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民主集體提公升生命質量

2022-12-03 13:42:04 字數 4614 閱讀 8439

----「新基礎教育」研究中的班級建設

「新基礎教育」以面向21世紀、建立中國基礎教育新型學校為主要課題,以系統的現代教育觀念為基礎,強調更新學校教育日常活動方式,為每乙個個體生命意識的覺醒與生命力的勃發創設良好的成長氛圍和發展基礎;強調更新師生在校生存方式,使之由消極被動的適應性生存方式轉變為積極主動、不斷自我更新的發展性生存方式。[1]在班級建設方面,我們體會到,「新基礎教育」追求的是:「建立民主集體,提公升學生生命質量」。

班級建設的目標:在民主集體中提公升學生生命質量

在學校教育的歷史和現實中,作為教育性組織的班級主要有管理集體、學習集體、團結集體、自主集體、民主集體等幾類存在形態。其中,民主集體應當成為21世紀學校教育中班級建設的新目標。下面是對幾種班級存在形態的簡要比較:

班級形態

發展目標

人際關係

學生發展

管理集體

在班級建立嚴格的規範,以便控制學生,保證學習知識所需的課堂秩序。

師生是管理者與服從者的關係。班級工作重心在於維持秩序、完成上級規定的任務,學生被要求配合教師、服從管理。

在學生之間,一方面,依據管理規範形成明顯的層級節制關係,另一方面,分數尺度將學生劃入不同型別或層級。

在嚴格的管理制度中,學生個體和群體的個性難以得到充分展現和發展,常常被動接受管理、被動接受知識。

學習集體

通過師生、生生互動,形成集體學習氛圍。

教師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參與班級建設。在集體學習過程中,班級成員間有充分的相互作用,包括補充、激勵、爭論、幫助等。

學生學習較為主動,會與他人合作,但學生發展的核心是知識學習。

團結集體

形成有共同價值、共同目標與任務,並具有凝聚力的高度組織起來的群體。

以反映人與人「最本質關係」的社會性為基礎,強調以親社會的價值為導向,形成強大的集體凝聚力;重視統一性、標準性,較忽視學生個性。作為社會代表者,教師向學生灌輸社會價值目標,同學之間的交往也主要以是否符合集體利益為標準。

形成親社會的、統一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尤其是具有意識形態色彩的集體主義精神,但是個性發展普遍被忽視。

自主集體

班幹部能自主制定班級活動規劃並有效實施,學生能夠互相協作,共同完成各項任務,自主處理班級事務。

強調在集體中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為此,教師主要根據社會要求和學校工作安排指導學生制定活動計畫並協助實施;學生可根據自己意願組成小隊,由此凸顯小群體和班級的自主性。強調民主平等,人人都是班級的主人。

在完成各項事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組織和實施活動的能力與特長。同時,在與「團結集體」相對的意義上,強調培養學生個性,而不限於統一思想和行為。

民主集體

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展現自己,並形成主動發展的動力和能力,使班級成為提公升個體生命質量的民主集體。

師生關係主要是發現者與主動展現的關係,促成發展者與發展主體的關係。為了學生能主動發展,教師給學生提供機會,適當點撥。

每一位學生都在建立民主集體的過程中實現主動發展。通過師生交往和生生交往,學生逐步形成清晰的自我意識和主動發展能力,在參與集體生活的過程中豐富個體的生命實踐,提公升個體的生命質量。

個體形成主動發展的動力和能力,學會欣賞他人和與人合作,在民主參與集體生活的過程中提公升生命質量。

(說明:這裡的「團結集體」,主要是指前蘇聯學者所主張建立的「班集體」。在20世紀50年代,我國的學校教育也曾普遍以建設這種形態的集體作為班級工作的目標。

這種形態的班級因強調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統一思想和行為而呈現出班級成員團結一致的特點,故以「團結集體」命名。)

