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市學年高一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2022-12-05 11:48:02 字數 4165 閱讀 2377

語文試卷

第1卷閱讀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為什麼漢字是方塊字,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考證,但從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窺見一斑。《淮南子》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

……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這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著的柱子。從甲骨文可以看出,漢字基本上是方形。

到了西周末年,漢字一字一方格的特點已經完全成形了。此後,春秋戰國時從篆書到隸書,漢字完成了一次飛躍,表現在字形上,就是從以前的圓潤瘦長變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塊字。這種方方正正的寫法,體現了中國古人所追求的客觀美——穩重、端莊、平衡對稱,有一種周正之美。

雖然書寫方式不同,但對平衡對稱、周正之美的追求卻一直沒變。唐朝時用科舉制選拔人才,開了各種考試科目,書法就是其中一科。但是,不管是考哪一科,都要求「楷書字型,皆得正詳」,文字與書寫並重。

因為文字書法的優劣關係到個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謂「公升沉是系」,所以仕進者非常重視。當時顏元孫《干祿字書》的影響很大,這本字書是在顏師古的「顏氏字樣」的基礎上完成的,字分俗體、通體、正體三種寫法。科舉考試,官府文書,寫字必遵正體。

後來顏元孫的侄子顏真卿在湖州做官,將《干祿字書》書寫上石。要想通過科舉求仕進,就必須學習這樣的干祿字。之後,端正秀麗的干祿字楷書成了一種程式化的寫法,千字雷同,明朝時,為皇帝書寫詔誥的宮廷書家,以沈度最著名,都擅長一筆這樣的字,人稱「台閣體」,清朝叫「館閣體」。

不過,這樣過分求統一的書寫方式卻破壞了書法的靈魂——對「勢」的追求。古人寫字,講求乙個「勢」字,不僅指通篇的氣勢,更指每一筆的手勢動作。把字寫「活」,就是這個道理,有口氣頂著,才能透出字裡的精氣神,這便是「見字如見人」的所指。

書寫動作連貫,做到下筆不悔,一氣呵成,才能氣韻生動。而要達成這樣的功力,日積月累的訓練便不可缺少,使肌肉也形成記憶。這種日復一日的臨摹、書寫,培育了中國古人最早的美學情趣,甚至成為一種人格訓練。

所謂「字如其人」,雖然後來多從道德層面解讀,但其本意仍是強調一種認真的精神,寫字如是,做人亦如是。

(節選自《漢字為什麼是方塊字》,有刪改)

1.下列有關「方塊字」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淮南子》中關於女媧補天的傳說可用來說明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我們可以從這種方式中了解「漢字是方塊字」的部分原因。

b.甲骨文中的漢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漢字一字一方格的特點已經完全成形,春秋戰國時,漢字完成了字形從圓潤瘦長到方方正正的一次轉變。

c.秦朝時,小篆為正體字,到漢代漢武帝年間,楷書逐步取代篆書成為正體字,魏晉南北朝年間,隸書成為官方認可的正體字。

d.方塊字方方正正的寫法,正是中國古人平衡對稱、周正之美的追求,這種審美追求並沒有因書寫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雖然草書是「龍飛鳳舞」的形態,但每個朝代的正體字仍然是工整的,即使是最早的金文,都寫得規規矩矩。

b.唐朝時選拔人才重視書法,要求「楷書字型,皆得正詳」,文字與書寫並重,而顏師古創立的於祿字幾經發展,成為科舉考試、官府文書必遵的書寫正體。

c干祿字楷書在明朝時被稱為「台閣體」,在清朝時被稱為「館閣體」,雖端莊秀麗,但寫法程式化,千字雷同,破壞了書法對「勢」的追求。

d.古人寫字,不僅講求通篇的氣勢,而且講求每一筆的手勢動作,即把字寫「活」,透出字裡的精氣神,這便是「見字如見人」的所指。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方塊字與中國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有關,因為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著的柱子。

b.因為文字書法的優劣關係到個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謂「公升沉是系」,所以唐代仕進者非常重視。如果學好端莊秀麗的干祿字,就可以參加科舉考試謀求仕途發展。

c.古人寫字講求乙個「勢」字,要求書寫連貫,下筆不悔,一氣呵成。這是書法的靈魂,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氣韻生動的效果。

d.在書寫上,要達成氣韻生動的功力,就必須進行日積月累的訓練,使肌肉也形成記憶。這種訓練也成為一種人格訓練,體現了一種認真的精神。

二、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三十年,春,晉人侵鄭,以觀其可攻與否。九月,甲午,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泛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捨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睏,君亦無所害。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

」亦去之。

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民。

」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

」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於崤。崤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闢風雨也。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秦師遂東。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敢以煩執事執事:辦事的官吏。

b.越國以鄙遠鄙遠:把遠地當作邊邑。

c.行李之往來行李:使臣攜帶的各種物品。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那人,這裡指秦伯。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

b.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

c.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

d.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秦、晉以強凌弱。兩國兵臨城下,鄭國危在旦夕,但是秦、鄭並無直接衝突,秦、晉分別駐紮兩地等情況,為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伏筆。

b-佚之狐慧眼識人。他主動向鄭伯推薦燭之武,儘管燭之武認為自己年事已高,才能低下,但是在鄭伯的請求下還是奉命出使,表現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

c.秦、晉貌合神離。兩國雖是友好鄰邦,但是晉國曾經答應將焦瑕二邑割讓給秦國而未能實現,燭之武巧妙地利用了兩國的矛盾,這是他智退秦師的關鍵。

d.燭之武能言善辯。在他的勸說下,秦國撤走了圍攻鄭國的軍隊,而且派人幫助防守,將**聯盟巧妙瓦解,最後晉國也不得不退兵,鄭國得以保全。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

(二)現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的節選部分,完成8~9題。

再別康橋

徐志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注]節選部分為《再別康橋》的第一節和最後一節。

8.節選部分的這兩節詩在語意上同中有異,請仔細揣摩,簡要說明其異同。(5分)

9.這兩節在節奏上完全相同,形成回環往復的結構形式,這樣寫有怎樣的表達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望嶽》詩中,描寫作者看到雲在公升騰、鳥在飛翔的兩句是: 「 ,

。」(2)宋代詞人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 ,

」兩句寫花落鳥歸,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生活哲理。

(3)《戰國策荊軻刺秦王》中,荊軻離別太子丹等人前往秦國時,通過「 ,

」兩句歌詞,借自然景色表達了慷慨悲涼的情感。

三、實用類文字閱讀(25分)

河南省焦作市學年高一數學上學期期末考試

焦作市部分學校2010 2011學年 上 數學必修模組 2 水平測試試題 注意 本試卷滿分100分,附加題2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在試題上作答無效 一.選擇題 本題共10個小題,每題4分,共4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乙個是符合要求的 1.過兩點a 7,4 b 4,...

高一年級上學期德育總結

2012 2013學年第一學期 高一學生剛入校,德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只有把德育工作做好了,才能保障其他方面的工作順利開展。本學期剛開始年級認真貫徹學校德育思想,認真落實年級 嚴 愛 兩字方針,嚴 即 嚴格管理,嚴格要求,愛 即 熱愛學生,愛心教育,以校園文化建設為主線,以班...

河南省南陽市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

2015 2016學年河南省南陽市高一 上 期中物理試卷 一 選擇題 共12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1 8題只有乙個選項正確,9 12題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選錯或不答得0分 1 關於質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求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用時間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