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高產栽培技術

2022-12-06 12:18:04 字數 4639 閱讀 3412

一、小麥的生長發育特性:

根據小麥生長過程中對溫度和光照的要求,分為三種型別,即冬性、半冬性、春性小麥。我市種植的揚麥系統均為春性小麥,主莖葉片11-12張。

小麥的一生經歷著發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撥節、孕穗、抽穗、開花、灌漿和成熟等生育過程。小麥的根、莖、葉、櫱、穗和籽粒等器官就在各生育過程中有序地分化形成和發育,完成乙個完整的生育世代。

小麥從種子萌發至新種子成熟,根據其生長發育規律和穗數、粒數、粒重等產量構成因素形成與發展過程,可以分為三個相互聯絡的生長階段。

1、營養生長階段(小麥從播種出苗至分蘖越冬):時間從10月下旬到2月上旬。這一時期主要生長根、莖、葉、櫱等營養器官,稱為營養生長階段。

春性品種適期播種,約經7天左右出苗,幼苗進入3葉期麥苗開始分蘖和發生次生根。在冬前,主莖出生5-6片葉,發生2-3個分蘖,4-6條次生根,當日平均氣溫穩定下降到3℃以下,麥苗地上部生長緩慢或停止,進入越冬期。

營養生長階段是小麥生產中爭早苗、全苗、壯苗,促進冬前分蘖和髮根,奠定穗數的重要時期,也是為壯稈大穗打基礎的時期。

2、營養生殖生長階段(從返青撥節至孕穗階段):時間從2月上旬到4月中旬。這一時期是小麥根、莖、葉生長最旺盛的時期,穗的分化和發育也主要在這一時期完成。

春性品種小麥通常在4葉期、半冬性品種在5葉期開始幼穗分化。當日平均降至3℃以下進入越冬期。到翌年早春,日平均氣溫穩定回公升到3℃以上,麥苗明顯恢復生長,進入返青期;隨著溫度上公升,麥苗同化作用加強,根、莖、葉、櫱的生長量不斷增加,幼穗繼續分化發育,至撥節期植株基部節間開始伸長,生長中心明顯轉向麥穗和莖桿;分蘖達高峰值(撥節前15天)並開始向兩極分化後,冬前早生低節位分蘖迅速生長向成穗方向發展,春後發生的高節位分蘖漸次死亡,幼穗由撥節前的小穗分化為主轉向撥節後的小花分化為主。

至孕穗期小花向有效和無效兩極分化,可孕小花數可決定。

因此,營養生殖生長階段是培養合理群體,鞏固穗數,形成壯稈,爭取穗大粒多的關鍵時期,也是為粒重奠定基礎的時期。

3、生殖生長階段(從抽穗至灌漿成熟):時間從4月中旬到6月上旬。小麥抽穗後,麥株開花受精形成的籽粒和灌漿成熟,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生長趨於停止,此為生殖生長階段。

此階段是決定結實粒數、籽粒重量和品質的重要時期,是籽粒產量的最終決定期。養根保葉、延長後期綠色葉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生產效率,是增加粒數和粒重的關鍵時期。

二、小麥的產量形成

(一)小麥產量構成因素

小麥的經濟產量是由每畝穗數、每穗粒數和粒重三個因素構成,叫做產量構成三因素。

小麥產量構成三因素的組合數值受品種特性、生態環境、肥水條件和栽培技術等因素影響。當產量構成三因素協調發展時,才能獲得高產。

1、小麥的穗數、粒數、粒重在小麥不同生育階段形成:

小麥的的穗數決定於基本苗數、單株分蘖數和分蘖成穗率。主莖一般都能成穗,冬前出生的低位分蘖成穗率較高,春季出生的高節位分蘖成穗率低。小麥分蘖發生時期與數量、成穗率、品種特性及栽培技術有關。

在播種時應根據品種特性、土壤肥力、播種期及氣候條件以及分蘖穗的利用程度,選擇適當的基本苗,並在播後加強管理,使麥苗在冬前有效分蘖成穗可靠葉齡期內(總葉片數-伸長節間數-撥節時有效分蘖可靠葉片數+3),達到預期穗數所需的莖櫱數。主莖11葉春性小麥,有效分蘖可靠葉齡期為5葉期(11-5-4+3),主莖12葉春性小麥有效分蘖可靠葉齡期為6葉期(12-5-4+3)。

