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6 2語文週末考

2022-12-10 09:03:02 字數 6233 閱讀 3057

八年級語文下學期週末考6.2

1、下列句子中字音或字形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 天氣灼熱難擋,乘坐在緩慢爬行的騾背之上和轔轔(lín)移進的馬車裡的男男**,焦灸於火辣辣的炎陽之下,其狀真是可憐可憫。

b. 壺口還是不能盡收這一川黃浪,於是又有一些各自奪路而走的,乘(chèng)隙而進的,折返迂迴的,它們在龍槽兩邊的灘壁上散開來,或鑽石覓縫,汩(gù)汩如泉;或淌過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夾在石間,哀哀打漩。

c. 然而,人類並非生而就平和自信。還在襁褓(qiǎng bǎo)中的嬰兒,就已開始擔驚受怕。恐懼伴隨著他成長的各個階段,並在他行將就木時,給他致命一擊使其崩潰。

d. 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柚手旁觀(xiù),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計畫的探索。

2.下列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不知其幾千里也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力惡其不出於身也

c.是魚之樂也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d.化而為鳥,其名為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弗學,不知其善也

b.海運則將徙於南冥/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c.安求其能千里也/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也

d.天之蒼蒼,其正色邪/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隨著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出現在街頭巷尾,亂停亂放、惡意破壞、直接騎回家等不文明現象也層出不窮。

b.黨的十九大結束之後,揚州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廣泛動員全市上下、各條戰線、各個方面開展學習宣講活動。

c.由於揚州市首家24小時城市書房的正式投入使用,使持有揚州市公共圖書館「一**」的讀者,可以刷卡步入書屋,享受不打烊的借閱服務。

d.「新四大發明」——高鐵、網購、支付寶、共享單車是近年來中國科技創新的縮影,不僅重新整理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也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

5.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巷子裡,有許多賣狗皮膏藥的所謂醫生,我們不要相信他們。

b.有關專家指出,喝鮮榨果汁並不是多多益善。

c.創業絕不會一帆風順,因此我們要做好直面困難的準備。

d.班主任挑撥離間,他批評了犯錯誤的呂航同學,表揚了敢講真話的馮宇博同學。

6.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有誤的一項是( )

a、所以我知道自己是乙個下午四五點鐘的太陽;各位呢,上午**點鐘的太陽,這是本科生;碩士生呢,九十點鐘的太陽;博士生呢,十點十一點鐘的太陽。

b、你們殺死乙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你們將失去千百萬的人民!

c、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這個小小的壺口,怎麼一下子集納了海、河、瀑、泉、霧所有水的形態,相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種感情。造物者難道是要在這壺口中濃縮乙個世界嗎?

d、此刻倒霉跡象接踵而至,頻頻小震醞釀著某一兩次大**:手背生起凍瘡,肩背脖頸疼痛得不敢活動,連夜高燒,不思飲食……活動時只能以極輕極慢動作進行,猶如霹靂舞的「太空步」。

閱讀文章《壺口瀑布》,回答問題

壺口在晉陝兩省的邊境上,我曾兩次到過那裡。

第一次是雨季,臨出發時有人告誡:「這個時節看壺口最危險,千萬不要到河灘裡去,趕巧上游下雨,乙個洪峰下來,根本來不及上岸。」果然,車還在半山腰就聽見濤聲隱隱如雷,河谷裡霧氣瀰漫,我們大著膽子下到灘裡,那河就像一鍋正沸著的水。

壺口瀑布不是從高處落下,讓人們仰視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溝裡跌去,人們只能俯視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時,正式雨季,那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但上面的水還是一股勁地衝進去,衝進去……我在霧中想尋找想象中的飛瀑,但水浸溝岸,霧罩亂石,除了撲面而來的水汽,震耳欲聾的濤聲,什麼也看不見,什麼也聽不見,只有乙個可怕的警覺:彷彿突然就要出現乙個洪峰將我吞沒。

於是,只急慌慌地掃了幾眼,我便匆匆逃離,到了岸上回望那團白煙,心還在不住地跳……

第二次看黃河,我專選了個枯水季節。春寒剛過,山還未青,谷底顯得異常開闊。我們從從容容地下到溝底,這時的黃河像是一張極大的石床,上面鋪了一層軟軟的細沙,踏上去堅實而又鬆軟。

