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軟實力

2022-12-08 03:51:03 字數 4820 閱讀 4753

乙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由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等表現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軟實力」。乙個國家的倔起,從根本上說,在於它的綜合國力的全面提公升。所謂「軟實力」是指一國的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發展模式的國際影響力與感召力。

相對於具體的國民生產總值、科研成果及轉化率、國防力量等硬實力而言,哲學與社會科學也屬於國家「軟實力」範疇。

綜合國力分為硬實力與軟實力兩種形態。文化軟實力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乙個國家或地區文化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文化軟實力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援和思想保證,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乙個民族的復興,必須有文化的復興作支撐。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伴隨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

而繁榮興盛中華文化,必然以提公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為根本途徑。

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努力提高國民綜合素質,是增強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方面。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著眼於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方面、多層次、多樣性的精神文化需求,著眼於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著眼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努力提高國民的精神狀態、意志品格和內在凝聚力,構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實的文化根基。

中華民族有雄厚的文化資源和文化潛力, 但它並不一定必然會轉化為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這就需要有一種文化自覺,有一種文化新思維,有一番國家、社會、 人民大眾的共同創業之舉。 一、樹立文化新思維文化有自身的歷史文化傳承。

它不僅僅是現實物質世界的簡單反映,而是與政治、經濟、社會、生態相互交融滲透,具有強大的作用力。對文化生活的需求, 是人類社會的基本要求,沒有文化就沒有人的靈魂與尊嚴。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就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目標。

當今世界,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源泉,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斷加深,與科學技術的結合更加緊密,經濟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經濟功能越來越強,文化已經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為此,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從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文化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我們要全面領會十七大精神,樹立文化新思維,從戰略高度理解打造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大意義, 大力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和文化軟實力的發展。 樹立文化新思維,就要彰顯中國文化的獨**值。在認知方式上,需要借助空間向度,解決好傳統與現代、全球與地方的關係。

在價值選擇上,需要「雙重批判」,以西方現代化批判中國過去的**政治及其文化,也要以傳統為鏡鑑,批判西方的「工具理性」及其破壞性後果, 踏上融合中西的康莊大道。 在行動目標上, 需要落實為中國文化的重建,包括民族文化共同體的構建,文化創造力的培育, 文化軟實力的輻射等。 二、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文化生產力是文化軟實力的基礎。

在經濟文化一體化的今天,在社會化生產和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生產力是生產文化產品和提供文化服務的能力。而且,它不僅生產文化產品, 不斷滿足和豐富社會需求, 而且可以融入經濟、 政治、 社會、 生態,將文化優勢轉化精神能源,轉化為區域優勢、經濟優勢、產業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與突飛猛進的經濟發展相比,文化的發展相對滯後,但文化建設、文化產業化也已起步。

第三屆《中國·西部法治論壇》上,不少作者認為西部的經濟相對落後,但西部的文化並不落後。換言之,西部豐富的文化資源,甚至比西部的自然資源更具有開發潛能。 因為這是乙個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的寶藏, 而且文化優勢的轉化、開發,不會以環境破壞、資源消耗為代價,更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與自然資源相比,文化資源的開發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過程。近年來,西部一些地區成功的文化開發的例項,可以為我們提供相當的信心。如甘肅的《讀者》 文化產業, 它以人性的穿透力、 情感的教育力、 真善美的誘導力、 精神的鼓動力, 以期刊、 圖書、 音像、 電子網路等多種形式, 運用先進科技手段和管理運營方式, 打造《讀者》品牌,開闢新型文化產業,提公升文化軟實力,取得了巨大成功。

西安的千年曲江盛唐文化產業,短短幾年就形成了乙個品牌。這個集歷史文化、文物保護、城市遊憩為一體的開放式文化生態園林工程,已經成為西安重要的經濟平台。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 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實施重大文化產業專案帶動戰略, 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 培育文化產業骨幹企業和戰略投資者, 繁榮文化市場, 增強國際競爭力。

這為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必將極大地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為提高我國文化生產力,打造文化軟實力增添強大動力。 三、用好文化資源,推進文化創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打造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必須用好國際國內兩種文化資源。 文化是多元的,世界上各個民族、國家、地區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都為人類社會的文化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因此,必須以開放的姿態,開拓的視野,相容幷蓄的博大胸懷,學習、借鑑、吸收世界上一切優秀先進文化。同時,要在借鑑吸收中有所創新,不斷豐富發展我國民族文化,使我國的民族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用好國內文化資源,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始終保持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堅持以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為根基,以外來健康有益文化為補充,大力繁榮發展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秀文化,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目前,我國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傳統文化熱,表現為國學熱、讀經熱等,孔子學院辦到了國外。

傳統文化熱的出現,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傳統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以禮敬自豪的態度對待優秀傳統文化,努力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鑄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當然,國學熱也要理性對待, 不能颳風,不可搞狹隘民族主義,要古為今用,使其成為打造文化軟實力的動力和根基。

而更重要的,是著眼於我國現實的文化資源,深入推進和諧文化發展,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環境和文化生態。道德建設是和諧文化建設的基礎工作,要大力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道德規範。文化軟實力根植在每一位公民的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之中。