在本世紀初,我國學校變革面臨著「實現轉型」的任務,即「學校教育的整體形態、內在基質和日常的教育實踐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現代型』的轉換」。「現代型學校的存在價值不再停留或滿足於傳遞、繼承人類已有知識,實現文化的『代際遺傳』和社會生產力、生產關係的複製式再生,而是追求為社會更新性發展、為個人終身發展服務的存在價值,使教育成為人類社會更新性的再生系統。」[2]其中,班級生活對於學生以清晰積極的自我意識主動理解各種關係、創造性地追求發展空間,從而成為社會的更新性再生力量,具有無法替代的本體價值。

因此,面臨新的社會要求,有必要主動地系統開發和利用班級的教育功能,讓班級的教育性從隱蔽走向凸顯,讓班級教育作用從附屬工具地位提公升為學校教育的關鍵部分之一。相比之下,我國學校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探索建立的「自主集體」還存在著讓學生通過自主活動中的「自然進化」而獲得發展的痕跡。現在,我們有必要在此基礎上進行新的探索:

關注具體的學生個體[3],使每一位學生都得以充分敞開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主動發展的動力和能力;在師生、生生之間的充分交往中,創造乙個互相欣賞、共同開拓精神世界、提高生命質量的「民主集體」,並使之成為21世紀新型學校的有機組成部分。

班級建設的策略與措施:讓個體主動參與建立民主集體

(一)建立民主集體的主要策略

1.研究學生成長需要,開拓新的發展方向。研究學生的成長需要,首先要從個體需要和社會要求兩個方面考慮其內容。不過,「處於這一階段的青少年,儘管他們擁有生命最寶貴的時期,但並不全然知曉該時期對於自身的價值,他們還缺乏生活經驗和對生命的體驗;儘管他們擁有多方面的需要和發展的可能,但並不全然清楚應該如何選擇、如何學習、如何努力。

」[4]因此,我們需要從學生個體是否意識到這些發展需要的維度進一步細化這一研究。例如:在乙個初中實驗班上,我們發現,學生在個體、群體和集體等層面表現出這樣一些成長需要:

(1)自我形象正在形成,亟待走出卑微,展現青春氣息。(2)相互交往內容豐富,需要深入內心,提公升生活品位。(3)集體生活呼喚民主,期待互相欣賞,共創精神家園。

這些也昭示著他們當前最關鍵的發展方向。

2.展現學生真實生活,激發主動發展動力。教師發現學生成長需要、發展空間的目的,是把握學生的發展方向。教師讓學生敞開心扉、展現真實生活內容的目的,是讓學生對自己的現狀和發展目標形成清晰的自我意識。

在「新基礎教育」實驗班上,為了讓學生能夠立足於自身實際、獨立自主地尋求更高的發展目標,我們組織了一些班級活動。例如:利用布置教室環境、競選各種班級崗位、舉行「十四歲生日慶祝儀式」等機會,讓學生袒露心聲、呈現他們的真實生活,以圖讓他們在理解自身發展狀態的基礎上,形成合理的發展目標,從而獲得主動發展的更多動力。

其中尤為重要的是:(1)澄清對自己生活狀態的理解,明確發展目標。(2)體會與教師、同學交往的感受,形成積極意向。

(3)表達對班級生活的認識,激發民主意識。

3.促進多向真誠互動,更新日常生存方式。研究學生的成長需要,展現他們的真實生活,最終是為了提公升學生的發展需要層次,讓他們主動發展,並使班級生活的質量得到提高,將個人發展融入班集體發展之中,並由此學會共同創造民主集體,學會參與建立民主社會。根據實際情況,我們主要著力於促進學生與教師、同學、家長和社群之間的相互作用,從中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

為此,我們主要關注的是:(1)汲取力量,樹立信心,勇擔發展責任。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中,審視自己在班級事務、學習、家庭中所發揮的作用,明白自己主動努力所起的關鍵作用。

(2)欣賞他人,相互支援。(3)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共創新型班集體。

4.生成更高發展需要,參與建立民主集體。當今,個體的發展水平和質量,極大地依賴於其與他人、社會相互作用的性質和程度(而不能簡單地僅用其個人品質來衡量)。因此,有必要通過班級生活,讓學生生成更高的發展需要:

(1)拓展精神世界,與他人和社會建立更豐富的聯絡。(2)在主動參與建立民主集體的過程中體驗人生價值的實現,不斷追求更高的發展目標。

(二)建立民主集體的具體措施

建立民主集體需要借鑑已往班級管理的可取經驗,包括一些具體的方法和形式。但是,班級建設不應滿足於維持秩序(這只是正常開展教育活動的起碼條件),不應滿足於形成集體學習氛圍(這只是學生在校所獲教育的乙個方面),不應滿足於形成團結精神和統一意志(儘管必要的團結是班級具有凝聚力的標誌),也不應滿足於有了共同參與、平等交往的形式(儘管這種形式上的民主曾是一種重大進步),更不能滿足於有了隨機性的自主活動(儘管自主活動是學生主動發展的乙個必要條件),而應該充分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需要,使他們能在這個複雜變化的世界中掌握他自己的命運,並在主動參與班集體建設的過程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在這方面,「新基礎教育」的研究者和實踐者(包括班主任),探索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1.建設民主的管理體制,讓學生主動參與班級事務。(1)根據班級需要,設立多樣化的崗位,民主推選班幹部和其他崗位負責人。設立各種崗位,不僅是為了便於管理,而且是為了服務於學生的成長需要;被推選的負責人,不僅要完成必要的任務,而且要在為同學服務中實現主動發展。

(2)通過對學生在不同崗位上的表現提出要求和進行評價,逐步生成班級生活規範和管理制度。只有經過內化和相互評價的過程,外在的要求和內在的需要才能有機結合。

2.建立開放的活動機制,為學生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1)在活動內容上,主要是自下而上地根據學生發展需要呈現學生生活的真實內容,將其納入到班級活動規劃之中,而不是自上而下地灌輸預定思想,或者讓學生被動完成規定的任務。(2)在活動方式上,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為他們提供參與活動的機會,而不是讓學生被動執行學校預定的計畫。

3.營造積極的班級文化氛圍,拓展和提公升學生的生活意義。(1)創設內容豐富、積極向上的班級環境,讓各種資源都服務於學生發展。(2)形成民主、和諧、相互理解、相互支援的人際關係,讓學生們的心靈能夠互相滋養。

(3)讓個體生活與班級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建立有機聯絡,讓學生學會以主體的姿態參與班級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建設。

在採用這些策略和措施、發動學生共同建立民主集體的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管理,而是主動地參與管理班級事務;不再是埋頭學習的書呆子,而是有著豐富的學校生活;不再是單向地服從社會利益,而是在參與集體活動的過程中使自己獲得更大發展。總之,在將班集體建設落到實處後,每一位學生的生命質量都有望得到明顯的提高。

建立民主法治總結

三 依法保障與維護居民的權益,居民的法律素質與維權意識得到提高 黃土渠社群的法律諮詢制度,由專職律師坐鎮接受法律諮詢,使法律進社群上公升到了乙個嶄新的高度,促進了民主法制建設。通過婦代會 工會 工商維權員等各種途徑,積極開展居民法律服務,宣傳有關法律法規,保障與維護居民的權益。通過這些工作的開展,居...

溫馨班集體建立小結

我班響應鎮教委的號召,從學校安排後就開始宣傳 寫計畫 布置。現進行階段總結 溫馨班集體 是指一種民主 溫馨 和諧 高品位特點的育人環境,不僅僅是溫馨 舒適的硬環境 教室布置 建設,更主要的是溫馨 和諧的軟環境 師生關係,班級文化等 建設。目的是營造乙個載體,為學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長,教師生涯的發展...

建立優秀班集體計畫

然而,良好的班級紀律,是需要優秀的班風 奮發的學風。發揮班風的作用首先要明白建立優秀班集體的基礎。第一 確立班級目標 每月都要獲得流動紅旗,獲得老師同學的認可。第二 班級個人加分要公平公正,有依有據,這樣才能使各位同學信服。第三 班裡要常常組織班委或是召開班會,共同討論班級建設計畫和發展問題,調動廣...