我一直走到河心,原來河心還有一條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條深溝,當地人叫「龍槽」,槽頭入水處深不可測,這便是「壺口」。我倚在一塊大石頭上向上游看去,這龍槽頂著寬寬的河面,正好形成乙個丁字。河水從五百公尺寬的河道上排排湧來,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推推搡搡,前呼後擁,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藍,宇宙間彷彿只有這水的存在。當河水正這般暢暢快快地馳騁著時,突然腳下出現一條四十多公尺寬的深溝,它們還來不及想一下,便一齊跌了進去,更湧、更擠、更急。溝底飛轉著乙個個漩渦,當地人說,曾有一頭黑豬掉進去,再漂上來時,渾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我聽了不覺打了乙個寒噤。

黃河在這裡由寬而窄,由高到低,只見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乙個無形的大洞吸著,頓然攏成一束,向龍槽裡隆隆衝去,先跌在石上,翻個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這樣被跌得粉碎,碎成點,碎成霧。從溝底公升起一道彩虹,橫跨龍槽,穿過霧靄,消失在遠山青色的背景中。當然這麼窄的壺口一時容不下這麼多的水,於是洪流便向兩邊湧去,沿著龍槽的邊沿轟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捲飛毯從空抖落。

不,簡直如一捲鋼板出軋,的確有那種凝重,那種猛烈。儘管這樣,壺口還是不能盡收這一川黃浪,於是又有一些各自奪路而走的[4],乘隙而進的,折返迂迴的,它們在龍槽兩邊的灘壁上散開來,或鑽石覓縫,汩汩如泉;或淌過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夾在石間,哀哀打漩。還有那順壁掛下的,亮晶晶的如絲如縷……而這一切都隱在濕漉漉的水霧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響樂,一幅寫意畫。

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這個小小的壺口,怎麼一下子集納了海、河、瀑、泉、霧所有水的形態,相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種感情。造物者難道是要在這壺口中濃縮乙個世界嗎?

看罷水,我再細觀察腳下的石。這些如鋼似鐵的頑物竟被水鑿得窟窟竅竅,如蜂窩雜陳,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乙個個光溜溜的大坑,而整個龍槽就是這樣被水齊齊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溝。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壓迫竟會這樣怒不可遏。

原來這柔和之中只有寬厚絕無軟弱,當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時就會以力相較,奮力抗爭。據徐霞客遊記中所載,當年壺口的位置還在這下游一千五百公尺處。你看,日夜不止,這柔和的水硬將鐵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乙個人,經了許多磨難便有了自己的個性;黃河被兩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時,也就鑄成了自己偉大的性格。這偉大只在衝過壺口的一剎那才閃現出來被我們看見。

7.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不同於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果然,車還在半山腰就聽見濤聲隱隱如雷,河谷裡霧氣瀰漫,我們大著膽子下到灘裡,那河就像一鍋正沸著的水。

b.當河水正這般暢暢快快地馳騁著時,突然腳下出現一條四十多公尺寬的深溝,它們還來不及想一下,便一齊跌了進去,更鬧,更擠,更急。

c.當然這麼窄的壺口一時容不下這麼多的水,於是洪流便向兩邊湧去,沿著龍槽的邊沿轟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捲飛毯從空抖落。

d.我們從從容容地下到溝底,這時的黃河像是一張極大的石床,上面鋪了一層軟軟的細沙,踏上去堅實而又鬆軟。

8.下列有關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枯水期來到壺口瀑布,採用了不同的觀察角度,寫出了不同的景物特徵。

b.作者寫壺口瀑布,只是想向大家介紹這一處的風景。

c.作者第一次看壺口瀑布時,並沒有看清壺口瀑布的樣子。

d.文章末尾使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9.下列詩句與黃河無關的一項是( )

a.派出崑崙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

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c.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d.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10.下列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於是,只急慌慌地掃了幾眼,我便匆匆逃離,到了岸上回望那團白煙,心還在不住地跳……

(側面描寫,從"我"的感受出發,間接寫了出在雨季瀑布令人畏懼的氣勢,使人感受較深,省略更是令人遐想無窮。)

b.河水從五百公尺寬的河道上排排湧來,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推推搡搡,前呼後擁,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

(運用比擬、反覆、誇張等修辭手法,將枯水季仍然氣勢磅礴、洶湧無比的瀑布水水流快、水密的特點展現了出來,令人彷彿身臨其境一般,回味無窮。)

c.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遊記散文。作者在文中不僅細緻地描摹了壺口瀑布磅礴、雄壯的氣勢,更由黃河的「挾而不服」「壓而不彎」「勇往直前」,很自然地想到了人的經歷,由對黃河的歌頌轉向對人的歌頌,使讀者受到極大的啟示和鼓舞。

d.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這個小小的壺口,怎麼一下子集納了海、河、瀑、泉、霧所有水的形態,相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種感情。造物者難道是要在這壺口中濃縮乙個世界嗎?