只有著眼於增強公民社會責任意識,才能築起人心的長城,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為提公升文化軟實力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公升,我國在世界各領域的多邊合作和磋商中逐漸佔據了重要地位。一時間,世界各國掀起了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的熱潮,人們正熱切地想通過各種方式深入地了解中國。我國文化「軟實力」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不斷的提公升和增強,對我國綜合國力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然而中國雖然擁有五千年燦爛文明和豐富的文化底蘊,但其文化「軟實力」的發展還尚未達到應有的水平。因此我國雖是文化大國,但卻不是文化強國。

我國文化軟實力取得的成績:

第一,文化產業的發展成為「新亮點」。 國民用於娛樂、休閒等方面的文化消費支出也越來越大,這給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國的文化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文化部發布的最新資料表明,「十一五」期間,我國文化事業費逐年增加,增長速度保持在18%以上的較高水平。「十一五」前四年,全國文化事業費為897.35億元,年均增長21.

6%。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官網.2023年,中國國內電影票房(不含農村地區)總收入突破了100億元大關,而《唐山大**》更是創造了6.

73億元國產電影最高票房的新紀錄。在2023年中國有47部國產影片銷往61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票房和銷售收入達35.17億元人民幣,打破了長久以來國外大片主占中國市場,而中國電影無法走向世界的僵局。

同時,一大批極具中國特色的文藝表演不僅在國內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讚譽,同時在國外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如聾人舞蹈《千手觀音》、中華武術、雜技藝術等。

第二,文化價值觀逐步得到認同。2023年北京奧運會和2023年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行,更是提供了乙個讓中國了解世界,也讓世界了解中國的最佳平台。來自全世界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文化匯同於此,充分融合、協調。

在國際舞台上,西方世界所倡導的民主、法制價值觀長期處於主導地位,中國提出的「和諧世界」理念成為了中國文化價值觀中普世性的最佳體現,它讓人們了解到中國的和諧理念,並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強烈的價值認同。

第三,「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深得人心。 國際形象是乙個國家對外交流的名片,是衡量乙個國家影響力的重要指標。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給世人的國際形象一直是友好的、負責任的大國形象,這與我國文化之精髓「仁義之道」是分不開的。

中國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處理國家之間的問題提供了基本的行為規範;中國長期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援助,獲得了第三世界人民的好評;中國在處理國際事務中堅持和平友好的對外政策,更是獲得了全世界國家的讚揚和尊重。這些實實在在的形象工程徹底改變了舊中國「落後就要挨打」的國際局面,中國是乙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近幾年,個別西方的**針對中國的迅速發展發表了一些不實的報道,「中國威脅論」、「妖魔化中國」的聲音甚囂塵上,企圖干擾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正常交往。2023年和2023年發生在**和新疆的打砸搶燒暴力違法事件,更是給西方一些反華勢力以可乘之機,大力誇大和渲染中國內部矛盾,給世人以誤導,嚴重破壞了中國的國際形象。

我國文化「軟實力」發展存在的問題:

1 文化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人們漸漸記不起《道德經》,傳統的文化節日受不到人們的重視。中國雖然擁有這麼多優秀的文化成果,但卻沒有把這些文化資源轉化為強有力的文化競爭力。

2 文化逆差現象嚴重:中國圖書進出口**大約是10∶1的逆差,出口的圖書主要是銷往一些亞洲國家和中國的港、澳、臺地區,面對歐美的逆差則達100:1以上。

文藝影視也有類似狀況。據北京演出行業協會統計,2023年國內藝術團體的北京演出次數與2023年相比,減少1.56%,但與此相反,外國劇團在北京演出的次數增加36.

3%中國出口到國外上映的電影可謂鳳毛麟角,而國外利用中國文化元素拍成的電影在中國市場上卻賺到盆滿缽滿,《花木蘭》、《功夫熊貓》就是最好的例子。

3 文化人才缺失,競爭力不強。

提公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對策建議 :

第一, 弘揚民族精神是提公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內在動力.

第二,打造民族品牌是提公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強大**。

第二, 發展人才教育是提公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堅實基礎。

第三,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文化事業

第五,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文化軟實力

在經濟奇蹟的背後,必然有文化資訊 文化標識和文化密碼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需要內在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鏈結 面對相當浮躁 十分功利的現實,我們應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踐行者 郭建寧 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有3個前沿問題,值得關注 一是戰略層面如何提高文化軟實力,二是理論層面如何處理好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

文化軟實力與文化硬實力

聶震寧國家文化軟實力,作為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受到世界各國高度重視。文化對於乙個國家以經濟實力 科技實力 軍事實力構成的硬實力所具有的制約作用,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有了越來越明顯的表現。我國已經把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為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提出來。怎樣才能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在經濟全球化和...

如何提高文化軟實力

2 多角度實踐,讓世界看到不一樣的中國。根據 世界眼中的中國 的調查顯示,對 中國的代表性事物 的了解上,大部分外國人選擇了 功夫 長城 和 中餐 認為這些是 最能代表中國的事物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可以展示給世界更多精彩的內容,這需要我們多角度地實踐,多角度地展示,才能讓世界看到不一樣的中國。如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