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的管道 血管》教案

2022-12-05 13:48:03 字數 1548 閱讀 5265

第二節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教學內容提要

1.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建議

2.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依次編排了三節內容分別介紹血液、血管與心臟,以幫助學生建立血液迴圈的完整概念。本節的內容從概念、分布、結構、動能等方面闡述了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特點,該節與前面所學知識聯絡緊密,也為下一節心臟的學習奠定了基礎,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3.教學實踐中的困難及應對措施

在初中生物課程中,有關血液迴圈系統的知識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對於「人體的血液迴圈途徑」的理解非常困難。經過分析發現,教師在本節課忽略了幫助學生建構 「血管是血液迴圈的管道系統」這一概念,而造成學生在後續學習的困難。

對此,如果在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的實驗中,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小魚血液流動方向的特點,去辨別動脈和靜脈,建構 「血管是血液迴圈的管道系統」的概念(如右圖),然後再去學習三種血管的結構特點和功能,就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從血液迴圈的整體這一角度認識血管。

二、教學物件分析

1、知識基礎:在前三章介紹的胎盤、小腸、肺泡等器官外都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學生初步認識了毛細血管的功能和特點,但不清楚毛細血管及動脈、靜脈的概念。

2、生活經驗:知道血液在血管中流動,但不清楚血液是按照一定方向不停地流動。

三、教學目標分析

1.能說出「動脈是把血液從心臟運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和「靜脈是將血液從全身各部分運回心臟的血管」;

2.能說出毛細血管與動脈、靜脈之間的聯絡;

3.通過模型製作,理解概念之間的聯絡,形成「血液迴圈的管道系統」的概念。

4.樹立生物學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的概念;「血管是血液迴圈的管道系統」的概念。

2.教學難點: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的現象,區別動脈和靜脈

五、教學策略

1.情景匯入——公路交通匯入,激發興趣

出示以立交橋為背景的公路運輸網,聯絡實際生活引入。血管模擬縱橫交錯的公路,形象生動,激發學生**興趣。

2.實驗構建概念——利用概念事實幫助學生構建概念

在學習本節內容之前,學生並沒有機會真正觀察過血管。本節首先安排進行「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的實驗,讓學生先有感性認識。利用實驗錄影,設計問題串引導學生觀察,認識到小魚尾鰭內存在三種血管。

通過比較辨別動脈和靜脈的血流方向,分析資料,構建動脈和靜脈的概念,並引導學生分析小魚的血液流動,認識小魚的血液迴圈,初步建立起相對於抽象的血液在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和心臟之間流動的概念關係圖。

3.製作完善概念——從抽象到具體,進一步理解概念

在獲得小魚血液迴圈的知識後,學生通過動手製作血液迴圈的模型圖,在「做中學」,進一步加深對血液迴圈概念的理解。

六、教學過程

七、板書設計

動脈: 心臟全身

1、血管靜脈: 全身心臟

毛細血管:連線最小的動脈和靜脈

2、血液流動

一、定義

動脈把血液從心臟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

靜脈把血液從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

毛細血管連通於最小的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

二、對比

心臟與血管 教學反思

一 引領學生進行科學 這節課,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經歷了乙個完整的 過程。不管是發現問題 猜想 模擬實驗 記錄資料 分析資料,都讓學生親身參與,學生在動手實踐 觀察 歸納 分析資料中,科學 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二 問題的設計拋磚引玉,引起學生的思考 在這堂課上,我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如 你認為心...

《葉子上的小血管》教學反思

針對學生年齡特點本課選用情境匯入式教學方法,使學生興趣倍增為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打下伏筆,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 勤思考勇於創新。這節課不止於技能的學習,在不各個教學環節中引領學生從美術學習角度了解相關的綜合知識 自然 語文等學科 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既保持美術學科特色,又實現跨...

課題第二節血流的管道

a動脈b靜脈c毛細血管d心臟 5 下列有關毛細血管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紅細胞只能單行通過 b毛細血管內血流速度最慢 c毛細血管的特點有利於物質交換 d毛細血管壁很薄,有2 3層上皮細胞組成 6 在醫院採血時,所取血液一般來自靜脈,原因是a靜脈分布部位較淺,容易找到b靜脈內血流速度慢c靜脈管腔大d以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