(抓住具體景物描寫,賦予壺口瀑布人的"喜、怒、哀、樂、怨、愁",自然流露出作者對母親河的熱愛。)

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綃一丈綾,係向牛頭充炭直。

11.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賣炭翁》一詩揭露了宮市的弊端帶給勞動人民的不幸,表達了詩人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稱」「叱」「牽」,幾個簡潔而有力的動詞,形象地描繪出宮使如狼似虎般的蠻橫掠奪。

c.「手把文書口稱敕」中的「文書」是行政機構間互相往來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監手裡卻有「文書」和「敕」,這兩個詞表現了宮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奪。

d.「牛困人飢日已高」七個字就直接寫出了賣炭翁在雪地趕車行走的整個過程,形象地寫出了賣炭翁賣炭的艱難困苦:路遠、車重、雪厚、人苦。

12.下列對《賣炭翁》理解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是一首諷喻詩,也是一首敘事詩。從題下自注「苦宮市也」,可以看出詩的主題在於揭露唐朝宮市的公開掠奪性。

b.白居易是宋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他與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樣都是著名詩人。

c.全詩完整地記述了賣炭老人燒炭、運炭和賣炭的經過,刻畫了賣炭翁受壓榨、受欺凌但敢於反抗的人物形象。

d.「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運用敘述,「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則運用說明,全詩筆法簡潔,富有表現力。

1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翩翩兩騎來是誰:輕快灑脫的情狀。這裡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何所營:經營,這裡指謀求。

b.宮使驅將惜不得:將:將要手把文書口稱敕:皇帝的命令或詔書

c.兩鬢蒼蒼十指黑(灰白)回車叱牛牽向北:回:調轉牽向北:指牽向宮中

d.係向牛頭充炭直(掛) 一車炭,千餘斤:不是實指,形容很多

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

"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1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不屬於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

a.弗學,不知其善也 b.故曰:教學相長也

c.故人不獨親其親 d.使老有所終

15.下列加點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不知其旨也 b.雖有嘉餚

c.教然後知困 d.講信修睦

16.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

a.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翻譯:因此,學習了以後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別人之後才會發現自己有困惑的地方。

b.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翻譯: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學,也不知道它是善良的。

c.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翻譯: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然後才能自我勉勵。

d.教學相長也。

翻譯:教和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

17、對文章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節選自《學記》(《禮記集解》),又名《小戴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學記》是《禮記》中的一篇,是中國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學的專著。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係以及同學之間的關係。

b開頭「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一句從反面設喻模擬,為引出下文觀點作鋪墊

c「教學相長」與「學學半」的相同點:兩者都強調了「教」是學習、進步和提公升的重要環節。不同點:

前者是從教和學兩個方面來說明教和學的關係: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說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達的主要觀點。後者則只從教的角度來說明,將學的部分暗含其中,說得含蓄委婉,是對前者的補充論證。

八年級下冊語文

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檢測試題 班級姓名總分 一 積累 每小題3分,共15分 1 下列的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c a 緋紅 f i 詰責 j虐待 n 深惡痛疾 b 禁錮 k 饋贈 ku 汙穢 su 誠惶誠恐 hu ng c不遜 x n 黝黑 y u 熾熱 ch頷首低眉 h n d滯留 zh 折戟 ...

八年級下冊語文複習

一 生字注音 爛熳 m n緋 f i 紅油光可鑑 ji n 蘆薈 hu不遜 x n匿 n 名 詰 ji 責抑揚頓挫 cu深惡 w 痛疾 磨磨蹭蹭 m c ng 迢迢 ti o文縐縐 zh u 寬恕 sh庶 sh黝黑 y u 禁錮 g侏儒 zh r尷尬 g n g 熾熱 ch粗製濫 l n 造藏汙納垢...

八年級語文

大路學校2015 2016學年度第一學期半期考試 全卷總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班級姓名學號得分 一 積累與運用 30分 1 漢字積累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古剎 sh參差 c浣妝 hu n 撲朔迷離 s b.烙印 l o肆虐 n 砭骨 f語調平穩 di o c.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