每穗粒數決定於小穗、小花的分化數和它的結實率。小穗分化數由基部第一節間開始伸長決定(基部第一節間開始伸長的葉齡期為主莖總葉片數減去伸長節間數再加2的葉齡期,例如主莖11葉品種基部第一節間伸長為8葉期),小花分化數由劍葉出生前決定。小花退化大約在抽穗前半個月至抽穗期,已分化的小花60-70%在此期間退化成無效花,尚有部分弱勢小花在開花期不能正常受精而敗育,因此小麥高產栽培除應創造合理的群體結構外,還須保證孕穗至開花期有良好的肥水**,減少小花退化,增加可孕小花數,增加每穗粒數。

粒重主要決定於生育後期。籽粒的灌漿物質來自於抽穗前莖、鞘等器官貯藏物質的運轉(三分之一)和開花後光合產物的輸送(三分之二)。尤其在高產條件下,後者在灌漿物質中的比重更大。

即粒重的高低主要決定於開花後光合產物的生產量及其向籽粒的運輸率。小麥籽粒容積的大小受品種的遺傳性影響,也是影響粒重高低的重要因素。在籽粒形成期和灌漿過程中,有良好的肥水與温光條件,**充足的灌漿物質,是獲得較高粒重的重要條件。

因此,在小麥生育後期的管理中心是注意養根保葉,防止早衰和貪青,將有利於小麥粒重的提高。

2、不同生產條件和產量水平下,有著不同的小麥產量結構和增產途徑:中低產麥田因肥水條件限制,光合面積較小和穗數不足是影響產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增施肥料,增肥地力,擴大光合面積,提高生物產量,增苗增穗,主攻增穗是大面積生產上的主要增產途徑。

隨著地力的提高,施肥量的增加等生產條件的改善,如果繼續增加穗數,往往會因群體發展過大,個體生長不良,每穗粒數和粒重下降甚至倒伏減產。因此,為了繼續高產,應由原來擴大光合面積、促**體增大轉為保持適宜的光合面積、合理控制最高莖櫱數,建立高光效群體,提高生育後期光合生產能力和經濟係數。為此,應適當降低基本苗,在保證足穗的基礎上,主攻粒數和粒重,使穗數、粒數和粒重協調發展,實現高產。

(二)群體物質生產與分配

小麥的幹物質積累90%以上是來自光合作用的產物,而來自土壤中的無機鹽類不足10%。因此提高小麥產量的根本途徑是提高光能利用率,培育高光效群體結構。小麥總生物產量(包括根、莖、葉、穗、籽粒)的高低,決定於生長期的長短和各器官生長速度的大小。

生長速度除受日照強度、時間支配外,在相同日照條件下,則決定於光合面積和淨同化率,而淨同化率則決定於群體光合層結構、透光率和單葉光合作用能力。小麥葉面積在越冬前、越冬期增長緩慢,返青後增長快,至孕穗期達最大值,抽穗後又開始下降。形成小麥籽粒產量物質的光合產物積累過程主要是在抽穗以後,要獲得高產,必須在獲得較大葉面積的基礎上,延長上三葉片的功能期,以提**物質的生產量。

弱苗田群體小,個體生長弱,葉面積指數小,光合勢低,群體幹物質積累少,不能高產;旺苗田群體大、個體弱,群體葉面積過大,光合勢雖高,但由於植株中、下部葉片鬱閉嚴重,光照條件變劣,形成許多低效和無效的葉面,導致群體總幹物質積累雖多,但大部分均滯留在莖鞘中,因此,產量也低。高產田,苗壯,同化面積發展較為合理,光合生產率高,光合勢大,特別是產量物質生產期葉面積持續期長,幹物質積累量高,因而產量最高。生物產量是經濟產量的基礎,在一定範圍內,經濟產量隨生物產量增加而提高。

當生物產量相近時,則經濟產量決定於經濟係數。小麥的經濟係數一般在0.3-0.

4之間。

群體光合產物的分配利用率提高的關鍵,首先要求小麥形成合理的群體動態結構,其次是小麥生育後期,必須使對粒數、粒重影響最大的上部3片冠層葉及穗下節間處於良好的光照條件下,使下層葉片的光合產物自給而略有積餘,保證根系對營養的需要。揚麥系統小麥品種畝產400kg左右,高產群體動態結構是:基本苗10-12萬/畝,越冬始期(12月下旬)的總莖櫱數要求達到穗數的1.

