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分解反應》複習課的聽課反思

2022-12-11 20:18:05 字數 624 閱讀 9581

上周三學校組織理科大教研,聽了我們學校楊永賞老師和化學教研員樊老師的兩節複習課。這兩節課是同一課題,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對本單元所學化學知識、技能系統化和條理化,達到鞏固記憶、加深理解和綜合應用的目的。我認為,對學生來講,複習課是「溫故而知新」,對老師而言,複習課應該「反覆而不重複」。

楊老師的讓學生主動建構,分組展示的方法讓我這個數學老師耳目一新。本課的中心環節就是幫助學生建立復分解反應的知識結構圖。讓學生自己歸納,能讓知識記憶得更牢固,也能增強學生的參與主動性在本節複習課中。

這節課的重點只有兩個,就是復分解反應的定義和發生反應的條件。樊老師沒有用課件,就在黑板上板書,用微觀粒子的角度解釋復分解反應是四個離子互相交換位置,又以四個同桌為例,使同學們很容易的理解並且會判斷乙個反應是否為復分解反應。又讓學生自己做實驗,分別是有沉澱生成,有水生成,有氣體生成的復分解實驗,得出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內容不那麼多,但是乙個知識點樊老師反覆的再講,反覆的舉例子幫助學生理解。舉的例子學生感興趣願意聽,使c層次的學生也能聽懂。 通過這節課我學到了很多,有的知識,其實我們把概念說給學生聽並用簡單的例子來解釋,學生是能聽明白的,不要把知識複雜化,用概念去解釋概念,最後學生也搞不清楚這節課的重點在哪,又覺得這個知識怎麼這麼難,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用最簡單的方式解釋概念。

教學反思復分解反應的應用

總體感覺本節課的思路比較清晰,能通過分析復分解反應的微觀實質,將復分解反應的具體應用歸結到對離子的分析上,能夠讓學生抓住問題的根本,在做題時能一目了然,對知識的理解跟深刻。一 教學中的成功體驗 1 減少教師的活動量,給學生足夠的活動時間去 教師只作出適當的引導,做到少講,少板書,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

《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板書 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一 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1 只有當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澱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時,復分解反應才可以發生。2 反應物 有酸時可不溶,無酸須都溶。二 酸 鹼 鹽的溶解性 口訣 鉀鈉銨鹽硝酸鹽,全部溶於水中間 鹽酸鹽除氯化銀,硫酸鹽...

2019中考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複習

所謂復分解反應,即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這類反應酬可表示為ab cd ad cb。寫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寫其他化學方程式一樣,應該注意它們表示的化學方程式必須真實存在,而不是憑空想象捏造出來的。1.生成物必須有沉澱或水或氣體生成,否則不反應。有水生成。即沒有沉澱或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