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樣評價一節課的

2022-12-04 02:12:03 字數 840 閱讀 1429

作者:李清潔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3年第06期

還得從我聽過的一節公開課《安塞腰鼓》說起:課堂從**欣賞開始,隨著充滿民族風情的鼓聲停止,講課的教師要求學生們用簡潔的語言先表述了觀後感。此後,課堂就圍繞著教師的要求展開:

找出最能體現安塞腰鼓特點的語句或語段,並加以品讀。學生找、說、評、讀,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朗讀、品析貫穿了整節課。

評課時,大家對這節課提出了如下意見:

意見一:這是一篇詩化的散文,除朗讀外,還有許多內容需要挖掘。比如:整散句的運用,層次結構的匠心……只侷限於讀與評,對初二學生來說,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都不夠。

意見二:教師指導不到位。學生讀過之後,教師沒有正面指導,也沒有指出問題所在。

意見三:氣氛調動不夠。學生們之間缺乏激情洋溢的交流,似乎缺少了對文章的深層次**。

這次評課活動,引發我如下思考:

一、如何定位一節課的教學

一節課只是面向學生終身學習這一漫長過程中的乙個小點,一節課之所以那樣教而不這樣教,應有來自課前、課後的依據。一節課上得再精緻,也只是體現教師基本功的乙個方面,並不能說明授課的實際效果。長期以來,教師缺乏整體考慮,面面俱到,每課都做微而全的麻雀式解剖,結果造成了大量的重複勞動。

新課程由「教教材」轉向「用教材教」。教師被賦予了參與課程建設的權力,可以選內容,取捨教材,甚至自編教材。評價的標準也來自《課程標準》,而不再是課本。

站在這個角度上,如果評課者只囿於一篇課文知識的落實,只盯住一篇文章教深教透的渴望,顯然有悖於新課程的要求。新課程呼喚教師的「課群」意識,就是將每一節課融入乙個過程之中,服務於學生的最終發展。隨著新課程的實施,作為單節的公開課可能漸漸失去其作為考察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功能,而成為展示教師教學基本功的形式。

如何評價一節課是「成功課」

如何評價一節課是 成功課 是不是學生愛聽的課就是一節好課呢?不一定。比如,有些教師講課講得很清楚很詳細,點點滴滴,面面俱到,學生愛聽,學生根本不用怎麼思考,只要認真做筆記,依樣畫葫蘆,對著本子,對號入座就可以了。這種課在傳統的 傳授課 中還可以算是 好課 但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倡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如何評價一節課是「成功課」

是不是學生愛聽的課就是一節好課呢?不一定。比如,有些教師講課講得很清楚很詳細,點點滴滴,面面俱到,學生愛聽,學生根本不用怎麼思考,只要認真做筆記,依樣畫葫蘆,對著本子,對號入座就可以了。這種課在傳統的傳授課中還可以算是好課,但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倡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教師的教轉向以學生的學,並且提...

如何評價一節課

作為對一種活動過程的評價,應該從活動的目的 活動的過程 活動的效果 活動的氛圍 活動的特色等方面來加以評價,在制定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時,應該抓住以下五項指標 首先是教學的任務 目標。在班級授課制條件下,每節課總要由師生確定一項或幾項具體的教學任務,就是說,要明確大家學什麼,學到什麼程度,怎麼去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