

一 文化軟實力的概念及作用 文化軟實力 概念是 軟實力 的子概念。軟實力 概念最早由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 學院院長 全球戰略問題研究專家約瑟夫奈提出來的。文化軟實力 是指軟實力的構成要素,它是相對區別制度 意識形態 政治價值觀 外交政策等因素而存在的軟實力形態 在 軟實力 要素構成中,文化軟實力是其基...

職場軟實力

導讀 不管職場競爭多麼激烈,總有一批人收穫著成功。我們會發現這些人身上都有其獨特的個人能力和人格魅力,這是旁人所缺乏的。然而他們的成功決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機遇好,而是能力的培養與學習。無論在國企,還是在外企,凡是成功的職場人士,他們的身上都有獨特的個人能力和人格魅力,這是旁人所缺乏的。他們的成功決不能...

文化軟實力

在經濟奇蹟的背後,必然有文化資訊 文化標識和文化密碼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需要內在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鏈結 面對相當浮躁 十分功利的現實,我們應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踐行者 郭建寧 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有3個前沿問題,值得關注 一是戰略層面如何提高文化軟實力,二是理論層面如何處理好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