3-1.5倍,最高莖櫱數為有效穗數的2-2.5倍,最大葉面積指數在6-7,最後成穗30-33萬/畝,每穗粒數在35-36粒,千粒重36-38g。

群體的發展是乙個動態過程,受多種因素所制約,為實現群體的發展朝著人們所要求的合理方向發展,高產小麥可參照使用如下群體控制程式:

(1)根據品種特性、生產水平、生態條件和預期的穗數的指標,確定合適的基本苗數。

(2)根據確定的基本苗數,控制在有效分蘖終止葉齡期莖櫱數(主莖11葉品種,6葉期為有效分蘖終止葉齡期)達預期穗數的1.3-1.5倍。

(3)在實現上述莖櫱數的基礎上,於有效分蘖終止葉齡期即開始控制無效分蘖,控制高峰莖櫱數不超過預期穗數的2-2.5倍(大穗型品種為2倍,多穗品種為2.5倍)

(4)控制適宜的最大葉片面積指數值在6-7之間,並於孕穗適期封行。

(5)結實期控制葉面積的下降速度。

以上群體控制程式要根據天時、地力、苗情,贍前顧後,促控結合,以奪取小麥高產。

三、小麥高產關鍵技術

小麥高產群體質量栽培技術,是指通過降低群體起點,生育前期促進早發壯苗;中期減少無效生長,控制最高莖櫱數,提高成穗率,保花增粒;後期擴大物質生長積累量,提高粒重,培育高光效群體。通過技術措施,從面實現高產目標。

小麥高產群體質量栽培以提高莖櫱成穗率為中心,關鍵技術包括選用良種、控制播量、培育壯苗、高效施肥、抗逆應變等五方面。

(一)選用良種

選用良種是最直接有效的增產措施。揚麥13、15、16,寧麥13號是近年審定通過的小麥新品種,具有矮杆、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穗層整齊和品質好的特點,特別是寧麥13號高抗梭條花葉病,各地可積極推廣種植。

(二)控制播量

降低基本苗,可以明顯提高莖櫱成穗率、每畝穗數和千粒重,達到高產群體質量優化產量結構的各項調控指標,同時有利於培育健壯個體,使穗後功能葉面積提高並配置合理,從而提高群體後期光合效率和光合強度,增加物質生產積累量。

基本苗數根據品種、播期、肥力和產量水平等決定,一般高產攻關田,基本苗應控制在12-15萬株,大面積生產上基本苗數控制在18-20萬左右。

基本苗數確定後,群體質量栽培的播量依據種子的千粒重、淨度、發芽率、田間出苗率等計算。

(三)培育壯苗

在基本苗數較低的基礎上培育健壯個體,主要措施有三點:

1、適期播種。適期播種是小麥高產的乙個重要條件。它不僅是達到全苗壯苗的關鍵,也是小麥健壯生長發育、培育壯稈大穗,達到正常成熟的基本保證。

通過適期播種,可使小麥充分利用冬前的熱量條件,使麥苗在越冬前生長一定數量的分蘖和次生根,形成壯苗越冬,為安全越冬和足穗、大穗奠定基礎,因此適期播種是提高小麥單產的有效措施。播種太早,苗期溫度高,幼苗竄高徒長,抗寒能力顯著減弱,凍害嚴重,春後生長遲緩,不利高產;播種過晚,氣溫低,出苗遲,冬前生長時間短,苗小苗弱,有效分櫱期短,產量不高。我市適宜播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最佳播期10月25-28日,大麥最佳播期10月28-30日。

小麥優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2009 11 30 09 05 59 訪問次數 596 一 小麥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一 選用優良品種,充分發揮良種的增產潛力 種子是小麥增產內因,也是決定小麥高產優質的關鍵因素。品種應選用通過國家或地方審定並在當地示範成功的優質品種。根據目前我區小麥加工 銷售形勢,應以選種中 強筋優質專用小麥品種為...

玉公尺高產栽培技術

摘要 玉公尺是我國的農作物,是我國東北地區的主產農作物。隨著種植技術的提公升玉公尺的產量也越來越高。因此從整地 播種 施肥 田間管理等系統考慮,對東北地區的玉公尺高產提出整治。關鍵詞 玉公尺 高產 技術 田間管理 施肥 1.選地整地 在土地的選擇上首先要選擇地勢平坦 土質肥沃的。在土壤上最好選擇較為...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及赤黴病的防治措施

作者 孫德年 農民致富之友 2012年第11期 小麥品質的優劣受品種本身的遺傳特性和氣候 土壤 栽培與管理技術等條件相互作用的影響,因此,在種植優質小麥時,只有運用適當的栽培技術,才能充分發揮其品質與產量的遺傳潛力,達到品質優良 高產高效的目的。一 栽培技術 1選種根據當地土壤 氣候條件.選擇抗寒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